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分析论文_苗增亮

基于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分析论文_苗增亮

山东禹城丽富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251200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交通系统构建的基本内容,需要在施工建设质量方面取得较为理想的突破。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环节,必须要把握好各个基本技术手段的有效运用,形成较为理想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施工。预应力技术手段作为其中比较有效的技术处理方式,同样也需要表现出理想的作用效能,促使其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充分运用。

关键词:道路桥梁;预应力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1工程案例

某道路桥梁工程全长203.7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桥面宽26m,设计时速60km/h。为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结构强度与刚度,有效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承载力,经过施工现场调查,结合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和要求,决定采用预应力技术进行施工。

2施工操作工艺流程

2.1测量放线

首先要根据工程项目图纸及相关资料进行桥位中心线测量放样,复刻桥位轴线控制网、高程基准点,然后再确定桥位基础轴线,为随后的支架搭设工序做好施工准备。

2.2支承体系

支承体系也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技术规范来展开,首先要进行预压实验,以减小甚至消除支承体系中所存在的非弹性变形向量,基于相关参数来设置底模预提高量。再一点就是要实时监测支承体系变化,看其在48h内的沉降量变化,如果小于5mm即为符合变形稳定标准。

2.3模板制作

基于满堂支架施工预应力技术的特殊性,道路桥梁的混凝土结构模板应该由底模、侧模、内模3部分组成,要预先制作组件,再完成模板拼装。模板制作的核心流程就包括了底模的支立与内模的支立。以内模的支立为例,就对预应力箱梁浇筑方案的技术要求较高,要求一次性浇筑成功,而在二次、三次浇筑方案方面要与一次浇筑方案内模支立相互统一,保证模板制作的高质量。具体来讲,内模整体制作的施工工序应该如下:焊接钢筋立杆→支组合底侧模板→连接纵横排架钢管扣件→顶板方木→模板铺设。

2.4预应力管道的加工安装

预应力管道的加工安装设计预应力筋问题,要基于整体吊装到位来实施安装,保证整体刚度偏大的横隔梁作为主要钢筋骨架。而在钢筋绑扎、焊接部分则要严格遵循预应力管道加工安装的相关技术规范,明确其安装各项数据。比如说预应力管道在安装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安装准确到位,利用定位筋在每相隔50cm曲线段位置或100cm直线段间距位置进行固定牢固,确保混凝土浇筑期间管道不会轻易发生任何位移形变。再者就是预应力管道接头的安装应该保证与同直径级别的管道相互连接,其中连接管道的长度应该比被连接管道内径大出6~8倍,保证管道安装于预应力结构物20cm以上位置,提高安装连接质量。

2.5混凝土浇筑

该道路桥梁拥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浇筑过程要分3次完成,其浇筑方案设计了两种:第一种为分3次完成对整个箱梁的混凝土浇筑过程,3次主要浇筑箱梁的底板、腹板、顶板位置,细化浇筑过程是希望减少工作缝现象,保证桥梁结构物美观,不留任何安全隐患;再一种可选择分两次浇筑箱梁混凝土,即底板和腹板一次性整体浇筑完成,第二次浇筑顶板位置。两次浇筑的优势在于直接对连接面喷洒水泥浆,能够避免在工作缝位置产生任何蜂窝麻面,保证工作面光滑平整。

2.6预应力的张拉

该桥梁在满堂支架现浇预应力施工方面采用了双控张拉预应力筋,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张拉伸长值为辅,辅助伸长值主要起到校核作用,从理论伸长值上保证其误差小于±5%。满堂支架现浇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为:

△L=PpL/ApEp.

式中:Pp为预应力筋锚下的平均张拉力值,而预应力筋张拉则要调整到初应力值,与实际伸长值共同组成初应力,进而进一步推算伸长值部分。最后初应力的计算要根据控制应力背景下的实测伸长值来计算评价。在预应力筋张拉施工中要时刻保持其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由于预应力筋本身容易锈蚀,所以在张拉施工过程中要尽快完成孔道压浆(在48h以内),保证压浆过程中水泥浆的稠度、强度、水灰比、膨胀剂量等等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2.7支架与模板拆除

在针对该道路桥梁的箱梁混凝土满堂支架现浇预应力施工完成以后,就要拆除支架和模板,以间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该工程中支承体系高度是不同的,所以支架、模板拆除周转周期也都不尽相同,一般都要控制在20~30d左右。

3基于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

3.1孔道制作定位策略

为保证工程施工效果,预防质量问题发生,工程施工采用PT-PLUS管材。同时,为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结构稳固可靠,使其有效承受行车荷载,避免出现裂缝、沉陷等质量问题,施工中还要在管材外壁布置5mm高的环形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这种施工方案后,能进一步提升道路桥梁结构的承载力,确保结构稳固可靠,有效预防结构变形等问题发生。加强波纹管安装质量控制,重视管材质量检测,使其有效满足施工需要。进而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有效发挥作用,确保结构牢固可靠,避免出现松动现象。做好焊接施工,保证焊接到位,提高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重视塑料波纹管和支托钢筋质量控制,保证结构牢固可靠,即使在浇筑混凝土时,这些部件也不会出现松动现象。

3.2预应力筋穿束策略

塑料波纹管是预应力技术施工中的重要材料,他不仅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而且适应性强,能有效满足道路桥梁施工需要。通常来说,在道路桥梁混凝土浇筑任务完成后,应用“后穿法”将预应力筋穿入孔道。“后穿法”是较为常用的施工方法,满足预应力筋穿束施工需要,且操作简单,便于施工人员开展现场施工。此外,“后穿法”还能增强张拉端的密封性能,即使在混凝土浇筑时,也可以有效避免漏浆现象发生。而作为施工人员,在应用该方法开展工程建设时,最为关键的是明确工艺流程,制定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把握质量控制要点。保证预应力筋穿束、塔柱钢筋安装、波纹管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有序进行,避免相互干扰,保证工程质量。

3.3预应力筋张拉策略

整个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张拉是非常重要的工序,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加强张拉施工质量控制,不仅有利于顺利完成预应力施工任务,还能预防质量缺陷发生,让道路桥梁更为有效的运行和发挥作用。施工中首先标定千斤顶,计算千斤顶的压力表值。再将锚具安置于钢绞线束两端,用千斤顶张拉,单根锚具张拉至0.1σ。重视施工器械设备验收,保证各项设备质量合格,综合性能良好,安装好穿心式千斤顶及尾部工具锚。张拉施工中应在千斤顶两端同步进行,做好观察和记录工作,详细掌握张拉情况,了解最终伸长量。张拉应力至σ后保持稳定荷载5min并回油放松,完成张拉任务。

3.4真空辅助压浆策略

首先开展水泥、粗细集料、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检测,然后按要求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保证浆液质量合格。要合理添加外加剂和水泥,一般水灰比按0.33加水搅拌,有利于保证浆液和易性与黏结度,也为真空辅助压浆奠定基础。加强群锚锚具质量检测与验收,及时处理存在的质量缺陷,保证锚具干净整洁。两端锚座上安装压浆管,再用水冲洗压浆管,确保设备干净整洁,使其有效满足施工需要。为保证施工效果,增强真空辅助压浆效果,应该注重提高孔道密封性能,通常孔道压力控制在-0.10~0.06MPa之间为宜。开展真空辅助压浆施工时,还要做好观察工作,全面了解施工现场基本情况。当浆体达到浓度要求时,关闭阀门停止压浆,拆除接头并完成压浆任务。

4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注意事项

4.1严格控制张拉时间

对预应力技术手段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中的有效落实,应注重对预应力张拉时间的有效控制。为达到张拉时间的有效控制,需要按照整个道路桥梁相应结构的施工需求及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形成较为理想的施工作用效果,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类隐患问题。张拉时间方面的控制相对于传统施工技术手段的应用必然需要更多的时间,这也就应注重对于施工时间的有效满足,使其能在其它施工方面具备理想的适宜性效果。比如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有效施工建设,可以采用添加早强剂的方式进行操作,使其能够尽早凝结,为预应力技术手段的应用创造理想条件,保障整体施工操作较为协调有序。

4.2严格控制施工材料

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中运用预应力技术手段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施工材料方面的严格把关,使其能够具备理想的施工质量保障效果,尤其要重点规避在施工材料自身方面出现明显的质量隐患问题。施工材料方面的有效选择和审查管理,需要形成理想的质量保障机制,杜绝在施工应用中出现各类劣质材料。当然,对于这种施工材料方面的严格把关和控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预应力施工技术手段方面的基本要求,将预应力技术的具体要求进行匹配性处理,更好体现施工材料的应用效能,有效规避可能形成的各类问题。

4.3做好受力分析

对于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有效应用,需要重点做好受力分析工作,使受力分析能够具备理想的精确性效果,有效解决可能形成的各类预应力不恰当现象,这一点也需要在预应力具体张拉前进行明确。对于受力分析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围绕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对象和目标进行明确,使相应施工对象周围各个方面存在的作用力都能得到较好分析和掌握,进而为预应力技术的添加提供参考。在预应力大小的分析处理中,还需要把握好预估工作,准确预估未来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可能承受的外界荷载,进而能够匹配性设置预应力,促使其具备更强的抵消效果,提升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应用的耐久性价值。

4.4规范施工操作

具体到预应力技术手段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同样也较多,很多环节因为操作不规范容易产生较为明显的故障,尤其是对预应力的张拉以及后续压浆操作,更需要进行详细规范化控制,有效规避可能形成的各类隐患问题。这也就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有效培训和指导,使其具备理想的综合能力,能对张拉机具以及相关施工材料的掌握较为熟练,较好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避免操作层面的偏差,保障其均能够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的需求。

5结束语

总之,该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通过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约束和规范现场施工,还顺利完成施工任务,确保工程质量。工程施工任务完成后,通过质量检测与验收,各项指标合格,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整个道路桥梁工程质量评定等级为合格。

参考文献:

[1]郎彦涛.公路桥梁施工预应力技术问题及对策[J].交通世界,2015(5):112-113.

[2]王峰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交通标准化,2016(8):39-41.

[3]王斌.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6(7):186-187.

[4]李仁增.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运用[J].交通世界,2017(15):262-263.

[5]王爱军.满堂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质量监理[J].建设监理,2016(10):73-76.

论文作者:苗增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基于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分析论文_苗增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