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王启峰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四川 资阳 641300)
[摘 要] 受汽车行业发展走向的影响,各高职院校不得不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做出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汽车行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汽车营销和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的必要性,提出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急需解决的问题,探索相应的整改措施。
[关 键 词] 新形势;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进一步明确“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专业人才”的办学理念,重建“整车与零部件制造”“汽车营销与服务”“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三大专业群,致力于打造“覆盖前后市场、兼顾新旧能源、涵盖智能网联”的特色专业体系,形成全新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科学教学、提升培育质量、树立专业特色的教育目标。但是,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该专业的旧有培养模式已然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汽车市场的人才需求,为满足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进一步优化的内在需求,则需要适时更新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已逐步走向成熟。就整个汽车行业的利润构成来看,产业利润正在由技术产品向汽车产品、配件销售、售后服务、二手车经营等服务贸易行业转移,服务贸易利润远高于汽车销售、零部件供应等行业产生的利润。在汽车服务贸易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高职院校急需构建极具特色性、示范性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适应汽车服务贸易产业智力、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如下图所示)增长迅速,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77.7万辆,累计3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200万辆。基于此,各高职院校不得不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增添新能源概论、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全案、汽车服务企业+移动互联网理论与实操、互联网营销、微信营销、电话营销、汽车4s店营销及服务技能系列讲座、汽车4S店运营与客户关系管理等专业课程。当然,专业岗位技能培养方向也需要有所调整,在原有专业岗位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技能培养: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的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培养客户忠诚度的能力、新营销能力等。
新能源汽车图(图片源于网络)
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标准与岗位要求不相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出行舒适度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的市场需求量得以提升,这一状况间接刺激了汽车行业对熟练掌握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等技术人才的需求。为确保高职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各高职院校需对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以调整,充分考虑现当代汽车行业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人才培育计划、教学模式等,以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教学项目与生产任务、教学环节与作业流程、学历证书与岗位证书的有效对接。
(二)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参与度较低
一定程度而言,毕业生企业满意度与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是成正比的,其原因在于有效的校企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各高职在校生的学习潜能,提升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做到积极地与相关企业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教学资源多以线下为主、以学校自主开发为主、以实体实物为主,使本校学生只能学习十分有限的教学内容,且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后无法及时地加以实践和练习,相关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三)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教学效率偏低
首先,在实际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是相对片面的,主要体现为他们一味地加强对学生的营销能力进行锻炼,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服务能力进行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也出现了薄弱点,难以适应当今汽车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高标准、严要求;其次,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待改进,其原因在于他们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更无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受有限的课时时长的影响,教师无法留时间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开展汽车营销、汽车服务等训练活动,仅仅学习了理论知识的学生在开展相关工作时犹如纸上谈兵,不具备实践性和可行性。此外,由于教学方法的不科学、教学内容的不合理,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教学效率也显得偏低,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欠佳。
为促进新形势下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各高职院校不仅需要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还需要对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具体分析如下:首先,各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紧抓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专业特色,对一些不必要或重复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其次,各高职院校需要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产业动态、行业变化、企业需求、专业发展等因素,创新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基础知识教育。与此同时,各高职院校需要用心打造独特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工作本位学习,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结构进行适时跟踪、精准分析,具体要求如下:(1)增加校内实训教学,采取理实一体化、情景模拟、项目导入任务驱动式教学。(2)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定期组织其到合作4S店进行项目实习,增加岗位熟悉和认知。(3)定期组织学生到新能源汽车厂或汽车4S店了解新能源汽车。
1589 年的佛罗伦萨 《幕间剧》(Intermezzi)㊴也是《图像学》较为重要的借鉴资源。研究中发现,里帕正是据此对各类文学体裁的拟人形象进行构思设计,如1593年初版中的“Poema Eroico”(史 诗)、“Poema Pastorale”(田 园 诗)、“Poema Satirico”(讽喻诗)㊵等拟人形象,当时遗漏了同类的“Poema lirico”(抒情诗),学者曼多夫斯基认为是里帕重读此书时发现自己忘记翻页而错过了这个拟人形象,1603年版中便又添上。
三、新形势下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重构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努力,还需要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做支撑,因此,各高职院校需要投入合理的资金、人力、物力,用心建设专业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聘请汽车服务企业业务骨干做兼职教师,增加兼职教师数量,提升双师结构教师占比。另一方面,定期邀请移动营销及分享营销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拓宽学生的新营销视野。
专业岗位技能培养内容
(二)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调整
利用电化学工作站CHI660E测二极管1N4007和2AP10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二极管1N4007的正向降压约为0.5 V,与DH6101伏安特性仪测测量数值接近,但略小于实验平台中给出值(硅二极管0.7 V左右),二极管导通后,电流随着电压增大急剧增加。二极管2AP10的正向降压约为0.35 V,与DH6101伏安特性仪测测量数值接近,略大于实验平台中给出值(锗二极管0.2 V左右),二极管导通后,电流随着电压增大也急剧增加。图3中同样对这两条曲线做了高斯拟合,发现它们的拟合度很高(见表1)。
(三)以赛促教模式的开展
各高职院校间可以联合举办汽车营销与服务技能比赛,主要包括互联网营销、微信营销、分享营销等项目竞赛,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动员学生在项目比赛中深入学习某一项专业技能,并在比赛中灵活运用某一项专业技能,最终在汽车营销、汽车服务等方面实现质的提升。
(四)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据调查,现存的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常规专业课程体系和核心专业课程体系组成,其中,常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如汽车文化、汽车机械制图、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构造检测、汽车美容装潢、汽车使用与保养、市场调研与预测、汽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而核心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汽车营销实务、汽车维修接待实务、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等课程。然而,对当下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虽然该体系的构成要素丰富、课程内容全面,但是却缺少了一些新形势所需的必备要素,如新能源汽车概论、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全案、汽车服务企业+移动互联网理论与实操、互联网营销、微信营销、电话营销、汽车4s店营销及服务技能系列讲座、汽车4S店运营与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因此,各高职院校需要认真优化和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合理调整专业岗位技能培养模式(前后对比如下表),致力于重构科学、高效、有序的专业课程体系。
(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为实现分层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各高职院校应努力争取相关汽车企业的资金帮助,与其形成通力合作的互惠关系,开发建设基本技能实验基地、专业基础实验基地、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其中,基本技能实验基地主要用于服务一年级新生,帮助他们掌握实践基本操作技能;专业基础实验基地主要服务于二年级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汽车整车、零配件的销售与管理、汽车企业经营管理、汽车商务谈判与沟通等技能;专业综合实训基地主要用于服务三年级学生,引导学生掌握汽车保险理赔、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等知识。
“其实眼下最发愁的是我们,在具体的规定出来前,还不知道未来业务开展上会不会产生一些变化。”某银行旗下公募基金的市场部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此前银行系基金的产品在销售时一直“背靠大树好乘凉”,母行多多少少在销售上会给予一些“关照”。理财子公司成立后,银行系公募基金的优势可以说是荡然无存,未来无论是在客户资源、还是销售渠道上,都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四、结语
在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企业、专业教师都需要竭尽全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与价值,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贺.“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6-77.
[2]李晓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汽车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培训,2017(6):234-235.
[3]罗晓莉.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10):203-204.
[4]边伟.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7(4):89-92.
[5]王辉.售后服务市场将进入繁荣期[N].中国质量报,2012-11-06.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240-02
作者简介: 王启峰(196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工程师,就职于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汽车营销与服务。
◎编辑 王 敏
标签:新形势论文; 高职院校论文;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