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工作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才能在面对恶劣的自然灾害时给农民带来帮助,有效减少农业的生产损失,解决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中存在的不利因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鉴于此,文章重点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引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指为解决农田灌溉与农村人畜的饮水问题而建设起来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蓄水池、水井、引水工程及小型泵站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最为基础的条件,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同时在恶劣的地质气候条件下,完善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体系与全面的管理举措,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各类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上所造成的不便,从而减少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损失。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各地政府要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建设好、管理好农田水利工程,在保证农田灌排设施逐步完善的同时,使良种、化肥、耕作栽培等等先进的农业技术充分的得以发挥,从而间接为社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1工程建设规划考虑因素不足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事物繁杂,涉及部门居多,要完成一项工程需要水利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农业局等多个部门进行全力协调,统筹规划,可是工程在实际规划阶段往往就缺乏这种团队协作精神,各顾各的,没有统筹性,使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以后并未见成效;项目审批不规范,造成很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不合理,缺乏相关的规范性指导,同时缺少基础数据作为支撑,最终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水平。
2.1.2工程建设的投入机制不合理
第一,投资不均匀,由于地方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虽然有些地方投资较大,但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或者较偏远的山区投资力度小甚至根本没有投资;第二,由于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涉及许多部门,如发改、国土、水利等一系列部门,加之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没有形成合理的机制体制,使得相关资金在使用的时候没有进行统筹规划,导致资金使用不集中,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现象产生;第三,总体资金投资力度不够大。据水利部调查表明,从我国开始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开始,到2015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仅仅占水利基本建设平均比重的10%,就更不要说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了。
2.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基础设施管理养护存在缺陷
一直以来,国家就已经把水利建设工作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来抓,但是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许多水利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加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又处在农村,经济最薄弱的一级,政府投入力度不足,设施陈旧,水利工程超负荷运转,管理养护工作跟不上,使得大部分工程都出于失修、功能退化现象,同时人们思想跟不上去,集体利益意识缺乏。当然,这些年国家也每年都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在水利建设上,使水利建设工程有所改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行政执法工作经验不足
尽管“水法宣传日”、“世界水日”等水法宣传工作每年都有一定日期进行活动,但仅仅依靠这些还远远不足,大多数人一遇到水利纠纷问题,就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和法规的条条框框解决问题,使得执法人员存在一定的误区,人们在水利问题上不像土地或房建等其他事物,一旦出现水利违法行为就只用单一的罚单问题解决,没有真正保障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没有从根本上防止水害事件的发生。作为基层水利管理者必须提高自身普法能力,宣传水法知识,让群众知法、守法。
3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策略
3.1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我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使得我国是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水资源的一度匮乏,使得我国农业灌溉面临严重的问题。工程建设的盲目性,水资源的缺乏,特别是近几年,每年雨水分布不均,造成许多地方旱的旱,涝的涝,针对旱涝灾情,政府应通过对整治灾情来提高农民群众对政府职能部门的信任度和积极性,为群众解决根本问题的同时,也能增加农民群众的水患意识。其次,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很少,去掉中间环节投入的其他费用,真正用于工程建设的投资几乎没有,这就使得水利建设过程中配套设施不健全。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国家要统一规划设计,部门之间要分工明确,解决过去管理混杂,多头多角的现象,集中资金投入,真正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3.2培养高素质水利管理人才
不管哪一项工作都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精心管理,这一项工作才能发挥它的真正效益,水利工程也是如此,而且水利工程的管理专业性很强,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很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有许多的实践经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为水利建设工程保驾护航。
3.3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
针对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议调动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作为纯公益性水利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把抗旱除涝、建后工程管理和运行工作真正当做自己的家务事去做,完善管理体制,搞活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要想保障农业生产质和量不出现问题,就必须解决好灌溉时期出现的用水矛盾问题,用水秩序混乱问题。只有管理体制健全了,机制活跃了,才能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4坚持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想要做到多方筹资,加大投入还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国家方面,要尽可能的逐步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资金发放到各地政府,各地政府也要肩负起相应的责任;二要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向农民集资,日后对付出的农民在偿还其投入资金后还会进行一定的补偿,实现多筹多补政策,增加农民对建设的投入;三为向社会进行集资,在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农田水利的发展前景,吸引更多的投资方来进行投资,增加建设的资金。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发展的基石,在发展农业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质量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优质工程的建造必须拥有一套健全合理的监督管理体制,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程序,确保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工作,使工程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益,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颖1唐敏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建议[J/OL].河南农业,2017,(26):1(2017-10-14).
[2]潘亚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中的问题及建议[J/OL].建筑知识,:1(2017-06-30).
论文作者:王松玺1,张君惠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农田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建设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