重庆市黔江区民族小学校 409000
一、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
1.我通常出现的问题有:
目标不全面,未能涵盖一些应涉及的方面;目标不明确,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未作出明确规定;表述欠准确,造成意义上或逻辑上的混乱。一堂课如果没有一个明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其课堂教学行为必定也是混乱的。
2.其结果导致教师的教学行为出现“过而不及”的情况。
教学太“过”是指在难度和深度等方面加重学生的负担,尤其是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教“不及”则是指教得太深,教得太窄,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制造障碍。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实施。目标确定内容,内容决定形式。课堂上,教学内容是一个载体,我们选择怎样的形式去呈现和组织这一载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学目标所决定的。
3.学生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授课的逻辑体系混乱,造成学生无法沟通知识的前后联系,无法构建完整的知识的网络体系。
二、创设课堂情境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举出实例、提出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习了知识技能后,还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
三、数学教学策略要有效落实
1.数学课堂教学环节要有效。
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有的环节没有一个明确的训练点,也没有一个要达到的具体的目标,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但凡这种没有明确目的性的环节,一定不能让它占用我们的课堂时间。所以,每一节课,我一定要结合目标抓住一个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展开具体的学习,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
2.教师讲解要有效。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精讲点拨。“精讲”是要求教师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规律、联系等必讲之处,扎扎实实地讲清楚、讲透彻,揭示知识本质。“点拨”是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进行“精讲”,精讲点拨时要注意科学性、针对性,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结论的掌握,而且更重要是弄清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抓住知识形成的源头,把知识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善动脑、多动口、勤动手的良好习惯。
3.数学问题的设置要有效。
(1)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挑战性,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难易适中。
(2)问题的设置要灵活。有些问题,换一种问法,达到的目的是一样,但学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样了。
四、合理设计数学课堂活动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任务,充分细致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思考如何将教材的诸多内容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丰富内在情感,力争在现实条件下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较大的教学效果。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来设计数学课堂活动。在知识展开教学时适时互动交流、全员参与、手口脑协同运用。让学生全员参与,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生在“做数学”“玩数学”“说数学”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在运用知识时要时常回归生活、多重激励、拓展创新,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
五、实施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数学堂课中,我从权威中走出来,让学生当起小老师,自己以一名优生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之中,认真听取学生的讲解和发言。当小老师们无从下手时教师以一个参与者举手发言,当学生们走向偏离时,我发言让其改变航向。这样,我不再是权威的统治者而是学生的一员,并充分运用这一平等对话关系,尽量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力资源,使全体学生都能大胆发言说真话、说实话,一针见血的说出自己的不足和不懂之处。让学生大胆请教同伴,同时又为同伴设置障碍,在这相互设障碍与共同释障碍的平等对话中,提高了对话水平,使其不仅仅是简单的、狭隘的语言谈话,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小老师之间的敞开胸怀听取他人观点,争辩与交流中接纳他人的观点,都在倾听着对方与自己共同的立场、对立的立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因此,在数学课堂中不是靠教师如何精彩的表演,而是学生在不断分享成果中提升认知水平,师生的心灵距离拉近了,学生的个性有了发展的平台……于是平等、互动、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对话成了这堂课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论文作者:石化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月总第9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要有论文; 教学目标论文; 《教育学》2016年1月总第9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