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琼
(云南省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普洱 665699)
【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提出护理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心内科在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8例老年患者实施入院安全评估、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安全护理,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入院评估,针对性的对常见因素进行预防,增强了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的防范意识,减少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发生。该组病例共发生意外事件20起,发生率11.9%,全部患者好转出院,无1例因意外导致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可有效避免住院期间老年患者安全意外的发生。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7-0176-0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由于老年病人在生理、心理各个方面具有其特殊性,使其住院期间各种安全隐患因素明显增加。针对上述情况,笔者通过对收治科室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安全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以达到消除安全隐患,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医院心内科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8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97例,女71例,年龄60~86岁,平均74.5岁,主要以冠心病、高血压病、扩心病、风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疾病入院,合并其他疾病者127例,占75.6%,有肺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前列腺增生、脑梗死、老年性痴呆等。首次入院者62例,其余为再次或者多次入院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者24例。
1.2 常见意外
坠床、跌倒、误吸、烫伤、走失、感染、药物不良反应、营养失调、并发症等。
1.3 导致发生意外的常见因素
1.3.1生理因素 收住患者平均年龄在74.5岁,有80岁高龄老人,由于老年人器官不断衰退,生理功能、代谢功能障碍,思维紊乱、记忆减退、行动迟缓、感觉迟钝,听力视力弱、吞咽功能减退、生活自理能力差,易发生窒息、摔倒、坠床、烫伤等事件,再加上长期患病,子女工作忙,不能经常到医院探视,有的产生被遗弃的感觉,极易产生孤独、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不愿意配合治疗及护理,加重病情,存在很大的护理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疾病因素 老年患者常常患有多种疾病,该组患者合并疾病占75.6%,一般是以主要疾病就诊收治,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同时给予合并疾病的治疗,所以,老年年老多病,病情复杂,营养失调等原因增加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1.3.3医院环境因素 病床过高,上下床困难、摇床的摇手使用后未及时归位、床旁椅放置不妥、楼道光线较暗、走廊摆放杂物、地板不干燥、卫生间地砖湿滑等均会导致患者受到伤害。
1.3.4依从性较差 老年患者一般很要强,加上记忆力下降,听力差等原因,常常不认真听取护士的入院告知,有出现不配合治疗及护理的情况,如自行回家、不按时服药、不注意饮食、自行调节输液速度等。
1.3.5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安全意识薄弱,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预见性护理,外出检查计划不周全,入院告知及健康教育不到位等均对科室的护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1.3.6陪护因素 陪护患者护工大部分为患者家属或者未进行正式培训的护工,缺乏照顾病人的科学方法,如不知道给病人定时翻身导致褥疮发生,不能帮助排痰并发肺部感染,或使用便器不当导致患者皮肤破损。
1.4 护理对策: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护理及生活质量,让老年人生活得安心、舒心、温馨是目前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点[2]。针对上述因素,护理人员在常规心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对老年患者采取以下护理措施,防范医疗安全隐患。
1.4.1加强学习,提高护士的医疗安全意识 组织科室护士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培养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要求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查对,保证护理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对老年人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提出防范措施,保证护理安全。
1.4.2重视和加强老年病人的护理 对入院患者及家属进行入院告知,介绍病房环境,尽快帮助老年病人熟悉病区环境,加深对方位、布局和设施的记忆,以加强感性认知,行动不便、身体虚弱的老年人行走要有人陪伴,必要时搀扶或拄拐杖。对服用镇静药、降压药、降糖药的老年人,下床或上厕所时,一定要有人陪伴。老年人睡眠时拉起床档以防老人坠床摔伤。
1.4.3病情评估,做好预见性护理工作 全面评估有助于护士及时判断病人危险性,护理人员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详细的、全面的评估,找出不安全因素,加强每班评估,对高危险患者予更多的照顾。有计划安排好老人的检查、治疗时间,外出进行检查时由医护人员陪同;做好对家属和陪护人员的入院告知,重视老年病人的基础、生活、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富营养,进食时注意老年人体位,防止窒息发生,夜间睡眠以侧卧为好。为了防止漏服、多服药物,护士或者交待家属帮助患者服药物。
1.4.4环境护理 加强医院及科室环境建设,尽量创造安全、舒适、卫生的病房环境。病房设施安全,光线充足柔和;保持地面干燥,防湿、防滑,病房及床旁、走道无障碍物;病房、走廊、卫生间设置扶手,便于患者行走。
1.4.5加强护患沟 通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使患者配合治疗,给患者带来信任感,消除许多潜在的护患纠纷。护理人员首先要尊重老人,言语要和藹,称呼要得当,用自己的言行营造和谐的医护关系。多与患者进行交流,真正了解患者的心态和需求,使患者处于最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1.4.6落实健康教育,履行告知义务 护理人员在老年病人住院期间,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或者护工的健康教育,耐心讲解相关疾病知识,交待注意事项,使其积极配合完成治疗及护理,防止意外的发生。
2.结果
对心内科收治的168例老年患者,通过入院评估,针对性的对常见因素进行预防,共发生意外事件20起,发生率11.9%。其中,坠床5例,跌倒4例,自行出走2例,多服/少服药物9例,全部患者好转出院,无1例因意外导致死亡病例发生。
3.小结
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护理和管理,防范住院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质量,是护理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3],与病人的生命安危息息相关。我们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对老年患者强化安全管理,从而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明显降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另外,通过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从源头上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秦月兰,梁红英,吴丽玲.医院病人安全现状调查与护理安全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10.
[2]薄月芳.学习老年介护师资培训班论文集,上海红十字会编,2005.10.1.
[3]唐秀花,张军红.影响护理安全的隐患与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3):6.
论文作者:黄静琼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病人论文; 因素论文; 发生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老年人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