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及艾司西酞普兰对慢性主观性头晕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张琴,朱永平,张燕,陈浪,尹欢,林洁,黄波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1520)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式,探讨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单纯治疗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6月—2017年8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2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随机分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组(C组),每组各40例。采用头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比较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相对单纯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治疗的差别以及治疗影响。结果:A组、B组、C组患者的DHI评分以及HAMA评分进行比较发现,A组患者的DHI评分、HAMA评分是最低的,说明A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最加优良,而B组患者的DHI评分、HAMA评分是最高的,说明B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最差,而C组患者的DHI评分、HAMA评分在两组之间,各组之间的评分,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5%(31/40),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34/40),(P<0.05)。结论: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通过前庭康复训练以及服用司西酞普兰进行联合医治,能够产生优良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各方面的改善情况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前庭康复训练;艾司西酞普兰;慢性主观性头晕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112-02

慢性主观性头晕(CSD)是在眩晕的身心交互性反应模式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它的主要意义就是前庭功能障碍与精神疾患间的交互反应而导致的一种病态性代偿。目前将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非常少,故本文以单一进行前庭康复训练为对照,探讨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对CSD 患者的临床早期疗效[1]。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式,探讨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单纯治疗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7年6月—2017年8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2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随机分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组(C组),每组各40 例。A组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9例,平均年龄为(35.6±5.1)岁,B组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平均年龄为(34.5±4.8)岁,C组中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15例,平均年龄为(35.1±5.2)岁,所有患者均同意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并且在同意书上署名,此次研究并得到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然后才开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心理治疗主要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每周一次,每次60~90 min; 药物治疗给予艾司西酞普兰10~20 mg /d 口服。前庭康复训练:(1)患者卧床的时候,将眼珠上下左右运动,将头部从左往右旋转,向前伸,向后仰;患者在站立的时候,患者需要不断的做出掷石子的动作;在移动的时候,锻炼自己在屋内睁着眼走路以及闭着眼走路。(2)锻炼患者的凝视情况,将一个带有字的靶子放在患者的可视范围内,靶子和头部保持垂直并水平,并且需要来回移动。(3)动作的稳定性需要加强,患者在站立的时候将眼睛睁开,直视靶子,将双脚展开,保持自然,重复分开合并双脚,将脚跟与脚尖交替踮起,在进行以上动作时,需要将双手交叉,放置在胸前[2][3][4]。

1.3 观察指标

比较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相对单纯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治疗的差别以及治疗影响。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x-±s”的形式表示测量数据,然后通过t值对其进行测试,并用表格号表示计数数据。通过χ2来检验,将P<0.05的情况当成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DHI评分以及HAMA评分比较情况,见表1;治疗有效率见表2。

3.讨论

头晕是临床中常见的表现,具有极高的患病率以及发病率,头晕情况在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临床上对于头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头晕情况是因为器质性疾病所引发的,随着头晕情况的逐渐减轻,头晕情况还是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国外的医学将其称之为慢性主观性头晕,得到了各界学者的认同[5-6]。慢性主观性头晕(CSD)是在眩晕的身心交互性反应模式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其本质上是前庭功能障碍与精神疾患间的交互反应而导致的一种病态性代偿[7]。既往前庭康复(VR)作为中枢与周围性眩晕及平衡障碍的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被用于CSD的临床治疗中。本次研究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B组治疗有效率为77.5%,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而A组患者的DHI评分与HAMA评分最高,B组最低,C组在两者之间。

综上所述,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通过前庭康复训练以及艾司西酞普兰展开联合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袁天懿,唐建良,秦玲,等.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慢性主观性头晕的早期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6(2):318-319.

[2]秦玲,袁天懿,唐建良,等.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早期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4):432-433.

[3]屠静.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主观性头晕的疗效观察[D].苏州大学,2017:367-368.

[4]刘叶,刘红巾.生物反馈-认知行为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疗效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7,26(2):139-142.

[5]王霆.生物反馈-认知行为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7(21):26-27.

[6]胡文婷.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6:259-260.

[7]王建东,王洪伟,刘博,等.前庭康复训练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疗效研究[J].健康之路,2018(3):467-468.

论文作者:张琴,朱永平,张燕,陈浪,尹欢,林洁,黄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及艾司西酞普兰对慢性主观性头晕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张琴,朱永平,张燕,陈浪,尹欢,林洁,黄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