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是围绕学生而运行的,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主要产品,是学校联结学生的纽带,是学校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成长与发展的根本手段。可见,课程对于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意。
一、课程对于学生的意义
1、课程关乎学生的全面而个性地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句空话,必须通过能够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来实现。破坏课程结构就是破坏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依靠课程。学校课程保障学生个性发展的根本制度就是学校课程必须具有充分的可选择性。
2、课程关乎学生发展潜能的释放
素质教育根本的追求就是让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在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多开设一门课程,就为学生智慧潜能的释放多打开了一道大门;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与学生的实践具有直接的联系;学生智慧潜能的释放与发展同学校课程的探索性具有天然的联系。
3、课程关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课程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基于兴趣的有选择的课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真正有兴趣的学习,不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为了学生的全面、个性、可持续地发展,我们必须大力探索推进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丰富拓展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实施有效性。
二、课程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新课改以来,学校从本校的校情出发,按照课程开发的要求,确定了课程开发程序,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课程审议委员会,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进行了学生需求评估、教师需求评估等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意向征询,确定了课程开发指南,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
在前期课程开发探索中,主要从以下几个个方面开展了一些有效的工作:
一是从教师着手,以校本培训与课程开发、校本教研为切入口,硬拖着一批老师进入到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列。利用校本课程建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完善知识结构,挖掘多方面潜能,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综合素养。
二是从学生着手,以课程选择和评价为切入口,全面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工作。让每位教师初步了解了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校本课程建设对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从思想上提高了教师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从整体上引导和调整不同类型校本课程的设置,开发了一部分受学生欢迎并利于学生学业发展和综合能力提高的校本课程。
三、课程开发的对策与方向
1、更新课程理念,提升课程开发能力
针对整合课程过程中存在思想困惑和认识误区,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树立崭新的校本课程观,这些理念主要包括:
(1)树立“发展性的功能观”——认清课程开发的价值意义
校本课程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地方特色、学校实际和学生现实需求,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校本课程承载着一所学校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文化价值取向逐渐沉淀成一所学校的特色。
(2)树立“综合性的结构观”——构建大课程观
开发校本课程是一个全员参与、全程体验、全方位架构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室尽其能、时尽其效、脑尽其思、心尽其享”。
(3)树立“生活化的内容观”——解决“课程资源匮乏症”
关于开发校本课程有不少老师困惑:“我什么都不会,不知道搞什么好。”其实,生活即教育,学校、社会、自然处处皆课程。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学校文化资源、地域资源、人文资源,为我所用。
(4)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 确保课程实效,保证长效
课程改革是一个连续的、持续的、永不完美、永不满足的过程。要想改革成功,就必须以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推动、推进。
通过进一步更新观念,解决了课程开发过程中“为什么”、“ 怎么做”和“如何评”的问题,为下一步实施课程开发明确了思路。
2、完善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模式
为了保障课程实施的效果,必须改革完善相应的学习模式,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有效做法:
(1)选课制:开设“课程超市”,学校在期初给每个学生提供课程菜单(含课程名称、简介、广告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报志愿。
(2)微调制:每门课程第一次开课后,学生觉得不符合自身要求或不感兴趣,可向学校提出变更校本课程的申请,由学校进行微调,但以后如无特殊情况原则不能再进行第二次变换。
(3)全员制:全体学生必须修完两门校本课程,获得相应学分。
(4)走班制:根据学生选课情况,打乱原有的行政班级,实行走班制。
(5)层级管理制:每周校本课程由校级领导、教科教务、年级组三级同时进入各教学班级进行“三查”,查师生出勤、查教案课件、查教学组织。
3、构建转化生成性课程体系,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
从逻辑角度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层面的课程是“一般”与“具体”的关系,三级课程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促进。自上而下逐级引领,自下而上逐级具体化。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让课程资源无限放大。三级课程者相辅相成,共同体现并完善了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三类课程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学校的课程能力。
然而,课程资源的无限性遭遇了课时的有限性的制约,为了有效解决二者的矛盾,必须走转化生成之路,构建转化生成性课程体系。学校要主动联系自身学校课程发展历史和教育现实需要,对地方的课程转化予以转化,甚至同时对国家课程精神予以创造性地落实,最终整体生成学校课程。学校要从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乡土化和校本课程生活化三个方面设计个性化课程结构与构建生成性课程体系。
在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首先,要准确理解国家课程方案精神,对其实施过程作适当创新,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评价标准和方法作适当改进。其次,积极探索在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指导下,按照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的实际,以保证、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为目标,合理调整必修、选修科目或模块的教学顺序、教学组织。再次,按照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大纲,依据学校、教师、学生实际,制定出模块《课程纲要》。最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对选修课的研究,在充分考虑高考方案的导向和学生发展实际的前提下,做好学生的选课指导,尤其要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类指导。
总之,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难点、热点,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实践、反思、完善和提高。只有以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原料,运用精湛的“厨艺”技巧,才能烹饪出符合不同学生口味的美味大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要。
参考文献:
[1] 汪建华.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思考[J].课程教学研究,2013,(06)
论文作者:别占旗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
标签: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校本课程论文; 是一个论文; 校本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