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必须开拓市场新领域,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尽心竭力的深挖,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到最大,才能在国际竞争的红海中有一席之地,以谋求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内部审计理念已被广泛引入到各个企业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内现行的内审环境,从国际间内审的发展趋势及内审职能的演变出发,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新趋势以及内部审计三种职能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探析,希望能给业界人士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从而推动我国企业的进一步稳定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职能;风险管理;服务
1.内部审计职能的演变
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就是现代内部审计,其在企业治理层面及整体运营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下是因为当下竞争局势的日益激烈,企业需要引入另一个职能部门进行内控管理效果评定,注重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即内部审计。现阶段,内部审计已经上升到企业管理领域,更加符合了现代企业制度与经济环境的要求,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
1.1监督职能——财务审计阶段
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初期就是财务审计阶段,内部审计在这个阶段主要以衡量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为准绳,以企业内部预算与计划为依据,以单位规章制度与财经法规为指导,对企业的全年预计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及是否存在违法乱纪现象进行全面检查,进而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对企业经营中的经济偏颇进行及时指出。目前内部审计在经济活动的收效性、真实合法性及监督财务收支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主要以监督职能为主。
1.2评价职能——经营审计阶段
对于企业现存的财务问题,在财务审计阶段就能直接发现,基于此,对于经济运营、企业的财务收支、企业各环节成本费用等一系列消耗及不合理情况,审计人员就可以提出改善的建议,给出适当的评价,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利于领导总结出适合发展的新举措。
1.3服务职能管理——审计阶段
在效益增值与企业运营方面,内部审计服务职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内部审计本质的体现,也是现代企业内部的需求。现代企业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为企业的领导层做好服务工作,还可以起到评价与监督的作用。不仅具有善于解决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还要做好参谋工作,改善经营管理与企业运营,更好的为领导层加强内控。
2.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新趋势
无论是内部审计的新需求,还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都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目前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主要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开拓风险管理新领域
现阶段,企业经营贸易环境越来越复杂,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深入,内部审计要涉及风险管控新领域,顺应企业风险管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从自身行业的发展考虑,从服务企业出发,只有不断开展新业务,积极探索新领域,才能对国际外部同行业间的挑战进行更有效的迎接。
2.2深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国际间企业内控,在贸易全球化的实施过程中,逐渐上升为外部人士所关注的对象,已不仅仅是企业的内部问题。在企业内控管理层引入内部审计,可以分析企业员工、内审人员及领导者之间的合作有效性,意味着企业内控可以实现自我评估,避免内控“短板”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出利于企业的经营意见。
2.3推动更加有效的公司治理
公司能否持续发展、有序运行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表现为公司致力于结构上治理的益处:一是对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它可以进行监控;二是对公司的既定目标可以进行更好的传达;三是对公司的企业价值与形象进行维护;四是对相关部门的责任落实进行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公司治理的具体环节中,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进行适时评价,制定出更加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策略,促进公司的有序、健康发展,更好的推动公司的结构治理。
2.4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能
现阶段,审计人员职能应顺势更新,才能顺应内部审计职能的逐步升级。目前,为了在国际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审计人员已经逐步走向了“台前”,不再局限于“幕后”,未来需要更多创新型高素质的复合人才,因此,内审人员应以精通技术为指导,切实置身于企业经营活动中,成为一名复合型顾问专家,立足于企业的全局角度。
3.内部审计三种职能的关系
3.1监督职能就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
尽管未来内部审计前进方向是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但纵观内部审计发展各个阶段,内部审计发展的核心职能始终是监督。内部审计人员在财务审计阶段,要将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充分体现出来,负责向相应层级管理人员报告;内部审计在经营审计阶段,可用来评价、衡量其他控制的有效性,是组织实施控制的途径之一,体现了审计较高层次的监督活动;内部审计职能在管理审计阶段,始终将监督作为基本工作,进一步深入与拓展了内部审计职能。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只有立足于监督职能,才能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3.2评价职能在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评价职能就是在监督检查财务其他经济活动和收支的基础上,对其经济活动是否实现既定目标、决策,其预算、计划、目标、决策、预测是否可行,其影响因素及其水平,是否取得了经济效益等进行评价;同时,还考核和评价其内部控制制定执行及建立健全,其经营管理者是否履行经济责任等情况,并针对其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绩等方面提出评价意见,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改进经营管理,切实履行经济责任,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建立与健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与经营状况,内部审计要进行评价,这样对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象,就可以及时作出适当的改进与调整,以此来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现阶段,各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
3.3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受托责任发展的必然就是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发挥。审计产生的动因就是受托责任,其带来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变化,也是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内部管理审计发展的动因就是内部受托责任的发展变化。审计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就是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言,要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断深化,作为企业内部制约机制,在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下,内部审计必须从企业全局出发,实现管理效益提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审计工作进行查错纠弊,并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设性意见,有效完善控制与管理缺陷,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企业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从企业内部环境变化而言,需要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多数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从现阶段经济形势来看,公司有效运行及形成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途径就是内部审计。其可以推动公司治理过程的改进,保证评价公司治理的过程,同时,内部审计应树立控制观念与风险管理,从而保证实现组织目标,维护组织价值观与道德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国内内部审计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及发展现状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基于此我国应重点探索内部审计发展新趋势,从开拓风险管理新领域、深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推动更加有效的公司治理、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能等方面入手,以此来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这地,推动其的进一步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光华,李兰翔.企业内部管理审计内容体系构建新探———江苏企业内部审计实践引发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7(1).
[2]李敏.市场经济体制下内部审计的职能[J].企业经济,2005(6).
[3]徐公伟,靳新.内部审计评价的理论与技术:一个框架[J].审计研究,2005(6).
[4]沈兆春,江莹,陈静,李东峡.内部审计职能与方法研究[J].财会通讯,2007(9).
[5]王光远,严晖.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比较与借鉴[J].审计研究,2010(3).
论文作者:向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职能论文; 企业论文; 评价论文; 经济论文; 人员论文; 阶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