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 男 38岁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0.5μg/kg,维持剂量为0.4μg/(kg?h)右美托咪定,实验组采取1.0μg/kg,维持剂量为0.8μg/(kg?h)右美托咪定,观察比较两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颈丛麻醉各个时段的镇静评分以及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颈丛麻醉T2、T3 、T4 时段的疼痛评分以及镇静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采取1.0μg/kg,维持剂量为0.8μg/(kg?h)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效果
大部分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颈丛神经阻滞时,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面情绪,例如焦虑、恐惧等,且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由于牵拉或压迫等易增加患者不适,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对患者使用辅助药物来缓解此类现象[1]。我院为了观察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的效果,对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采取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进行辅助麻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均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精神障碍以及颈丛神经阻滞禁忌症的患者。
对照组5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5:35,患者的年龄介于23至64岁,患者年龄均值为(35.67±2.37)岁;有26例患者为右甲状腺瘤,有24例患者为左甲状腺瘤。
实验组5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4:36,患者的年龄介于22至65岁,患者年龄均值为(35.85±2.46)岁;有27例患者为右甲状腺瘤,有23例患者为左甲状腺瘤。
两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及其家属在研究开始前均对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目的有所了解,且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分析两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示组间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麻醉方法
两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于术前半小时均给予肌肉注射0.1g苯巴比妥钠以及0.5mg阿托品,将患者推入手术室后对其建立静脉通道,并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指标监测(血压、心率、体温以及脉搏)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给予患者吸氧措施,流速控制在每分钟2升。两组患者均实施双侧颈浅丛神经以及单侧颈深丛神经阻滞;(1)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操作者从患者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中心处垂直进针,将肌膜刺破并对其注入0.375%罗哌卡因外加1%利多卡因,每侧均注射5毫升;(2)单侧颈深丛神经阻滞:操作者从患者胸4横突以及手术侧乳突尖进针,触及患者横突后稍微退针,并对其注入5毫升0.375%罗哌卡因外加1%利多卡因。待颈丛神经阻滞起效后,对照组患者采取持续泵注0.5μg/kg,维持剂量为0.4μg/(kg?h)右美托咪定至缝皮结束,实验组患者采取持续泵注1.0μg/kg,维持剂量为0.8μg/(kg?h)右美托咪定至缝皮结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颈丛麻醉各个时段的镇静评分以及疼痛评分。时间段主要包括阻滞后5分钟(T1)、切皮时(T2)、分离腺体时(T3)以及手术结束时(T4)。镇静评分:患者清醒,但存在焦虑、不安,易激惹为1分;患者清醒、平静,且能合作为2分;患者嗜睡,但能做出指令性应答为3分;患者浅眠,能被迅速唤醒为4分;患者入睡,听觉刺激反应迟钝为5分;患者深睡,听觉刺激无反应为6分[2]。疼痛评分采用模糊评分法,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疼痛感剧烈,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颈丛麻醉各个时段的镇静评分以及疼痛评分进行数据分析,镇静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均属于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c±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颈丛麻醉T2、T3 、T4 时段的疼痛评分
两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颈丛麻醉T2、T3 、T4 时段的疼痛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颈丛麻醉T2、T3 、T4 时段的疼痛评分
注:两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颈丛麻醉T2、T3 、T4 时段的镇静评分相比较(P<0.05)。
3 讨论
与全身麻醉术相比,颈丛麻醉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目前,该种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的各大基层医院,属于甲状腺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3]。但在临床中发现,由于颈丛神经阻滞不全、手术牵拉、应激反应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依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面情绪,例如紧张、恐惧、担心等,因此,临床上常需借助其他镇静镇痛剂来帮助患者减少心理负面情绪的产生[4]。
右美托咪定属于临床上常用的镇静镇痛剂,该种药物属于新型受体激动剂之一,具有高选择性,能够明显缓解和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患者血压,减慢患者心率,且镇静效果良好以及拮抗应激反应少[5]。在使用过程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较稳定,不易出现呼吸抑制等现象。相比于其他药物,右美托咪定具有起效时间短、药效持久、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但有研究报道,对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其镇静镇痛效果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6]。我院为了观察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的效果,对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采取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进行辅助麻醉,结果发现,1.0μg/kg,维持剂量为0.8μg/(kg?h)右美托咪定的镇静镇痛效果显著优于0.5μg/kg,维持剂量为0.4μg/(kg?h)右美托咪定的镇静镇痛效果,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姜景卫,毛美娟,毛桂琴等[7]在实验研究中分析了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的效果比较,其分析了6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共分为3组,治疗一组使用0.5μg/kg,维持剂量为0.4μg/(kg?h)右美托咪定,治疗二组使用1.0μg/kg,维持剂量为0.8μg/(kg?h)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不给药。结果发现对照组与其他两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切皮、分离腺体、切除腺体以及手术结束时镇静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研究其认为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满意,能有效改善和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1.0μg/kg,维持剂量为0.8μg/(kg?h)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较好。经比较可知,该研究与本研究的结论相类似,均认为1.0μg/kg,维持剂量为0.8μg/(kg?h)右美托咪定的效果可靠。
总结得出,对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采取1.0μg/kg,维持剂量为0.8μg/(kg?h)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彬,肖晓山,聂瑞霞等.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颈丛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101-102.
[2]杨淑芬,占霖森,郑丽花等.右美托咪定用于颈神经丛阻滞3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18(3):295-297.
[3]何之学,陈建庆,黄兵等.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5):534-535.
[4]励玲芬.右美托咪定用于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40例[J].中国药业,2012,21(9):90-91.
[5]杨小虎,彭小根,陈明慧等.右美托咪啶对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J].上海医学,2011,34(10):747-749.
[6]赵伟,王凤群,白艳莉等.右美托咪定在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的应用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3,33(1):33-34.
[7]姜景卫,毛美娟,毛桂琴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的效果比较[J].医药导报,2014,33(9):1179-1181,1182.
论文作者:马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8
标签:甲状腺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剂量论文; 评分论文; 两组论文; 实验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