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使党的基本理论“进入思想进入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理论论文,切实论文,思想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进入”官兵思想、“进入”部队工作,是把这一理论学习引向深入的关键。对此,应注意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一、“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的基础在于深化学习、加大学习力度
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一大飞跃。实现这个飞跃的基础就是学习。首先,“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要有一个奠定理论基础和积累知识的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一个完整严谨的科学体系,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只有深化学习、加大学习力度,经过由少到多的积累,由浅入深的理解,才能将这一科学理论真正融会贯通,消化吸收变为自己头脑中的东西,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和知识结构,产生新的思想观念、新的工作思路,从而进入决策、进入工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有效性。其次,“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要有一个逐步领悟理论真谛,掌握运用立场、观点、方法的过程。要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真正“进入思想、进入工作”,仅仅满足于记住几句条文、几个观点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学会运用邓小平同志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体会那些基本观点是怎么来的。唯有如此,才能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和决策能力,掌握“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的“钥匙”,而与“穿鞋戴帽”、“对号入座”等简单化、庸俗化的学风划清界限。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认真研读原著的过程中,悉心体会邓小平同志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是如何着眼全局,审时度势,准确而果断地推动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的;在国际国内大的动荡和风波面前,是如何洞察底里,处变不惊,牢牢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航向的;在改革遇到阻力、迈不开步伐的时候,是如何倡导和重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身体力行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在各种社会现象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情况下,是如何娴熟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如此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把所学的东西变为自己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使“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盲目变为自觉、由偶尔变为经常,逐步提高到运用自如的境界。再次,“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要有一个理论、知识向素质和能力的转化过程。领导干部学习理论,最突出的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政治思想素质,一是领导工作能力。理论、知识转化为素质和能力,是水到渠成、潜移默化的。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新的思想理论学习掌握的多,懂得的知识多,而又善于创造性地运用于领导工作,驾驭全局的能力就越强,看问题就越深刻,决策就越科学,工作成绩就越大;反之,则必然会目光短浅,举措不佳,即使成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也往往成效甚微。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有了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才能更加全面和自觉,才会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我们应深刻理解并切实贯彻这一重要思想,进一步在学懂学通党的基本理论上下功夫。
二、“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的关键环节是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们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实际工作之中,遇到的最大思想障碍是传统观念和僵化思想。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分不开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进入思想、进入工作”首先要牢牢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关键环节,使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永恒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永无止境;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有新的更大的转变。解放思想的问题又一次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
一是要从旧的、过时的或被歪曲的思想理论观点中解放出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以新的思想和观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使这一理论“进入思想、进入工作”,必然要求我们从那些旧的、过时的、被歪曲的思想理论观点中解放出来,用邓小平同志阐述的新思想、新观点看问题,努力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现在,有的同志的思想仍然被旧的思想理论观点所禁锢,对许多重大改革措施看法有偏颇,认识有误区。如认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会导致两极分化,劳动力成为商品会否定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股份制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等等。要解开这些思想扣子,就必须清除旧思想、旧观念,切实“换脑筋”,接受新的科学理论,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树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以“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来判断是非得失。只有这些新的思想理论观点真正在头脑中扎下了根子,认识上的误区才会消除,拥护、支持和参与改革才会有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要从在旧体制下形成的不正确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中解放出来。我们过去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习和实践的都是计划经济那一套,不仅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形成了产生这些思想观念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现在,有些同志对建立新的体制感到不适应,对打破旧的利益格局感到心理不平衡,说到底,是思维方式、思想方法问题。体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机制和程序。对过去那种机制和程序习以为常,就看不惯新的机制和程序。因此,嘴上说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干的还是计划经济;口头上讲勤劳致富,实际上想吃“大锅饭”;对市场经济的双重社会效应,往往看消极因素多,看积极因素少,似乎搞市场经济就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产生消极腐败现象。这说明,一些同志的思想之所以滞后于改革实践,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没有从过去长期在旧体制下所形成的思想观点、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中解放出来。因此,要使党的基本理论“进入思想、进入工作”,就必须把“换脑筋”的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要从自我封闭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现代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是不受国界限制的,是开放性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无论是“入关”,还是参加其他国际经济组织和活动,都是当今经济高度开放性的表现,是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的客观需要。因此,必须从过去那种封闭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从排斥人类文明成果的狭隘落后意识中解放出来,大胆吸收一切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其他有益文明成果,形成敢于参与国际竞争、敢于参与社会竞争的精神状态。军人虽然不直接参与国际、国内经济竞争,但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竞争心理、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对于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搞好部队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敢于参与竞争,是精神状态振奋的重要标志,有了这种精神状态,在推进部队建设和改革中就不会满足现状、消极忍耐、被动等靠,做到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有所作为。
三、“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的“进入点”在于抓住矛盾
“进入思想、进入工作”,是一个运用理论去认识和解决思想矛盾、工作矛盾的过程。抓不住矛盾,就找不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就找不到“进入思想和工作”的“进入点”。抓矛盾,不是凭借主观想象,而要靠深入的调查研究,靠对部队情况的真切了解;抓矛盾,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分清主次,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官兵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解决制约和影响部队建设的主要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当前使党的基本理论“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要着力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进一步坚定政治信念。政治信念的确立和巩固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政治斗争的关键时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转折关头,以及部队中心任务实行转换的重要时期,由于情况比较复杂,思想比较活跃,人们的认识难象出现一些波动。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我们国家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前进道路上将会遇到难以预料的问题和困难。广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政治信念是否坚定,对我们党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影响极大。我们必须把坚定政治信念,作为使党的基本理论“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的首要内容,紧紧抓住不放。我们要认真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信念是一种精神动力的观点,坚信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正确看待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和困难,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个方面,不能三心二意,一定要维护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些政策,与党同心同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改革顺利实现,取得成功,要有光荣感;不顺利、甚至遭受挫折,要有责任感。当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使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顾全大局,乐于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是提高素质,增强竞争能力,消除后顾之忧。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各种竞争,说到底都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竞争。在解决军队干部转业等后顾之忧上,必须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靠政策倾斜,靠关系照顾不是长远之计,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干部的素质,这才是硬办法。有了较好的素质,无论在部队还是到地方都大有用武之地。因此,我们在两用人才的培养上要有新的举措,积极适应经济体制根本性变革的要求,引导官兵刻苦学习现代军事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己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同时还要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否正确,除了指导思想上的因素之外,也与他自身所具有的价值有很大关系。人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知识结构和能力支撑的。知识结构完善、能力强,价值就高,价值观就可能容易趋于正确,对提倡竞争、鼓励冒尖和效率优先等方针政策就可能接受比较顺当、比较自觉。如果自身素质不行,就可能怨天尤人,对这些政策在理解上发生偏差,一时接受不了。提高素质,有组织上创造条件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要敢于否定自己,看到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还不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自我压力,象叶乔波那样,在勤奋学习和刻苦实践中增长才干,在竞争拼搏中创出业绩。
三是在履行我军根本职能上有所作为。认识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部队建设和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履行好我军为改革开放提供安全保障的职能,是我们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解决的中心课题。从政治工作方面来讲,就是要研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当前有几个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重视:一是坚持我军的性质和宗旨,继承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现在官兵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要教育部队牢记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和“64字创业精神”,用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的道德情操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同时,要善于把倡导奉献精神与关心官兵切身利益统一起来,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改善官兵工作生活条件统一起来,把强化爱军习武意识与鼓励参与社会竞争统一起来,以增强军营的凝聚力。二是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针对一个时期带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对部队进行教育,找一找这方面的差距,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要勤政廉政。领导和机关不要插手士兵考学、提干、调动、学技术、转志愿兵等敏感问题,一定要坚持按条件选,照程序办,切实把风气搞正;否则,就会涣散人心,动摇部队的基础。“进入思想、进入工作”也要在这个问题上见硬功。
四是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在改进中实现“进入”。转变领导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年年在讲,逢会必讲,不能说重视不够,决心不大,措施不多,但一些单位、一些同志仍然转变不大、改进不多。说到底,这是个观念问题。我们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树立起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和质量观念,并用这些观念来指导工作。首先要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做工作不是给别人看的,不是要出名挂号,而是为了把工作搞上去,把部队建设搞上去。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劳而无功,有害无益。再是要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抓大事,办实事,求实效。
四、检验“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的最终标准是工作实绩
坚持什么样的检验衡量标准,对“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有的单位和个人之所以热衷于出花花点子、图形式、摆样子,究其原因,与领导、机关导向上的偏颇有关。因此,必须大力强调,检验“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的最终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工作实绩。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要精、要管用”的学习原则和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用人标准的结合与具体化。我们衡量一个人、一个单位“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的情况,不能只看制订了什么规划,发了多少文件,开了几次会,作了多少动员,办了多少班,讲了多少话,写了多少笔记,搞了多少展览,关键是看取得了什么效果。一看对所学东西的掌握程度,是否消化理解,能否用来说明实际问题。二看个人思想觉悟的提高程度,能否自觉改造世界观,坚定立党为公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现象和利益关系调整;是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否安心军营,热爱本职,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三看运用理论指导工作的情况,研究了哪些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哪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取得了什么实实在在的效果。最终还要看部队的精神面貌、完成任务和全面建设的情况。要真正树立起效益观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效果出发,防止和克服过重地看待和追求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的偏向。要把是否管用、是否解决问题、是否有实绩作为检验“进入思想、进入工作”的硬尺度,切实把各级的精力引导到重质量、重实效上来。具体实施中,要注意遵循认识本身的发展规律,把“进入思想、进入工作”作为一个过程来考察,不搞简单对号,不提急于求成的口号。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应区别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力避“一刀切”。对战士,主要是要求他们对基本观点能记住,能理解,能转化为爱军习武的实际行动,不能把学习内容搞得过多过宽,脱离他们的实际接受能力;对基层干部,主要是要求他们对基本观点、主要篇章,能理解,能辅导,能转化为事业心、责任心,转化为做好工作的方法和能力;对团以上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应通过进轮训班、中心组学习和个人自学,达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理解和把握,提高统筹全局、谋划工作的能力,尽职尽责,有所作为,使部队全面建设有新的进步。还要注意研究学习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我们反对搞形式主义,但并非一概否定形式。相反,要注意发现、总结、推广一些单位创造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学习在持久、深入、学以致用的轨道上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