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已经为很多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出信息技术对建筑行业的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速,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同时竞争也必然会越来越激烈,建筑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发展,就必须要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它不仅会有效地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还可以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鉴于此,本文对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信息技术;应用
一、信息技术运用于其管理的表现
1、信息计算机化
办公室自动化系统已经在建筑施工单位的日常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建筑施工单位利用信息化、计算机化进行施工管理的程度正在日益加深。例如,一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配备了摄像头等设备,从而使得施工过程能够全方位及时的展现在施工管理人员面前。在施工现场中各个重点部分中配备摄像头等监控设备能够及时发现施工漏洞,这一举措不单单免去了监督人员到施工现场监察的过程,提高了监管人员的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其能够对施工过程与施工环境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把握,对各个重要地方进行实时监管。
2、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应用系统
使用互联网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在网络上选购建筑材料、网上招投标等工作。利用互联网能够让建筑施工单位充分了解与掌握同行的发展势态,促进其彼此之间良好充分的沟通,从而使得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借鉴同行的先进施工技术经验与管理模式,提高自身企业的发展竞争力。针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特点,使用应用系统对施工建设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管与监测。
二、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1、4D施工模拟技术
BIM会根据建筑项目施工内容与施工技术来提供创新4D施工模拟技术内容,模拟4D化施工内容,例如为施工现场场地提供布置信息和施工资源,并将二者结合,构建全4D施工模型。从施工模型内容来看,它对项目施工内容的顺序与界面进行了优化,并有效管理与协调施工技术过程,对施工过程中的机械排班、劳动力、施工材料进行合理配置与进场检查,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提高建筑项目整体质量[2]。
2、打造标准化系統
建设工程管理一般包含落实项目管理模式、布设组织机构、划分职能、基本的工作流程、常规信息管理流程与管理制度,牵涉的步骤有合同与现场施工等不同内容。为此,便要求所设立管理系统与信息平台应具备层次性,包含标准化流程。当再造工作流程和设立数据时,应攻克各种局限,将部门、公司和项目工程内容有机整合到一起,在各板块达成规范的联合控制,有利于协调各个因素与项目,从而一个标准的平台便就此成型。
3、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队伍
因为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关联于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所以要把信息技术完全的应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之中,建筑单位或企业应当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队伍。首先,建筑单位或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人才选拔制度,以此来提升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然后,建筑单位或企业还应当定期组织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展开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此来加强其信息化水平。最后,建筑单位或企业还应当实行相应的薪酬制度和奖惩制度,以此来保障建筑施工管理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4、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适应性
建筑工程的种类繁多,我们将公路建设、房屋建设、市政工程等统称为建筑工程。因此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而信息技术本身并不能根据工程类别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一来就会对施工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工作人员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应对其设置不同的参数,而管理人员也应根据建筑工程类别来进行相应参数的选择,确保信息技术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要求。
5、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在应用信息技术之前,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一般通过纸质文件来传递信息、传达施工任务和要求。但是纸质文件存在纸张脆弱易损,传递过程耗时耗力,导致了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存在信息遗失受损、传达滞后的隐患,致使相关建筑施工部门下达的政策和信息没有办法及时贯彻落实。另一方面,每个建筑工程都有众多工序,复杂又繁琐,每天需要处理的信息和数据都非常多,纸质文件很难做到及时高效地完成信息数据的处理以及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反馈效率也不高,势必会造成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决策的滞后,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不必要消耗。相较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方面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来处理数据和信息,一定程度极大地减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消耗,提高了数据整理和信息传递的效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建筑施工管理时,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关注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依据实时的情况做出随时调整施工的安排和管理措施。信息技术的快速和准确,有效地节省了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时间和效率。
6、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
信息化施工管理的特征是信息收集自动化、信息存储自动化、信息交换网络化、信息检索工具化、信息技术集成化、信息利用科学化、信息管理系统化。所以,企业应根据信息化的特征,结合施工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规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为了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作为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内容的影响,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应突破各部门单一应用的局限,科学地将各项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各业务模块的联合监控,并能有效地协调项目部与各相关方的工作关系,形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环境。
7、动画展示技术
动画展示技术也是BIM技术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项,借助它的建模与渲染技术功能,它可以对建筑施工项目功能性进行判断,为施工技术人员获取最为直观的施工效果,提高施工中技术判断过程的准确性。采用动画展示技术还能优化施工技术功能与设计图纸意图,在短时间内就完成对设计图纸的灵活修改。目前许多建筑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都会利用BIM技术来进行动画式设计图纸改进,优化相关施工技术内容,提高项目质量。
8、加强信息化管理,统一行业信息标准
规范设立信息化施工管理模式,具体落实到组织机构、人员职能及工作流程上,重视财务、设备、能源及施工现场的管理,利用信息平台理顺工程施工管理系统,在管理人员办公系统日常应用的基础上,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利用现场摄像头监控等手段,控制施工过程中现场材料、人员管理,为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提供有效保障。注重行业信息标准化,对设计、财务、现场管理等几大部门信息平台进行整合,注重各部门的协调和融合,确定信息管理流程,制定管理规范,保障统一的工作平台建立。使信息化管理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打造统一标准,增加资源时效性,保证资源的准确性和参考价值,在合理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行业内部资源的有利交流,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推动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迅疾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只有适时应用信息技术,建设更好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向斌.建筑施工管理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6 (02):275+280.
[2]徐梦杰.基于BIM的施工进度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
[3]姚俊楠.D企业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6.
[4]吴永河.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解析[J].四川水泥,2016(11): 120.
论文作者:王碧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信息论文; 内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