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视野中的“意象”与“意境”_文学论文

语文教学视野中的“意象”与“意境”_文学论文

语文教学视野中的“意象”和“意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象论文,意境论文,语文教学论文,视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30年来,国内学界谈论“意象”和“意境”的人很多,有从美学角度谈的,有从文学理论角度谈的,有从文学批评角度谈的,有从作品鉴赏角度谈的,也有从比较诗学角度谈的,等等。但是,很少有人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谈,本文就此作点尝试。所谓语文教学的角度,也就是只关注其知识和使用的角度。

“意象”有3000多年的发展史。先秦时期,在《尚书》、《左传》、《国语》、《老子》、《庄子》和《乐记》等典籍中就出现了“象”的术语。《易传》初步建立了“意”与“象”的关系,并奠定了其哲学基础。东汉初期,王充《论衡·乱龙篇》熔铸了“意象”术语。齐梁时,刘勰首次将“意象”术语引入文学领域,使其成为一个文论范畴,标志着“意象”范畴的形成。唐宋以来,“意象”范畴被广泛地用于文艺评论中。

可见,“意象”是一个古老的范畴,其中积淀着非常丰富的历史信息,加之古人在运用“意象”时比较随意,缺乏精确的概念界定,于是“意象”又成为一个内涵复杂的范畴。要理解它,有两个关节点值得注意:其一,意中之象。这种意涵本原于《文心雕龙·神思》篇所说的:“窥意象而运斤。”此“意象”是指作家正在构思、还未表达的内心表象;其二,达意之象。这种意涵本原于《易传·系辞上》所说的:“立象以尽意。”“象”成为达“意”的工具,成为“意”的载体。后来此“意象”是指已经表达在文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事实上,从语源学角度看,“象”是一个母范畴,“意象”只是其中的一个子范畴。此外,“象”还衍生出许多子范畴,诸如“物象”、“兴象”、“形象”、“景象”、“境象”、“气象”等。不过,其中只有“意象”和“兴象”的使用率较高,影响也较大。“象”最早用于文艺领域是从《乐记》开始的,唐宋以降与“意象”并行于文艺评论中。实际上,文艺中的“象”就是“意化之象”,或者是“意中之象”。虽然不言“意”,其实“意”就蕴含在“象”之内了。这样说来“象”和“意象”在内涵上并没有多少区别,几乎是等义使用的。

在西方文论著作的中译本里,也大量存在着“意象”范畴。其实这些“意象”是对于英语“image”的意译,有三个基本意涵:其一,是指过去的经验表象在记忆中重现,是一个心理学层面的概念,类似于我国的“意中之象”,又译为“心象”;其二,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类似于我国的“达意之象”,又译为“形象”;其三,是英美意象派的关键术语,是接受了我国汉字和古典诗歌影响的产物。前两个意涵的“意象”只是一种翻译,其实与我国的“意象”无关;后一个意涵虽与我国的“意象”有一些关系,但意象派的代表人物庞德其实并没有接触到我国的意象理论,而只是从我国汉字和古典诗歌中悟出了“意象”的存在和特点。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西方文论中也有与我国相同的“意象”范畴,其实两者是不大相同的。

与“意象”相比,“意境”稍显年轻些,但是也有2300多年的发展史。在《商君书》、《庄子》等先秦典籍中,“境”只是一般术语,多指疆土范围。东汉时才成为一个文艺术语,如蔡邕《九势》以“妙境”论书法。后来,嵇康《声无哀乐论》以“甘境”论音乐,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以“境玄”论文学。到了唐代,王昌龄《诗格》提出了“三境说”,其中就有“意境”术语,标志着“意境”范畴的形成。明清以来,“意境”被广泛地用于文艺评论中。

从语源学角度看,“境”也是一个母范畴,“意境”只是其中的一个子范畴。它与“物境”、“情境”等同胞兄妹一起,被“诗天子”(王昌龄的尊称)亲笔御封为诗神,分管着咏物诗、抒情诗和哲理诗。此外,“境”还衍生出许多子范畴,诸如“事境”、“实境”、“虚境”、“神境”、“化境”、“佳境”、“妙境”、“美境”、“诗境”、“词境”、“写境”、“造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等。如果仔细辨析,其中有些是本体层面的境(如“物境”、“情境”、“意境”、“事境”等),有些是创作层面的境(如“写境”、“造境”、“实境”、“虚境”等),有些是文类层面的境(如“诗境”、“词境”、“文境”、“曲境”等),有些是批评层面的境(如“妙境”、“佳境”、“神境”、“美境”等)。从使用频率看,“境”最高,其次才是“意境”。同样,“境”也是“意化之境”,或者是“意中之境”。所以,“境”即是“意境”。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习惯运用“意境”术语,就使“意境”显得格外突出,成为所有“境”的“大共名”(荀子语)了。

那么,什么是意境呢?这是近百年来人们一直想说清楚但又说不清楚的难题。据统计,学术界对于“意境”概念的定义有20多种。为什么会有这样多呢?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方面看,古人对于“意境”概念没有严格的定义,运用时比较随意,各人的用法很不一致。甚至除了“意境”术语之外,还将“境”、“情景”、“意象”、“境界”等作为“意境”术语用,衍生出许多处于同位概念的“别名”(荀子语)。再加之“意境”与“兴寄”、“神韵”、“意趣”、“韵味”等概念有些暧昧关系,就使“意境”显得更加难以理解。从主观方面看,各人阐释“意境”的方法不同,有“以古释古”的,有“以今释古”的,也有“以西释古”的。加之处在学术创新的语境里,人们都想标新立异,自成一说。这样,既促使“意境”研究繁荣,也造成了“意境”内涵的泛化。我认为,既然“意境”是古代文论范畴,那么阐释时就要充分尊重古人的意见。因此,我倾向于“以古释古”。近几年来,我对于“意境”泛化现象作了一些清理的工作,并对“意境”概念重新界定。所谓意境,就是情景交融、意溢象外和人与自然审美统一的意象结构和美感形态。

现在,来谈谈“意象”与“意境”的关系问题。在古代文论史上,对于“意象”和“意境”术语的使用,呈现出一团乱糟糟的现象。但是,从上文简单梳理的情况来看,“意象”与“意境”有各自独立的发展史,似乎不存在什么关系。其实不然。王昌龄在首创“意境”范畴的那段文字中就先用了“境象”术语,接着又用了“意象”术语。近人林纾在题为“意境”的一节文字(见《春觉斋论文》)中,与“意境”同时用了“景象”和“气象”术语。所以,至少在他们两人看来,“意象”与“意境”是有关系的。至于明清时许多人将“意象”当作“意境”使用,就更能证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关系了。

那么,“意象”与“意境”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古人虽没有明确地论述这个问题,但还是有所考虑的。现结合古代资料,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谈“意象”与“意境”的不同点。如上文所说,“意象”扎根于《易传》,萌生于《论衡》,形成于《文心》;“意境”扎根于《庄子》,萌生于《九势》,形成于《诗格》,两者各有渊源,各有自己的发展史。此外,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象”与“境”不同。所谓“象”,即物象,指单个自然景物。白居易《金针诗格》云:“象,谓物象之象,日、月、山、河、虫、鱼、草、木之类是也。”所谓“境”,即众象,指由多个自然景物构成的艺术图画。皎然《诗议》说“境”是“义贯众象”。王昌龄《诗格》说的“张泉石云峰之境”,即指此“境”是由泉、石、云、峰四种意象构成的。清人蔡宗茂《拜石山房词抄序》说:“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缟地,余霞绮天,一境也。再读之,则烟涛澒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出水,又一境也。”可见此两“境”都分别是由众多意象合构而成的。所以,象单,境复;象小,境大;象是属概念,境是总概念。

其次,谈“意象”与“意境”的相同点。共有三点:一是两者都有“意”元素,而且都是“意”字当头,揭示了我国文艺抒情写意的民族特色;二是两者都是指称自然景物的审美范畴,揭示了我国抒情文艺的审美传统;三是两者都是主观(意)与客观(象、境)的审美统一,揭示了我国美学重视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审美精神。

最后,回到解读我的“意境”定义上来,再谈谈如何运用“意境”的问题。这个定义有三个关键点:一是“情景交融的意象结构”。“情景交融”是本于唐宋明清人的共同看法。这是“意境”的第一层要义,从作者的创作出发,概括了我国抒情文艺的文本特征;二是“意溢象外的美感形态”。“意溢象外”是本于南朝宋以来人的共同看法。这是“意境”的第二层要义,从读者的阅读出发,概括了我国抒情文艺的审美特征;三是“人与自然审美统一”,我是对于“意象”、“意境”和“情景交融”的理论概括。这是“意境”的第三层要义,从学者的批评出发,概括了我国抒情文艺的美学特征。

那么,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如何判断文学作品有无意境?如何判断文学意境的优劣?

首先,“意境”的构成有“情”与“景”两个基本元素。判断文学作品有无“意境”,就要看它有没有“情”和“景”。两者都有,就是有意境;两者缺一,就是没有意境。其中自然景物(景、象)是很关键的元素。我国诗歌自古以来就具有“写景”的优良传统。《诗经》有“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语),《楚辞》以写“云龙香草”见长。南北朝诗歌“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刘勰语)。据统计,《唐诗三百首》有日72次,月96次,草42次,木51次,鸟31次;《花间集》有春203次,花155次,风131次,月125次,柳97次,雨74次,云68次,莺57次,燕47次,鸳鸯46次,等等。所以,黄宗羲《景州诗集序》说:“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刘熙载《艺概·诗概》说:“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诗不出此四境。”这些都是对意境特点的揭示。

其次,关于文学意境优劣的判断,有三条标准:(1)有无情、景;(2)情景是否交融;(3)有无象外之意。此三条都具备者为优,具备其中两条者为良,具备其中一条者为劣。如果此三条都不具备者,就没有意境可言了。根据这些标准就可以分析一切抒情文艺的意境了。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是以景胜;“感时花溅泪”,是以情胜。此两句有情,有景,有交融(只是程度不同),故是状写意境的佳句。钟惺《唐诗归》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说:“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所以,这首“孤篇盖全唐”的诗就成为状写意境的精品。一般说来,意境大多表现在抒情作品中,当然叙事作品也是可以表现意境的。如《西厢记》写张生、莺莺看月时各有各的心情。金圣叹评云:“字字写景,字字是人”;“写人却是景,写景却是人”。可见其意境是很美的。

标签:;  ;  ;  ;  ;  ;  

语文教学视野中的“意象”与“意境”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