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100)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4月到7月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的风险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将风险管理运用在手术室护理中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护理满意度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operating room car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operating room care.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Forty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operation room.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further risk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to 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risk events and care satisfaction in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risk was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use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ng room care can achieve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operating room care; nursing satisfaction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大部分病情较为严重,所以其在手术中发生各种风险事故概率也较大,医护人员在手术操作中,只要有一点点的疏忽都会导致患者身体出现损伤,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危机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正因如此,医护人员需要识别那些会导致患者出现损伤的潜在危险因素,之后才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这种行为就是风险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医院016年4月到7月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各40例。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18~82岁;其中择期手术20例,急诊手术2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7~79岁;其中择期手术18例,急诊手术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其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风险管理干预。
1.2.1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每个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都必须要认真的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且在结合医院内通报的手术室风险事件,在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学习和讲解,加深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掌握程度,让其能将理论应用在实践中,这样当出现医疗风险事件时,其可娴熟应对。通告情景模拟出手术室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事件,护理人员通过该表演来还原场景,且在表演结束时总结模拟风险事件的处理方法。这种方式相比较讲座而言更为生动,且还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护理人员的主动性,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1]。
1.2.2加强专业培训
对护士进行操作上的训练,如无菌操作、心肺复苏以及心电监护等专业技能的培训,至少每月一次;请麻醉科或者是相关手术科室授课,包括危重患者抢救、各种手术的配合以及抢救药品的使用等[2]。要求护理人员熟悉该专业的每一类手术,掌握好该专业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日常的保养,同时还需要了解各手术医生在操作上的习惯,积极的、主动的参与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开展。
1.2.3手术室全过程控制管理
①术前护理管理:在进行手术之前,手术室护理人员首先需要核实好患者的相关资料,如患者姓名、性别以及手术类型等,在确认无误后,再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各项生化检查以及既往手术史等,若患者无法回答,可询问其家属,并将询问结果及时的通报给主刀医师。护理人员还需要再次的检查好手术所需的医疗用品,看其是否齐全以及有无损害,做好术前的物品准备。②术中护理管理:术中要将清点工作做到位,尤其是一些较为关键的时间,如手术前和缝皮后等,不但需要清点好手术用的器械、敷料以及药品,还需做好详细的记录。术中协助护士一定要坚持做完整场手术,防止出现交班现象,借此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手术风险和手术进程 [3]。③术后护理管理:在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需将术后相关的标本全放到标本袋中,且做好标签处理工作,防止病人间信息出现混乱。同时风险管理组组长应加强整个术后护理工作的流程,规范各类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职责以及标准。除此之外,还应对患者以及其家属宣传教育相关的风险护理标准,借此来加强患者与其家属的全面配合[4]。
2结果
在手术治疗完成后,发现观察组中出现了1例风险事故,且满意度为97.5%,而对照组出现了3例风险事故,且满意度为87.5%。无论是风险发生率还是满意度,观察组都要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一个特殊场所,手术室要求在无菌环境下操作,该工作不但任务繁重、节奏紧迫,还需医护工作人员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精力,具备较好的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与应变能力。手术室护理风险是指在临床手术护理中可能会出现的一切风险事故,手术室一旦出现护理风险,不但会严重影响到手术进展,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时也会危机生命。所以,为了能够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医院应在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通过引入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升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的警觉性,且可让护理工作在各项建立健全的制度的指导以及监控下,进行有序的展开,避免出现差错。且从表1中也能够看出,在手术治疗完成后,观察组中出现了1例风险事故,且满意度为97.5%,而对照组出现了3例风险事故,且满意度为87.5%。无论是风险发生率还是满意度,观察组都要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的实施不但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以及风险意识,还能够让其建立其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黄海明,王瑛,王晓枚,等.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4):1943-1944.
[2]王万叶.浅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当代医药论丛,2014,7:139-140.
[3]郁蜀莹.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33(14):93-95,109.
[4]郑灵.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66-67.
论文作者:冯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手术室论文; 手术论文; 风险论文; 患者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