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671000
摘要: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40例患者,观察组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取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6h、12h、24h的出血量均要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与对照组(27.5%)相比,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X2=5.5411;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较高,有效控制了产妇的出血量,缓解产妇痛苦,并且产妇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治疗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价值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将胎儿分娩出后,宫缩乏力使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和缩复,胎盘若未剥离、血窦未开放时尚不致发生出血,若胎盘有部分剥离或剥离排出后,宫缩乏力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子宫壁血窦而致流血过多【1-3】。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关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工作已经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次研究中,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后,通过对比分析来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研究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4】:①年龄18岁及以上的患者;②自愿参与到实验中的患者;③配合后期跟踪随访的患者。排除标准【5】:①中途转院或出院的患者;②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③合并有严重疾病的患者;④不能配合此次实验观察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40例患者,观察组中,患者年龄最小的22岁,年龄最大的36岁,平均年龄(28.8±2.6)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9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最小的23岁,年龄最大的37岁,平均年龄(28.4±2.8)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1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可行。
1.2方法
观察组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深部肌内注射0.25mg,间隔约90分钟给药,必要时可缩短间隔时间,但不得少于15分钟。对照组采取缩宫素治疗,每分钟静滴0.02-0.04单位,胎盘排出后可肌内注射5-10单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治疗后的6h、12h、24h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对比,然后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总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根据观察指标,记录好计量资料( )和技术资料(%),输入到SPSS19.0软件中,输入过程中保障数据真实可靠,然后进行T值和X2检验,得出P值,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6h、12h、24h的出血量均要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与对照组(27.5%)相比,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X2=5.5411;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导致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也较多,包括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分娩过程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妇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子宫过度膨胀等等,都可能导致产妇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情况,对产妇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次研究中,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后,通过对比分析来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结合实验观察结果,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出血情况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并且仅有3例出现了不良反应的情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较高,有效控制了产妇的出血量,缓解产妇痛苦,并且产妇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治疗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凤荣.改良B-Lynch缝合法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1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24(06):473-474.
[2]骆亚平,李国选,户瑞丽等.改良B-Lynch缝线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22(09):559-560.
[3]丁昌红,孙美果,尹宗智等.子宫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评价[J].山东医药,2017,57(03):61-63.
[4]周萍.阴道分娩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J].河北医学,2013,19(10):1475-1478.
[5]颜建英,陈爱月,黄科华等.子宫平滑肌组织Hsp27表达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08):661-664.
论文作者:刘华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乏力论文; 产后论文; 患者论文; 宫缩论文; 注射液论文; 两组论文; 产妇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