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现金管理研究

高等学校现金管理研究

刘贻玲[1]2007年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现金流模拟模型分析》文中指出国家从1999年开始实行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得到迅速扩展,推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各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校在基建、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投资就急剧上升,投入的资金数额动辄数百万元甚至数亿元。随着这种趋势的扩大,必然会引起高校自身谋求发展的内在要求与资源相对供应不足的难题,对失衡风险作出预警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促使高校日益重视学校现金的统筹规划和使用效益。目前,高校财务的信息反馈渠道不通畅,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反馈机制,对如何根据高等学校经济活动的特点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高等学校现金流入和流出以确定最佳的现金余额,如何进行有效的财务预测,防范财务风险,从现金流转角度进行预警分析等问题则思考的不够,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的内容不能为高校的发展计划提供参考作用,致使财务预测与决策的功能未能发挥,要想正确地进行财务预测,弄清高校现金流动需求,把握其发展趋势,就必须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为基本方法,该方法的重点就是抓住事物的因果关系,明确其中的反馈与延迟,建立数学模型把因果间的定性关系通过定量的形式反映出来,通过政策性的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为决策者提供适时的预测信息以便更好地为以后的管理决策服务。本文把它与会计方法相结合对高校在教学、科研、教师、学生、政府上级拨款、后勤产业、附属单位间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定性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各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建立了现金流量预测模型,并借助系统动力学模拟软件VENSIM对某普通高校的现金流管理进行实证分析。动态现金流转系统模型的建立可以为高校提供“战略决策实验室”,协助高校财务主管在高校既定目标下追求较佳财务政策,使高校的各项资源获得充分的利用,而且可以避免财务危机、财务风险带来的不良后果,使高校的资金使用达到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蒋佐斌[2]2001年在《高等学校现金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高等学校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的过程中,资金的供给与事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揭示高校现金流动的特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高等学校的现金管理,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一章简要介绍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时代背景及特征,综述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高等学校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结余的规律性,为加强高等学校的现金管理奠定基础。 第叁章根据高等学校现金循环的特征和现金管理中薄弱环节,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高等学校的现金管理;针对高等学校会计报表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办法。

张丹梅, 蒋佐斌[3]2004年在《高等学校现金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作者运用实证方法,定量分析高等学校现金流动的规律性,将高等学校的现金流动通过分段函数描述出来,为高等学校加强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奠定了理论基础。

孙思惟[4]2012年在《如何运用现金管理平台优化高校资金管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经济规模日益扩大,现金流量也大幅提升。在"现金为王"的时代,如何科学运用现金管理平台,有效防范风险并提升资金管理水平,缓解资金不足对高校发展的影响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一、高校资金管理现存问题1.资金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加强。早在2007年,教财[2007]1号文件提出"高等学校应逐步改变传统的资金收付方式,借助银行卡、网上银行等先进手

巫圣义[5]2012年在《刍议高校现金管理》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现金管理的内涵和现金流动的特征;然后结合从业实际,从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余额以及会计报表等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高校的现金管理构想。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高校的现金管理提供智力支持。

曾劼宁[6]2018年在《Z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投资管理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院校的发展建设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助。高校教育基金会在支持学校的学生培养、学科建设、硬件设施改善等方面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对常规的财政拨款的有力补充。我国的高校基金会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截至2015年末全国已有51家高校基金会的净资产规模达到1亿元以上,整体发展成果喜人。但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基金会的现金管理及资产保值增值水平参差不齐,大型基金会通常可以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开展高效多元化的投资活动,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而中小型基金会往往只能选择保守型的投资策略、甚至任由大量现金“睡”在银行活期账户中,两者在资金规模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如何从整体上提高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投资管理效率,对于改善其资金运营质量、提升其财务支持高等教育建设的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Z大学教育基金会为研究对象,借助已公开披露的各项工作报告、审计报告等资料,深入分析该基金会近两年的财务活动情况,并与其他高校基金会展开对比,探讨其投资管理实践中的可取之处。为了能够在不同基金会之间进行投资管理效率的横向比较,本文以净资产、投资资产、投资收益、货币资金、公益支出、捐赠收入等6个会计科目为基础,针对高校教育基金会的业务特征和财务特点,创设出“公益支出保障倍数”、“现金管理效率”、“投资主动性”、“投资收益率”、“投资活动贡献度”等五大类共10项分析指标,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基金会投资管理效率指标分析体系。在此基础上借鉴杜邦分析法的思路,对样本基金会进行指标分解和数据对比,清晰地展现出各家基金会在投资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借助该指标分析体系对Z大基金会历年的投资管理表现进行纵向对比,探讨其中的可取之处。从而为同类型组织的财务研究,开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对Z大基金会的横向比较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的最后总结了Z大基金会的投资管理特征,以及提升大学教育基金会投资管理效率的一般性结论;并针对我国高校基金会的投资管理实践,提出在高校基金会层面设置“多级递进账户”、以及在行业层面设立统一的产品审核机构的创新建议,希望能为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提供有益的帮助与借鉴。

刘福军[7]2017年在《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探讨》文中指出规范高校货币资金管理,建立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高校货币资金管理水平,防止高校在资金收付环节出现舞弊行为。本文根据高校货币资金管理的特点,分析了当前在货币资金收付环节的风险点,提出控制这些风险点的方法和工作流程。

王玉玲[8]2013年在《经济复苏中我国企业现金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不少企业因为现金管理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从而濒临破产,因此加强企业对现金的管理意义重大。

刘军军[9]2008年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财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曾进行了多次财政体制改革,以往的改革主要侧重于财政收入方面,如实行分税制管理体制等,而几乎很少涉及到支出方面的改革,也没有对支出结构进行根本性的调整。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财政性资金拨付实行分散的支付制度,即将预算已确定的年度支出总额,按期拨付到一级预算部门和预算单位的商业银行账户,之后,再由它们层层下拨,因此,财政对预算资金的监督也就到此为止了。而对这些财政资金的使用是否发挥了功效,并达到了预期目的,也就不得而知了。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的建立和完善,这种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财政支付方式越来越显露出诸多弊端:一、重复、分散设立账户,导致财政支出活动透明度不高,大量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不利于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全面的监督。二、财政支出信息反馈迟缓,难以及时为预算编制、执行,以及宏观调控等提供可靠的依据。叁、由于支出执行中实行资金分散拨付,导致相当规模的财政资金滞留在预算单位,难免出现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这不但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容易诱发腐败。四、一方面沉淀于预算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当政府修建公共设施等而又无充足财力时,将大量增发国债,造成资金使用成本增加。因此,现行的以设置多头账户为基础,分散的资金拨付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加强预算管理和提高政府效率的需要,也不适应国库管理制度的发展要求,所以,必须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为改变财政资金的这种粗放管理模式,我国财政部在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之上,从2001年开始,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和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此次财政体制改革将以财政支出的改革为重点,进而实现整个预算制度的改革。这一改革趋势并非改革设计者的随意安排与刻意追求,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由。首先,公共支出与预算制度改革更多地涉及和体现政府的宏观方针政策,相对于财政收入改革而言,财政支出改革的难度更大;其次,在财政改革中,一些收入制度的改革虽然可以率先启动,但往往难以单兵突进,必须与支出制度的改革相互配套,否则,将既不完整也不彻底;再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模式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在公共支出与预算制度改革上有所突破,倘若这方面没有根本性突破,而总在收入改革上大做文章,是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公共财政的;最后,以公共支出与预算制度改革为重点也体现了现代财政民主决策、民主理财的要求与趋势,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布坎南所强调的那样,收入改革即税收制度的最优与否,不仅取决于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取决于对收入的使用即财政支出的方向与效益。建设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则是公共财政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在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过程中,财政支出问题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财政支出上存在漏洞,那么,无论怎样筹措财政收入,都难以满足支出的需要。目前,我国之所以只定位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主要考虑到国库收入制度改革的条件尚不成熟,而且改革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待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之后,再集中精力推进国库收入制度的改革,并最终实现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同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正逐步深入的进行,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按照现代国库管理的基本原则,解决传统体制下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高校财政管理体制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怎样看待这种新出现的支付制度,分析其利弊,对于我们进行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新形势下继续发挥财政管理在高等教育投入中的重要作用,会更有利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的发展。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库分散支付制度转变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现行高校财务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和研究贡献。本章共有6节类容。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章是文献综述,主要介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研究现状和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问题的研究现状。第叁章: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理论研究,本章分别从管理学理论、“寻租”理论等几种不同角度阐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介绍国库集中支付制的概念及操作模式。第四章:高校资金管理现状分析及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实行,本章有5节内容,分别为:高校资金来源和拨付的基本情况;高校资金使用的主要方向和情况;高校财政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我国高校的特点。第五章: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的问题研究,本章有6节内容,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谈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的问题:(1)不利于法人地位的确立,与高校办学自主权相矛盾;(2)风险性问题;(3)会计业务处理问题;(4)与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不匹配;(5)国库集中支付制下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6)筹资能力影响问题。第六章: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贵州省高校的实行分析;本章共有4节类容,首先研究目前贵州省高等学校资金管理的基本现状;其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贵州省高校的促进作用;再次,国库集中支付制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最后,探讨贵州省高等学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环境条件。文章最后,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以后深入方向进行阐述。本论文是在作者收集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论文贯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研究已经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高校的财务问题,为今后贵州省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李利[10]2016年在《论加强高校货币资金的安全管理》文中认为近年来,高校可支配资金大幅提升,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经费,降低资金管理风险,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货币资金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内部控制系统工程。高校不仅要重视财务人员和岗位的配备,加强银行账户、票据和印章的管理,不断优化高校的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行无现金管理,还要充分发挥委派会计和信息公开以及封闭式办公、定期轮岗等政策的作用。要及时纠正、定期公开货币资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现金流模拟模型分析[D]. 刘贻玲. 江西理工大学. 2007

[2]. 高等学校现金管理研究[D]. 蒋佐斌. 武汉科技大学. 2001

[3]. 高等学校现金管理研究[J]. 张丹梅, 蒋佐斌. 教育财会研究. 2004

[4]. 如何运用现金管理平台优化高校资金管理[J]. 孙思惟.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12

[5]. 刍议高校现金管理[J]. 巫圣义. 中国证券期货. 2012

[6]. Z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投资管理效率研究[D]. 曾劼宁. 华南理工大学. 2018

[7]. 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探讨[J]. 刘福军. 职业. 2017

[8]. 经济复苏中我国企业现金管理研究[J]. 王玉玲. 现代经济信息. 2013

[9].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财务问题研究[D]. 刘军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08

[10]. 论加强高校货币资金的安全管理[J]. 李利. 经济研究导刊. 2016

标签:;  ;  ;  ;  ;  ;  

高等学校现金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