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产业结构 莫入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误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新时期农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发挥农业自身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其效益,壮大农村经济的重大举措。但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一些地区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将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入“误区”。为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注意如下七点:
一、调整目标不能过于单一化。
农业产业是一个立体的、交叉的、全方位的资源生产系统。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要通过根据资源——市场——社会经济其它因素,重新合理配置生产力要素,以期达到社会要求的、即市场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的产业结构。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重视农业产业的全方位生产系统的特点,即,结构调整应是全方位的,单一化目标不能全面发挥系统生产的综合功能,往往顾此失彼。有的乡镇把调整农业结构的精力主要放在种植业上,有的甚至理解为,调整农业结构,就是要压粮田改种园(桑园、果园、菜园),忽视或轻视发展其它多种经营,如畜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这样做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宗旨。
要充分发挥农业总体资源的综合效益,必须树立大农业、全面发展的思想,认真研究资源结构和生产潜力,研究市场需求及其发展,多目标、多层次确立结构调整措施,让每项资源都能发挥最好的效益。
二、土地概念不能狭隘化。
土地是农业生产之本。对农业生产来说,土地的概念应当是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一切土地包括水面。但在调整农业结构中,一些人对土地概念的理解偏于狭隘,把农业生产局限于大田,因而,调整农业结构也局限于大田种植布局的调整。
调整农业结构,应当树立宏观的、立体的、时空的土地概念。把农业生产放大为包括大田生产、庭院生产、水面生产和其它非耕地资源生产的总和,充分发挥总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同时,还应树立土地资源的时空观念,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在土地上的空间和时间差,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发展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来实现农业结构的合理化。
三、不能急功近利、放松粮食生产。
过去,我们过于强调粮食生产,对农业产业多元化认识不足,在生产组织上,对“多种经营”的投入“力度”很不“到位”;粮食发展了,但多种经营发展得十分不够,出现了农业结构不合理,总体效益不高的局面。现在大家觉悟了,认识到调整农业结构的严峻性、迫切性,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些乡镇领导的认识又过于偏激,偏执于类似“要致富栽果树,要抓钱扩桑园”的急功近利观念,以致大面积退粮田扩桑扩果扩蔬菜,有的口号相当惊人,要拿出全乡乃至全县的2/3耕地搞经济田,甚至不惜用高产粮田栽桑扩果、挖鱼塘。不难想象,这种做法的后果是令人担忧的。担忧的理由十分充分,因为调整农业结构应是针对农业总体资源,而不应当针对耕地,特别是好耕地还应主要用来发展粮棉油,调整结构应当充分发挥总体资源的生产效益。如果因为调整结构,把粮食放到一边,不去过问,最终是有钱无粮、社会不稳,那说明调整是不成功的。
四、不能重规模、轻效率。
有些乡镇在调整结构中一味追求扩大了多少面积、发展了多少头数,而对生产效率很少提及,或轻描淡写。这种做法也不好。规模是效益的基础,需要抓;但规模不是效益;不提高生产效率,规模大了反而会降低效益。
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过去我们栽了大面积的果园,就因为忽视了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着,而最终毁园失败。调整产业结构是以产出效益为评价标准;它不仅包含调整规模比例,也包含提高生产效率。目前低产田、低产园、低产水面比例还很大,养殖业的成活率、出栏率等生产效率指标都很低,具有很大的潜力;挖掘出这些潜力,也是调整结构的重要内容。在调整产业结构时,不要忘记把提高生产效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以落实。
五、不能忽视提高劳力素质。
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制于劳动群体素质是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如果说当前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那么,劳动群体素质结构不合理则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严重障碍。农村面临的形势是劳动力严重过剩、但群体素质偏低,有较高文化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劳力很少,因而,限制了劳动择业范围,影响了劳力的合理配置,从而影响了产业的合理发展。然而,在各乡镇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日程表里却很少见到有关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内容,多数关心的是物化投入。物化投入固然很重要,但是,提高劳动群体素质更重要。有了合理的劳动力素质结构,有的懂技术、懂经营的劳动力,再施以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产业结构会顺利实现合理化。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当前,更有利于长远。
六、要宏观调控,不能各自为政。
有的乡镇认为,调整产业结构是他们自己的内政,不希望有什么框框限制,而有的上级领导认为,现在都搞市场经济了,谁有什么招就让他们使吧,放弃了宏观调控。这样一来你敲你的锣,我唱我的戏,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似乎是一派繁荣景象,但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雷同一道,形成一窝蜂现象很严重。都是一条道,最后调整的结构还是不合理。没有宏观调控,会导致因局部利益驱动而造成的资源消费。有些因缺乏宏观布局,生产发展不能形成规模,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限制了效益发挥。农业结构调整,必须首先进行宏观规划和布局,应做到资源——市场的双向配合;宏观规划要充分考虑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区、产业带为目标,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地系统决策,使其有序展开。
七、不能单纯财政观念。
目前,一些乡镇在地方财政吃紧的困难重压下,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局限于解决地方财政出路的小圈子里,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增加财政收入的项目上,考虑财政收入的多了,考虑致富农民的少了。摆脱财政困难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无可非议;但是,如果为了解决地方财政,忽视甚至放弃致富农民的责任,则是极其错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应把农民致富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富农项目,并且要拿出主要精力帮助组织、协调生产,搞好各项服务。有的地方推行贸工农一体化的做法,既体现了农民的利益,兼顾了工人利益,也解决了财政收入问题,一举多得很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