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文生态系统与“蘑菇”理论探析_蘑菇论文

科学人文生态系统与“蘑菇”理论探析_蘑菇论文

科学人文生态系统与“蘑菇”理论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蘑菇论文,生态系统论文,人文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20(2005)02-0148-07

在自然界的森林里,只要具备一定的光、热、水、气、土等条件,就能在林地上成片地生长出蘑菇。这种自然现象对我们探索理论创新、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有所启示。大到某个国家或时代,小到某个院所或团队,包括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在内的所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以及各类人才的涌现,总是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关联性与相似性,不仅反映人文生态系统对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而且体现两者之间相互统一、依存和互动的关系。由此给人们启迪,在当今现实生活中,构建和谐协调的科学人文环境,对于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哲学、文学、艺术等为代表)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形成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这种环境,并不是人为撮合的,而是在长期自然的、平等的、宽松的相互交流、磨合与撞击中形成的。当今世界,一切竞争的关键,说到底就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的培育、成长和发展需要一定的人文生态环境。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在调整科技发展战略时,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为研究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上。

本文试图运用生态学、科学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蘑菇现象”的科学分析和理论探讨,以及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之间的和谐性、统一性、依存性和互动性的认识,探索并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文生态系统理论——“蘑菇”理论,提出营造有利于创新和人才成长的人文生态环境。

一、“蘑菇理论”的研究背景

1.问题提出的缘由

“蘑菇现象”在自然界中是一种客观存在,并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这种自然现象被引申而用于解释社会现象,即营造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并由此提出一种实现创新与人才成长的理论——“蘑菇理论”,其缘由在于它能够揭示一种理论创新、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人们可以认识、掌握和运用它,并用以指导实际工作并从中受益。这是研究“蘑菇现象”和“蘑菇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蘑菇理论”最初的启迪来源于一位科学家对于人才成长与成才环境关系的论述。1999年11月12日,时任科技部副部长的徐冠华院士在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面对来自中关村的50名高新技术企业老总畅谈世界科学技术前景与中国机遇。在谈到人才问题时,他说:“我们应该想办法,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创造一个有利于尖子人才成长的环境,像森林中的蘑菇,在温度湿度合适的地方,蘑菇就能成片地生长。”[1]他以独特的见解和表达方式,第一次用“蘑菇理论”诠释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问题,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思。此后,他又多次在不同场合深入浅出地论述这个命题。概括起来,其核心论点有四:第一,在人才问题上,环境的作用非常重要;第二,一个人才的成长,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人才和周围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构建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服务和营造创新文化,营造这种“长蘑菇”的环境;第四,我们没有必要去种蘑菇,因为森林里只要有一定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等,蘑菇就会成片地自然地生长。这位科学家多次论述同一个命题绝非偶然,这不仅反映了一种执著与追求,而且通过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认识,深刻揭示了一种规律。让人由最初的新奇和感悟,逐渐上升到一种理性认识:这种看似简单而浅显的比喻,蕴涵着深奥的人才理论,进而激发人们对这一现象及其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

2.“蘑菇”现象的生态学认识

生态学(Ecology)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rnst Haeckel)在1869年提出的,名词的英文词首和经济学(Economics)是相同的,都是Eco-,起源于希腊文Oikos,是家庭居处或环境的意思。由此可见,生态学和经济学、家庭、环境等从词源和词义上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态学原是一门研究动植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主要分支之一。[2]由于人类环境问题的凸现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生态学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活动方面,把人类这一个生物物种也列入生态系统中,以此来研究并阐明整个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问题,使生态学成为一门领域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科学。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也渗透到生态学的领域中,赋予它新的内容和动力,使之成为多学科的、当代较活跃的科学领域之一。

生态学把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Population);一定自然区域中多种不同生物的总和称为群落(Community);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的综合体就是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彼此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人类所生活的生物圈(Biosphere)就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而无数大小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池塘、湖泊、河流、草原和森林等)和人为生态系统(包括城市、工厂、矿山等)组成了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自然界中物种、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同样可以感知和认知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人群、团队与科学人文生态系统之间的必然联系。可以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和政策导向,通过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机制和制度创新,通过社会舆论、共同认可、目标追求、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等各种不同渠道与方式,不断调整人与人,人与人群或团队以及人群之间、团队之间,乃至某个人、人群或团队与整个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不断趋向于相互协调与和谐,求得共同发展,形成一种有利于促进人的进步和科学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环境——创建科学人文生态系统,构建和谐社会。

人是自然界的精灵,尤其是掌握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人,不仅是识大局、知冷暖、有感情的人,而且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和决定性意义的要素。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人才成长的全过程离不开环境,并对环境产生影响。他们在面对各种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同时,也要承受团队与个人在事业上的成与败、进与退、名与利、荣与辱等许多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心理的、感情的种种压力与考验。我们研究“蘑菇现象”,其目的在于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既要见物,更要见人,让政府和社会通过一只无形的手——人文关怀,给每一个人以最能激发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潜能的机会与动力,营建最适宜“长蘑菇”的人文环境,促使创新人才全面发展。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自然生态学的观点来认识和解读人与人、人与群体(团队)、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际、人群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里更多的体现为相互沟通、理解、信任与支持,体现为和谐氛围中的激励与融合。

二、“蘑菇”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与普遍意义

1.“蘑菇”理论的基本概念

“蘑菇”理论是研究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创新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新兴的边缘性、交叉性理论。

“蘑菇”理论主要着眼于科学人文生态系统,确立全新的创新文化理念,其核心是和谐,即和谐的心理状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学术氛围、和谐的创新环境,进而创建和谐的人文社会环境。纵观古今,横贯东西,人才成长与科技创新离不开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这种自然与社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和谐,能产生探求科学认知与技术发明创造的勇气和动力,能克服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的思想障碍和不良习气,能创造相互沟通、碰撞、融合的学术氛围,能形成人与人之间宽厚、宽松、宽容的心态和心理,源源不断地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生态亲和力,促进“人本”生态的理想平衡和优化发展[3],由此构建新型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社会。

2.“蘑菇”理论的主要特点

从社会学、生态学和人文科学的观点认识“蘑菇”现象,研究“蘑菇”理论,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运用生态学、人文科学的基本原理,采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解决人才成长与创新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问题,拓展人文生态学的研究领域。

第二,通过由个别到整体、由单一到综合、由静态到动态地研究人文生态系统的构建,认识和尊重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第三,采用由定性研究逐步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探索人才与成长环境的相互作用和“长蘑菇”所必需的人文生态条件、生态因子,从基本构成要素与内涵提出定性评价和量化分解,建立评价科学人文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

3.“蘑菇”理论的普遍意义

“蘑菇”现象是自然界常见而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森林生态系统对各种生物物种、环境资源和生态因子等不断进行自我调节、逐步形成相对稳定与和谐环境的过程,其核心是“创造和谐”。借鉴这一现象,构建“蘑菇”理论,指导创新实践和人才成长的过程,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1)开放的必然性。开放是活力与生机的象征。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大系统,森林中蘑菇在一个广阔而开放的环境中自由生长,同时接受外界大环境和自身所处小环境的影响,兼容并蓄,博采群芳,通过个体与群体内在的生命力而悄然生长。同样,科学人文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有利于形成以合作与竞争互动为特征的科学家群体,使之成为当今知识创新的主导力量。[4]尤其是大跨度、多学科之间的开放,能进发无数创新的火花,产生集体的创造效应。封闭的环境不仅长不出成片的好蘑菇,相反会造成个体和群体的窒息与僵化。

(2)竞争的不可抗拒性。竞争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运行法则和普遍规律。竞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优胜劣汰,不可逆转。物种在竞争中进化,社会在竞争中发展,人才在竞争中成长,各种资源在竞争中不断优化组合。有了竞争,事物的发展才有进退取舍和选择比较,人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才有驱动力和价值取向。当然,这种竞争应当是客观、有序、公开、公平、公正的,既表现为无情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一面,同时也表现为相互的、可以在竞争中达到新的平衡与协调的一面。竞争的过程是不断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自行调节、重新定位的过程,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过程。

(3)协作的永恒性。协作集中体现了哲学的基本观点,即一切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发展的。森林中的蘑菇与社会的人群一样,相互之间存在着共生、互动与依赖关系。正如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衍,需要同另一种或多种生物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建立一种相互依赖、相互扶持和相互支撑的关系一样,人的成长、成功与发展,同样需要人与人、人与团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赖、支持、鼓励与宽容的协作关系,形成彼此之间目标与利益相对稳定、相互协调的共同体。如果人与人之间相互防范,相互拆台,甚至恶意阻止他人的发展,结果将是两败俱伤。如果假定他人不能合作而拒绝与他人合作,一味单打独斗,终究成不了大气候。

(4)流动的普遍性。流动是促进事物生存与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需求和本能。这种流动不仅体现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物种在生存、繁衍与发展进程中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的稳态流动,而且还体现为物种在自然淘汰、适者生存和对自然环境选择中的突变性流动。这种出自生物物种本能的流动,总是按照一定规律和方向,朝着最适宜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转移。正如人才总是向着技术、资金与知识高度密集的地方聚集,向着最能实现其价值、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环境流动一样。流动的普遍性自然形成了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既相互适应又双向选择的生存与发展机制。

(5)结构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能量和物质的流动能够产生整体功能。这是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绝不是简单叠加)的必然结果。没有整体功能的体现,就无所谓系统。整体功能的形成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密切相关,双向互动。结构合理则功能正常,结构最优则功能最佳。同时,功能的发挥和变化反过来影响结构的变化。科学人文生态系统之所以成为系统,不仅在于人与物即各类人才、基础设施与条件状况的构成,还在于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当创新团队的各种要素结构优化、共同作为的时候,才能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为使创新人才成长和团队功能发挥,必须强调结构的合理性和系统的整体性。

三、大力营造有利于“蘑菇”成片生长的人文生态环境

1.对“蘑菇”理论的科学理解与实践应用

“蘑菇”理论以人为核心,以建立和谐的创新文化环境为目标,把生态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引入对人才成长与创新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汇集了从物质到精神、从生物圈概念到智慧圈概念等方面的内容。森林中为什么不需要种蘑菇?是因为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中已经形成并具备了菌体生长发育的条件,使蘑菇能在自然淘汰与选择中成片地生长。同样,在科学人文生态系统的实践中,必须充分尊重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了解影响科学人文生态系统的各个生态因子和要素,明确各自责任,共同作为,以求构建生长“蘑菇”的环境。应主要从以下层面入手:

(1)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制定政策,整合力量,完善服务。准确把握人才成长的规律、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目标需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配置人才资源,提供科技创新平台。从科技管理体系、条件支持与服务体系、政策与法制保障体系等方面,体现政府在创新人才成长中的引导、支持、激励与保障作用,真正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护人才。

(2)社会的责任。主要是社会需求,公众支持,舆论导向。当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需求上升到全面依靠科技进步的时候,创新就有了强大的原动力。在不同阶层的广泛支持、共同参与以及公众媒体的舆论导向之中,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关爱人才、激励成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3)院所的责任。通过院所负责人的组织、协调和配置,以人为核心,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和“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用新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科学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科学想像力和创造力,实现人与事业的共同发展。

(4)团队的责任。主要是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以领军科学家或专家群为核心的创新团队,是直接从事知识创新、培育新秀的承担者和载体。科研团队能否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取决于领军科学家的水平,其品质、能力与行为的典范作用,直接影响院所及团队的人文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团队的责任也就是领军科学家的责任。无数实践证明,一个团队只要有一个或几个出类拔萃的科学家,就可能形成一种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创新氛围,不仅能创造出一流的成果,在国际同一领域中占据领先地位,而且能在这方人文生态的沃土上成片地生长出好“蘑菇”。

(5)自身的责任。每一个加盟创新团队的成员均在各自的岗位上肩负着提高素养、增强能力、团结协作、刻苦实践的责任,并不断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融入团队,形成合力,以求到达光明的彼岸。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两点:其一,上述影响创新的五个层面的因子,前两个层面构成外部环境,后三个层面构成内部环境,在相辅相成、各司其责的前提下,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尤其是创新团队中领军科学家与拔尖人才的作用最为关键;其二,科学人文生态系统并不是由人为简单地叠加缀合而成的,而是在共同的奋斗目标与丰厚的文化积淀之中自然形成的。

2.充分发挥“蘑菇”理论中生态位的功能

生态位[5]是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即某个物种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在探讨“蘑菇”理论时,有必要科学地理解与应用生态位理论。

(1)生态位宽度。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有机体单位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它好比创新团队某个成员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从事科学研究实践所利用各种资源的理论最大空间,我们则把它理解为该成员的基础生态位。由于每一个成员在不同科研课题与领域中所承担的角色不同,而表现为其所处基础生态位的时间与空间也在发生变化。

(2)生态位重叠与竞争。生态位重叠与竞争是指自然界中生物物种为生存与发展而引起的竞争、分异、重叠现象。在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创新团队的成员相互之间为实现共同目标而产生的各种竞争、碰撞、交叉、协作与融合现象,包括岗位竞争、内部分工、相互协作、学术争鸣与成果分享等。它不仅涉及对各自所处的位置、资源分享的数量,而且关系到创新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在开放、竞争、协作中如何建立和谐稳定的共生互动关系。

我们在“蘑菇”理论中引用“生态位”的概念,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在构建科学人文生态系统中,必须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和谐共存、各得其所、互补互动、共同发展”为目标,进行科学的时间与空间布局,充分考虑团队成员的学历、资历、阅历、年龄、专业、性格,不断优化创新团队的层次结构和资源配置,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找到最适合的定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创新能量,施展其聪明才智,以期获得最佳生态位效能。

3.科学人文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与内涵

科学人文生态系统是社会人文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特指创新文化建设与人才成长环境,始终处于复杂、开放而又动态的性状。因此,构建科学人文生态系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为基础,体现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传统性、地域性和开放性。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家、民族、地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也在增强,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总体而言,科学人文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应当是相通的、有共性的,大体上包括:科学精神、科学理念、评价机制、气质与心理素质、政策环境、学术规范等六个方面。

第一,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各个领域事物的具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探索世界奥秘和追求真理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科学精神是人类社会精神财富的积累和永恒的旋律,体现了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贯穿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或理念和科学方法中。尽管学术界对“科学精神”尚无一致公认的定义,但我们不难在众多论述中认识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追求真理、服从真理的精神,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精神,辨误识伪、理性怀疑的精神,开放多元、竞争协作的团队精神,民主自由、平权公开的学术氛围,独立思考、踏实严谨的学风,求实求证、检验论证的意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美德,等等,而求实创新是科学精神不朽的内核。

第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人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尤其是掌握丰富科学知识、具有逻辑思维与敏锐感悟能力的人,则是创新主体中的精英。这是知识创新过程区别于一般生产性过程最显著的差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6]这段话既强调了知识与勤奋,也突出了人的主体作用。科技以人为本,任何时候都应把做好人的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一切围绕尊重人、培养人、吸引人、激励人,用机制与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激发人的创新激情,鼓励人的全面发展,以此作为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第三,建立完善的科学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鼓励创新的科学评价体系,规范科学技术评价活动,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一直是科技学术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的导向,而且涉及科学道德和长效机制的形成,直接影响到从选题立项到成果鉴定、乃至转化应用的全过程。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呼吁尽快建立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关注那些创新性强的小项目、非共识性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和年轻人的创新研究。建立科学评价与激励机制,离不开规范的科技中介机构,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与激励制度,更离不开评审专家库制度、诚信制度、过程公开与监督制度,等等。尊重创新的内在规律,使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既能体现直接的、近期的和显性的价值,更要注重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以确保创新过程的纯洁与健康,促进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7]

第四,培养宽厚的气度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客观世界是自由、多元、多维、多方位、多角度,甚至是多时序、多时段的,充满着复杂性、交叉交融性、动态性。科学探索与认知求真的道路更充满坎坷曲折,这就要求科研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承受能力,百折不挠,勇于攀登,使自己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更接近客观存在,进而揭示和把握自然规律,探索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内在机制,发挥最大的效益。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把培育宽厚的心态、宽阔的胸怀作为衡量个人气质、心理素质与承受能力的重要标志,使之成为多元结构、多维时空跨度之间的催化剂和融合剂,促使每一位创新团队的成员能破除迷信,戒除成见,在乎权、平和、平等的氛围中进行研究、交流与碰撞。只有具备宽厚的心态和宽阔的胸怀,才能不拘己见,敢于否定自我,保障学术争论的平等性和自由度,产生出真正的理性的怀疑和多元的思考。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遇到阻力和压力,要勇于接受挑战,承受压力,化解危机,迎难而上。

第五,努力创造宽松、宽容的政策环境。创新意义上的宽松与宽容是一种无私无畏的高尚境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传统美德,也是科技界长期倡导与追求的一种氛围。宽松与宽容既需要社会的接纳,更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导向。这里所指的宽容,既包括自由选题、学术争鸣、容忍批评、观点碰撞等,而从某种含义上更多的是指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这里所指的宽松,是建立在宽容基础上的一种学术氛围,是政策允许范围内的一种超凡脱俗。宽容失败决不意味着放任、纵容、消极和无所作为,而是充满着尊重、信任、理解和沟通,激发人或团队的挑战精神与战胜困难的勇气。古人把失败当做成功之母,哲人把失败看成黎明前的黑暗,科学家把失败作为创新的开始。在探求真知的科学道路上,掌声与鲜花只能带给成功者以瞬间的欣慰与喜悦,而挫折与失败往往是伴随探索者旅程的启明星。纵观历史,诺贝尔、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哪一个不是历经多年的潜心研究与探索,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一次次失败最终走向成功的?英国著名科学家戴维把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归结为“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而汤姆逊则把“失败”一词概括为他50余年科学生涯中最艰辛的“工作特点”。美国3M公司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个青蛙接吻。”“接吻青蛙”意味着失败,而失败则是创新的开始。“敢于失败,宽容失败”,应当成为科研院所和创新团队倡导的文化氛围。宽容失败,而绝不轻言放弃。正是这种与人善处、容人批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精神和信念,支撑着人类在曲折中接近真理。[8]

第六,健全严密的学术规范而务必恪守。学术规范是传统约定、民间惯例与行政法规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强制性、针对性和自律性,既体现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团队有形的规章制度的条文之中,反映国家、机构集体的意志和形象;又体现在一定范围内团队之间、个人之间以及自然人本身的自我约束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表现为某个团队或个人的行为对社会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我们这里侧重探讨前者,即在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和创造的前提下,从科技政策、管理制度与舆论监督上加以约束和引导,使研究人员自觉地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习性,正确地对待名利、地位和业绩,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假如缺乏耐得住寂寞的气度,缺乏超乎寻常的冷静,就难以与科学结缘;假如丧失了学术行为规范天平上的平衡,也就丧失了研究人员的良知、理智与道德,学术研究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价值。

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文生态系统,目的是使创新泉涌、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标签:;  ;  ;  ;  ;  ;  

科学人文生态系统与“蘑菇”理论探析_蘑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