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型_市场机制论文

信息化与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体制论文,化与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其中之一就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并且把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作为经济建设的一个主要任务。

1996年3月,国务院决定成立经济信息化领导小组,有关领导提出,我国发展信息化的原则之一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1)]。

本文着重阐明信息在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在历史上经济体制和信息的关系问题的提出

一、30年代末以前。在经济学发展史上,本世纪20—30年代,围绕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曾经进行过一场大论战。现在看来,这场论战涉及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制度问题,即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否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第二个方面是技术问题,即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下,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如何对庞大的信息源进行系统的搜集、加工、处理与传输?

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其具体的表述是: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是否有可能解决制订计划与执行计划过程中的信息负担?这场论战以米塞斯、哈耶克以及罗宾斯等为一方,以兰格、泰勒、巴罗尼等为另一方。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一个新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诞生了。很快地,在1920年4月,新奥地利学派领袖人物米塞斯,便发表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经济计算》一文,他针对当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模式,认为,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由于不存在生产资料的交换市场,因此对这类产品便无法进行经济计算;而没有经济计算就不可能有合乎经济的活动。所以,他据此得出的结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不能解决资源的最优分配,不能确定生产决策和投资决策的经济效率。

米塞斯的观点遭到洛桑学派帕累托的学生巴罗尼的反驳。巴罗尼认为,关于经济计算问题,中央计划当局可以通过解联立方程的办法,推算出计划价格,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巴罗尼的论据从理论上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合理经营的可能性。1929年美国经济学家泰勒发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生产指导》,1933年美国经济学家狄金逊发表《社会主义社会价格的形成》,都反驳米塞斯的观点。

到了30年代,苏联已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罗宾斯在《大萧条》(1934)、哈耶克在《集体主义经济计划》(1935)中,虽然都承认巴罗尼的论据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可以运用数学方程解决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但是,他们认为,巴罗尼的论据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其理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缺乏实行合理经营的机制。因为他们认为,要解出在理论上假定的、具有千千万万未知数的、千千万万个方程式,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原因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搜集和处理大量的信息;需要在几百万个预算数据的基础上,列出几百万个方程;而且,在进行如此繁难复杂的计算过程中,统计数据的信息往往已经过时,于是又需要重新计算,如此等等。因此,巴罗尼的方法虽然在理论上站得住脚,但在实践上却行不通。

在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能否合理分配资源问题的论战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享誉世界的波兰经济学家兰格(1904—1965)。他1936年和1937年在《经济研究评论》上,分两部分发表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文,更充分地反驳了米塞斯等人的观点。

兰格清楚地认识到,由于米塞斯提出的挑战,许多社会主义者才察觉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存在着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问题,在兰格提出的解答中,实际上包含着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是体制方面。兰格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的合理的、有效的运行,仍然需要保持消费选择自由和职业选择自由;由需求价格表示的消费者的偏好仍然是生产和资源分配的指导原则。这就是说,市场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市场不但和公有制、计划经济不矛盾,而且还是实现计划的有效工具。因此,兰格得出了一个至今仍有重大意义的结论,他说,不应该只是由于资本主义利用市场来为资本家的利益服务和歪曲它的作用就消灭市场,而是应该使整个市场机制能够适用于实现社会主义的固有职能和目的。总之,在兰格看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但不排斥市场,而且要充分利用市场。

二是技术方面。兰格认为,由于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引入了市场机制,就需要注意市场竞争所形成的供求情况,并依据供求规律,运用“价格参数作用”和“试错法”,以解决资源合理配置所需要的一切计算问题,兰格把市场机制引入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提出了价格计算的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兰格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应该建立消费品市场,以保证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自由;社会主义还应该建立劳动力市场,以保证劳动者选择职业的自由。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存在资金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因为,在社会主义国有化经济部门中,产品从国营部门的一个单位转移到国营部门的另一个单位中,它仍属国家所有,并没有改变它的主人,因而国营部门的产品并不变成真正的商品。

2、市场机制。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消费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因而消费品和劳动力的价格,便是在市场上通过竞争由供求关系决定。这样,就让市场机制直接发挥作用,以调节供求平衡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由于不存在资金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所以利率和生产资料的价格要由中央计划局采用“试错法”,来确定供求处于均衡状态的价格。

兰格提出的“试错法”是:中央计划局对企业经理规定两条规则:(1)每个经理必须选择平均成本最小的那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2)每个经理确定的产量规模,必须使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产品价格。于是,在竞争性市场中,由于价格的参数作用,每个经理为贯彻上述两条规则,都要根据市场上的既定价格不断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最后会形成一组能使每一种商品的供求都相等的“均衡价格”。

这个过程具体如下:中央计划局首先根据历史上形成的价格确定一组价格,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如果这组价格不符合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均衡价格,在会计期末就会发现积压或短缺。这时,中央计划局通过积压就降价、短缺就提价的办法,重新制定了一组价格。经过这样试验、错误、再试验的“试错法”,最终达到使所有产品的供求都相等的均衡价格。

在“试错法”过程中,价格仍然是根据市场供求规律来调节的,但不是直接依市场的供求状况来自动调节,而是由中央计划局根据市场上的供求状况来调节。这种市场机制就称为计划模拟市场机制。

兰格认为,在计划模拟市场机制下,由于中央计划局比任何资本家更清楚地了解全面经济情况,因而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巨大的社会浪费,而且它以避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巨大的社会浪费,而且它为求得均衡价格所经历的程序,要比资本主义市场简便得多。所以,计划模拟市场机制比资本主义下的自由竞争制度优越得多。

3、市场调控。社会主义必须实行计划经济,从而要求对市场实行计划调控。因此,(1)社会主义市场是在中央计划规定的结构内发挥作用的。中央计划规定的结构主要是指,规定各种规则,规定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决定投资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等。(2)在特殊情况下,为了满足社会偏好,中央计划局可以制定偏离市场价格的计划价格,消除服从市场偏好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例如通过提高价格以减少对烟、酒的消费;通过降低价格以鼓励阅读有益的书刊,等等。(3)通过货币政策调节市场运行。

在兰格模型中,主要的困难在于中央计划局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速度方面,这表现在:(1)价格的变动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物质利益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再分配,因而在企业经营目标同国家计划目标发生矛盾时,国家就难以保证企业会向国家提供准确的企业生产能力、生产成本和利润等信息。(2)中央计划局要搜集全国所有各种各样产品的成本、供求状况,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除此之外,由于绝大多数产品会受到产品的可替代性、供求弹性、季节性以及人们的消费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其供求状况是瞬息万变的,因而,中央计划局在使用“试错法”时,很难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显而易见,中央计划局要把全国大量产品的成本和供求信息集中起来,并迅速处理,作出价格决策,是十分困难的。

兰格的市场理论尽管有上述的困难,但它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理论的第一次系统的、具有开创性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发展,甚至可以说,他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引入市场机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革命。但在当时他的思想理论并没有被人们所接受,直到50—60年代它才被大多数社会主义者所认识,并被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二、30年代末以后。如果说,30年代末以前关于社会主义能否合理配置资源的大论战,从技术方面得出的结论是,在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必须利用市场信息;那么,30年代末以后,这个结论便反过来成为一个逆命题,即: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有国家的干预或国家的宏观调控。与此同时,也就必须有宏观调控所需要的信息。

西方从经济自由主义向国家干预主义的转变

市场经济,按照斯密的观点,是由“看不见的手”(市场的价格机制)自动调节的系统,因此,他主张“自由放任”,政府不要干预经济过程,因为这种干预只会破坏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妨碍经济达到自我平衡。到了本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自由竞争的市场调节完美无缺的神话破产了,于是,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干预的理论观点,便在西方国家应运而生。

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一书出版为标志。它一改斯密以来的经济自由主义传统,把自由市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生活纳入国家干预主义和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轨道。凯恩斯对西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终于承认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机制本身存在着缺陷,例如,在失业情况严重时,单凭市场价格机制无法把资本主义经济调节到充分就业水平,从而提出了,必须由政府干预经济的办法,才能挽救资本主义的危机。

凯恩斯认为,只有市场调节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要实现充分就业均衡,还必须有国家干预这一手,才能做到。其办法是:通过政府调节,扩大有效需求;政府调节的手段有两种;一是宏观财政政策,即通过扩大财政支出直接扩大消费与投资;二是货币政策,即通过增发货币,扩大信贷来刺激消费与投资。

从60年代到80年代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加快,预算赤字愈大,经济增长变慢,失业人数增加,出现了“停滞膨胀”的局面,凯恩斯的国家干预办法失灵了,于是,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又以新自由主义的面目出现。它主张,国家的干预应限制在保证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的范畴内,因为,在新自由主义者看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达到充分就业的自然趋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货币主义创始人弗里德曼。他反对凯恩斯的财政政策,主张采用货币政策。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因为货币过多,货币政策应是控制货币数量,而不是控制利率,利率应由货币市场决定。至于失业问题的解决,从短期看,只需改进市场,例如广泛提供空位信息,排除垄断;从长期看,要靠鼓励储蓄、投资、工作和多雇佣工人等措施。

东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从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东欧各国通过经济改革已经认识到,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尤其是在信息反映的灵敏度与及时性方面。但是,他们同时也认识到,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需要中央计划机制来驾驭。市场机制无论在体制(经济)方面,抑或在技术(信息)方面都存在着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机制不能用于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比例关系,因为市场机制属于微观决策层次,而计划机制则属于宏观决策层次。

2、市场机制是自发的,它的调节是事后出现的,摇摆不定和带有损失的。因为市场机制要能发生作用,是以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和经济决策的分散化为前提的,而分散的决策不可避免地带有盲目性和自发性。

3、市场机制有可能加剧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是根据自身的利益作出生产和经营决策的,它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使企业有可能只顾自身利益而牺牲社会利益。其次,市场存在着垄断性,这会使大型、特大型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损害社会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如“官厂”、“官商”的现象。

4、市场机制会刺激企业的短期行为,追求短期目标。在市场上买者和卖者是自利的,他们主要考虑眼前的利益。企业考虑的直接利益是工资基金和分成基金,间接利益是在投资基金上的利益;至于上缴国家的利润不属于企业的利益,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采取各种手段来扩大直接利益,而减少其他基金。

5、市场机制会导致不公平。引入市场机制是为了加强企业利润与物质刺激的联系,但不同企业的职工虽然付出同量劳动,由于利润率不同,他们所获得的收入也不同。此外,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法规尚在建立、官商与投机商的兴风作浪,也加剧了社会分配的不公平。

6、市场机制会引起外部不经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者片面地追求最大利润,在开支预算中只计算内部因素,不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因为它们不影响其利润收入。这样就导致河流、湖泊和空气污染、噪音日益增加、公共安全没有保障,等等。

7、消费者的选择往往不合理,造成市场选择功能的不完全性,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的不完全性。面对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商品和劳务,消费者不可能获得关于质量、款式等各方面的全面信息,而广告的宣传又不真正反映消费者的选择,这样,消费者就不可能对各种商品作出正确的比较和选择,因此需要对消费进行合理的引导。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我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党的十二大、十三大,特别是十四大,不断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国际国内的历史经验,终于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它的基本特点是,把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微观机制结合起来,把体制(经济)与技术(信息)结合起来。根据国际国内的经验,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中,主要有以下要素,这些要素既包含经济体制方面,同时也包含信息技术方面:

1、国家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针、政策和重大的比例关系,如制定宏观计划目标、经济发展速度、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等,在根本上为市场规定运行方向、建立运行框架和准则。

2、国家对少数高度社会化的大型企业,如铁路、航运、邮电等基础设施实行国家经营,因为它们是社会生产的基矗郏门,对市场的顺利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国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财力和物力,以影响市场,纠正市场偏差,为市场的合理运行创造条件。如国家掌握必要的投资基金,就可以克服经济结构的失调,并发展主导产业等。

3、国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市场运行。其调节机制是:国家运用各种经济杠杆,直接或间接影响市场各要素,影响市场机制的运动,使之符合计划目标。如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可以影响资金市场上利率的运动,使利率对资金注入的引导符合计划目标。这种调节为经济参数调节。经济参数如价格、工资、信贷、税收、利率等,它们的变化对生产发生影响。国家对经济参数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可以把市场运行、进而把企业的自由活动引导到计划目标的轨道上来。

4、国家必须制定相应的经济法规,加强经济监督,保证市场的合理运行。如由国家物价局进行价格监督,由人民监督机构进行消费品价格监督,由银行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督等。通过制定法规,把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措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调整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排除对市场运行的干扰和维护市场秩序。在以上调节市场的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中,经济手段是主要的调节手段。

从上述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由于把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机制中的信息问题,便显得非常重要。

在理论上,从信息论看经济体制和信息的关系

从辩证法的观点看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1)]今从信息角度来阐明这个问题。

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涉及信息交换(通讯),它们同信息交换(通讯)有着本质的联系,美国著名科学家维纳所创立的“控制论”,就是基于控制与通讯内在联系的发现。

一、市场机制和信息的关系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经济活动,实际上是反馈控制原理的应用。市场的价格信息调节着供给与需求,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市场价格下降;价格下降使消费者增加购买,同时生产者会减少供给,因为价格下降导致盈利减少。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发生相反的运动。市场机制的调节如下图所示:

在市场价格与供求状况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信息交换,控制论把它叫做反馈控制,或闭环控制,它利用的是事后信息。

二、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与信息的关系通过计划机构来调节经济活动,实际上是前馈原理的应用。政府的各种计划方案都是一种事先的安排。年度计划、五年计划、长期计划都是依据事前的信息。计划管理中的反馈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计划的执行;另一方面是计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修订、调整。因此,计划管理的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见,在传统的计划管理中包含着两种控制方式,而计划的前馈控制占主导地位。

三、经济体制转变与信息传输方式转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几乎没有直接联系,每个企业都只听命于上级管理机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不仅要考虑国家的政策,而且要考虑市场的情况,因而,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就有如下两种不同的信息传输方式:

在直接控制模式中,信息是按垂直方向传送的,所有通讯只发生在计划管理机关与企业之间,而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存在通讯。在间接控制模式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直接交换信息,无需将一切信息传输到中央。

显然,两种不同的信息传输方式有不同的效率。在直接控制模式中,从信源(发生信息)到信宿(接收信息),信息传输有许多环节,信息传输的渠道也很长。这就产生了以下问题:(1)信息传输经过的环节愈多、其可靠性越小;(2)信息传输的渠道愈长,要求信息传输的速度更快;(3)在信息中心加工信息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信息高度集中必然会出现信息排队、积压的现象。而在间接控制模式中,由于有水平方向的信息传输,使得信息的传输、加工都是分散地进行的,这就大大减轻了上述困难,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

四、宏观调控信息系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冲破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僵化模式。它一方面和西方的“政府干预”的目的、方式和效果方面根本不同,因为它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另一方面,它又是计划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不仅包括计划手段,还包括政策手段、经济体制手段和经济杠杆手段。

现阶段我国宏观调控体系如下图所示:

和这个宏观调控系统相适应,我国国民经济信息系统,是一个纵横交错、立体的网状结构。其中,中央信息中心是整个系统的主体和神经中枢,而整个宏观调控系统则是由社会统计信息系统、银行核算信息系统、各个业务主管部门信息系统、科学技术情报系统,以及专门的对外经济情报系统、省、市、自治区信息中心等若干个分支系统组成,它的基础设施是一系列的“金”字工程。

以上从历史与理论两个方面,说明了要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认为,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手段,如果没有国民经济信息化提供可靠的、充分的及时的信息资源,要顺利地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不可能的。

标签:;  ;  ;  ;  ;  ;  ;  ;  ;  ;  ;  ;  ;  

信息化与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型_市场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