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是教师讲解课文、传授知识、启发思维、沟通感情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工具。小学生习惯形象思维,如果教师把课讲得充满生动美,他们就表现出强烈的听课欲;可是,如果教师把课讲得枯燥乏味,他们就会厌倦分心。生动美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魅力的生命。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手段和词汇,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风趣,打动学生,使学生产生愉悦感,积极主动地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和讲述的内容,达到以形式的“美”引出抽象的“真”的教学效果。
一、情感孕育语言生动美
教师职业口语的生动性也表现在教师在口语中倾注了充沛、真挚的感情。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边交流活动,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而且是情感的交流和传递。如果教师呆立讲台,毫无表情,语言单调、枯燥、乏味,学生则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大大影响教学成效果;相反,如果教师感情丰富,语言生动,不但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而且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绪随着所讲述内容的感情变化而变化,或者高兴、喜悦、快乐、热情,或者痛苦、忧伤、愤怒、冷漠,呈现出一种丰富的、变化的美。教师丰富的感情变化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他们很自然地爱其所爱、憎其所憎。
二、丰富促进语言生动美
丰富主要指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手段的种类多和词汇的数量大,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生动的一个重要来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丰富的词汇,才能说出富有魅力的教学语言。
1.句式的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句式非常丰富,从形体上看,有长句和短句;从韵律结构上看,有整句和散句;从语态上看,有主动句和被动句;从语气上看,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从表意功能看,有肯定句和否定句。这些句式各有好处:短句短小精悍,活泼生动;长句缜密严谨,语意连贯;散句自由灵活,侧重于强调行为的接受者。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通常是各种句式综合运用,呈现出一种生动的美。三个并列的长句,气势磅礴,如果最后用一个短句小结,整段话语气则不断变化,语调起伏不平,整散、长短句式掩映交错,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体现出一种变化的美。语文教学应该多用短句和结构不复杂的句子,少用长句,做到长短交错,通俗易懂。
2.表达方式的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手段的丰富性首先表现在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上。表达方式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包括叙述、说明、描写、议论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在表达教学语言的过程中,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时而运用叙述,有条不紊、娓娓道来;时而运用描写,生动逼真;时而运用论证,晓之以理;时而运用抒情,以情感人;时而运用说明……各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呈现出一种生动的美。
3.修辞的丰富。语言表达手段的丰富性还表现在修辞的灵活多变。语文教师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技巧,可以增加教学语言的表现力,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课堂教学语言中常用的修辞有比喻、引用、夸张、排比、比拟、对比、反问、委婉等等。
比喻俗称打比方,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运用广泛的一种修辞方式,是用已知的事物来说明别人未知或知之不深的事物,把抽象的事物、深奥的道理讲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把具体的事物描绘得鲜明生动、活灵活现。如,有的老师把汉语拼音字母“n”比喻成门,把“m”说成是两扇门。引用,即引入名人名言、诗文、典故、成语、谚语、格言、数据、史料等现成的语言材料,来帮助自己阐明观点、解释事物,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感染力。
教学中,各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美。总之,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它的语言表达手段总是丰富的、多变的,讲究教学艺术的老师总是针对不同的语言表达内容和语境,选择最恰当、最完美的语言表达手段,以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
三、趣味激活语言生动美
具有趣味性的语言是活的,能感染人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尚未成熟,他们对所有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将课讲得妙趣横生时,他们表现出强烈的听课欲望;讲得平淡枯燥时,他们就容易感到疲倦而分心。讲究语言生动性的老教师总是千方百计提高语言的趣味性,用趣味来“粘”住学生。形象的表达也能创造趣味形成生动美。形象化的语言能让人感到亲近、真切,同时能产生趣味。
运用趣例也是增强语言趣味性的常用方法。这里所说的“趣例”,是指古今中外与语文学习有关的趣闻、佳话、传说、故事等,它们既能增长学生的见闻、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广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老师在开讲新课之前,可利用学生大多爱听故事的特点,先讲一段和课文内容有关的精彩故事,吸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教师的“圈套”里。
综上所述,生动美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魅力的生命。生动的语言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风趣,化单调为生动,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色。它像欢跳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进孩子们的心田;又像习习的凉风,吹开孩子们的笑脸。教师生动的教学语言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教师必须在语言的生动性上下功夫,有意识地刻苦磨练,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活”起来、“动”起来。
论文作者:覃荣平 陈向文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语言论文; 生动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语言表达论文; 句式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