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年职业流动的主要诱因_工作选择论文

浅析青年职业流动的主要诱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诱因论文,青年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之一就是人们职业流动的自由度加大了,特别是对于青年人来说,职业流动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今天,对于绝大多数青年不可能一生只面对一个职业,这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表现。

所谓青年职业流动就是指:青年在社会职业体系中变换自身原有的职业角色,从一种职业转变为另一种职业的过程。职业流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被青年和社会所关注,许多社会学家和有关部门都在分析和研究其诱因,为青年正常、有序、合理地进行职业流动提供参考。笔者在此也作一简略分析。

笔者认为:青年职业流动的诱因为两大类,一是由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引起,称之为客观诱因,二是由青年自身发展的需求所致,称之为主观诱因。

马克思说:“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3~534页。)马克思的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职业流动是由大机器生产造成,即社会发展的需求引起的。这是客观诱因。同时,职业流动还具有主观诱因。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发展一方面为青年职业流动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还使青年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使青年那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特征得到激发,青年更加表现出一种希望改变境遇的主观愿望。这种主、客观的诱因具体表现为以下8个方面:

一、劳动就业政策和用工制度的改革

新中国劳动就业制度的形成,同“铁”字有着紧密的渊源:铁饭碗——不许解雇;铁工资——干不干都有饭吃;铁锁链——服从国家安排,劳动者不得变换就业岗位。这一制度在一定时期曾经发挥过稳定社会、温饱民众的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策与制度本应相应地改变,使之更适合新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劳动就业的管理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国家统包统配的就业管理制度。几十年来,在这种劳动制度下,多余人员无法处理,违章违纪且屡教不改者除不了名,出工不出力甚至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者依旧逍遥自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和“左”的东西严重破坏了各种劳动管理制度后,低效无效的劳动状态充斥于各个企事业单位之中。熬年头、混日子成为职工的普遍心态。各种消极怠工层出不穷,懒惰涣散随处可见,劳动质量底下,职业道德衰落。因此,这种就业制度极大地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在劳动就业与用工制度中,对青年影响最大的是:青年没有职业选择权。劳动力的所有权已经变成了“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当劳动力的所有权与劳动力的使用权不能统一于劳动者自身,二者形成脱离状态时,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必然难以对劳动力的所有者负责,而只是与劳动动机相一致。在不讲究奖优罚懒的制度下,劳动动机绝难出现因报酬与劳动量不等值却反而高涨的结果。由此看来,劳动就业政策和用工制度已成为限制青年职业流动的桎枯,只有将其改变,青年的职业流动才有可能。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彻底打破了旧体制下的劳动就业政策和用工制度,形成了以“自愿报名,公开招聘,择优录用,来去自由,双向选择”为特色的劳动合同用工制度。新制度的建立为青年的职业流动提供了可能,青年的热情和劳动积极性被调动和焕发出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价值规律自然而然地发挥了调节劳动力在部门、地区间流动的作用。青年的职业流动有了政策和法律上的保证,青年能走了。

二、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据劳动部门预测,“九五”期间,城镇企业中至少有1500万富余职工需要分流安置;农村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达到1.3亿,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规模将达到400万人,由此形成劳动岗位供给的巨大压力。面对如此形势,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现有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而调整的结果必然形成青年的职业流动。从下面图表的数字中可以看出,国家在“九五”期间对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构想:

多年以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状况。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容量的扩大。根据中央和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要求,在今后十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时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总人数的比重,争取达到或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弹性大,吸纳劳动力多等特点。所以,今后青年的职业流动将更多地面向第三产业。同时,有关统计表明:到本世纪末,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两亿,而这部分剩余劳动力中相当一部分是青年农民,为了寻找新的出路,他们放弃土地开始向城市流动。他们大部分流入了第三产业,使原本所占比例过大的第一产业自然地缩小了其规模,使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得到了调整。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份额将逐渐减少,国有企业不能过多地吸纳劳动就业,而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将加大,青年的职业流动必然面向非国有企业。

三、利益的吸引

劳动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但人们为什么要劳动?直接动力是为了生存,而在商品社会中就是要获得钱来维持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为酬而劳是劳动的根本意义所在。在禁欲的年代里,想多挣钱是大逆不道,想找个多挣钱的活儿也属非分之想。于是,很多本来赚钱的行业没人愿意去做,主要是个人得不到实惠,利益机制的作用没能得到发挥,这主要是政策原因造成的。

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最大实惠是破了“钱戒”,穷了几辈子的中国人有了致富的机会。这种“圆发财梦”的机会主要在于选择一个高收入的职业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并存,多种经营机制出台,不同的分配标准同时出现,打破了多年的统一工资制,使各部门、各行业的工资收入高低有异,灵活的就业制度为人们的职业流动提供了可能,因此,高收入职业成了人们追逐的目标。大学生毕业分配,总要权衡一下哪个单位收入高;待业青年择业,要打听一下所去单位的收入情况;学生报考学校填写志愿时,也要比较一下将来毕业后哪个行业待遇好。

总之,每个人想干什么大多是由收入决定的。1996年3月在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见面会上,最具招聘优势的首推待遇优裕的“三资”企业,相形之下,经济效益差、员工收入底的招聘单位则门庭冷落。教师被称为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但是,据湖南省教委统计,1995年—1996年湖南这个教育大省,有6292教师调离教师系统,其中4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骨干教师占96.1%。而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是收入低、福利差,致使不少中青年教师因此转而去谋求经济上的补偿和心理上的平衡。

另外,由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困难不能得以解决,也使一部分青年产生了流动的要求。

四、职业观念的转变

过去,单位在中国社会中所起的判断个人身份的作用重于职业。过去的调查表明,在单位体制下,人们在择业时,对单位的选择往往重于对职业本身的选择。可是近年的调查结果出乎人们的预料,北京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假如只有两种情况,你选择哪一种?”“1.职业好,单位不好。2.单位好,职业不好。”调查对象为300人,结果,选择第一种的为58.7%,选择第二种的为41.3%。依当今人们对单位的理解,改革时代体制内的分化主要是以单位为边界的分化,不同单位之间距离拉大的同时,单位内部的平均主义则一直没有消除。也就是说,一旦某人进入一个好单位,他就能获得比其他单位哪怕与他干同样工作的人更多的利益,真所谓“水涨船高”。因此人们择业时都尽量追求一种“单位身份”。只要获得了好的单位身份,就获得了一份以较少努力就可以得到的较高收益工作。特别是在个人工作成效还没有与收益直接挂钩的情况下,人们对好单位的重视是期望获取除劳动收益外的另一份无需付出劳动的“单位效益”。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职业身份将完全被单位身份所覆盖,事实上,职业在现代社会中是更为重要的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拓展,在单位分化的同时,个人职业的分化也将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不同的职业之间在工作条件、工作环境、收入、声望方面的差别,也渐趋明显(尽管属于不同单位的同一职业内部也有差异)。在择业意向方面,51.9%的人希望成为管理或技术人员,而只有5.9%的人希望成为工人。另外职业除了与利益相连之外还与个人兴趣密不可分,实际上,人们在选择单位时,“个人兴趣”仅次于“服从分配”考虑:在未来的流动动机上,“个人兴趣”也仅次于“收入”的考虑。这说明,人们在重视单位时并不忽视在单位中所干的工作类型。上述现象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为寻求一份好工作而不惜离开原单位,哪怕原单位在一般人眼里是一个好单位。人们逐渐改变了对单位的无条件依赖状态,开始重视个人的价值。

以职业为优先考虑,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人们已不再将单位作为自己利益的唯一依赖。个人占有资源越多,他就越可能凭借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在已往的经历中所具有的资源,使他们更有可能摆脱对单位平均主义收益的依赖。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男之于女的优势,青年之于中老年的优势,机关干部,管理人员之于一般工人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五、自我发展的需求

笔者曾对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进行过调查,公司中有一群被称为“金领阶层”的青年人,他们普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收入(大约月薪5000元,和年底5万到18万不等的分红。),拥有宽敞的住房(新婚后即可分到75到110平方米不等的住房)和医疗等福利待遇。这些令多少青年人羡慕的条件,依然没能留住这些“金领们”的心,许多人还是离开了对他们寄予无限希望的公司。他们的党办主任就是想不通其中的道理。

中国青年报1997年5月20日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青年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的占9.3%,比较满意的占35.2%,一般的占29.6%,不满意的占20.4%,很不满意的占5.5%;从总体上看,青年对工作满意的要超过不满意的。但是,想换个工作的多于不想换工作的,56.7%的青年目前有换工作的打算,不想换的占43.3%。

进一步统计还发现,在对现在的工作感到满意的青年中,13.6%的有换工作的打算,对现在工作比较满意的青年中,32.2%的人有换工作的打算,对现在工作满意程度一般的青年中,70.9%的人想换工作。可见,青年想换工作不仅仅是因为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还有着其它更深层的原因。这里提供了两组调查数据:

从青年想换工作和不想换工作的原因中可以看出,在相当一部分青年人选择单位时最最注重的不是收入、房子、医疗福利,而是将自己的发展放在首位来考虑,这种现象反映了当代青年的进取心。对用人单位来讲,要想留住人才,提供机会满足青年的进取心和自我发展的需求是极为重要的,用高薪等物质手段不是留住青年的唯一手段。

六、学与用的脱离

在当代青年的就业过程当中,有一个问题表现得十分突出,这就是:学非所用。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与所学的专业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在现实生活中笔者曾听到许多同龄的或不同龄的朋友反映,自己专业不对口。学戏剧的不能搞表演,到小学教唱歌;学美术的不能搞创作,到画廊去卖画;学外贸的去工厂。诸如此类的现象,使青年心灰意冷,才干得不到发挥,自身价值不能实现,青年的热情和积极性被严重挫伤,只好另谋出路。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几个: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既成的分配制度和用人体制造成了这种状况。一部分年龄较大的青年,是在原有统包统配的分配制度下就业的,这种分配制度下的青年只能做到宏观上的基本吻合,绝大部分是不能做到学为所用的。而用人单位,不是按需求进人,不按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进人,而是靠人际关系进人,这怎么能专业对口,学为所用呢?其次,是由于所学专业太窄造成的。据国家教委的人介绍,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过细过窄,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为了搞炮管设计,学校设了五个专业,分得这样细,这与社会的要求不相吻合,社会没有这样的工种安排学生,最好的是大致对口。再次,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而学生自身条件有限,所以,只能随便找个单位,这样也不能学为所用。

学非所用的结果是人才浪费,为了不使自己的青春被耗尽,青年人只能重新选择一个学为所用的地方了。

七、人际关系的复杂

青年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组织当中,在这些组织和群体里人与人之间要形成相互的联系,这种联系我们称之为人际关系。对于青年来说,人际关系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青年的发展。

笔者曾经看到这样一篇报道,一个大学毕业生怀着满腔热情和对社会的无限憧憬来到一个单位,他想用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干出一番事业,希望与单位的同事搞好关系,然而,事情的发展让他失望。他来单位不久就有人向他介绍单位里谁和谁是一派的,谁和谁关系怎么样,有人还希望他能与自己这边的人多联系,另一边的人见对方经常与他说话,就以为他是那一边的,从此不理他。有时他说的话,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并将他的话添油加醋后传来传去,搞得他很不愉快。几个月过后使他想说的不敢说,想做的不敢做。刚毕业时的那种锐气荡然无存,生活在这种环境里使他感到无比的压抑,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决定离开这个单位。

这个事例并不新鲜,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种事太多了。这说明社会环境或群体氛围对青年并不十分有利,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青年多么希望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空,有一种相对宽松的人际关系,如果这种简单的条件都难以满足,那么他们还能继续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空气之中生存下去吗?有调查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事业得以成功最起码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作保证,试想谁能长久地呆下去呢?

八、文化素质的提高

青年人的特点是不安于现状,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而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是极快的,这对青年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青年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不仅要奋发向上,还要在自身文化素质上提高,否则社会和同人就要抛弃你。有个大学生对我说,一个大学同学毕业后,与他分到同一个单位,两人很谈得来。后来他考取了研究生,学成归来后,再与他的同学相处却感到没话说了,而且感到在单位也不适应。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的这种变化归结为他骄傲,看不起别人。因为,随着个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会在对问题的认识上产生差异,如果这种差异过多,个人就会产生与他人或群体的不适应,就会产生脱离群体的愿望。

现在社会为青年提高个人文化素质,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适应于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文化提高班种类繁多,青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时间去不断丰富完善自己。随着青年文化素质的提高,应该看到青年产生流动的愿望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要想留住人才,关键是为青年提供理想的发展条件,没有这种条件作为保障,青年当然要流动。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人总是要前进的,这种前进或是在原有环境中实现,或是寻找一种新的环境完成。

标签:;  ;  ;  

浅析青年职业流动的主要诱因_工作选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