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认知调查与分析论文_方奎明

岳阳市中心血站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了解岳阳市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知识认知现状与行为,为无偿献血员招募及相关工作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问卷设计时参考同类型。结果 在校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未献血者主要担心献血会传染疾病、认为自己身体差、怕痛等。结论 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无偿献血的宣传,让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无偿献血对个人、社会的意义,积极投身到无偿献血中去,以保障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无偿献血;影响因素

人们从了解献血,到形成献血的意愿,再到捐献血液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大学生是献血的生力军,也是无偿献血群体中的低危群体,其血液安全性较高,是可靠、稳定血液的主要来源,对有效保障临床用血和血液安全起了重要作用[1]。现以我市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旨在了解当前大学生无偿献血知识认知现状与行为,以期为无偿献血员招募及无偿献血工作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7年4-5月,对我市在校大学生采用学校、年级、班级分层整群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967份,有效应答率为98.4%。

1.2 调查方法

采用匿名填答问卷方式收集数据,问卷设计时参考同类型调查问卷[2]。在教室统一当场发放,说明调查目的、填答注意事项,当场逐一收回,以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3 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包括:①对象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年级、献血情况等;②对无偿献血法的认知程度,包括无偿献血的目的和意义、相关政策;③对血液知识的认识,包括血液的成分、作用、生成、分型和功能等;④影响无偿献血的因素、对献血安全性的认识;⑤对无偿献血工作的建议等。

2 结果

2.1 大学生基本情况

1967名大学生中,男生1112名,女生855名;其中已参加献血者750名,无献血经历者1217名,见表1

2.3 未献血者相关认识和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未献血者主要担心献血会传染疾病、认为自己身体差、怕痛等,见表3。

3 结论

自愿无偿献血制度是我国施行的基本献血制度,献血者从对献血知识的初步认知到采取自愿无偿献血行为要遵循“知-信-行”的转变过程[3]。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等自身优势,是无偿献血的宝贵群体。分析、研究在校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知识的认知程度、态度、行为状况等因素之间相互的作用关系、有助于在大学生中开展无偿献血工作[4]。

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影响大学生的献血行为[5],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因此,学校应坚持联合采供血机构等单位拓展无偿献血途径,多渠道、多方面、长期性来提高学生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认知,才能使无偿献血知识人人皆知,才能使他们对无偿献血知识有一正确的认识,从而主动自愿地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中。一方面,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应当认识到网络媒体重要性,充分利用网络宣传。以“无偿献血”并组织以献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演讲、抢答、辩论等相关比赛活动,提高大学生对献血的认知;另一方面,在学校设立献血常驻点方便献血[6],主动发放献血宣传资料,定期开展献血有关知识讲座。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献血行为的因素有70.8%的大学生担心献血会传染疾病,这可能与流动采血车环境不好,及以往新闻报告中献血感染个例而产生不良影响有关。因此,流动采血车应该注重环境舒适度、服务满意度建设,弱化负面印象[7]。另外要建立创新管理模式、反馈机制,可以通过“血站公众开放日”等方式组织学生参观、了解安全无偿献血、用血的全过程,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奉献感,并可全面展示血站运行管理,打消献血者的疑虑,从而提高献血积极性;其次,大学生不愿意献血的原因是“认为自己身体差”,这可能与在大学生活中,缺乏锻炼,学习压力大,生活、饮食习惯等有关。因此,高校宣传要从普及血液生理知识入手,以科学道理说明献血对人体无害,而且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等;高校要加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多开展体育活动,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可在宣传栏、校园网站上等途径表彰献血积极分子、志愿者,并建立学分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热情;教师和党员应率先无偿献血发挥其榜样作用;运用公众形象人或名人效应来吸引更多在校大学生了解无偿献血的价值和重要性,以提高大学生的关注度。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并且是无偿献血的主要群体,发展好高校学生这支无偿献血主力军队伍,对无偿献血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无偿献血的宣传,让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无偿献血对个人、社会的意义,积极投身到无偿献血中去,建立一支庞大的、自愿的、固定的大学生无偿献血者队伍,以推动无偿献血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钰. 大学生无偿献血的现状及思考[J]. 改革与开放,2016(12):74-74.

[2]李忠,赵轶伦,林振平,等.无偿献血动机评价量表的编制与修订[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2):164-167.

[3]毕岐勇,陈霄,王志丽,等.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献血宣传方式与宣传效果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4):525-527.

[4]宋春明,颜峰,王岩,等.高校学生无偿献血动机分析及招募策略[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3):300-302.

[5]王艳梅,窦东梅,李博.在校本科生再次献血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1):65-67.

[6]宫本兰,孟庆丽,周世航,等.全国省市两级血站献血点设置现状与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4).

[7]张小丽.献血者满意度调查与献血服务质量改进成效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6,22(4):84-85.

论文作者:方奎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岳阳市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认知调查与分析论文_方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