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的应用对策研究_宏观调控论文

政府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的应用对策研究_宏观调控论文

政府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的应用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宏观经济运行风险及宏观调控的童义

(一)宏观经济运行风险

1、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过剩的货币表现有两个,第一是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第二是一般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的和持续的上涨。中国经济已经同时出现了产生这两种现象的迹象,因此要特别关注流动性过剩问题。

目前,全球都存在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全球快速流动的资本主要是金融资本。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的大环境,对金融资本在快速流动中创造更大的流动性具有极大的作用。我国的经济规模大,国际资本争先恐后地流入,促使了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变得更严重,资产价格泡沫积累的风险更大。

2、收入分配风险

市场经济客观地滋生着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导致社会成员之间出现贫富不均,甚至两极分化问题,收入分配不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严重性和后果实属不能忽视的社会问题。

3、信贷活动风险

宏观经济运行中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投放虽有所增长,但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度仍不对称,跟不上其发展步伐,贷款的效益得不到提升。我国的信贷调控政策决策和落实过程中可能产生银行信贷结构失衡的风险:信贷投向存在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于大企业、大项目的现象,贷款的重点投向与经济发展的重点需求存在不大一致,有着明显偏差的风险,国家的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提升。

4、环境保护风险

作为保增长、刺激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推出十大产业振兴计划。这些产业与国民经济关系较大,但同时也都是典型的非环保产业。从钢铁和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来看,国家为了挽救钢材,市场避免钢企遭受更大损失,把钢铁产业列为振兴规划之列。因此扩大钢铁产业的规模,从而刺激国内钢材市场消费。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基本目标也是要扩大市场的总体消费规模。但与此同时,当这些典型的传统行业列入十大振兴产业之后,对生态和环保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在前几年的宏观调控之中,传统行业产业的升级和环保要求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现在对钢铁和汽车等传统产业的大规模刺激,可能会在环保问题上走回头路。因此,随着产业振兴计划的推进,企业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风险将会进一步扩大。

(二)宏观调控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转变职能,政企分开,企业成为直接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经济实体,政府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初期,市场功能尚不完善,市场公平竞争的效应及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效应也不明显,这时,为了维持市场的形成所需的社会经济环境就需要一个额外的力量。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逐步成熟过程中,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才能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加快形成和发挥良好效应,才能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维护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财富最大化,实现和谐社会、国家经济安全。

二、政府审计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一)政府审计的目标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相一致

审计的本质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如果“免疫系统”不健全,就会产生严重后果,要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论告诉人们,一是政府审计的本质不仅仅是对国有资金的监管、看护、守卫,更重要的是要发挥警示、预警、防范、抵御和建设的作用;不仅仅是守门,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的安全运行,维护和保障人民的利益。

我国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最终实现效率与公平。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维护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财富和社会幸福总量的最大化,实现和谐社会、国家经济安全。

政府审计与宏观调控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效地运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二)政府审计的监督范围与宏观调控的管理范围相一致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主要由中央银行、财政、计划、工商管理等部门制定和实施,并通过运用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及有关措施来实现。最终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可见,国家财政、金融等政府职能部门和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位一企业就构成了宏观调控管理体系的核心。

政府审计将财政、金融、企业作为主要监督对象,与宏观调控的管理范围相一致,并将这三个方面的审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享信息资源和审计成果,从宏观经济的高度,整合财政收支、货币收支、外汇收支等方面情况,为宏观调控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宏观调控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最终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主要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政府审计的指导思想与宏观调控的要求相符合

从指导思想上,政府审计贴近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最终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主要目标,树立了“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精神,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和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三、政府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1、预测预警作用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告诉我们,政府审计从制约、监管到看护、守卫,再到预警、防范,审计作用的发挥,要将审计关口前移,从事后监督改进到事前监督,审计工作提早介入,从源头上控制系统正常运转。政府审计通过客观分析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决策实施效果,对其中可能发生的失效、偏差与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对经济行为可能产生的不良问题在事前给予及时的预警,从而能够对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作出科学分析和判断,提出预案。这样,宏观调控接受到预测、预警信号,及时对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对可能产生的问题作出合理预期,制定并采取具体的措施,防止局部性的或苗头性的问题转变为全局性问题,保障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实现效率与公平,规避国民经济受到不良的影响,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2、监督防范性作用

政府审计依照宏观调控的精神和具体政策,通过履行审计监督基本职能,通过对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监督审计,检查相关部门机构是否贯彻执行宏观调控的政策规定,企业单位的经济行为是否符合宏观调控的大政方针,实现对整个宏观经济活动的监督制约,因而发挥其在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中的监督防范性作用。

3、落实建设性作用

即国家审计通过收集汇总分析研究审计和专项调查结果情况,特别是站在宏观的高度提出审计综合报告信息,落实分析宏观调控的政策执行情况,分析宏观调控的措施实施效果,并且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决策部门制定政策的分析研究,为国家宏观决策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信息,并提出客观、合理的审计建议和意见。为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管理建言献策,从而发挥其在宏观调控中的建设性作用。

四、政府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一)广泛开展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产物。国家审计引入效益审计模式,不仅符合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为宏观调控开展务实有效的经济管理工作开阔了视野,激发了活力。效益审计指对被审计对象履行职责、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重点关注来自财政、金融、企业的国有资金、国有资产低效配置、使用的问题。效益审计更多地关注宏观调控中社会资源配置功能是否充分发挥,经济资源是否处于有效的被利用状态,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我国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最终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总目标。效益审计是评价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一个有效手段,加大效益审计力度,审计机关投入更多的力量,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效益审计,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模式。在揭示查处损失浪费问题的同时,关注质量效益,关注节能降耗,关注环境保护,关注重大的资源生态破坏或毁损问题。当前开展效益审计,一是要理清财务收支审计和效益审计的关系。效益审计要科学地选择审计目标,财务收支审计则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支撑。二是要创新效益审计的领域,尝试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及效果开展绩效评估,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效益审计。为实现上述目标,要从以下方面积极探索。一是降低审计风险。宏观调控政策关系着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错误的审计信息及不公正或者错误的审计评价都可能对整个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开展效益审计要降低其风险。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效益评估标准体系。

(二)立足宏观调控,实施跟踪审计,突出重点专项审计

政府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项重大任务的工作中心,对中央和省确定的重大民生项目、重大投资项目、重大生态环境项目等实行跟踪审计,全程参与,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及时发现预防和抵御宏观调控政策决策和落实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风险,保证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通过分析总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和完善、改革不断向纵深层次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需要注意从重点审计领域的问题突破。从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出发,相应调整审计监督的着力点:加强对重点国有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及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对事关宏观经济全局、资金投放量较大的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突出审计,以确保整个国民经济有序、稳妥、协调地发展。同时,要抓住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审计和调查,加强宏观调控专项资金的审计,促使有关部门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着力反映改革和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及时为修订或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三)关注民生民权审计,服务构建和谐社会

我国的民生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这三方面。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巩固和普及义务教育”,“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及“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就在于审计对国家公共财政入多少、如何分配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因此,作为审计机关要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报务,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执行《审计法》的基本着眼点。密切关注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紧密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切实加强对农业、社保、医疗、教育等关系民生的财政资金的监督,促进各项宏观调控惠民政策的落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社会公告对这些财政资金的审计结果,推动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沟通渠道。

(四)加强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对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维护财经法纪,促使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遵纪守法意识以及自我约束能力,推动党风和廉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国家宏观调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把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任中审计。充分利用审计成果,促进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和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制度。同时,实行审计情况通报制度,注重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制约和预防作用,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终为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而服务。

五,增进政府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的对策

(一)创新审计管理制度

根据新《审计法》的规定和发挥国家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作用的需要,为使审计这个“免疫系统”依法、独立、专门、主动去预防、揭示和查处问题,促进其他各系统的功能平衡,为宏观调控服务,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安全,要积极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审计管理体制,尽快建设形成能有效服务宏观调控作用的国家审计管理体系。要对国家审计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定进行改革创新,增加和强化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职能,设立审计综合调研机构,履行审计综合调研分析和宏观调控决策参谋职能,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管理提供有效服务。

一是审计要确保高度的独立性。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缺乏独立性,就难以对宏观经济管理进行独立公正的评价,这是审计理论中不争的事实。因此顺应时代潮流。改变我国国家审计的隶属关系,使其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二是审计工作必须具有系统性、全局性、整体性,审计内容紧紧围绕国家宏观调控和国家经济安全来进行,一切审计项目的安排,都不能脱离这个中心。三是“免疫系统论”告诉我们,将审计关口前移,从事后审计向事中、事前审计转移,克服审计的滞后性。

(二)完善审计法规制度

政府机关在认真学习领会新《审计法》和中央有关宏观经济调控管理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审计在宏观调控政策决策和落实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的专门法规制度,从法律上确定国家审计机关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能,从法律上保障国家审计人员行使正当的监督职能。如制定《国家审计机关为宏观经济调控服务的实施方法》、《国家审计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考核评价标准》等,修改不适应国家审计机关发挥宏观经济管理作用的法律法规,对国家审计机关如何为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调控服务、如何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等方面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三)创新审计运作机制

为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好国家审计在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必须创新审计运作机制。

第一要完善审计对经济运行的评价体系,审计监督要做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运转,为宏观调控服务的目的,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随着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审计工作将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不断适应宏观调控的需要,克服审计监督结果信息滞后的局面,随时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建设性的决策依据。

第二要创新审计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管理办法。要广泛听取和收集意见,充分考虑便于审计参与宏观调控的因素,确保制定的规划和计划科学有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作用。

(四)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提高队伍素质是提高审计机关自身建设的必由之路。审计工作应当将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加强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步伐,国家审计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审计技能和学历教育等方面,其中应当对审计人员进行终身的专业知识和审计技能的教育。发展中的审计手段,除了加强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外,更要加强软件的开发应用,这也是提高审计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一。必要时,探索实施审计干部到财政、金融、发改委等综合经济部门的交流制度,掌握这些部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标签:;  ;  ;  ;  ;  ;  ;  ;  ;  ;  ;  ;  ;  ;  

政府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的应用对策研究_宏观调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