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青 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三中学 266041
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四年了,我一直很庆幸带了这样一帮既听话又懂事的学生,虽然有时他们会有些调皮,偶尔也会给我找些麻烦,但是每次回想起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却有许多快乐的回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我认为这里面不缺少我们之间的互相包容与理解,不缺少班级正面的舆论导向,而作为班主任的我,则始终坚持用沟通与爱来进行班主任工作。
一、付出真心,创设爱的环境
教育工作者有别于其它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们工作的对象是人,不是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中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在这一阶段不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而且对不公平的事物有着一定的敏感度。学生们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学校生活中度过的,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时间较长,这一特点决定了与学生频繁接触、交往的对象以及有较大影响力的多集中在老师与其群体同伴中。对学生而言,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教育背景之中,可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同学的认可,获得他们的赞扬与奖励,因此,在学生的心中能够给予他们平等的对待是极为重要的。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与爱护,在学校里他们尤其看重班主任对他们的爱与肯定。班主任对待学生的态度如何,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形成,而这种爱更多的是通过他们可接受的行动、可接受的语言来传递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敢拿脑袋担保: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与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而我也始终坚信这一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就拿现在我所带的班级来说,班里有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头脑灵活也较懂事,但因生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受到的关怀自然比其他学生少,他有时做事易冲动,不考虑后果,平日里总跟大家有说有笑,看上去开朗顽皮,但我知道这是他掩饰自己的一种方式。在我得知他的家庭情况后,便给他更多的关注,经常找他聊天,给他一定职务让其有所担当。有一次他因没吃早饭身体感觉不适,我得知后便把自己的早饭给了他,这件小事虽是每个班主任都会做的,但在学生的心里扎下了深深的根,从此,他便对我很是感激。在上初二时,可能由于这个年龄段学生易冲动的特点,有一次他竟课堂上与教师动起手来。听到这件事时我非常吃惊,没想到这么恶劣的行为会发生在他的身上,我当时就火冒三丈,本想一见到他首先对其痛批一顿,可当我见到他时他已是泪流满面。我此时已心知他一定在受过教育后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了,此时肯定忐忑不安,若在这时冲他大发雷霆他会受得了吗?于是,我静下心来带他来到办公室帮他洗了脸,待他坐下冷静后,才用严肃又平缓的语气谈起了这件事,使他明白并能真正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也能以正确态度正视学校的处理意见。为了不因此事影响他学习的积极性及心理的发展,我适时地开导他,和原先一样给予他关注与尊重。
二、多点耐心,寻找爱的方式
一名教育工作者由于种种的客观原因,要与几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相对容易的事,而要与全班学生建立起这种和谐有爱的关系却并不那么轻松,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多些耐心,用心寻找能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方式。
在我班除了家庭特殊的学生外,还有一些不愿学习的学生,这些学生经常缺乏自信心、自控力,在交流时我总能感受到他们想上进的决心,但也缺乏自我约束的坚定毅力。对于他们,平日的嘘寒问暖、交心谈话自是不少,但更多时候我会采用日记交流的方式从点滴去鼓励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这些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而不是被忽视的个体,这对增强他们的自信、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力有很大的帮助。在与他们交往的这一桩桩事情中,我从他们身上感悟到,每一个学生不管他的家庭环境如何、性格怎样,都是脆弱的个体,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与爱护,而且这种关爱需要是发自内心、持久的爱,只要这样做了,总会有些许收获的。
对班主任而言,最头痛的莫过于那些较有思想、较有性格、不走寻常路的学生了。他们往往不惧怕班主任权威,对教师说的话或做的决定不满时便会以各种形式进行反抗,从而形成对立局面,使得师生双方关系紧张,班主任工作难以开展。建立“自己人效应”这时就显得格外重要。具体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玩伴,他们之所以会不约而同地凑到一起形成一个团体,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和态度,而每一个群体中又都会存在一个中心人物,他的举止与态度往往对这一群体的其他成员有着一定的影响,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了解而与其形成了某种态度,再通过“中心人物”传播至全体成员时,师生间就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能够互相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平日多注意观察学生,善于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去思考问题,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体会并接受教师的良苦用心。
三、多点爱心,时刻关注学生
爱,是教育的前提。时刻关爱学生,让学生逐渐喜欢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所以,我们不妨先放下姿态,打开心扉,让这些学生了解我们的真实想法与善意的爱。不单纯教条呆板地说教,而是在家长里短中进行适时教育引导,拉近双方心里的距离,慢慢地就能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达到彼此认同,最终在情感上相亲,行为上相近,相互交流,从而演变为一股团体的凝聚力,产生积极效应。
论文作者:李培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学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自己的论文; 班主任论文; 都是论文; 这一论文; 态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