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对话教学论文_李金梅

怎样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对话教学论文_李金梅

李金梅

摘要:“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构成了对话的关系。然而,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在考试制度依然是教师们的主要压力的情况下,应试教育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对话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被误解或者误读,存在着不少偏差。所以,教师们亟需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实现有效对话。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对话教学

目前,“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作为学校教育主要途径的教学必然会与“对话”联姻,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即“对话教学”。回顾教育的过去,对话教学是存在的,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也是存在的。然而,由于处在非对话时代,对话仅仅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未成为教学的理念。上世纪美国教育家提出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并且认为:教师的主要功能不是传授知识,传递信息,而是激励思考,营造氛围,让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大胆表现代自我,学会对话交流互助合作,特别重视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本世纪初,“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在我国教育界得到广泛认同和传播。“研究性学习” 作为一门课程被列入中学课程计划,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这充分说明我国已在课程教育改革中对学生资源价值进行重新确认和开发。不少有识之士积极致力于语文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建设活动。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对于当前要求大力弘扬主体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对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兴起时,许多的教师就犹如久逢甘露一样,纷纷探讨和实施对话教学,在大家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考试制度依然是教师们的主要压力的情况下,应试教育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对话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偏差,例如:满堂式的问答被认为是对话,有的教师单纯的将对话教学理解为满堂问答,以为只要开口“对话”就行了,如果是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或许那是好事,但是存在着为对话而问答,毫无针对性的问答充斥着课堂;另一种情况是:教师在上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设置了一个个有深度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将学生的思路引向自己预设的方向,认为那就是深入,那就是对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的见解;第三种现象是,教师放开自己的指导位置,让学生发言,满堂的讨论,为了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最后来一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来了结当堂课,放弃了教师的话语权,放弃了教师的职责,成为课堂的“失语人”。为此,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有效的课堂语文对话教学,就必须重视如下几点:

1.要尊重学生,乐于接纳学生,给学生以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空间。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和教学民主是对话教学的前提。离开了平等和民主,对话教学就会滑向原来的灌输式教学,呈现原来的灌输与被灌输、训诫与被训诫的关系。罗杰斯指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对话教学就是要给学生和教师营造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使课堂成为教师、学生充满爱心、富有差异和个性的对话平台。特别是教师要走下传统的教学神坛,走进学生中间,在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同时成为一个学习者和参与者。这样,学生才敢畅所欲言,智慧的泉源才会充分喷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话不是被迫的你问我答,而是心灵的沟通与呼应。

2.在课前或者课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对话要有效,必须得有时间保证。既要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还要有充分的对话交流时间。有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才能独立、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建构意义。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下一步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对话。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收集相关资料;新课进行过程中,在教师、学生交流之前,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课文;深入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关键字词句进行品读赏析;课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训练。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探索时间,让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处理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的独特见解。鼓励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认知基础,调动情感、态度的参与,做独立、反思和批判型读者,引导学生对作品情节、语言、环境、人物等方面作深入的探索。根据课堂教学进程灵活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

3.善于设置巧妙而有意义的对话主题。对话是围绕话题展开的。对话主题可能来源于一对矛盾、一个问题、一种现象。有价值的话题应当具有适当的深度,有思考的意义和价值,对学生理解文本能起关键作用。比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孔乙己》一课时,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

语文教师要善于概括和设置话题。对话教学中设置的话题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科学性。即话题能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协调,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第二,综合性。即话题能让学生调动起语文各方面的知识,并沟通起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启发性。话题的设置要能开启学生的思维,话题可以在生活的海洋中撷取,给学生以发挥和拓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在思考和对话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第四,开放性。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话题不应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能沟通课堂内外,引发学生多元思考。第五,趣味性。话题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能调动起学生创新思考的兴趣和主动性。

4.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丰富多彩的对话结果。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理解、体验,让学生围绕对话主题充分进行自主的思考、体验。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爱好、审美修养等都会影响到他的阅读理解和鉴赏。阅读的结果会带上学生强烈的主观色彩。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课堂大合唱的“多声部”。对此,教师不能用唯一的标准去判断他们多彩的解读。只要他们的解读于理或于情能自圆其说,就要给予肯定。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甚至是“突发奇想”。在教学《陈涉世家》一文时,我采用平等互动的对话式教学,让学生认真阅读文本,谈陈胜、吴广是怎样被逼、谋划、筹备、组织起义的,让学生视线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与学生对话,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与作者对话,让学生个体与群体进行交流,串起学生丰富的读说议写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对话交流,形成了动人心弦的课堂交流曲,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的。

5.教师要善于在“对话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对话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随着对话的深入,又往往会产生出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对话。语文学科实施“对话式”教学,有无限的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潜力,因为汉字思维内涵的多层次性、汉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和汉语文阅读的多解性,最能拓展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最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展,最能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和创造力。因此语文教师要把握对话的创造功能,挖掘语文学科的创造性因素,让“对话式”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广阔天地。

总之,“对话式”语文教学作为教学的新理念之一,是一个具有无限魅力的光环,它充满了挑战性。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对实施途径做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矿区煤峪口中学

邮政编码:037000

论文作者:李金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4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4

标签:;  ;  ;  ;  ;  ;  ;  ;  

怎样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对话教学论文_李金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