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自信心与抗挫折能力
——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要点(毅力与人格篇)
周海宏
“头悬梁,锥刺骨”这条励志成语,讲的是学习中的毅力。大家都知道,古今中外,但凡有所作为的人都少不了毅力,毅力在成功中的重要性,早已成为共识,所以每个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毅力的人。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是那种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吃不了一点苦,受不了任何挫折的人,特别是那些抗挫折能力特别低,一但遇到挫折就会出现极端情绪表现的孩子更是让家长、老师所担心。在我们所做的学琴调查中,在问家长为什么让孩子学琴的时候,“培养毅力”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大家以为,学琴是孩子童年接受的教育中最苦的,所以学琴就具备培养毅力的功能,其实我觉得,要是把学琴当成了培养毅力的途径,还不如让孩子每天跪搓衣板更培养毅力,也有一些家长以为,只要让孩子多吃苦、多受挫折,就能培养出有毅力、抗挫折能力强的孩子。这些个现象表明,我们对毅力、抗挫折能力问题的认识很模糊,而认识的模糊,就必然会导致了不能有效地培养毅力,也产生了许多貌似很有毅力,但是抗挫折能力特别差的“尖子生”。那么到底什么是毅力呢?毅力的心理实质是什么呢?到底如何才能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从本文开始,我们要花一章的篇幅来谈谈毅力与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问题。
豪无疑问,学琴是一项非常需要毅力的学习活动,很多家长都关心如何让孩子在学琴的活动中有毅力,但是毅力的培养问题不仅仅体现在学琴活动中,在所有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有所表现。毅力的培养,对孩子整体人格的发展、行为养成都很重要。所以我们这章的内容就会更广泛地涉及孩子教育的现象,而不仅仅限于学琴活动。
搜集本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儿童后颅窝肿瘤患者的资料。男17例,女8例,年龄1~11岁,中位年龄5岁。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头晕、头痛、呕吐、行走不稳、四肢无力、四肢抽搐等。
图7为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由图7可知,该电路主要包括信号放大电路以及A/D转换电路。本文选用的双通道热电堆探测器TPS2534共有4个引脚[16],分别为:测量通道(CO2)、参考通道(REF)、热电阻检测通道(TEM)和接地通道(GND)。从图7可以看出,测量通道的信号与参考通道信号从ICL7650SCBA运放的正向输入端输入,为了使放大处理后的输出电压位于后续A/D转换电路的参考电压范围内,因此,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设置为:
一、毅力的心理实质分析
让我们从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揭示毅力的心理实质。在学校中,我们可以看到三种学生。一种学生,根本就不爱学习,别说有一点点困难就成为他不学习的借口,就是没有困难,他也要找点困难的借口逃避学习,这种人当然不是有毅力的人。第二种学生,特别努力用功学习,为了学习好,不睡觉,不休息,不吃饭,强忍病痛,表现出了“头悬梁、锥刺骨”的学习状态,我们会说:这孩子真刻苦,真有毅力。这时我们会用“毅力”这个词,来形容孩子的这种状态。但是有一天你突然听说,这个孩子为了一次考试没有考好,被教师说了几句,被家长说了几句,回去就自杀了,这时,人们就不会再说他是有毅力的孩子,而会说他是一个很脆弱的孩子,他的“毅力”状态,其实是动力状态,而动力仅仅是半个毅力的状态。因为,人们还用一个词来形容有毅力的人——“百折不回”,有毅力是与抗挫折能力相关。缺少抗挫折能力的人,也不是一个真正有毅力的人,第三种学生,就是那种,不仅仅超级用功,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而且,还是那种不怕挫折,百折不回的孩子。这才是真正完全的“有毅力”的人。从心理实质上,第一种孩子是没有动机——不愿意学习,第二种孩子是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动机水平高,但是抗挫折能力差,容易因受到伤害而放弃;第三种孩子则是,既有很高的动机水平,又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于是,我们就得出了毅力的心理实质。“毅力是动机强度与抗挫折能力的表现”。许多人,误把毅力当成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所以才会说“某某是一个有毅力的人”。其实,了解了毅力的心理实质后,我们明白了要想让一个人有毅力,前提是要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动机是毅力的前提,抗挫折能力是毅力的保障!
抗挫折能力的心理实质。抗挫折能力的心理实质就是指,行为者在遇到挫折时,不因挫折产生的痛苦感而导致动机水平下降,丧失后续行为的动力。今天考试考了,明天努力学习,下次争取考好,这回比赛没有获奖,回来好好练琴,下回接着参赛,被教师、家长批评了,不影响情绪,继续努力学习,所有这些现象,前一半,就是受到挫折的现象,后一半,就是动机水平没有下降的表现。百折不回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在整个第六章,第七章讲的都是,通过增加快乐,从而达到提高动机水平的原理与方法。本节要讲的抗挫折能力,其实是从减轻痛苦的角度,防止痛苦感体验所造成的动机水平下降的方法。因此,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遇到挫折、不如意的情况,如何减少伤害感,痛苦感的产生。二是、当已经产生伤害感与痛苦感时,如何尽快消除伤害与痛苦感的体验。而要想做到这两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建设:一是培养孩子积极自信的人格,二是防止来自社会人际交往中的伤害三是防止现实背离理想而造成的伤害四是培养孩子自我修复的能力。让我们先来谈谈如何培养孩子积极自信的人格问题。
那么毅力的保障,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问题不用我说,每位家长都知道,抗挫折能力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在我前面的讲座中,可能大家留下了一个印象,要尽量在学习中给孩子快乐,绝不可以用责骂、体罚的方式伤害孩子,连提意见的时候都要注意方式与方法,不要用责怪、批评、指责的方式,而应该用建设性的、期望性的方式等等,我们在很多环节的细节上,都从保护动机的角度,强调不能让孩子产生伤害感,挫折感,挫败感,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谁也不能保证孩子完全不遇到受伤害的情况,不能把孩子养成温室的花朵。要把孩子养成一个不怕风雨严寒,有坚强毅志品质的人,其实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养抗挫折的能力,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是抗挫折能力的心理实质是什么?如果不了解什么是抗挫折能力,就没有办法真正在教育上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这里再概括一下:动机的强度,受需要的强度与目标的吸引力大小影响,而目标的吸引力大小,又受目标的价值大小与获得目标难度的影响。因此培养毅力的具体办法就是:培养需要的强度,提升目标的价值含量,控制目标的难度适度。对此我们在第六章第二节关于兴趣培养的一节中已经讲过了。家长要想培养孩子的毅力,就去复习一下兴趣培养一节的内容。
人在哪个方面有兴趣,就在哪个方面有很强的毅力。孩子对打游戏有兴趣,不吃、不动连续很长时间,家长责备,老师批评,什么东西都挡不住,所以在打游戏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毅力状态,是惊人的。
二、抗挫折
以不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各因素数据为依据,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不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11-12]。
首先我们来看毅力的前提——动机。我们说,不存在有毅力的“人”!毅力不是稳定的人格特征。没有动机,就没有毅力!大家都知道登山运动员,很多人会认为,他们都有着超强的毅力!但是你让他去绣花,他就一点毅力都没有。大家都认为,科学家都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否则不可能攀上科学的高峰,你让他去锻炼身体,他就一点毅力都没有。毅力首先是动机强度的表现。动机强,就显得有毅力,动机弱,就显得没有毅力。一个小伙子烟瘾很大,老想戒,戒不掉;缺少毅力。但是,有一天找了个女朋友,女朋友讨厌吸烟,他把烟一下就戒了;为了得到女朋友认可,戒烟的动机水平高了,就很有毅力;过一段时间,结婚了,又开始吸烟了,妻子不喜欢,他藏藏躲躲,也戒不了,心爱的女人已经到手了,戒烟的动机水平下降,就没有毅力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妻子怀孕了,他就又戒了。孩子生下来,又吸了。戒烟有没有毅力,完全取决于动机水平的高低。平时练琴没有毅力,临要考级了,有动力了,很有毅力;考完了,没有毅力了;决定要考音乐学院了,动力来了,超级有毅力,考上了,就不爱练琴了。要参加比赛了,动力又来了,又有毅力了,听说又不参加了又没有毅力了。练琴有没有毅力也完全取决于动机水平的高低。所以,要想有毅力,前提是,要有较高的动机水平。所以,毅力培养的核心,是动机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动机水平的问题,与兴趣的问题,在心理实质上是一个问题。
如何让孩子积极又自信?如何让孩子成为积极自信的人?
很多高校可能暂时没加入国际MOOCs平台,但可以加入国内的一些优秀平台,比如清华大学 “学堂在线”、中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爱课程网、复旦大学与上海交大MOOCs平台等。MOOCs已使高校认识到Bricks(砖块)与 Clicks(鼠标)深度融合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未来,高校应借助MOOCs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优化面授教育与在线教育的课程设计,充分利用优质的MOOCs教学资源,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计划,从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怯场大家都知道,很多搞音乐演奏的人,都有怯场的问题,怯场也像梦魇一样笼罩在一些琴童的身上,怯场不仅影响孩子学琴时的表现,将来有一天走向社会,如果他成为一个职业音乐工作者的时候,严重的怯场,甚至能使他无法继续从事音乐表演工作。不怯场,不仅仅是每个音乐家重要的职业心理素质,更是孩子学琴中应该培养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一个愿意表演的孩子,与一个不愿意表演的相比,学琴的快乐多得多!其实怯场不仅仅在音乐演奏时有所表现,在很多情境下都有表现,例如当众讲话、面试、向领导汇报工作、很多情况下都有表现。那么如何才能培养一个人不怯场呢?怯场的对立面是“自信”,因此培养一个孩子不怯场的问题,其实是关系到培养孩子自信人格的大问题。在生活中,大家都见过这两种人,一种人,非常积极、明朗,充满自信,而另一种人,则很消极、阴郁,怯懦。一个积极自信的人,勇于面对可能的挑战;迎对未知的未来而消极怯懦的人,则往往害怕迎对未知的未来,不敢迎接挑战。也因为如此,他们会失去很多机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自信的人,所拥有的机会,获得成功的概率要比消极、怯懦的人多得多。面对机遇,不敢尝试,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时,就先败下阵来。我把这种因担心失败而错失机遇的表现,称为“事前挫折”。通常挫折感都是事件以失败而告终的时候产生的体验,但是对于这些消极、怯懦的人来说,一件事还没有开始,
他们就开始害怕了,就已经产生挫折感了。就已经产生伤害感了。
就已经没有了行动的动力了。我觉得“事前挫折”这个概念,特别适合形容这些怯懦的人。所以,我们讲防止挫折感就要从防止事前挫折开始,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要从培养孩子积极、自信的人格开始,防止孩子形成消极、怯懦的人格。我想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积极、自信的人格。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积极、明朗、自信,而有的人就是消极、阴暗、自卑呢?让我们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分析,来揭示积极、明朗、自信的心理实质是什么。从而才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有效地培养这种健康的人格。
从刘义波的例子切入——相同信息的不同解释我先给大家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我在上音乐学院附中时,有一次,去一个同学家玩,那时我们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很不希望大家在一起玩的时候,大人还在家里,很不自由,我的同学,就劝她的父亲出去找点事,别在家里呆着,就在他父亲收拾东西准备出门的时候,我的同学问她父亲“爸,你说,你们40多岁的人活着有什么意思呢?”请问大家,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里面包含着两种解释的可能性:第一种是,你都活了40多岁了,活着也没有劲了,该死了。第二种是,孩子对成年人的娱乐方式与生活快乐的途径不解,想知道他们的快乐从哪里来;如果父亲按前一种可能的含义去理解,那他就会说:你想让我走,我就走,你还盼我死呀!那么马上就会产生不愉快与冲突。但是,这个同学的父亲是按第二种含义理解的,他很耐心的说“其实40多岁人活着也有很多乐趣”。大家可能都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同一句话,当有伤害性与非伤害性两个方向理解的可能性时,有的人,总是倾向于往正面、积极、阳光的一面去理解,这种人,情绪明朗、愉快,态度积极、进取的时候多;而有的人,则总是倾向于往负面、消极、阴暗的一面去理解,这种人,情绪阴郁、痛苦,态度消极、退缩的时候多;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伤害性的情境、伤害性的话语、伤害性的人,但是,还有很多时候,情况并不明朗,可能有伤害性,可能没有伤害性,这时,就会存在着一类人他们总是把非伤害情境,看成是伤害性的情境,把非伤害性的言辞、做法,理解为伤害性的言辞、做法,把非伤害性的人,理解为是伤害性的人。这就大大增加了他们产生被伤害、痛苦感的机率。一个心态消极,总是用阴暗的眼光看世界的,看社会的人,由于在情况不明了的时候,总是担心负面结果,因此,他们会把防伤害、防潜在威胁作为一种心理背景,带着这样的心理背景的人,会产生社会生活的退避感,越担心受伤害,就越容易受伤害,越容易受伤害,就越放大受伤害的可能,内心的这种社会生活的退避感,外在的就表现为一个人不敢尝试,不敢进取,不敢挑战,不敢迎对,不敢担当,从心理实质上去分析习惯性倾向——定势当一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的可能,当一个局面,可以有两种可能的结局的时候,一个人倾向于向哪个方向理解、预期,这是一种“心理反应的定势倾向”。也有人把这种“心理反应的定势倾向”称为“心向”定势其实就是心理活动的习惯性反应。人们经常意识不到,心理定势在无时无刻地在影响着人的体验与行为。人格中的积极、消极,自信与不自信,其实正是习惯性定势倾向的表现。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自信与怯懦与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水平高的人,也可能不自信,水平并不高的人,也可能一点不怯场。其实,一个很不自信的人,在面对着明显更弱的对象的时候,他也会自信。——东北有一句话叫:“见到怂人搂不住火”,讲的就是这样的意思。一个很自信的人,在面对明显更强的挑战的时候,他也会不自信。在明知对手更弱的时候,还不自信,明知自己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时候,还盲目的自信,那不是自信不自信的问题,是智力健全不健全的问题。对于一个智力健全的人来说,积极、消极,自信、不自信不取决于对结果具有明确判断的时候,而是取决于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在有可能失败,有可能成功的时候,才表现出了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习惯性的心理定势倾向,就影响了一个人的表现是自信还是怯懦,积极还是消极。积极、自信与否是“心理反应的定势倾向”一个积极、明朗、自信的人倾向于认为我的努力,能够改变事件向积极方向发展,成功的可能性大;总是倾向于认为事情会向理想的方向发展,有理想的结局而那些消极、阴暗、怯懦、不自信的人倾向于认为我的努力,无助于现实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总是倾向于认为事情会向坏的方面发展,失败的概率高。
这种心理反应的定势是如何形成的呢?下节我们接着讲。
周海宏教授《琴童家长必修课——儿童教育的问题、原理与策略》已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当当网有售。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
周海宏 博士、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