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论文_魏进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论文_魏进

彭州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四川彭州61193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常规组、干预组各纳入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47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护理干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6个月后,常规组积极应对评分(1.72±0.34)分低于干预前(1.81±0.43)分,干预组主观支持(27.43±2.59)分、积极应对(2.13±0.31)分高于干预前(25.76±4.22)分、(1.82±0.54)分、常规组,干预组消极应对(1.31±0.65)分、SDS(58.2±8.4)分低于常规组(1.84±0.35)分、(68.1±10.4)分,干预组SAS(54.2±12.5)分低于干预前(58.4±1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积极应对态度,改善焦虑、抑郁。

【关键词】尿毒症;护理干预;血液透析;心理状况

尿毒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病理表现,具有不可逆性、渐进性,我国现存尿毒症患者约200万人,年新增患者10万例,全国开展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约80/万人,并以每年11%的速度快速增长[1]。血液透析是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存期,减轻症状表现,提升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方法,80%的尿毒症患者需接受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可引起相关并发症,患者常伴有不良心理状态,部分患者可能产生严重的轻生、厌世等心理问题,威胁社会安全[2]。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基本护理管理内容,但主要内容为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问题关注较少。有报道称,过于细致的护理干预反而可能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精神负担。本次研究试分析两种护理干预模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总结护理干预特点。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2月~2014年5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并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接受血液透析,并预计时间在6个月以上;②临床资料完整;③知情同意;④认知、精神尚可,无严重运动功能障碍。共纳入患者94例,其中男51例、女43例,年龄36~62岁、平均(46.0±11.5)岁。BMI19.2~28.0kg/m2、平均(22.1±1.6)kg/m2。肾脏病病程3个月~21年、平均(15.3±3.0)年。原发肾脏病:原发肾小球肾病56例、高血压肾病15例、糖尿病肾病10例、其它13例。透析龄5个月~17个月、平均(10.3±2.7)个月。合并症:高血压16例、冠心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11例。婚姻状况:已婚72例,离异17例,丧偶5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66例、高中及以上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干预组各4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透析龄、透析方法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透析时加强透析管理,在透析间隔期间,进行有关于透析、尿毒症的健康教育,以预防高血压、低血压、穿刺点感染等透析相关并发症与控制皮肤瘙痒等尿毒症并发症为主要目标。做好饮食干预指导,落实透析期间辅助检查工作,加强病情监测,详细记录相关指标,特别关注透析前、后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护理管理,并强化心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2.1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社会支持情况

以应对态度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焦虑与抑郁自测量表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疾病应对态度、获得社会支持情况,初步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寻找薄弱环节。8周一个流程,暂停4周,进行第二轮干预。

1.2.2 干预

(1)心理干预:①转变服务态度,化被动为主动,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②每次透析时,与患者深入沟通,以积极的态度感染患者,在日常交谈过程中,善用积极性语言;③增加抚触等护理内容;④对于发生并发症患者,强化护理干预;⑤特别关注强烈心理应激者,如透析不充分、有并发、家中发生意外事故者;⑥理性情绪疗法,每隔1个月,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1次,了解患者情绪、行为,寻找焦点问题,帮助患者学会自我诊断,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学会评价自身思维、情感、行为,学会对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式质疑,寻找关键环节、细节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2)放松训练:集中授课,传授患者放松疗法,包括深呼吸、肌肉放松训练,以后者为例,在安静环境下,闭眼仔细感受全身肌肉肌群变化,进行有意识控制、调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社会支持:①联系下级医疗机构,发放患者资料,并随时通报治疗情况,指导患者获取社区卫生服务;②对家属开展集中式健康教育,讲授尿毒症透析管理相关知识。

1.3观察指标

干预前、6个月后,主观支持度、积极应对评分、消极应对评分、焦虑自测(SAS)评分、抑郁自测(SDS)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EXCEL录入,转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若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个月后,常规组积极应对评分低于干预前,干预组主观支持、积极应对高于干预前、常规组,干预组消极应对、SDS低于常规组,干预组SAS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常规组与干预组主观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SAS、SDS水平变化对比(±s)

指标干预前6个月后

常规组 干预组 常规组 干预组

主观支持25.94±4.1325.76±4.22 25.31±3.24 27.43±2.59*△

积极应对1.81±0.43 1.82±0.54 1.72±0.34* 2.13±0.31*△

消极应对1.80±0.45 1.84±0.35 1.72±0.51 1.31±0.65*△

SAS57.4±18.4 58.4±16.4 58.8±14.4 54.2±12.5*

SDS66.3±11.4 68.1±10.4 70.1±9.9 58.2±8.4*△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常规组相比,△P<0.05。

3讨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研究认为焦虑、抑郁与患者年龄、透析龄、基础病、费用支付、社会支持情况、置管次数、并发症等因素有关[3]。本次研究显示,随着透析龄的增长,常规积极应对评分低于干预前,透析龄对患者积极应对态度影响较明显,即使透析较充分,患者积极应对水平仍持续下降。积极应对水平下降直接影响患者依从性、耐受、生命质量[4]。

本次研究显示,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放松训练干预、社会支持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主观支持、积极应对高于干预前、常规组,干预组消极应对、SDS低于常规组,干预组SAS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干预措施措施确实有助于增强患者疾病控制信心,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于提升患者生命质量、疾病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肖月,隋宾艳,赵琨.我国终末期肾病现状及透析技术的应用、费用及支付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04(5):29-33

[2]丁玫.舒适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8例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5,8(4):108-109.

[3]唐刘红,张小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度调查分析[J].四川医学,2011,32(8):1297-1299.

[4]李海英.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腹膜透析病人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140-141.

论文作者:魏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论文_魏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