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孩子谈家务劳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务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唐浩杰(9岁):你为什么想到问家务劳动的问题?很多时候,父母老是说“你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做家务是我们的事情!”所以我真的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做家务劳动。在课堂上,老师让我们多做一些这样的事情,可是父母根本不支持,所以我无所适从!我想通过做家务劳动挣点零花钱,我们班有的同学家就是这样。可是我的父母不给我这样的机会,我能怎么办呢?
胡子豪(12岁):家务劳动我真的做得很少。但是在暑假期间,我开始了洗碗的工作。因为我放假了,爸爸、妈妈却还在上班。而且爸爸除了上班外,还增加了一个新任务——中午给我买饭、送饭。
每天爸爸都要从单位给我买饭送到家里来,然后我们在一起吃午饭。我想:我放了一个多月的假,而爸爸不但没有放假,还要每天中午回来给我送饭,爸爸这么辛苦我应该为他分担一点。于是,我决定每天中午吃完饭后由我来洗碗。
虽然我以前也洗过碗,但是只是出于好奇,洗得不是特别干净,我洗过之后妈妈还要再洗一次。这回我要真的替爸爸干点活,一定要洗干净才行,于是就让爸爸先教我。爸爸说:“那我就一边给你讲,你一边洗吧!”我按照爸爸说的洗起来。首先,我把该洗的碗放进一个大盆里,然后往盆里放一点水,再倒入一些洗涤灵,拿出一个洗碗用的抹布蘸着洗涤灵水沿着碗边一边转一边擦。碗的里边干净了,再将碗翻过来擦外边,把外边也擦干净放在一边。这样把所有的碗洗一遍后,把盆里带有洗涤灵的水倒掉,再用清水边冲边擦,直到不再起沫了就洗干净了,放在一边摞好。最后把洗碗的盆用清水冲干净,再把洗干净的碗全部放到盆里,装进厨柜。洗碗的工作完成了。
一个多月的假期结束了,洗碗的活我已干得很熟练了,而且还有一些小小的体会。洗碗看起来是一项很简单的家务活,但如果不自己亲手试一下还真是不知道,原来看上去简单的一件事要做好并不是很容易。虽然有些麻烦,但是看到一个个由自己亲手洗的碗干净、整齐地放在厨柜里,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这就是我的劳动成果。我们从小就应该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学习之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既得到了锻炼,也为父母分担了一些辛苦。所以,我认为干家务活很不错。
王晓宇(12岁):我平常在家中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劳动,比如:擦地板、扫地、洗一些自己的衣服等等。有时父母加班,家里也没有大人,我也会自己学着做饭。刚开始学做家务的时候,父亲大人的理论指导起了很大作用,不过担任家中领导级人物的妈妈的实际操作演示更为管用。父母都十分愿意让我多做些家务劳动。一能锻炼我,培养我独立生活的能力;二能帮他们减轻一点负担。我也很愿意学做一些家务。总而言之,做家务劳动对我自己和我的父母都是有好处的。
孟夏(12岁):我到现在还记得因为家务活而发生的家庭风波。
“妈妈,今天我来做菜,行吗?”我试探着向妈妈请求道。妈妈想了想,笑着说:“太好了!我的女儿知道帮我干家务活了,我的女儿长大了!”看到妈妈这样高兴,我心里美滋滋的,便蹦蹦跳跳地跑到厨房做起了西红柿炒鸡蛋。
我先把西红柿洗干净,切成小块儿,放入盘中。接着把鸡蛋打入盆中,搅匀。我刚把锅拿出来门铃就响了,爸爸回来了。我急忙跑过去开门,并向爸爸炫耀道:“我帮妈妈做西红柿炒鸡蛋呢!”我本以为爸爸会夸我两句,可没想到爸爸什么也没说,直接进了屋,向妈妈嚷道:“怎么能让小孩子做菜,你干什么呢?”妈妈听后脸上显出不悦,说道:“怎么了,小孩子做点家务活怎么了?”面对妈妈的质问,爸爸高声说道:“孩子每天上学,回到家还要写作业、弹琴、学英语,已经够累的了,你怎么这么不心疼孩子呀!”
“爸爸您不要说妈妈了。”我大声说道,顿时屋里鸦雀无声。“我知道爸爸觉得我每天太辛苦,怕我累着。我也知道,妈妈同意我做菜是要培养我的劳动习惯。因为今天老师对我们说;‘小孩子应该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活。因为父母忙了一天很累,很辛苦,一定要帮父母多做一些家务活。这样既培养了劳动习惯,又帮父母分担了家务,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所以,今天我主动提出要炒菜。”听了我的解释,爸爸不好意思地对妈妈说:“对不起,我一时着急,错怪你了。”这时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我来教你做菜,咱家我做菜的手艺是最棒的。”爸爸自豪地说。
一场家务活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郭昊丽(12岁):我在家中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有时妈妈做饭时我就打下手,帮着择菜、淘米。在周末的时候我还会主动去楼下买早点。还有些时候,看见房间乱了,我会把房间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井井有条……
我认为全家人在一起做家务的时候是一段很快乐的时光。在帮父母做家务的时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奇闻轶事、街闻巷议,常常是欢歌笑语,扫去了一天的疲劳。我不会再被学习上的事所烦恼,觉得非常轻松愉快。通过做家务,我了解了很多生活常识,而且在和父母的交流中,我体会到父母干活的辛苦,懂得许多不明白的事情。
我的父母非常支持我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也同意他们的看法。有些学生甚至家长都认为,做家务一定会影响学习。其实,事实并非如此,适当做些家务活可以让学生换换脑筋,增强动手能力,增加和父母的沟通机会,使家长能够多了解我们的学习状况和真实想法。
现在,我常常地体会到做家务的好处,我以后还会帮父母做更多的家务活!
马铸滔(9岁):我是一个懂事的男孩,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活。以前他们总说我在捣乱,但是我还是愿意为家务劳动出份力。
有一次爸爸烙饼,我去帮忙。烙饼熟了,我忙着掀锅盖,一不小心,胳膊被锅沿烫了一下。当时我的胳膊特别疼,妈妈一边忙着给我冲凉水,一边埋怨我。不一会儿,我的胳膊上出现了一个弯弯的突起,像一张笑嘴。妈妈心疼地忙给我抹酱油,听说能治烫伤。望着妈妈着急的样子,我安慰妈妈说:“我的胳膊上出现了一张笑脸。”看来做事要认真小心,不要毛躁,否则会帮倒忙的。
还有一次,妈妈要给我煮花生吃。看着一个个花生躺在桌上,我想和妈妈一起剥花生。花生很硬,我用手指使劲按,花生没有开口,看来剥花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磨刀器先把花生砸一个小口,再用手剥,这样就能把花生仁剥出来。谁知,我用力一砸,花生满地滚,好不容易砸开了,花生仁却都碎了。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妈妈按花生,我来剥,这样既节省时间,包得又好。一大桌子的花生一会儿就剥好了。看来,做事要多动脑筋,分工合作就能把事情办好!
爸爸工作很忙,经常是我陪妈妈到商场购物。我总是帮助妈妈提重的物品。有一次我家买了一箱的矿泉水,我一口气从楼下搬到屋里。妈妈夸我能干,我心里美滋滋的。
如今我上三年级了,我要帮助爸爸、妈妈做更多的家务。因为我爱劳动,在劳动中我还要动脑筋想办法,把活干得漂亮一些,这样爸爸、妈妈就不会说我帮倒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