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国民性、日常生活、实现过程与青少年群体——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民性论文,日常生活论文,青少年论文,群体论文,人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5.01.002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5)01-0012-0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中有时简称为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建构符合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符合国民自身需求的价值观的“主体间”的互动过程。作为一项复杂的、人为的系统工程,我们不仅应该把握“应然”,更要关注“实然”,强化问题意识,针对国情、民性,契合日常生活,并在总结以往相应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实实在在地提高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的有效性。由此,对于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更应有整体性把握和系统性思考的必要。为此,本文将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思考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针对性、日常可行性与实际有效性等问题。这里还要指出的是,现代社会观的立场认为,青少年群体已经不是某种价值观的被动的受体,而是现代信息社会中极具活力的主体,甚至是有“反哺”乃至“倒逼”特质的主体,成人社会的责任在于让这些特质在常态的环境中得到最优化的发挥,这本身就是提高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效性最重要的内涵之一。 一、一个系统性的解读框架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是国民价值理念与行为取向的养成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其基本上由“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也可称之为‘主体间’)的互动”和“互动过程”三部分构成。 (一)主体 这里的主体是指全体国民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准确认同和自觉践行。当然,国民是分阶层的,精英阶层无疑具有示范作用,要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践行上起表率作用;大众阶层当然也应践行核心价值观,担当起共和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合法有序地维护自身的权利——这本身就是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作为主体的人的把握,这里还要提到“人性”与“国民性”的问题,或者说是人的特性与民族特性的问题,因为把握了人的特性与民族的特质,将使我们对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更具针对性与可行性,进而提高有效性。 (二)主体与主体间的互动 这是从以往“主体与客体”的表述发展而来,是将“人—国民”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信息传播、智能与人文教育、家庭与社会影响、同事同学与亲戚朋友交往等作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来分析与研究。强调其互为主体是为了突出其互动影响的复杂性与变动性。 笔者以为,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之中,也就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之中;而日常生活是分层次的,不同生活层次需要不同的价值观引领,并且这些价值观的内涵与性质不可能一成不变。换句话说,对于同一类价值观乃至同一个词所传达的价值观内涵,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解读将因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产生差异,乃至大相径庭。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于许多前现代的也就是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的理解或使用要有新意。这个问题对于后发型的现代化国家来说更需关注,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而且,正是这种复杂的变动,往往使得主体间的互动影响与关系也会发生量与质的变化。 (三)互动过程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动态构建的系统,关注与调控其过程性将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传统德育往往只关注理想化的德育目标,却几乎无视很不理想的目标实现过程,以至事倍功半、绩效甚微。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应积极吸取教训,要关注目标内涵与实现过程充分协调与和谐互动,使过程不断为目标的实现增加有益反馈,促进“系统”的良性运行。也就是说要解决好目标的切实可行性与过程的协调有效性问题,分析把握主体间的互动过程就是为了最优化地解决好问题。 以上只是提要性地阐述了本文试图建构的一个系统性的思考问题的框架,以下将探讨在系统性的框架内何以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可行性与有效性。 二、“人性”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从“人性”的视角去思考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问题,可以有助于我们从较深入的层次上把握培育和践行工作的针对性。鉴于“人性”的假设性,这只能属于一种尝试。 人作为自然和社会系统的主体之一,首先要考虑其作为类的特性,人性的最主要特性恐怕就是“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行为取向首要的就是抑恶扬善,就是把人的趋利避害的本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里,将人的“幽暗之心”有效地管控起来、将人的“良善之心”充分地调动起来。这里我们先阐释一下人性的大致结构。为了“唤醒天使、抑制魔鬼”,有必要更详细地解剖人性,以使我们更有针对性、更自觉地提升理性——“天使”,扼制物性——“魔鬼”。我们对人性的结构做以下假设①(见图1)。 图1 人性结构假设 从图1可以看出,人类的文明进程,就其自身而言,就是从物性向理性的发展过程,而理性也是分层次递进的,是由较低的生存理性到工具理性,再发展为高级的人文理性。笔者要强调的是,工具理性有较丰富的内涵,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生存理性的过度膨胀,我们关注的只是知识、技能理性的培育和践行,诸如“知识就是力量”,“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等,它们往往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更是将读书与物性联为一体,成为赤裸裸地追求功名物欲的座右铭。人生而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因此需要以交往合作、契约诚信等工具理性加以调控。知识技能的个体工具理性与交往契约的公共工具理性,是人的工具理性平衡、健康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否则,社会的运转与发展就会失去平衡,翻车几乎不可避免。 笔者以为,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部分体现了对现代交往、契约理性的呼唤,例如,个人层面的“敬业、诚信与友善”,社会层面的“平等、公正”,国家层面的“民主、文明与和谐”;而体现核心价值理念的“富强与法制”更是从经济和制度层面上为提升人的交往契约理性提供了保障。由此可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性中的“魔鬼”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这也就在对人性中的“天使”加以唤醒与保护,这对于改变低迷的社会风气将具有明显而突出的针对性与实际意义。 三、国民素质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从国民性或民族性的视角去思考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为了使之更具现实针对性。鉴于我们掌握的实证性材料有限,以下有关思考仅供参考。 作为“类”之下的“族群”——国民群体(可以是单一民族,也可以是多民族),其明显具有族类的特性,也就是国民性。生活在不同环境与文化背景中的国民往往兼具“类”的共性与“族群”的特质。中华民族在自己的悠久历史传承中,养成了自己的优秀特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由于长期的专制封建统治而积淀的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缺陷。因此,培育与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应针对国民素质中的不足加以弥补,以适应现代社会之发展。 根据笔者的调查与相关的文献资料,国民素质的现状与核心价值理念及其相应的素质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具备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相应素质,二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解读没有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充实现代内涵。 (一)践行价值观理念的素质缺陷 首先,从个人层面看,不少人严重缺乏“诚信、友善”意识,而信奉“无商不奸”、“杀生欺熟”,走捷径之类的“丛林”信条,并以之为行为取向;至于“爱国”,往往取“犬儒主义”的立场,对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对自己却一味放纵,怨这怨那,毫无责任意识;对于“敬业”更是不知为何意,只要掌握一点职务或行业的公共权力就会搞个人交易,毫无职业道德。最可怕的是,有些人将之视为常态。 其次,从社会层面看,有些人群已经习惯性地言行不一:一边表面上拥护“平等、公正与法治”,一边又在实际的行事作为中拉关系、“走后门”,搞特权;一面在低迷的社会风气中如鱼得水,一面又脸不红心不跳地大骂社会风气败坏。变态的双重人格正可怕地在向全社会弥漫扩散,严重地侵蚀着社会安全的基石。试想,当伪善成为某些人群的共识和行为取向时,人们还会有社会安全感吗?! 最后,从国家层面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的社会主义大国应该是共和国精英阶层的强烈意识与责任所在,但是在相当一部分的精英阶层中并无践行这些核心价值观的意愿,甚至极端地堕落与腐败,使共和国蒙垢,使党心、民心受伤。 (二)对一些价值理念的误读 1.不能正确把握理念的内涵。比如对“民主、自由、平等”的理解往往绝对化、片面化,一说“自由”就无视规范;一说“民主”就是无视法治的大民主、就不要共识;一说“平等”就是绝对平均;一说“和谐”就是一团和气;一说“友善”就不要批评;一说“诚信”就只认吃亏,等等。这显示了长期以来国民心目中形成的简单的极端思维,二元对立思维还严重地影响着我们,这样的思维水平当然也严重地影响到对核心价值观的准确解读。 2.还不善于以发展的思路去解读。比如,把“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核心价值理念,解读为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修养。其实,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这些理念及其行为取向既是个人修养,更是人们在日益扩展的公共活动中的必备素质,是现代社会中体现“尊重他者”、“维护共同体”的基本意识。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爱国、诚信、友善、敬业”等价值理念古已有之,是优秀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不过受历史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我们往往习惯于从个人修养层面上解读,这是一种个人理性,是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追求的品性;但是在公共生活日益扩展的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理解并不足够,还需要调整与提升,应将之作为一种公共理性来把握,也就是说这种个人修养已经成为公共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必备的素养。正是这种素养保证了社会的良性运转,也保证了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生活或曰“福祉”。 由是观之,一方面,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对于弥补国民素质的不足,具有很明显的针对性、现实性;另一方面,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现代内涵的正确把握与传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要作更深入的思考;甚至还有必要通过不断地讨论和建构,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或许“只有进行式,没有完成式”——永远在路上。 四、日常生活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去探讨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明晰较真实的诸多“主体之间”及其价值理念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使培育和践行工作更具真实性、可行性。 日常生活是主体间互动作用的必要时空,日常生活是分层次的,大致可以分为:“生存—生活—存在”三个层面,围绕着不同的生活层面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而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生活层次上,也有着不同的需求、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见图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先进文化的责任在于引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切实提升社会管理与人际交往的水平,真正提升人的生活质量。 图2 不同层面上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与行为取向 在笔者看来,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无疑都超越了“生存—物质”层面的生活,走出了丛林时代的人治社会,体现了对共生共荣的人伦关系与民主和谐的法治社会的崇尚与追求,这可以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来把握。 从国家层面看,“民主、文明、和谐”都和日常的人际关系、伦理原则紧密相连,以这样的价值理念治国,是保障国家走向富强之路、实现民族梦的保证;而一个富强的国家、民主的制度、文明的社会与和谐美满的生活才有可能。 从社会层面看,社会的“公正、平等”,个人的“自由”必须要“法治”来保证;而对“自由、平等、公正”的准确而科学的理解、践行与维护,也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具有正确的自由观、平等观的公民和公正的法治社会,才是“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的国家的基石。 从个人层面看,“爱国”体现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国民对之加以维护和保卫应属责无旁贷;“敬业”体现的是个体与所从事的工作的关系,由于现代社会中每个行业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只有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才能保障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和日常生活的有序进行,“敬业”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修养,而是现代社会中人人必备的公共素养。从以上立场出发,“诚信与友善”所体现的关于人际关系的价值取向也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修养,而是在现代公共生活中社会共同体成员的必备素养。由现代的立场出发,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和践行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一个“自由、公正、平等”的法治社会才可能建立,一个“民主、文明、和谐”的富强国家才可能屹立于世界。 以上的阐释大体上反映了“主体间”在价值理念关系上复杂而辩证的互动关系。笔者以为,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对人性之“天使”的呼唤中,还是在对国民性之缺陷的关注中,以及对日常生活质量的提升中,都指向了和谐人际关系与美好伦理生活的构建,每一个国民都有责任践行与维护,都有责任去抵制与批评违背者。当绝大多数的国民都能自觉地实现与他人、社会环境、国家制度、文化传统的良性互动之时,一个现代的和谐的美好生活就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五、过程性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过程性源于后现代的“过程论哲学”,以“过程论”的视角或立场去思考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问题,是为了更有效地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一)过程论的意蕴 首先,过程论明确反对静态的、二元对立的传统哲学立场,因此也不追求抽象结论的纯粹客观性与普遍有效性,因为这种“画地为牢”的方法,是不可能觉察和认识包含主观世界在内的复杂事物(比如上述的主体间互动影响过程)的生成过程的,更不用说加以必要的反思与研究了。这里的“主观世界”是指:处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之中的社会个体(主体)的主观世界——毫无疑问,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在相当程度上也属于这一“主观世界”。应该说,以上观念较为明显地体现了非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后现代哲学立场。 其次,笔者以为,从上述的立场出发,可以对过程论的主要立场作出比较简明的概括,这就是:强调主体性、关注主体间性、突出动态生成(过程性)——其实,这就是本文提出的系统性解读框架的哲学源头。②此外,还要深入认识过程论,严格把握自然过程与人工过程、简单过程与复杂过程的区分,把握在认识这些过程时,要运用与之相对应的人的思维方式,防止以简单的极端的思维去认识人为过程、复杂过程。切忌以简单过程代替复杂过程,用人工过程代替自然过程。 (二)过程论对于科学理念传播与培育的解读 任何知识观念、行为取向的培育与践行都是人的社会理性的生成过程,因此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更是一个人为痕迹明显的过程;这样,尽可能地减少硬性控制的人为成分,增加柔性的、渐进的“自然”成分,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地说,就是要把知识观念的形成推导、行为取向的得失利弊充分展示出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个案的分析讨论,让人们自己得出结论。这里,成功的展示(含示范)与生动的讨论过程往往就是观念最有效的形成过程。 实际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主体自动、主体间互动的复杂生成过程,对话交流、讨论磋商远比简单灌输更为自然,形象生动的个案展示远比抽象生硬的空洞说教更为有效。当然,对话讨论需要我们有充分的理论底气,形象生动的个案,更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创造与精英阶层的表率引领。 如前所述,由于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取向弥补了人性、国民性的短板,回应了转型社会日常伦理生活的需要,所以其较之以往抽象化、理想化的德育目标而言,具有明显的现实针对性与生活可行性。由此,我们如果能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过程中切实做好以下工作的话则将大大提升实际有效性:其一,在相关知识的传授、理念的养成过程中,以对话讨论、平等交流的方式展开,让这一过程本身成为相应核心价值观的展示过程;其二,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在各种文化教育活动中,在各类传媒的信息传播中,特别是在社会精英阶层的公共活动中,都应自然而然地显示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种社会性展示无疑是最有效的引领。反之,我们仍有可能陷入事倍功半、拔苗助长的困境之中。 六、青少年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少年兴则中国兴,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是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主力军,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将在一代代的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中逐步实现。当然,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又有着自己的特质与需求。作为网络时代最重要社会主体之一的当代青少年群体,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处于什么地位?应担当何种角色? (一)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已成为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与鲜明的独立人格的一代 长期的封建集权统治,使得我们的国民不太具有自我意识与独立人格,这明显不利于具有现代意蕴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严重的还会出现南辕北辙的问题。当代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天马行空的自由与不受限制的行动,在相当程度上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孕育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与鲜明的独立人格,这种现代素质正是其父辈所缺失的。今天,这一代网络青少年正以他们的优势在“反哺”其父辈,倒逼着上一代人去重新认识自我,去独立思考,也帮助其父辈以更自觉的现代意识去培育与践行新的价值观。 (二)当代青少年也存在着某些素质发展的需求 网络社会在养成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强烈意愿和独立人格的同时,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制造着不尊重他者、不善于合作的素质缺陷,再加上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空白区与误区,当代青少年在这方面的不足正在不知不觉地增长。如前所述,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取向,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尊重他者、学会合作的现代内涵,所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对于弥补青少年群体的素质缺陷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那么,对于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与独立人格的青少年如何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并使其自觉地践行呢?笔者以为,积极引导下的自我教育应当是一种较有效的选择。具体说来,就学校教育而言:一方面对核心价值观有知识性的正确讲解与传授;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也更为艰难的是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与习惯,以更多对话、讨论、交流等形式来开展教学——包括各门学科,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与氛围中,体会何为民主、平等,何为友善、诚信,何为文明、和谐,甚至何为敬业(如教师示范)与法治(如校长示范)。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正是应在这种能切身感受到的氛围与环境中逐渐推进与发展的。同样,我们可以从学校到家庭,再推向社会,其培育人、引导人的作用是一样的。由此,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关联性、整体推进性特点可见一斑了。 当然,系统、整体的推进总是由点到面的,因此,作为“点”的个体、组织如果稍有社会担当的意识,都应“从我做起”,这样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就终将从纸面走向行动,终将蔚为大观。 注释: ①孙抱弘.从“人”到“好人”——公共伦理生活与青少年品质养成[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129. ②孙抱弘.德育的现代性发展之路——“过程论”视角下青少年德育目标与实现路径何以从相悖到相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4):22-25.标签:人性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个人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社会互动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人性本质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