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产业①重组②中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案例研究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案例论文,理论论文,产业论文,化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375(2012) 02-0008-08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的颓势严重影响了化工产业,同时,化工并购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亚洲首次超过美国和欧洲成为全球化工并购市场的中心,中国成为亚洲并购交易增长的主要动力。③与此同时,我国将重组作为化工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为承接国际化工产业转移和实现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国政府在2008年将石化产业纳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使其成为中国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2009年2月19日,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将“支持企业联合重组”作为化工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拟主要从金融、财税、资源配给三方面支持大型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发生由于企业重组中劳动关系与就业问题处理不得当,所引发的恶性劳资冲突事件(“鞍钢”、“林钢”事件)。由于并购、重组对于企业岗位数量、就业质量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产业重组与企业并购常会引起各利益相关方的博弈,使得重组进程障碍重重。石化工业作为中国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自2000年以来从业人数比例稳定在11%左右④,2009年的从业人员达1000.2万人。因此关注化工产业重组中的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确保产业顺利重组、充分发挥重组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先前文献对于重组的关注多集中在企业的绩效、赢利水平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对于重组中的就业问题关注不多(Robert & Sang,2000)。在关注重组中就业效应的文献中,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重组、企业并购会导致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减少从而对就业产生负效应。Williamson(1963)的研究发现纵向兼并可能导致上游企业销售人员和下游企业采购人员减少;Bhagat et al.(1990)和Lichtenberg et al.(1992)分别发现在美国,收购使白领工人和中央办公人员减少;Gugler and Yurtoglu(2004)通过分析美国和欧洲的并购事件发现,并购会带来劳动需求缩减10%。但也有少数学者得出相反的结论。Brown与Medoff(1988)用Michigan州1978-1984年间的大样本兼并公司数据研究所有权变化对就业的影响,认为企业部分兼并会使就业增加9%的结论;Piscitello(2005)发现在意大利,较于未被并购公司,被国外公司并购会增加被并购企业的就业。以上的研究都存在一定局限,它们均以企业为观测单位,而非无法追踪观测到个人的就业状态。
近些年来,一些文献利用雇主雇员匹配数据来填补这一缺陷。Donald和Kenneth(2008)的运用匹配面板数据对公司层面的并购对就业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部分并购与非关联性并购会对员工的就业和工资产生较为有利的影响。最后,我国学者大多也支持重组就业效应为负的结论。雷辉等(2010) 利用2002-2008间的面板数据,发现第二产业的重组对就业产生负效应,使企业的劳动力需求约减少1.3%。
虽然在研究重组、并购对就业的效应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就影响这种效应的因素而言,学者基本达成了一致,影响重组并购的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
1.并购类型
水平并购与垂直并购的就业效应有显著差异。Dutz(1989)认为就业数量的减少比较有可能发生在水平并购中,而非垂直并购或非关联性并购,特别是在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过剩产能的产业。Williamson(1975)研究进一步细化了垂直并购不减少就业岗位的条件,即以减少交易成本为目的的垂直并购,其在降低成本和价格中的所得足以抵消上游企业销售函数中和下游企业采购函数中的劳动力损失。如果企业为了产品差异化而进行非关联产业的并购,那么就业效应就不可预测了。此外Conyon et al.(2002)利用1967—1996年间的数据库,就英国接管和兼并行为对企业就业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相关收购和敌意收购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最大。Donald与Kenneth(2008)则认为与被并购企业业务无关联的混合性并购对就业有正向效应。可见一般而言,非关联性并购(混合并购)会增加就业,就业岗位的减少更有可能发生在水平并购和敌意并购中。
2.员工类型
重组的就业效应也因员工类型而定。Seigel(1992)指出在研究收购对就业的效应时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员工。他们发现当所有权变化时,中央办公室的员工会减少,而对生产线员工的影响不大。Bhagat et al.(1990)也发现在恶意收购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白领员工。Girma et al.(2004)通过使用英国电气行业数据,研究发现在国外接管中主要减少的是非熟练工人的就业。另一方面,Kenneth(2006)利用雇主雇员匹配数据发现公司所有权的转换对女性或是其他弱势群体并无显著影响。
3.管理层决策
研究还发现重组的就业效应还取决于收购方管理层的决策特点。这种特点包括管理层对员工隐性契约的重视程度(Shleifer&Summers,1988)以及其目标函数和成本约束情况。不受隐性契约所限的管理层就会将重组作为增加公司盈利水平的机会并以牺牲员工利益为代价。Siegel(2008)认为这揭示了不同的重组方对人力资本的定价不同,而这种差异又来源于重组交易的类型差异。此外虽然对并购的就业效应不好推测,但一个受制于利润最大化的管理层发起的并购一定比一个渴望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浪费净现金流的管理层更容易引起成本缩减和就业减少。实际的就业效应取决于并购的目标企业与其并购后的地位。Williamson(1963)指出在一些企业里,经理们偏离了成本最小化,沉溺在他们对于特殊支出的偏好。当这种类型的管理层在并购中被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的经理层取代时,就会导致企业内较低的劳动密集度,从而引发就业规模的缩减。可见,受制于预算硬约束的重组方管理层会致使重组过程中就业的减少。
三、研究方法
重组的就业效应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先前广泛采用大样本数据进行的定量研究很难给重组的就业效应一个一致的判断,如今,利用“雇主-雇员匹配数据”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主流,我国此类数据库还有待发展,并且除了就业效应的定量结果外,各因素对就业影响的内部机理也同样值得关注。鉴于以上原因,本文尝试采用扎根理论研究策略进行案例研究,以期对各因素对就业效应的影响路径进行描述。
本文采用两步法抽样选择案例。首先广泛搜集近5年内的化工领域的影响较大的并购案例共67件形成案例库。接下来,在文献阅读和前期访谈(指3个化工产业协会访谈,有助于我们了解行业整体情况,进行一些初步判断)中我们确定了三个可能会影响就业效应的因素:企业类型、并购类型和化工产业的子领域。按照这三个因素,我们从案例库中选择了4个案例,然后我们对每个案例中涉及的企业代表和员工代表进行访谈,形成访谈记录作为文本材料。表1展示了这些典型案例访谈的基本情况,它们涵盖了这三种因素中的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
在分析和归纳这八份访谈资料时,本文采取了扎根理论的研究策略。特劳斯.考宾在《质性研究基础:扎根理论的程序和技术》(1998)中,认为扎根理论是一种广泛分析策略,具有普适性。它具有专注于特殊,通过特殊反映普遍的特征,其所需的样本一般比较少,有时甚至只有一个个案。在初步收集资料后,通过对文本资料进行三级编码,直至追加的数据已经不能增加新的范畴即理论饱和为止,并将研究中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形成备忘录,进而形成理论(见图1)。本文正是利用这种技术路线归纳出重组中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的。
四、重组中的就业效应与影响因素
(一)总体效应
1.短期效应
相对于大部分国内学者对第二产业重组中就业效应为负的判断,本文的案例研究得出了与之略有差异的结论。短期来看,重组产生了规模效益,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引致岗位需求量的减少。案例研究中化工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对重组中的总体就业效应业进行了初步判断。
(case05) “重组使原有产业内部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产业从劳动密集往资本和技术密集转变。”
(case06) “对人员方面的影响是要减调重复的岗位。”
此外,图2描述了近5年内化工产业并购案与就业增长率的趋势对比,就业的增长率与并购发生的活跃程度明显呈现负向相关。更进一步,案例研究的结论显示,从企业层面上看,重组中这种就业的负效应在6%-15%之间。(见表1)。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0;《上市公司并购事件》(2005-2009),经整理。
图2 化工产业就业增长率与并购案数量2006-2010
2.长期效应
但长期来看,这种就业负效应并不显著,案例研究和宏观数据显示,长期中重组甚至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带来了就业量的增加。
(case02) “(重组后)没有解雇,树脂厂扩产等还新需要一些员工。”
(case03) “并入H一段时间后,我们在新区新建了几个厂需要招人”。
案例中对于就业变化的描述都发生在重组完成的一年后,伴随着重组进程的完成,案例中有多个企业进行了扩产或增厂,并相应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对此我们的解释是,一方面重组由于推动了产业内部的优胜劣汰和促进了人岗匹配,而带来了企业效益的增加(Donald,2008),并且无论水平或是纵向并购都会产生这种协同效应,使得获得重组的部分更具市场竞争力,从而带来生产的扩大和就业需求量的增加。(Lehto and Lehtoranta,2004;Lehto,2006)。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是对产品需求的派生需求,因此化工产业层面的就业变动主要受到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产业发展态势的影响。其中,重组所带来的协同效应的发挥也必须以宏观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为前提条件。
图3描述了近5年内化工产业内就业量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趋势对比,展示了在经济上行期中,化工产业对于就业的吸纳能力。伴随着化工工业总产值的增长,2005年到2009年我国化工行业的从业人数稳步增加。对比重组中就业的短期负效应,可见经济增长促进了整个产业的扩张,不仅吸纳了重组产生的人员冗余,还推动企业的规模扩大和企业数目的增多,抵消了重组活动本身所削减的就业岗位,使得产业重组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0
图3 2005-2009年化工行业从业人数与工业总产值
(二)影响因素
接下来,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哪些因素影响了重组中的就业效应,影响程度如何?为此我们借助扎根理论分析策略,以我们收集到的8篇访谈记录作为文本来源,进行重组中就业效应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及其因果关系,是基于反事实框架(counterfactual framkwork)的。
扎根理论为资料的分析提供了一套较为普遍适用的操作性程序,主要包括资料搜集和整理、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式编码和理论建立等几步(见图1)。它要求取样的过程随着分析的持续进行,直至理论饱和为止,即追加的数据己经不能增加新的范畴或检验已有的范畴。为此本文利用对已有研究文献分析的结果来验证理论的饱和度。其中,开放式编码类似于定量研究中对数据进行聚类的过程,方法是将原始资料打散,逐段、逐行、逐句将需要分析的文本分解成“文本块”,将那些性质相似或意义相关的“文本块”聚成某一“类别”,用新的概念重新命名这一类别的过程,目的在于以概念的形式呈现资料,并发现概念的属性与维度。关联式编码即主轴编码,其目的在于将与研究内容相关的重点类别与其相关的其他类别进行关联,并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对8篇访谈提纲进行初次编码为97个,归纳出符合影响重组中就业效应因素的编码19个,进一步合并这些概念类属,本文抽象出表征影响重组中就业效应因素的编码(主轴编码)10个。
表2以关联式编码“政府参与就业安置”为例,演示了从初级文本到开放式编码与关联式编码的分析逻辑。通过对相关文本块的聚类提炼,我们发现了“政府参与就业安置”这个概念类别,参与程度由浅及深分别是“推动重组进程、以国资委为主体参与谈判和政府直接负责安置”,它们代表了这个概念类别的属性和维度。
最后,选择性编码的任务是在关联式编码形成的众多概念类别中识别统领最大多数类别的“核心概念”,旨在将最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囊括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框架之内。因此,选择性编码就是一个通过不断地提高抽象层次,发展出一个包含性和抽象程度最高的名词作为核心类属,成为扎根理论核心概念的过程。这些核心概念便成为本文研究就业效应影响因素所要报告的主题。本研究通过对8篇访谈记录的编码分析,由众多范畴抽象出核心概念4个,分别是政府参与并购的方式、并购类型、员工类型和并购方企业性质,其中每个核心概念的权重显示了它们影响重组的就业效应的主次程度。(见表3)
由于三级编码的逐层呈现,我们可以看到利用扎根理论分析策略的定性研究具有一般定量研究难以替代的优势。即当我们由选择式编码追溯回看至开放式编码甚至到最初的文本块儿时,每种影响因素对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就一目了然了。以核心概念“重组类型”下的混合并购为例,这种非关联式并购对就业具有正效应。当我们逐级追溯至文本块儿时,发现这其中的机理在于当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分别处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市场时,产业部门和产品没有密切的替代关系,就不会有岗位重叠和人员冗余的产生,此外通过混合并购,企业可以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获得市场份额的增加,并带来新岗位的创造。
(三)结论与解释
按照上述分析形成的四个核心概念(影响因素)我们对案例分析的结论进行了归纳。(见表4)
本文的扎根理论研究策略的分析结果得到了前有文献的验证,除此之外,我们将案例研究中总体效应判断时得出的“宏观经济发展”书写为备忘录作为第五个影响因素纳入重组中就业效应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图4描述了五种因素对就业影响的机理。其中各因素的主次顺序按照扎根理论分析所得的权重排列。
重组对就业的效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按照主次顺序依次为经济环境、政府决策、重组类型、员工类型与并购方企业性质,即宏观层面上与本产业的发展水平、国家政策支持密切相关;微观层面受到重组类型、员工类型与并购方企业性质的影响。结合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对中国化工企业重组中的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做出如下解释:
图4 化工企业重组的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示意图
1.宏观经济状况与政府参与情况发挥主要作用
本研究发现宏观经济状况是影响重组中就业效应的首要因素,因为其决定了进行结构优化的化工企业在重组后面对的产品市场情况,从而间接影响了其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本文所涉及的四个案例在重组后都经历了扩产或增厂,这也是其未经历大规模裁员的原因。其次政府的参与程度也成为重组中就业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中国,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产量看以国有资产为主体。一方面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主动组织推动重组进程,另一方面,在重组涉及到的就业等民生问题时,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参与重组中的谈判和社会对话,对企业的减员措施施加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和影响,以平衡经济与社会效益。
2.混合并购的就业效应为正,水平并购与破产重组对就业产生显著负效应
水平并购是能明显产生协同作用的重组类型,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伴随着人员冗余和岗位的减少。(Lehto,2006)。混合并购泛指除了水平与垂直并购外的所有其他并购,当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分别处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市场,且这些产业部门的产品没有密切的替代关系时,就不会有岗位重叠和人员冗余的产生。此外通过混合并购,企业可以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带来市场份额的增加和新岗位的创造。此外,破产重组已经成为优良资产在经济下行期实现业务扩容或市场竞争力增强的典型做法。本文发现当这些资不抵债的企业,申请破产并由其他企业兼并后,通常会经历财务整顿,领导班子的调整从而实现生产、经营计划的转变。为使企业恢复生机,这个过程一般也会伴随着职工解散、失业,从而产生就业的缩减。
3.体制内员工的就业受到保障,劳动关系不稳定的员工和低技能员工是减员主要对象
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原有的正式员工是重组中就业较为稳定的群体,掌握了企业核心技能的人员更成为企业留任的对象,但高层管理者成为重组中岗位调整的主要对象,但由于规模不大,所以并未对企业的整体就业变动情况产生影响。与此相对应的是临时工、派遣工和一线生产员工成为企业所有权变动中最易被裁员的群体,这与国外文献中白领人员比生产线人员更易在重组中被裁员的结论略有不同。体现了我国劳动力结构中一线生产工人的低技能现状和替代性高的特点。
重组中就业的结构性变动其实反映的是我国就业双轨中体制内与体制外员工的区别化待遇,体制内员工的优势在企业所有权变动过程中显现出来。
4.企业所有制性质成为中国情景下影响重组中就业效应的特殊因素
并购方企业所有制性质是本文发现的国外文献中尚未涉及的影响因素,这与化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产业内重组多由非市场化因素驱动的特点密切相关。案例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并购方在实行减员计划时显得更为审慎,特别是以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中央直属企业选择保留原有员工或是小幅度裁员,并且以自然减员这种柔和的方式处理人员的冗余问题。与之相对的是,私有企业的减员措施更为直接和严厉。其实,这个具有中国情景特点的因素亦可归为文献中所述的管理层决策特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在重组过程中显示出对隐性契约重视程度和对人力资本的价值判断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不同企业所有制下企业管理层决策所面对的不同的约束曲线与目标函数。国有企业在重组中将社会效应纳入考虑;而私有企业直接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股东压力,将剔除冗余人员作为增加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注释:
①本文对化工产业划分参考联合国国际标准工业分类(ISIC)。
②根据英国产业关系词典的解释,重组指企业间一系列不同形式的重新组织的活动,从而对劳动力的数量水平与就业条件造成严重的影响。European Monitoring Centre on Change(EMCC)将重组行为分为了8种不同的类型:重新安置、外包、离岸、破产、兼并与收购、内部重组与营业扩充和其他。见http//www.eurofound.europa.eu/areas/industrialrelations/dictionary/definitions/RESTRUCTURING.htm
②本文是国际劳工组织委托课题"Restructur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Employment and Labor Relations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in China"的部分研究成果。
③Deloitte,"Adapting to a changing landscape Midyear outlook for the global chemical industry",Deloitte Touche Tohmatsu2009.
④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s,2006-2010,each year,经整理。
⑤结合国际惯用定义和我们搜集到案例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本文案例中涉及的重组分为5种类型水平并购、垂直并购、混合并购、破产重组与资产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