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堂”类动宾结构说略论文

“吃食堂”类动宾结构说略论文

“吃食堂”类动宾结构说略

梁星 北华大学文学院

摘要: “动词十宾语”这类结构历来是汉语语法学界所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对动宾结构的理解和分析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对“动词十宾语”这类结构研究已经取得较满意成果的基础上,从词汇语用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语用充实和语用松散的相关理论对“吃食堂”这一结构加以解读,以期获得对这一结构的重新认识。

关键词: 吃食堂;语用充实;语用松散

目前,汉语语法学界主要从句法、认知和语用这三个层面对“吃食堂”这类动宾结构进行解读。当然,对语义层面的分析也有涉及。可以说,对于“吃食堂”这类结构的分析,语法学界算是比较全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陆俭明先生提出的三个问题,即“吃食堂”“吃馆子”里的“食堂”和“馆子”是不是处所宾语?在“吃食堂”“吃馆子”这类说法里,对充任宾语的词语有什么限制?“吃食堂”“吃馆子”这类说法在什么语境下才能用?学界的看法不一。本文先从学界业已取得的成果进行说明,然后结合语用充实和语用松散理论对“吃食堂”这类结构进行解读。

一、研究成果回顾

(一)“吃食堂”的句法分析

冯胜利(2000)从韵律句法学的角度对“吃食堂”类短语进行了分析。依照句法生成理论,他将这类结构解释为“核心词移位”即动词并入。本来句子的动词短语成分为普通重音,前面的名词短语为轻音。而“该名词短语所处的上下文中的焦点性质又要求它必须重。”这样“普通重音”就与“信息重音”相互矛盾。“促发动词移位”使“吃”移到“食堂”之前成为其支配对象,这样句子同时满足了“普通重音”和“信息重音”。

综上所述,目前还鲜有学者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相关的语言理论为基础,对现有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分析,提出将文化学习有效融入到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中,将学生培养成符合复合型国际人才,助力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深入发展。

对刚届不惑之年的宏波而言,年富力强的他已经拥有了一些颇有些“耀眼”的光环:国家一级美术师、杭州画院副院长、省美协理事、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宏波似乎是有些“大器早成”。然而,艺术无有穷期,前途无可限量。相信宏波会在他的艺术之旅上踏出一个又一个扎实的脚印。

(二)“吃食堂”的认知分析

王占华(2000)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吃食堂”这类动宾结构中宾语的性质问题,认为“食堂”是受事宾语的转喻形式。另外,作者还指出转喻是有层级性的,除宾语本身以外,有些动宾格式也是转喻形式。比如“吃粉笔灰”整个格式转指“当教师”,“吃食堂”转指“在外面搭伙”。

师市各团(场)街道、公司院校、企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始终高度重视群监员工作,把群监员工作纳入大安全的范畴,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各单位工会主席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具体安排部署,有专人具体负责群监员业务工作,台账资料齐全、目录清晰、分类合理、便于查阅。各单位、各企业对群监员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权益上维护,千方百计为群监员履行职责创造良好条件,不断激励他们努力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如国资公司在师市工会给每名群监员每年500元岗位津贴的基础上,又增加500元,不仅体现了重视程度,还调动了群监员工作的积极性。

(3)说到牛仔裤,我最喜欢鳄鱼。

(三)“吃食堂”的语用分析

邢福义(1991)归纳出形成“及物动词+非常规受事宾语”结构的四个条件:即有三角关系、提供新信息、提供的新信息内容明确、有言语背景。他将“吃食堂”中的“食堂”理解为代体宾语。“食堂”既与“就餐的非营利性场所”这一常规事物所指代的“饭”有联系,又跟动词所代表的动作“吃”相联系。又如“吃大碗”,“大碗”同时跟“吃”和“饭”都有联系,“饭”是常规宾语,“大碗”成为代体宾语。

任鹰(2000)从“隐喻”和“转喻”的角度出发,将“吃食堂”看成是一种转喻。在作者看来,“吃食堂”处于“容器—内容物”的认知框架中,这里以容器“食堂”转指内容物饭的说法,极具解释力。

(四)“吃食堂”的语义分析

李治平(2005)尝试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分析“吃”的宾语,以此来说明“吃食堂”类短语的成活条件。李文指出,只有同时具备“提供饮食”“服务功能”“场所”这三项语义特征的处所名词才能使短语成立。由于“家里”“厨房”不具有服务功能,“寝室”不提供饮食,“阳台”既不提供饮食也没有服务功能,因此“吃家里”“吃厨房”“吃寝室”“吃阳台”都不成立。但这种说法有些局限,“家里”和“厨房”真的是因为不具有服务功能才不能做“吃”的宾语吗?这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二、语用充实与语用松散

(一)语用充实

1.语用扩充

“语用充实”是词汇语用学的重要议题。它是一种听话人依据语境条件,对接收到的话语等信息进行语用加工,使其成为特定的语境化信息的手段。一般情况下,“语用充实”包括语用扩充、语用收窄和原型类别延伸三个方面。

由于在语用扩充部分已经涉及,且原型类别延伸与转喻有许多相似之处,这里不做过多的说明。

b.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我会主动下课的。很明显,(1a)的“下课”是下课的原型意义“一堂课结束,课间休息”,而(1b)则是特定语境条件下的语用扩充,即“停止某人的工作或被解雇”。再如:

(2)在大家面前,茜茜表现得像个公主。

各网关节点组成了中层GPRS网络。它主要由协调器、ARM处理器、GPRS模块和电源子系统组成。协调器接收底层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来的数据,经ARM处理器处理后用GPRS模块发射出去。因此,网关主要解决了底层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中层GPRS网络的协调、通信问题。其硬件结构图如图3所示:

例(2)中的“公主”,并不表示所指对象茜茜就是公主,只是说她具备公主的某些典型特征,比如傲慢、漂亮、有教养等;而例(3)中的“鳄鱼”代指商标,属于原型类别的延伸。而原型类别的延伸属于语用扩充的一种。

当未选择棋子时:如果选择位置为空,则输出结果。如果选择位置不为空,先判断当前执方,再对执行次数进行判断,选中时,执行次数为 1,落下时为2.如果大于1,则执行另一方棋子,输入已落子,请另一方落子。

词义的语用收窄指交际中某个词汇的意义在语境中所指范围或含义的缩小。例如:(4)a.你的头发太长,该剪了。

2.语用收窄

b.长颈鹿的脖子很长。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长”经常被释义为“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而在例(4)中,“长”传递的信息有多种,语境条件的不一样使得听话人对话语信息的理解和选择存在差异。

3.原型类别延伸

语用扩充实际是指交际话语中某个词汇的原型意义或常规意义的语用延伸和信息补充。例如:(1)a.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回家了。

(二)语用松散

“语用松散”一般指某个词汇或结构等带来信息解读的不同程度或范围等的弹性。比如“3点半”可以理解为“3点28分”或者“3点32分”等,这种理解的边界是模糊的,它们可以构成一个待选集合,因而是一种近似值。

松散信息依靠语用充实来获得较贴切的解读。冉永平将语用充实分为“说话人的自我充实”和“听话人的自我充实”两类,这是就交际活动双方而言的,语境的介入给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一次成功的交际提供了可能。

三、“吃食堂”的充实和松散

尽管“语用充实”和“语用松散”属于词汇语用学范畴,但根据以上词汇语用学理论,对于分析“吃食堂”这类动宾结构同样适用。本文着重从两方面对“吃食堂”这类结构进行探讨:一是“吃食堂”这类结构中的名词为什么能够充实?二是该类结构的松散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语用信息存在松散性这一说法,“吃食堂”的信息解读可以有多种,而非字面的语义等值。“吃食堂”既可以理解为“在食堂吃饭”,也可理解为“把食堂里的饭带回别的地方去吃”或认为“吃食堂”只是一种“吃饭的方式”等,这是就“吃食堂”这一整体结构来说的。正如王占华认为转喻是有层级性的,笔者认为“松散”也具有层级性。撇开“吃”这个动词不谈,“食堂”作为原型范畴,在特定语境中可能产生偏离原型范畴的情况,“食堂”的典型特征“专门做饭的地方”就会减少,因而原型范畴得到一定的延伸与扩展。例如:

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小组已建成“英语演讲选修课+英语演讲嵌入型课程+英语演讲第二课堂”的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多途径培养模式,基本达到了既能培养出优秀英语演讲人才,在“外研社杯”等全国高水平英语演讲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又能普遍提高全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水平的既定目标。

国企集团机构问题发生在组织的两个不同级别,部门经理以牺牲股东的利益为代价。首先,部门经理可能会提供不准确的信息,或者为了宣传自己的利益而将信息扭曲给公司经理,这是一个问题,因为内部管理者比外部人员有更好的内部信息,而外部人员可以通过低杠杆率来获得一个绩效优势。如果企业经理没有得到关于业务部门的准确信息,那么他们就无法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性能优势。

(5)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人对“吃食堂”格外熟悉。

例(5)中的“食堂”并不是原型范畴,它是代指某特定时期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原型意义的一种非刻意用法。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模式下,需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便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积极应用电子设备,注重引入国际性案例,提高学生眼界,而且还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进而可促使学生更灵活的应用地理知识,对其高考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理解的松散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和不完备性。“吃食堂”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理解,主要在于语用充实这种机制在起作用。外国留学生说出“吃勺园七号楼餐厅”、“吃前门的全聚德”这样的表达,有人认为不能说,但笔者推测他们也可能是站在“说话人的自我充实”的角度,假定对方已经知道“全聚德”与“烤鸭”之间建立的一种固定联系,而“勺园七号楼餐厅”有着很高的熟知度,因而可以按照“动词+处所名词”的结构来类推。杨成凯(2003)指出,在语言交际中,听说双方使用什么语言表达式指称对象,取决于对象在对方思维世界中有无映象或何种映象。外国留学生以为听话人思维世界中有这种映象,因此说出了这样的结构句式。

正是由于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和不完备性,“吃食堂”这类结构中的名词能够充实才有了可能。对“吃食堂”这一结构的不同解读,属于“听话人的自我充实”。“吃食堂”相当于一个类型集合,将“吃食堂”解读为“吃学校的食堂”“吃团里的食堂”“吃那个食堂”“吃这种水平的食堂”“吃那口味单调透顶的食堂”,都属于“语用收窄”的信息处理手段。“吃食堂”的语用所指范围收缩,避免了话语理解的难以实现或漫无边际。

四、结语

本文立足于范晓先生提出的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以及认知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简单介绍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并结合词汇语用观表达了对“吃食堂”类动宾结构的理解。语用松散说明了对“吃食堂”类动宾结构理解的“模糊性”,而语用充实又增添了其“刻意性”。通过对“吃食堂”这类结构的分析,希望能在某种研究层面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冯胜利.“写毛笔”与韵律促发的动词并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

[3]王占华.“吃食堂”的认知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2).

[4]任鹰.“吃食堂”与语法转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3).

[5]邢福义.汉语里宾语代入现象之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1991(2).

[6]李治平.“吃食堂”类短语成活的多维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7]冉永平.论词汇的松散性及其语用充实[J].外语研究,2008(1).

[8]杨成凯.关于“指称”的反思,《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A].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作者简介: 梁星(1994.9.28-),女,汉族,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人,现就读于北华大学文学院2018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法及语用学。

标签:;  ;  ;  ;  

“吃食堂”类动宾结构说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