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善刚[1]2001年在《台湾海峡两岸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闽东南地区与台湾一衣带水,渊源流长,农业自然资源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农业发展又各具不同基础与模式,农业生产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台湾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中的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闽东南地区借鉴。对于地处台湾海峡两岸的闽东南地区及台湾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及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两岸学者作了大量研究,但尚未有对于两岸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比较的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选择台湾海峡两岸的闽东南地区和台湾为研究区域,全面分析两岸土地资源、农业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撑下,首次系统地运用李世奎模式和AEZ模式对海峡两岸各地主要农作物及主要种植制度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进行分析,并以各种种植制度现实生产力对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的利用率分析各种植制度对光热资源、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对比海峡两岸农业生产现状,通过对闽东南地区近10多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农业科技进步状况分析,借鉴台湾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中的成功经验,提出闽东南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为建设闽东南特色农业带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黄绍臻[2]2005年在《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文中认为全文以海峡两岸经济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的分析为主轴,分为八章四个部分。认为,建设海峡经济区,是顺应国际经济潮流和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趋势的现实选择,具有海峡两岸经济功能性一体化的基础,又具有战略意义;海峡经济区的性质是同一主权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不同关税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属于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海峡经济区要从改变现阶段的不对称贸易开始,逐步从“贸易正常化”推进到中层次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最后发展到高层次的“共同市场”模式;海峡经济区将带来巨大的区域合作效应,要在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海洋开发等方面建立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要通过建立产业合作、投资保护、劳务合作、争端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长期合作机制,来推动和保障海峡经济区的建设;推动方式上要采取民间层次上的推动和政府层次上的推动相结合,以民间层次上的推动为主。
韦素琼[3]2005年在《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区域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区域对比分析被国际地理学联合会LUCC工作组列为2004-2008年期间的四大研究目标之一,国际地圈生物圈项目(IGBP)的LUCC组也强调实案对比研究将极大深化对不同地理和历史背景下人类驱动力引起土地覆被变化的认识。闽台因其区域自然背景及历史文化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时序递差性成为区域对比研究的理想对象之一。 首先对闽台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多指标的定量辨析,判断闽台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根据闽台官方统计资料、遥感解译资料(TM影像及ASTER影像解译数据),对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的数量、质量以及时空分布与过程进行了系统比较,并首次将闽台LUCC的格局、过程与两地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因子进行定量耦合,比较与探求闽台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变化模式,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手段对闽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与比较。借助多元同归分析、灰色预测以及灰色马尔柯夫预测等工具,参考与借鉴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参数,对福建省未来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进行模拟与演绎。提出福建耕地与城镇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龚高健[4]2006年在《当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港口是福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福建不仅是港口资源丰富的省份,历史上也是我国港口开发和繁荣最早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福建因近台面海的优势率先对外开放,港口经济总量和相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的区域之一。 沿海区域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港口经济的竞争。当前福建港口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加强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研究,对于促进两岸经济良性互动发展、提升海峡西岸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推动我国东南沿海整体联动和全面繁荣、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本文的价值所在。 本文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根据现代化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运用历史学、经济学、交通运输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从福建港口经济发展史的纵向角度与当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战略、临港产业发展、港城经济互动、腹地经济与运输通道分析、闽台港口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等横向角度相结合进行全方位、全景式论证,着力描绘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福建港口经济的发展进程,力求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力求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港口经济发展决策或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徐子青[5]2010年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联动是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趋势的产物,也是响应国家实施全球观发展战略要求和区域自身战略转型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区域化特征日趋凸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加速呈现,但仍然面临着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区际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现实问题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等现实风险。推动区域经济联动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有机融合的重大举措,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的长远之策,也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当务之急。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联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合理内核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与系统论、控制论、协同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特征、演化机理、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论证。本文认为,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由目标协调、结构整合、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子系统组成的有序运行的交互系统,是一个由资源要素流动、企业集聚扩张、产业结构转换、政策制度变迁、空间模式演变构成的多维动态的整合过程,是一种能够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推动经济高效运转、协调区域关系、优化区域布局乃至重新定位区域功能的发展模式。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状况是可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进行衡量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偏差是可通过建立有效的区域经济联动系统运行机制进行控制的。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联动为主线,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一体推动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合作互动的实证分析研究为路径,提出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大背景下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外联动的发展模式、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重点领域等。本文研究旨在为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模式,为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各类经济区联动发展提供实践的范例,以期通过推动各类大小不一经济区内外联动,形成全国“合纵联横”的区域一体和谐发展格局。
张文开[6]2002年在《福建省耕地资源优化利用》文中指出福建省鲜明的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异特征,导致耕地利用的区域差异性。本研究在大量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福建省耕地利用的自然条件、社会和经济条件、耕地利用阶段、耕地生产潜力等进行分析研究。从特色农业、耕地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耕地计划利用、加入WTO等方面探索耕地优化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寻找适合福建省不同区域耕地优化利用的途径,提出区域耕地优化利用的模式。 通过研究,福建省耕地分布区划分为粮食专门生产区、牧草专门生产区、水果专门生产区、茶叶专门生产区、烤烟专门生产区、马铃薯专门生产区等。在地貌、生态气候、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上,全省划分出115个耕地利用分区。 福建省耕地优化利用的方针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市场为导向,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为方式,科技创新为手段,结构调整为杠杆,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使耕地利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福建省耕地优化利用的具体做法是:建立全省性由政府宏观控制、指导和必要投资的耕地利用系统,耕地与园地的相互可逆转化,主导农作物为主的区域条块专门化耕作与小范围综合性耕作相结合、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
郑书龙[7]2007年在《闽台农业对比及福建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叁农”问题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福建省是我国农业发展条件最好的省份之一,而台湾的农业发展水平远远高于福建,闽台亲缘关系又具有其他省份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怎样更好利用这些条件,成了各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选择台湾海峡两岸的福建省和台湾省作为研究区域,从地理学角度详细阐释两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基本情况,通过两地农业发展基本条件、农业成长率、农业产值占GDP比重及农业生产增长情况、农业内部结构、农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农业在台湾及福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借鉴台湾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竞争力分析和闽台农业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利弊条件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促进闽台农业合作对策。通过计算福建省各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数,对福建9个地市近20年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将福建省9地市划分为4类区域,针对各类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际状况,提出各区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
施宇辉[8]2006年在《闽台经贸关系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海峡西岸”正式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为闽台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空间。 本文以闽台经贸关系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和演变发展为主脉络,对闽台经贸关系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提出发展闽台经贸关系要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维,来谋划和运作闽台经贸合作;必须在某项产业、某个领域、某个地方对台交流合作的基础上,从点到面,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的闽台经贸关系发展。探讨在闽台经济合作与交流的有关政策上“先试先行”,提出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福建先行区”的战略构想,立足于“两岸共同市场福建先行区”谋求闽台经贸交流机制的新突破,寻求闽台经贸互利共赢的对接点,培育“以经促政”的新生长点。
陈清龙[9]2010年在《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峡两岸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关系,从政治、军事的敌对状态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之密切交流、相互依存,但在政治上却仍处于完全不同体制。中国大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功能。在旅游交流上,2007年台湾同胞赴大陆人数近达400万人次,大陆赴台人次仅有23万人次,单向发展趋势明显,台湾成为是中国重要的入境客源区域之一。2008年两岸直航与全面大叁通并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旅游,让两岸的关系气氛达到前所未有的和谐。旅游的平衡交流与合作发展成为促进两岸交流的先驱角色与平台。在台湾全面开放陆客来台旅游之际及两岸旅游密切的往来之下,旅游的课题,尤其对旅游的政策研究、分析并比较两岸旅游政策之差异,寻求两岸共同发展利基,互为截长补短,在两岸皆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会员及两岸共同的血脉文化渊源下,共同携手合作,于全球化的世界旅游市场,建立起强且深具影响力的华人地位,乃成为一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以“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为题,以质性的研究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宏观面向切入解析研究两岸旅游政策。并计以: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研究方法与程序、两岸研究之参考文献及立论依据、两岸的政经社会文化背景、两岸的旅游发展历程、两岸旅游政策的发展与变迁、两岸旅游的行政组织与旅游行政法制比较、两岸旅游政策的异同比较与优劣势探讨、两岸旅游合作与健康发展的新关系等共概分为十个章节予以详述,并以两岸特色的旅游政策为例,进行说明与比较,进而提出优势互补经验分享的建议。最后,经由本研究的比较分析结果,确认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可以促进两岸关系的改善,进而是促使两岸和平的基础建立。且研究发现在两岸和平的基础上,两岸旅游的合作发展的两个重要面向,一为历史的脉络,二为海洋的轨迹,可以共同构建两岸旅游未来的健康合作发展模式,亦即从海洋和平公园建立到两岸旅游一体链,拓展至两岸四地的区域旅游合作链,最终建构亚洲华人旅游圈,进而在世界旅游市场拥有华人话语权的研究建议。
沈庆琼[10]2008年在《闽台贸易和港口物流对接》文中提出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长期以来福建吸引台资一直走在全国各省市前列。2006年正式发布的《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以及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都特别强调指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开创闽台经贸合作新局面。”所有这些为闽台经贸发展提供新的政策空间。本文应用产业经济学、贸易学等理论方法,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港口物流的角度来探讨加强闽台合作。首先从经贸发展和港口物流两大方面入手对闽台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双方的差异点和结合点,通过定量分析闽台经贸发展与港口物流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起相应的线性回归模型和弹性系数模型,并遵循纯经济利益原则引入博弈论的帕累托最优方法,分析闽台港口物流发展的利益共赢,最后根据闽台港口物流的发展和数学模型预测未来闽台贸易量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出装备制造业、石化、农业等7大产业的对接措施,构建贸易对接平台,推进港口物流合作,发展闽台两岸港口物流。
参考文献:
[1]. 台湾海峡两岸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比较研究[D]. 廖善刚. 福建师范大学. 2001
[2]. 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D]. 黄绍臻.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3]. 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区域对比研究[D]. 韦素琼.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4]. 当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研究[D]. 龚高健.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5].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 徐子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6]. 福建省耕地资源优化利用[D]. 张文开. 福建师范大学. 2002
[7]. 闽台农业对比及福建农业发展研究[D]. 郑书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8]. 闽台经贸关系发展研究[D]. 施宇辉.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9]. 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D]. 陈清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10]. 闽台贸易和港口物流对接[D]. 沈庆琼.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标签:资源科学论文; 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台湾经济论文; 两岸经济论文; 海峡两岸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福建省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