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_柴能杰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_柴能杰

杭州中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建筑系统的设计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形态和功能变化,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复杂阶段,目前建筑整体设计要求,传统的建筑系统设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有五个专业共同构成,它们分别是建筑、结构、电气、给水排水和暖通空调。设计成果的最终实现会受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的影响。常规的二维设计在解决影响问题方面显出严重不足,所以得利用三维仿真软件提供技术平台,来构建完成建筑系统的BIM模型,已经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新途径。

关键词:三维仿真软件;BIM协同设计

1 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信息为基础,建立起的三维建筑模型。相对于传统的CAD类软件,BIM技术整合了工程项目中从设计到施工以至项目建成运营中的各个要素,并不局限于建模、表达或是定量计算。BIM技术将贯穿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流程和协同模式。将依靠二维图纸的传统建筑行业直接代入到了以精细、高效著称的多维工作环境之中。

2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1 场地分析

在建筑设计初始阶段,场地的一些信息往往是影响设计的决策性因素,通常需要通过对场地的分析来 对环境现状、建后交通流量、景观规划等各种因素进行评定与分析,也通过对场地的分析来确定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建立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的过程。可是传统的场地分析有着许多的弊端,例如主观因素过重,大量数据处理迟缓,定量分析不足等,但是BIM的引入给了场地分析新的可能,通过BIM技术虚拟成型,可迅速得出数据以支持设计,可以帮助新建项目做出最理想的建筑布局、场地规划等.

2.2 方案辅助设计

BIM作为建筑信息模型,模型本身不光带有信息,而且可以对信息的改变做出相应的反馈,所以带来了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参数化设计,通过在方案设计中BIM的应用,得到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对比传统的建筑方案设计模式,BIM的介入可以让设计更加的多元化,逻辑性也更强,对于复杂的建筑形体以及表皮,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参数的改变可以对建筑的形态进行参数化改变,列出不同形态的方案进行性能分析以及设计对比,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深化,可以更好地完成建筑方案设计。

2.3 建筑空间规划中的BIM技术

空间规划是在确定建筑产品地点之后开始对建筑进行设计的第一步,对建筑产品的占地面积、地形、走势等等进行分析,是决定建筑产品之后外形、走向的关键,尤其是在施工场地地形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对建筑空间的规划更是非常重要。BIM技术在空间规划的应用能够有效加快空间规划的时间,将建筑地点的地形等数据信息输入到虚拟平台之后,平台能够快速对建筑所在地区的地形、走势、坡向、斜率等进行分析,从而对建筑所在地区进行建模,设计人员能够从不同角度对建筑地点地形进行分析,以便为后期的建筑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2.4 建筑模型构建中的BIM技术

建筑模型是利用三维模型技术将建筑设计图从二维平面转到三维立体的过程,之后的一系列协同作业也是在三维模型上进行,因而三维建模对于建筑设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原有的三维模型也能够将建筑模型做出来,但灵活性不足,有很多操作无法实现,更无法与其他工种进行协同作业,只具有一个参考作用,在建筑设计当中的价值并不大。而BIM技术在建筑模型构建当中的应用则是能够根据输入的建筑物理条件来对建筑物具体特征和形态进行全方位分析,能够将建筑质量、结构、内外部变化、空间变化等都完全反映出来,而且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量化操作,能够将建筑当中的所有数据直接存储在建筑模型上,方便设计人员进行参考,同时也能够让其他设计工种的人员进行协同作业,从而能够围绕建筑三维模型展开讨论,及时发现设计当中存在的缺陷或是不足,发现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连接,从而不断对建筑设计进行完善,为建筑后期施工提供方便,也能够不断优化建筑质量,提升建筑设计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 建筑仿真技术中的BIM技术

BIM技术与其他技术不同在于其不仅能够对建筑设计进行虚拟还原,而且还具备仿真功能,其所拥有的仿真技术能够真实还原建筑产品的每一个数据,包括建筑质量、高程、结构数据等,以便建筑设计人员能够对建筑产品各项指标进行校验,建筑部分之间的协调性和受力作用进行检查,确定建筑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产品的建设质量。

2.6 BIM技术对各专业之间协同设计的影响

在BIM系统的框架下,整个项目可以通过一套整合的BIM模型进行协同工作。通过建结水暖电以及预算等不同专业对模型的深化完成整个的项目设计。BIM技术带来的突破性的革命,使得很多在过去难以表达的细节不再成为障碍。很多复杂和困难的工程可以通过BIM平台进行模拟验算,这就使得设计工作变得更加严谨和理性。过去各个专业例行的会审可以随着项目深入实时进行。这大大地降低了设计过程中配合失误的的可能性。

2.7 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应用

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这三个阶段,可以以BIM系统为依托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和模拟。BIM技术使得各个阶段的工作不再孤立。

在设计阶段,BIM系统可以同时开展二维和三维设计,也可以同时开展不同专业间的协同工作。这种高度的协同使得出现错误的几率大大降低。同时,也减少了设计人员的不同设计平台上工作的强度,有效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在施工阶段,BIM系统支持项目信息模型数据库,可以对施工组织和进度进行模拟,通过二维和三维的形式将现场需要的信息直接传达到实际的施工人员手中。毫不夸张的说,现场的工人可以用手机就能从各个角度观察一片幕墙应当如何安装。而施工组织方也可以通过BIM系统实时的观察到这名工人的实时工作情况,更好地把控进度和施工质量。

在运营管理阶段,通过BIM 模型中包含的丰富信息,我们可以更好的利用建筑创造价值,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察觉暗藏的风险。从BIM技术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种新的运营管理模式可以随着BIM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活。

3 BIM技术的发展前景

BIM技术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它提高了全行业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程度,为未来更加精细,更加复杂的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可以预想,随着BIM技术普及的逐步深入,BIM技术必将对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我国将产生极为积极的影响。

虽然BIM技术已经在国外已经发展十数年,在国内,BIM技术也在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但是由于应用好BIM技术需要各方面广泛的人才以及大量工程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再到最终相当长时间运营的实际检验,BIM技术在目前发展并不如人们预期的那样迅猛。而且就实际的使用情况看,BIM技术对于硬件的要求非常之高,这就又阻绝了一批规模较小的设计团体应用BIM技术的可能性。所以迄今为止,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仅仅依靠着设计人员的自觉的努力和部分工程设计企业大胆实践还是不够的。必须尽快地在更高的层面制定相应的标准准则,鼓励、引导和规范BIM技术的应用。只有通过上下游的全面互动努力,才能共同推动BIM技术在我国的真正发展。

4 结语

如今企业发展和产量进步都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进行,信息技术的利用成了一项很重要的发展手段,BIM有很多可视化、易协调、易模拟、优化清和出图方便的优点,可以在各种软件对各种项目进行协调,生产的效率也得到很大提升,项目参与方沟通起来也更加便捷,项目质量也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邱勇云,邱相武,赵志安,胡世阳,.基于BIM的暖通3D CAD开发研究.暖通空调,2011,(04)

[2].宗澍坤,.Revit系列软件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建筑技艺,2011,(Z1)

论文作者:柴能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_柴能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