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红波 王慧
陕西省勉县汉西精神卫生康复医院 724200
【摘要】目的 对齐拉西酮肌注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80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齐拉西酮组)和对照组(氟哌啶醇组),每组各4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前者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10~20mg,4~6h后能够重复使用,每天注射次数不超过3次,总剂量不超过40mg,总疗程为3d。对照组患者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5~10mg,4~6h后可重复注射,每日注射次数不超过3次,总剂量不超过30mg,总疗程为3d。通过PANSS评分、PANSS-EC总分以及总有效率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通过不良反应发生率评定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3d,两组PANSS和PANSS-EC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方面,临床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氟哌啶醇。
精神分裂症多发于青壮年,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表现为知觉、思维、行为和情感等多方面的症状,患病率较高,易造成精神残疾。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疾病导致的幻觉妄想,出现兴奋激越、敌对攻击等危险行为,存在冲动风险和对治疗的不配合,既妨害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又增加了治疗和护理的难度。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临床上用于治疗兴奋激越症时,由于锥体外系副作用发生率高,过度镇静作用强,如急性肌张力障碍、肌肉僵硬和震颤、静坐不能等,逐渐被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代替[1]。 齐拉西酮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是一种新型的苯异噻唑哌嗪类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拮抗5-羟色胺2(5-HT2)受体和多巴胺2(D2)受体,对两种受体的亲和力之比为11:1。与传统药物相比,齐拉西酮能明显改善阳性和阴性症状,提高认知功能和耐受性,明显减轻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与利培酮、奥氮平相比,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较好或相当,且不良反应症状轻微,耐受性好[2]。为了对齐拉西酮肌注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进行研究,本文采取随机单盲法,以氟哌啶醇作为对照药进行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纳入标准[3]:⑴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III)》中精神分裂症或者分裂样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⑵入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分(每个条目1~7分制);⑶入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的总评分≥14分(每个条目1~7分制),同时保证至少有一个条目的评分≥4分(每个条目1~7分制);⑷必须获得受试者本人、或者家属、监护人、法定代理人的书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4]:⑴有显著或不稳定的躯体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⑵参照DSM-IV,存在药物、酒精滥用或者依赖者;⑶备孕、已孕或者哺乳期妇女;⑷心电图、血常规、生活指标异常者;⑸具有QT间期延长及心脏病病史者。
共入组80例患者,随机分为:⑴齐拉西酮组即为观察组,共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28.60±10.22)岁,平均病程(10±26)个月;⑵氟哌啶醇组即为对照组,共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29.25±8.60)岁,平均病程(12±30)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以及PANSS和PANSS-EC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用药方案
观察组患者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10~20mg,4~6h后能够重复使用,每天注射次数不超过3次,总剂量不超过40mg,总疗程为3d。对照组患者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5~10mg,4~6h后可重复注射,每日注射次数不超过3次,总剂量不超过30mg,总疗程为3d。治疗中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者可合并应用盐酸苯海索,严重失眠的患者可于晚上小剂量服用水合氯醛或者苯二氮卓类药物,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可肌肉注射东莨菪碱。研究期间不合并应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1.2.2观察指标
采用PANSS、PANSS-EC评定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和治疗72h后评定PAN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6、24、48、72小时分别评定一次PANSS-EC,以PANSS-EC的减分率作为主要疗效评定指标:≥80%外基本痊愈,50%~79%为显著进步,30%~49%为好转,<30%为无效或者恶化。PANSS-EC减分率(%)=(基线分-治疗后评分)/基线分×100%,≥50%为有效,<50%为无效。对药物副反应的评定使用不良反应报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5]。
1.2.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采用方差分析,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
2.1.1PANSS评分比较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2h的PAN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72h的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PANSS评分、PANSS-EC总分以及总有效率比较,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在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的临床疗效相当。通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氟哌啶醇组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如扭转性痉挛、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等)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的临床疗效相当,但齐拉西酮能明显降低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本研究认为齐拉西酮更适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但由于本研究的时间限制,齐拉西酮对于症状的控制需要更长时间的研究,进一步确定其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Caine ED,Clinical perspective on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for treatment of agitation[J].J Clin Psychiatry,2006,67(Suppl 10):S22-31.
[2] 何磊英.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评价[J].世界临床药物,2014,9(135):570-574.
[3] 叶萌,房茂胜,李乐华,等.国产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1(26):63-65.
[4] 胡光涛,宋航,王国威,等.甲磺酸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2014,35(43):4766-4768.
[5] Simpson GM,Angus JW.A rating scale for extrapyram idal side effects[J]. Acta Psychiatr Scand Suppl,1970(212):11-19.
论文作者:侯红波,王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精神分裂症论文; 哌啶论文; 拉西论文; 症状论文; 统计学论文; 激越论文; 锥体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