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独立生活技能的本质、结构与培养_家庭教育论文

论学生独立生活技能的本质、结构与培养_家庭教育论文

论学生独立生活技能的本质、结构及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生活技能论文,独立论文,结构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学生独立生活技能研究和培养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学生在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生活自理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国儿童与日本儿童在夏令营中的巨大的差距,反映了他们缺乏独立生存的意识和能力的低下;现在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讲吃讲穿、比阔气、奢侈浪费等不良习惯;有人对一所乡村学校的某班进行调查,发现50余位农村孩子中过半的同学不了解自己家庭的生活情况,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班上有位女同学,她家中养有猪,她却不知养在哪,有几头!

可见我国中小学生独立生活技能的缺乏已达到了何种严重的程度。概括起来,学生独立生活技能的缺乏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致:

第一,娇生惯养是学生缺乏独立生活无能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的核心,父母、亲属都生怕他们苦着、累着,在生活上、学习上实行“全包全替”,这样必然导致他们变得懦弱、无能。

第二,考试、升学制度的诸多弊端和学校教育观念陈旧是学生缺乏独立生活技能的深层原因。目前,我国的考试、升学制度仍旧强调智力方面,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考指挥棒”仍旧是教育的主旋律,致使社会、学校、家庭都围绕“智力”做文章、忽视独立生活技能的培养。

第三,读书至上等传统文化因素和社会舆论的不良导向是学生缺乏独立生活技能的另一重要原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传统文化观念对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影响,老师、家长一味要求孩子“只读圣贤书”,莫管其他事。

第四,家庭劳动量的客观减少也是学生独立生活技能缺乏的重要原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务劳动走向自动化,例如,洗衣机的普及使得人们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洗衣服,而煤气的广泛使用也使得人们不必在买煤和烧火方面浪费大量时间。当然,这并不是目前学生缺乏独立生活技能的主要原因。

学生的独立生活技能普遍缺乏不利于我们的教育方针的实现,使我们的下一代面对商品社会的竞争时会沦为一个弱者,片面强调智力不能培养强有力的下一代,必将会误国误民,使我们的民族在下世纪的竞争中失败。

二、独立生活技能的本质及结构

独立生活技能的研究在我国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目前尚未存在一个普遍认同的独立生活技能的定义,我们在就这一问题对北京市西城师范学校的部分学生、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从日常生活事务(如洗衣、烧饭等)出发的,涉及到医疗、保健、旅游、消费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认为,独立生活技能是指学生应付日常生活事务的技巧与技能。它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组成:

(一)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学生应付日常生活事件的技能,所谓日常生活事件,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家务等,在衣着方面,不仅指学生能够自己换洗衣物,还包括衣着朴素大方、不相互攀比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吃的方面也体现许多技能,一些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营养不良,许多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在于营养结构的不合理,……

(二)自我保护技能。是指学生预防和应付意外事件的技能,如遵守安全交通规则、自救技能以及求助技能等都属于此类技能,目前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安全意识和求助技能,不断造成严重后果,据统计,意外死亡是我国儿童青少年死亡的首位原因,每年都有许多中小学生因缺乏自我保护技能而致伤或致残。

(三)生活消费技能。是指学生合理消费、养成节约习惯的技能。随着家庭的逐步富裕,家长自然要给孩子一部分零用钱,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学生合理消费和节约习惯的培养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统计表明,中小学生零花钱的主要去处是用于零食和玩游戏机,中学生的生日聚会和郊游也占有相当比重,而他们却很少用在学习用品方面,这多少反映了学生在消费生活方面的误区。

(四)生活计划技能。是指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劳动与休息的技能,它包括学生对一天中的学习、娱乐、家务的安排,假期、节日计划等,培养学生的计划技能对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许多学生不知如何度过自己的宝贵时间,在混混噩噩中度过青春的宝贵时间,他们的自我计划、自我监督技能极差。

(五)生活常识。尽管生活常识不等于生活技能,但与技能的关系非常密切,因而我们认为,生活常识是独立生活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生活常识反映了学生了解社会、文化、生活的程度,它包括旅游常识、报警常识、保险常识、娱乐常识、礼仪常识、地理常识、自然及作物常识等等。现在的学生十分缺乏生活常识,在韦氏儿童智力测查中发现,学生对常识部分的试题回答得最差,得分最低,如,对于面粉是由什么制成的问题,许多学生回答不上来。

事实上,独立生活技能的这五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独立生活技能中,生活常识是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和前提,其他技能就无从谈起;生活自理技能是核心,衣、食、住、行是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活自理技能的缺乏直接影响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生活消费技能是独立生活技能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生活消费技能较差的人,其生活自理技能必然也不会好;生活计划技能是独立生活技能在监督方面的具体体现,它表现学生在生活自理、生活消费以及自我保护方面是否具有一定的策略,并监督这三方面的执行情况;自我保护技能是保证,一个自我保护技能较差的人不能很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很容易生病、受伤甚至死亡,一旦生病或受伤,他就无法料理自己的生活而需要他人帮助。

三、独立生活技能的培养

现代教育已经从传统的单一的学校教育模式转换成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的立体化教育模式,因此,学生独立生活技能的培养也应从这种教育模式入手,家庭、学校、社会协调一致,共同努力。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学生独立生活技能的培养:

首先,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大力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不适应社会对“强者”的呼唤,素质教育已成为改革的必然趋向,重视和加强学生独立生活技能的培养已逐渐达成社会共识,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现有考试制度、升学制度片面强调智力因素的弊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考试、考核制度。

其次,改革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改变学校课程一边倒的现状,重视劳技课、历史课、法制课的讲授,增加开设“社会生活”、“生活指导”类课程,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再次,改变家长观念,通过家庭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技能。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技能中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1)放手,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要横加干预,有些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做事情做得慢或做得不太好,便沉不住气,就要伸手去包办,这是极端错误的做法。应要求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实践中锻炼自己。(2)监督,家长不干预孩子做事并非意味着放手不管,而是意味着要参与计划、监督、检查孩子做事的情况,对孩子的独立行为加以表扬,对于依赖行为要耐心加以指出并纠正。此外,家长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技能,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并培养孩子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对孩子,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要告诉他哪些情况有危险,哪些有潜在危险。

第四,采取形式多样的挫折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技能。勿容质疑,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挫折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坚强意志,提高孩子的适应力和独立生活技能,但是,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我们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的生理条件、性格特征、过去的挫折经验以及孩子的兴趣、爱好等,为孩子设置适当的挫折情境,太难或太易的挫折情境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

最后,净化社会教育环境。为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技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目前社会舆论宣传高消费,各种儿童用品的生产也往高档次发展,尽管这是商品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对于儿童的独立生活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是不利的。应当将对儿童高消费的宣传扼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观念上树立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居安思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一代坚强有力的新人。

我们相信经过我们的确实有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在尽短的时间改变现有的局面,让我们的儿童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标签:;  

论学生独立生活技能的本质、结构与培养_家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