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内涝的地理思索论文_桂雨

浅析城市内涝的地理思索论文_桂雨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华燕中学 723100

摘要:城市内涝的发生主要有天气、城市的地形地貌等自然原因,以及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扩张、排水系统的不完善、市民素质较差等人为原因共同造成的。城市内涝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有序发展,同时也威胁着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故而需要通过改善排水系统、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公民素质等措施,减少城市内涝发生的可能,降低其危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城市 内涝 地理 思索

“去某个城市看海”——几年前,这句带有调侃意味的话从南到北迅速走红。

根据史料记载,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损失惨重。去年入夏以来,我国武汉、长沙、北京、成都、杨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内涝积水现象十分严重,给群众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每逢强降雨过后,街道成河、住宅进水、汽车没顶……城市瞬间变成“水城”,行人溺水、电击死亡的事故频频发生,有些城市甚至造成交通瘫痪。网民戏称为“城市看海”、“东方威尼斯”等等。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地理教育工作者,粗浅认为,城市内涝的地理成因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失的城市湖泊

古人说:“水满自溢。”没有地方去,水自然会泛滥。在城市的高速扩张中,不断被填埋挤占的湖泊、河道比排水管网本身对城市内涝的影响要更大。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各类用地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因城市建设需要,一些城市湖泊水域经政府审批同意转化成了城市建设用地,其中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市政设施和公园配套设施等;另一方面是因商业利益驱动,一些开发商钻相关政策法规的漏洞,侵占城市湖泊水域进行开发,导致原来完整的城市水系、广阔的湖泊水面大量萎缩。曾经数百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的武汉,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百湖之市”。然而,最近几年,大小湖泊周围鳞次栉比盖起的高楼越来越多。这座城市彰显的繁华与美丽背后,一个个湖泊悄然消失,淹没在高楼大厦之中。曾经引以为豪的湖泊,给市民带来的不再是美景和水韵,而是环境恶化和城市内涝。被生态学家誉为“城市之肺”的湖泊变成了“城市之泪”。

武汉水务局的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初,武汉主城区尚有湖泊59个,水面面积273平方公里;到现在,中心城区湖泊数量仅为38个,水面面积约122平方公里,缩减了一半还多。本来可以被这些天然湖泊调蓄的降水,如今已经无处可去。

武汉湖泊的命运,只是中国众多城市湖泊河道命运中的个真实缩影。当湖泊伤痕累累无法承载之时,大自然会施以它特有的报复与反击。“湖殇”必然成为“城伤”。城市湖泊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调蓄水情。而如今,武汉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其城市内涝排洪系统也受到重创。2011年夏天,几场暴雨将整个武汉“淹没”,积水路段遍布武汉三镇,带来全城拥堵,其中武汉大学两次被淹,校园成了水上乐园。多位水利专家表示武汉每年的积水与湖泊的急剧减少有关。武汉的地势地形决定了如果湖泊不能恢复到一定数量,“看海”将年年重现。

二、城市硬化地面增加排水压力

自然界中,降落到地面的雨水有一个向土壤中下渗、补充土壤含水量,然后逐步向下层渗透的过程。只有降雨强度超过土壤下渗能力时,才会形成地面积水,然后沿地面向低处流动,形成地表径流。在城市里,这一过程被人为地改变了。

城市中,人们大量使用混凝土、沥青、瓷砖等材质覆盖土壤表面,形成了大量几乎完全隔水的封闭地表,剩下的少量裸露土壤质量也发生了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公路边的土壤为了提供稳定路基会被压实,人行道和绿化带上的土壤为了景观等需要会被压实,建筑工地上的土壤因为堆放建材和大型机械也会被压实。土壤具有容纳水分的能力,有人形象地称这为“土壤水库”,“土壤水库“的库容是指土壤整个剖面的有效孔隙之和,是实现防治洪涝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土壤表层压实,结构破坏,孔隙度降低,使得进入“土壤水库”的通道受阻,“土壤水库”就不能起到调蓄的作用。

空隙的减少、渗透性能的丧失,也阻断了雨水进入地下,使得地下水得不到补给。城市化使得柏油路面、水泥路面迅速增加,但是这样的变化使得路面对水的吸附能力下降。比如,自然的土地面,降水径流系数在北方有0.3-0.5%,在南方也仅有0.6%左右,而水泥硬化地面的降水径流系数是100%。可想而知,每增加1平方公里的硬化地面,就会对排水管道增加2倍的排水压力。城市地面“硬化率高”,妨碍雨水的自然渗透和蓄积。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的不解决,城市的内涝就会一直存在。

三、城市“雨岛效应”和“混浊岛效应”

城市中林立的高楼大厦被比喻为“钢筋水泥的森林”,而随着“森林”密度不断增加,空调、汽车尾气更增加了热量,在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热气流越积越厚,导致降水形成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同时,城市集中的建筑物使风速减小,强雨带等天气系统在城市上空停留的时间比空旷的郊区长,总降水量增多,这被称之为“雨岛效应”。“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时,出现城市暴雨频率与强度高于周边地区的现象,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城市工业集中、车辆众多、人口密集,导致排出的污染气体和空气中的尘埃等浑浊度大大高于周边地区,形成城市“混浊岛效应”。城市“混浊岛效应”对降雨的影响表现为:尘埃等混浊物是云层水汽变成降雨最需要的凝结核,城市上空的凝结核越多,水汽就越容易在此凝结造成降水,从而增加雨量。

根据气象学家的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发生变化,大气环流出现异常,造成异常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发生的复杂局面,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的频次、强度有增多、增强的趋势。同时,城市自身已具有“放大”气象灾害的作用。研究显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人类活动密集,城市下垫面(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和地貌的改变,会使城市局部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使城市气象灾害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迹。

四、完善灾害预警预报

为何一场大雨给一个城市如此大的打击,造成如此大的影响。暴雨过后,去城市看海,就暴露了城市在防洪防汛应急管理上存在很大问题。虽然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颁布了《防洪法》,国内一些大城市也都建立了城市防洪防汛应急预案,但是,《防洪法》并不是针对城市防洪,再加上城市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极端气候频繁发生。人们明显感觉到现有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存在很大缺陷,已不适应现有城市的发展,亟需适合现有城市发展的新型城市应急灾害预警预案。

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城市防洪防涝预警信息,使城市免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之痛。今后,要不断完善部门协作的预警机制,不断扩大城市防汛信息,提高重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

还有,针对下水道堵塞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发送与排水系统相关的传单、派遣专业人员讲课等,普及排水系统的相关知识,提高公民的意识。

多年来,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工程措施,提高城市排水能力,以解决伴随着城市地域扩大和地表硬化面积增加所带来的内涝问题,但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城市内涝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在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应进一步转变防洪除涝理念,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实现从“制洪水”到“管理洪水”、“利用洪水”的转变,最终实现人与水的和谐共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共同做好关乎民生福祉的防洪除涝工作。

论文作者:桂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  ;  ;  ;  ;  ;  ;  ;  

浅析城市内涝的地理思索论文_桂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