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DBA教育能重现MBA的繁荣吗?_大学论文

中国的DBA教育能重现MBA的繁荣吗?_大学论文

中国DBA教育能否重现MBA的繁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繁荣论文,DBA论文,MB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前,有关MBA的品牌建设和DBA(工商管理博士)的可行性问题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关于在当前的中国应否引进DBA学位的问题也在一些媒体上产生了不大不小的争论,中国DBA培训的现状和前景一时成为业内人士讨论的话题。

DBA教育的第一个中国标本

2002年9月,由法国哥诺贝尔商学院与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合办的DBA项目在上海“落户”,这是中国引入的第一个较为正规的DBA项目。该项目每年招生一次,迄今为止,已连续四年共招收了40多名学员。

“目前国内教育市场上出现的DBA项目多以课程和培训为主,而我们则以研究为主,能创造新的知识。这是我们与其他DBA项目最主要的差别。”同济大学经管学院DBA项目主任俞秀宝教授如此表述同济DBA的特点。她介绍说,同济和哥诺贝尔合办的DBA项目对每个学员采取双导师制,即法方和中方各一名导师。通过此项目使中方导师接触到了国际标准,可以不断缩小我们对学员研究成果科学性的质量控制方面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从而把中方的学员和导师带向国际学术前沿。

法国哥诺贝尔商学院副院长兼外方导师Dimitris Assimakopoulos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谈到了中西方教育理念、方法、模式、体制及学员素质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异同。他认为,最大的不同是中方学员的思维方式很宽泛,而DBA论文一般要求选题很窄但开掘很深。

上海商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颂军是同济DBA项目2004级学员,此前,他已获得两个MBA学位,但他认为,硕士着重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博士着重于研究能力的培养,DBA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DBA较之MBA更有系统性和实用性,能把行业理论归纳、总结、梳理得更系统;更为重要的是,DBA可将理论模型运用于他所在行业的具体实践,从而指导和改善所在行业的工作。

在荷兰马斯赫里特大学获MBA学位、现为美国杰尔系统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的沈小靖是同济DBA项目2005级学员,她对DBA教育较之MBA教育更加突出的系统性和实践性也有着感同身受的深切认识。

身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发展计划部主任的殷雄早就获得了兰大理学硕士学位。他是同济DBA项目2003级学员,认为修DBA学位的最主要动因是,将来DBA比PHD会更受企业欢迎,因为DBA的问题完全来源于实践,经符合西方学术标准的深入研究后,可更好地服务于实践。

鱼龙混杂的DBA培训市场

从第一个DBA项目落户中国至今,只不过三四年工夫,如今在网络等媒体上打着各类骇人的广告大肆招生的所谓“DBA项目”已是层出不穷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而又缺乏规范和引导的DBA教育市场是本属严肃的高级学术活动的DBA教育常遭人们揶揄和诟病的根本原因。正如一些业内人士所说的,“MBA已经被弄得不值钱了,选在这种时候引入DBA,不能不让人认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引进一个更高的学位,便可以像当初引进MBA时一样,重新开发一个高利润的市场。”

记者在网上对那些打广告的国外“名牌大学”进行搜索发现,几乎搜不到这些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任何网站。

比如,记者曾在网上见到过这样一则广告:

“美国南加州专业大学(简称‘SCUPS’)可授学位从学士到博士各个层次。从1996年起,SCUPS就与中国招商银行、同济大学等单位合作,培养高级管理人才。”

记者还发现有“美国西南大学”声称与同济大学合作办DBA项目的广告性介绍,俞秀宝教授和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国际项目主管李建忠老师对记者证实,除法国哥诺贝尔高等商业学院外,同济大学没有和其他任何一所海外大学合办过DBA项目。

引入DBA后关键在于质量控制

自第六届中国MBA发展论坛上传出目前有关方面正在评估是否引入DBA的消息后,就伴随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反对之声以西安交大的杨建君老师为代表。其提供了三个不同意引进DBA的理由:“第一,在国外管理领域,DBA不是主流,没有科研的推动,模式也不成熟。第二,DBA地位怎么定?第三,中国缺乏优秀的DBA导师,甚至MBA导师也还不太过关。”

持赞同态度的俞秀宝老师则阐述道:“DBA究竟是为了完善我国MBA/EMBA学位体系还是出于实践和市场的需要?从我们同学的参与和研究论文的选题可以看出,是实践的需要。我们同学的研究选题,几乎全是来自于企业的实践。”

俞秀宝认为:“关于DBA没有科研推动和不成熟的问题,我不同意。以同济为例,我们的项目完全是研究型的,学员自己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推动。不成熟更是没有依据的,哈佛的DBA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在英国,DBA也已经非常成熟了。中国目前优秀的DBA导师确实缺乏,除了现在加快培养师资外,联合办学不失为一个好的尝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海外师资完全可以为我所用,共同研究学员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在联合办学中学到经验。”

俞秀宝强调:“中国是否引进DBA或自己开设DBA,最大的挑战可能是质量控制问题。”

对目前国际DBA教育界尚无定论的、将来DBA应以课程为主还是以研究为主的问题,Dimitris Assi-makopoulos教授和俞秀宝教授都坚决认为,应以研究为主,因为,DBA毕竟是博士教育,若以课程为主,那么,它与MBA又有什么区别;若以讲座为主来拼凑,那就只能是培训而非DBA项目。

Dimitris Assimakopoulos教授还表示,他们将在2006年召开的全球EDAMBA(工商管理博士教育)年度会议上着重探讨如何在全球范围对DBA进行统一标准的认证,以保证其质量。

就中国会否于近期引进DBA学位,把DBA教育纳入国家学位教育系统的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曾分别致电国家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赵纯钧教授和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仝允桓教授,他们均表示目前不便对此事表态。

而早在第六届中国MBA发展论坛“MBA教育创新与发展圆桌会议”于南开大学举行之时,58位全国各高校MBA联合会代表的倾向性意见是,DBA的设立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必然的,可以先试行,再实行。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引进DBA或自己开设DBA无疑是有必要的,要想培育出能在WTO规则下在全球市场上和海外跨国公司同场竞技的中国企业,就必须先培育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企业管理者队伍。我们惟一希望的是,中国引进DBA不只是为了有关高校能大把大把地赚钱,也不只是为了便利企业高管能花钱买到一种身份和荣耀。

标签:;  ;  ;  

中国的DBA教育能重现MBA的繁荣吗?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