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建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对课堂教学效果能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一直在尝试着寻找教学与心育培养的最佳结合点,以实现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双重教育目标,创设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是发挥学习潜力,培养学生敏捷思维、主动学习、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的课堂气氛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方式、教学语言的灵活运用。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心理教育角度上去把握课堂教学目标
现代学校的教师角色不仅是传播知识,也不仅是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关注学生的行为,熟悉学生的背景,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态度;追求的不只是学生知识与智力的进步,而且是追求学生情感态度的进步与成熟和人格的健全、心理的健康。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一味地在课堂中追求对学生知识灌输的多少,追求认识、能力、情感目标,而应有机地渗透心理教育目标,从心理教育角度上去把握一种综合的目标,追求学生的一种全面发展。
二、主体性的学生观
传统教学常把学生视为教育对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作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导演或演员,而学生则是观众,把学生的头脑看作单纯地接受信息的平台,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树立学生主体性的观念,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三、树立平等的师生观
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独立个性和情感的人,教师要放下多年的师道尊严架子,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观,首先要尊重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学生尊重与否往往决定着课堂气氛是否会合作、愉快和积极向上。尊重学生,就不会用枯燥乏味的公式化、程式化的教学方式抹杀孩子的灵性和童真。尊重学生,就会尊重孩子的发言,聆听他们的见解,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权利,使他们主动、乐意地参与到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其次要爱学生。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
四、从心理健康教育上看待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进行正常学习的,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并将习得的智力与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由于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智力与能力的作用,就会产生成就感;由于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乐学感,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具体地说,心理健康方面的学习能力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
心理健康的学生,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积极的探索者。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并从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使自己充分相信自己具有学习的能力。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合理使用体脑,顺应大脑兴奋和抑制的活动规律,注重一定的运动调节,能借助体脑获得智力和能力的更好发展。
4.从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
每个人都有幻想,心理健康的学生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幻想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且在时间上比较短暂,不会妨碍其学习和人际交往。
5.从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恐惧。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进行合理的调试。
6.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健康的学生会制定学习计划,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复习、预习功课,长期坚持努力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五、树立互动的课堂教学观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合作方式,通过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互相启发,互相鼓励,取长补短,在共同的学习中获得成功感,从而促进课堂气氛的和谐、生动,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局面。人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对学生进行纵向、横向比较时,要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过程中产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培养对学习的一良好心态。
总之,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和生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作为教师要牢牢把握住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
论文作者:薛丽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能力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论文; 智力论文; 《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