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妇女代表大会报告对新闻工作的启示_新闻学论文

世界妇女代表大会报告对新闻工作的启示_新闻学论文

世妇会报道对新闻学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学论文,启示论文,世妇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承办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和’95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是中国历史上承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也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开得最顺利的一次大会。实际与会者共4.7万人左右, 相当于前三次世界妇女大会与会者总和的一半。

联合国官员对中国承办的这次世界妇女大会评价很高,用了三个“First”(第一),即:第一流的组织工作, 第一流的设备(特别是为各国记者服务的新闻中心),第一流的人。

原以为联合国官员会对我国的安全保卫工作提出批评,因为NGO 论坛开幕的头几天,我国安保人员有些紧张,按我们的标准安保工作不大令人满意。可是会议结束后,联合国“四大”副秘书长之一乔巴特专门招待中方警察致谢,联合国安保部副部长霍尔专门设宴招待我国公安部负责人,把中国的安全保卫工作大夸了一通。他们称赞中国的安全保卫设施先进,称赞中国警方“在执法和方便会议二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处理得十分巧妙,确保了大会安全万无一失”。霍尔翘起大拇指说:“中国的安保工作是一流的,应变能力是最强的!”他们联合国安保官员来中国没操什么心,“工作十分轻松”。

世妇会期间,境外来采访的记者有3100人。我国参加采访的记者有877人。首都新闻界奋发努力,团结协作,打了一个“漂亮仗”。 在与西方传媒的竞争中,我国传媒取得了很大胜利,证明我们这支记者、编辑队伍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政治上强、业务上精、工作效率高的采编队伍。

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秘书长蒙盖拉夫人对中国传媒非常满意。她对中国组委会宣传动员委员会的负责人说:“对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报道,在各国传媒中,中国传媒是最好的(BEST)。”她说:西方传媒非常厉害,前三次世妇会,他们都作片面报道,专门报道枝节小事和丑闻、趣闻,不注意报道会议本身,使世人不知道开的什么会。特别是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办的第三次世妇会,肯尼亚政府为了保证内罗毕的秩序和安全,把市内的妓女和危险分子赶到外地去。西方传媒记者大肆渲染这两件事,却很少报道会议本身。与会者很不满意,但是惹不起西方记者,肯尼亚的传媒又不强,对他们毫无办法。

联合国新闻官员说,这次在北京召开第四次世妇会,中国传媒向全世界报道了会议情况。与会者对西方记者的片面报道不满,举办记者招待会,因为有强大的中国传媒,才使与会者批评西方记者的话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

概括地说,这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新闻报道,出现了三个“第一次”。

中国新闻工作者第一次为联合国会议办了两张“会报”——由《光明日报》社承办的中文《妇女之声》,由《中国日报》社承办的《世界妇女》(World Women)。这两张报纸都受到与会者称赞, 取得了成功。

各国与会人员和西方传媒发生正面冲突,公开谴责西方传媒的片面报道和歪曲报道,这在世界新闻史上可能是第一次,至少在联合国历史上是第一次。9月8日那天,外国与会者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美国记者不敢说自己是美国记者,他冒充法国记者被当场揭穿。这也是罕见的。

西方传媒在各国与会者的批评和压力下,从9月8日开始,多少转变了一点报道态度,有的承认了缺点错误。这在世界新闻史上可能是第一次,至少在联合国会议历史上是第一次。

我国参加这次会议报道的记者,几乎人人都有很深的体会与感受。概括起来说,一是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中国并非事事不如人,中国的朋友遍天下;二是认清了西方新闻传播媒介的实质。

我看,这次会议的新闻报道和新闻竞争,提供了很多值得研究的素材、经验、问题,对于研究新闻学、传播学的同志会很有启发,可以用来发展、丰富、充实我们的新闻学与传播学。

一.新闻报道、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任务(或“基本使命”)是什么?

西方的新闻学著作大都不回答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必需回答、必需明确的。新闻报道、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任务或基本使命,是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即:帮助受众(读者、听众、观众)比较全面地了解世界,了解本国,了解社会,了解与受众有关的各种情况。我说“比较全面”,因为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面面俱到。你的报道可以有(而且必然有)自己的立场观点,但你起码得让受众了解事物的基本概貌,不能离全貌太远,更不能“以冲突、坏事为主”。你为了赚钱,为了哗众取宠,为了政治目的而作片面报道,并且片面得过了分,就违反了新闻报道的基本使命,就会引起知情者的反感和抗议。

受众对传媒的第一要求是提供信息服务。就这次会议而言,世界各国人民非常希望知道,在北京举办的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简称“政府会议”)和’95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简称NGO 论坛)的讨论情况;在亚运村国际会议中心参加政府会议的1.6万名各国代表, 希望了解怀柔NGO论坛的讨论情况;在怀柔参加NGO论坛的3.1万名各国人士, 希望了解政府会议的情况。就说怀柔吧,150多个会场, 每天有三四百个论坛。与会者早晨起来,希望知道今天有哪些论坛,希望知道其他三四百个论坛讨论了什么。外国人来到北京,还需要知道乘车路线、购物地点、外汇兑换处、电报局所在、不同口味的餐馆在哪里,等等。

新华社用6种文字对外发稿1468条,中央电视台播发了500多条新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发了477条新闻, 向全世界报道了北京会议的基本情况,所以受到欢迎。我国新闻界为会议办的两张会报——中文《妇女之声》和英文《世界妇女》,满足了与会者的“信息需求”,所以受到一致称赞,成为会场上的“抢手货”。报纸不够,有的小贩复印出来高价出售。

西方(主要是美国)一些人来北京,为会议办了三张英文报纸——《地球时报》、《95论坛报》和《北京观察》。这些报纸的信息量少,突出报道西方政界要人的活动和言论,发表大块文章攻击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按:后期有所收敛),因而受到与会者鄙弃。这些报纸大量堆积在各会场,没有多少人取阅,夜里被清洁工人塞进了垃圾袋。

西方传播媒介不报道会议概貌,却绘声绘色地报道枝节小事——一个帐篷被大风刮倒,怀柔第一中学围墙被大雨冲塌一段,南非曼德拉夫人迟到又没带任何出席证被人民大会堂门卫拦住,等等。因此,这些传媒受到与会者的强烈谴责。

二.新闻报道的自由与责任

新闻报道自由,不是想报什么就报什么,想报哪一点就报哪一点,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从法律上讲,有权利就有义务,有自由就有责任。以公民的“言论自由”为例:你有言论自由,第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第二有责任尊重别人的言论自由,不能妨碍或限制别人发表言论;第三不能诽谤别人,不能损害别人名誉,这也是责任。

同理,传媒有报道新闻的自由,至少得有两项责任:一有责任报道真实情况,对报道的真实性负责,不能歪曲捏造;二有责任比较全面地报道事物、报道社会、报道世界,不能以偏概全,误导大众。

“现代派”画家可以把人的手臂画得比腰粗,那是他“个人的感受”,“个人的想象”。记者就不能这样做,因为你从事的是新闻报道工作,是向大众报道事实的。

我看可以把传媒的“新闻报道自由”界定为“自由而负责任的报道权”。所谓“负责任”,一是对法律负责,二是对公众负责。

9月6日,美国总统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到怀柔演说,预定是9 点半在万人联谊场。那天早晨下雨,美方在早晨7点打电话到怀柔, 说时间地点不变。怀柔方面准备了会场和遮雨设施。7点半, 美方通知要改到怀柔的国际会议中心,不容商量。中方告诉美方,怀柔国际会议中心只能容纳1500人,发生拥挤会出现安全问题。美方坚持要在那里演讲,并写下保证书说“美方人员的安全问题由美方负责”。希拉里9 点到怀柔,拖到10点半(据说是因化装延误了时间)才出场。此时,“美国之音”等西方电台已在广播,造谣说中国害怕有上万人听到希拉里演讲,临时改到只能容纳1500人的国际会议中心,致使大批人被阻拦在场外淋雨。这就是不负责任的报道,是滥用新闻报道自由的典型,其受到与会者的谴责是必然的(按:新华社于当天中午12点30分播出辟谣稿和美方的“保证书”)。

三.对“本质真实论”的批评可以休矣

中央一位领导同志在80年代初讲过新闻报道的“本质真实”问题。他讲的大意是:中国是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10亿人口的大国, 每天发生的坏事丑事少说也有1000件。如果你那家报纸把这些事收集起来刊登,每天出12个版也装不下。即使你做了认真的调查核实,你登的这1000条消息全都是真实的,但你这张报纸所反映的中国,在本质上不真实。因为中国的主流是奋发努力前进,每天有大量新鲜的事、感人的事、可歌可泣的事出现,坏事丑事只占一小部分。主流和支流在报纸上占的比例,应当恰如其分。

这几年,有人著文批判“本质真实论”,认为这是完全不能成立的。“一篇新闻所报道的事件,怎么可能现象是真实的,本质上却是不真实的呢?”

世妇会的新闻报道再一次证明了“本质真实论”。与会者批评西方传媒,不仅是批评他们造谣,更多的是批评他们作片面报道。

比如,8月30日在亚运村体育场举行的NGO论坛开幕式,五大洲代表发言,东道国的大型文艺演出,都非常精彩。来自世界各国的数万人高兴得手舞足蹈,手拉手欢呼歌唱,场面非常感人。演出结束15分钟,外宾还不肯离开看台。美国之音、英国BBC、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如此热情友好的开幕式只淡淡地讲了几句,马上就绘声绘色地报道一位日本老太太在入场口举着反对核武器的标语牌,被警察带走的事,然后是一大篇议论和分析。

我入场时没有看到那位举标语牌的日本老太太。我问了许多人,也都没有见到,但我相信有这件事。因为日本来了四五千人,每天在怀柔举着要求禁止核武器的标语牌和横幅游行,矛头主要对着在广岛、长崎扔原子弹的美国,基本上没有直接针对中国的。我们中国一向主张全面禁止并彻底销毁核武器,而且早就宣布中国在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日本人民能理解中国。中国安保人员从未干涉日本人在怀柔会场区的反核武器游行。

各国与会者批评西方电台对NGO论坛开幕式的报道, 不是批评它们造谣,而是批评它们“片面”、“不公正”,因而“不真实”。对几万人的欢聚只淡淡地讲几句,却大肆渲染那位日本老太太举标语牌(据说牌上写的是“世界上有核武器,因为妇女没掌权”),用小事“淹没”大事,这样的报道当然会引起公愤。用中国的话说,那3 家西方电台对NGO论坛开幕式的报道是“以偏概全”,“本质上不真实”。

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去照相馆拍肖像,摄影师不从正、侧面拍,甚至不从背面拍,而是从你头顶上垂直往下拍,把你拍摄成黑糊糊的橄榄球状。你不能说它不真实,但你能承认这张照片是你的肖像吗?

“本质真实”这个提法的措辞是否准确,可以讨论、斟酌,但它的意思是对的。如果大家觉得“本质真实”的说法不贴切,不用这个说法也行,但不必对它大张挞伐。

四.西方传媒的党性非常鲜明

长期以来,我国一些人说,外国(主要指西方)的报道是“新闻报道”,我国报纸、电台、电视台的报道是“政治宣传”。还有人说:只有我们的新闻学讲党性,西方的新闻学从不讲党性。有人对我国的新闻改革提出主张:党的机关报才要有党性,其他报纸不必有党性。

参加世妇会报道的好些记者对我说:这次长了见识,原来西方记者的党性比我们的党性强得多,鲜明得多啊!

列宁说: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通俗地说,党性就是政治立场,政治倾向性。新闻报道艺术是选择的艺术。如何选择,以什么立场、观点来选择,就是记者的党性。西方记者有党性而不肯承认,我们则公开地说: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的集中表现。

去过怀柔的人都会看到,在那100多个会场里, 每天举行着各种论坛。在讨论严肃的妇女问题的论坛和亚非拉妇女为主的论坛上,很少看到西方记者,更难见到他们的电视摄像机。美国人组织的攻击中国“人权问题”的论坛,稀稀拉拉30几个人参加,而西方记者的电视摄像机却摆了一圈。有些反华活动,就是西方反华组织与西方传媒共同策划,互相配合搞起来的。西方记者最热衷的是西方派来的那9 个“藏独”分子的活动,几乎从早跟到晚,对那9 个人的报道超过对每天三四百个论坛的报道。其实,这次会议上,反华的人很少。据会后统计,政府会议10天没有任何人指名批评中国;在怀柔举办的4000多场论坛有3.1 万人参加,发言批评过中国的总共只有50多人。由于西方记者突出报道这些人的活动,给人的印像是大多数人在批评中国。

美国CNN(有线电视网)派来了60人。政府会议开幕那天, 他们的电视摄像机和我国中央电视台的摄像机都架在会场中。会议开幕,主席陈慕华讲话,秘书长蒙盖拉夫人讲话,联合国加利秘书长的代表讲话,CNN都不报道。希拉里作为来宾讲话,CNN马上作现场直播。希拉里一讲完,CNN播出的画面立即换到别的不相干的事情上去了。 第二天的美国报纸上,希拉里讲话放头条,世妇会开幕的消息很短,放在很不显眼的地方。在他们看来,几万人来北京参加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没有新闻价值,希拉里那15分钟讲话才是重大新闻。他们的党性强烈到“一点面子也不讲”的程度!

希拉里在怀柔讲演时,几百名亚非拉妇女举着“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横幅在会场外游行,会场前排有亚非拉一些妇女亮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大标语对着希拉里。西方的摄像机镜头扫来扫去避开这些标语。第二天的西方报纸都不提此事。他们的党性如此鲜明,却标榜“客观公正”,“不做政治宣传”。多么虚伪!

五.我们的党性并非一概要“剑拔弩张”

有些人把我们新闻报道中的“党性”讲得很可怕,似乎每篇报道都要剑拔弩张地反对谁、批判谁,争个你输我赢才叫有党性。因此,他们主张党委机关报讲党性,其他报纸不必有党性。

这是误解。我们的新闻报道立场,是以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基准,在有些问题上要剑拔弩张,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在有些问题上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在有些问题上要和风细雨,息事宁人。

这次会议前,主办会报《妇女之声》和《世界妇女》的负责同志,曾多次开会商讨编辑方针。大家谈到,我国代表团去西方国家出席国际会议时,那里办的“会报”曾多次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文章无理攻击中国。我们是泱泱大国,又是东道主,不采取他们那种无礼方式。既然是为联合国举办的大会办会报,就要支持联合国把大会开好,为各国与会者提供信息服务,这就是我们的总方针。西方传媒不报道会议进程,我们要详细报道。西方传媒向来只突出报道西方大国政要的声音,不愿报道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国)的意见,我们要平等对待大国小国、富国穷国(按:会后统计,《妇女之声》报道了191 个国家和地区的声音,《世界妇女》报道了112个国家和地区的声音)。 西方一些人想挑起事端,使会议转移主题;我们要通过新闻舆论,使会议按联合国确定的主题——“平等、发展、和平”进行下去。对于会议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予以尊重,求同存异。有人对中国进行一般性的批评、指责、无理攻击,不予置理,采取息事宁人态度。对于大规模的恶毒攻击,我们坚决回击,但一般不由自己出面说话,而是报道其他人的发言来回击(按:这种情况后来没有出现)。

两张“会报”的采编人员按上述方针办,受到联合国官员和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者普遍称赞。我国采编人员的做法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呢?完全符合。因为这正是我国承办这次会议的方针。

相比之下,西方传媒强烈的党性则受到批评。10月11日,来华访问的美国《新闻周刊》总裁兼主编史密斯亲口对我说,他的夫人在怀柔参加NGO论坛回去后,就批评《新闻周刊》对世妇会的报道“不公正”。

六.倾向性不能超过一定的度

既然新闻报道艺术是选择的艺术,任何新闻报道都有立场,有政治倾向性,因此,任何报道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全面、客观、公正”。但是这里有一个“度”,不能超越,超过了,会使受众反感。

这次会议期间,我和我的同事接触了许多外国人,她们无不称赞中国。有些称赞甚至使我们脸红,因为我知道中国没有她们说的那样好。为什么她们如此称赞中国?因为她们在本国看到的西方报道,把中国描绘得很糟,超过了“容许度”。她们到中国实地一看,中国比预想的好得多,就大骂西方传媒“骗人”,连声夸赞中国。

坦率地说,我们的新闻报道并非十分全面、客观、公正。但我们的政治倾向性没有超过国内外“中间群众”所能接受的“度”。我们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报道中国人的活动、中国的成就比较多,对一些小的、负面的新闻没作报道,外国人能理解,没有任何人提出过批评。他们认为,中国是东道国,多宣传自己是正常的,认为中国的自我宣传并未过分。如果我们宣传中国过了头,效果就不会这样好。

七.传播打破国界,对传播者有利有弊

近几年,西方一些人经常得意洋洋地说:传播技术的发展使西方的传播能打破国界,你们发展中国家想抵制也抵制不了。

这次会议使西方传媒尝到了“打破国界”的甜头,也尝到了“打破国界”的苦头。

在北京郊区怀柔参加会议的各国人士,能看到西方的电视,听到西方的广播,能与万里之外的家人、亲友通电话,能及时知道本国传媒的报道,造了什么谣,作了哪些歪曲。西方传媒想“一手遮天”就困难了。

9月8日,愤怒的与会者自发地举办记者招待会,批评西方传媒。来自美国芝加哥的梅尔女士说,她丈夫每天来电话问她是否平安,因为美国传媒把怀柔说得“一团糟”。她告诉丈夫,美国的报道不可信,她在怀柔一切顺利。来自黎巴嫩的罗巴小姐说:西方报道怀柔的一次游行,说队伍左右布满警察,几乎每隔一米就有一个,“我要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当时我就在现场。”

来自美国伯克利大学的一位教授多次接到家人和学校同事的电话,担心她的安全和生活无保障。她给家人和学校发去电传,写了两句话:“别相信我们美国那些新闻垃圾,我每天都生活在欢乐之中。”

亚洲一些人权组织在怀柔发表声明,批评西方的报道不公正。

法国代表团一些人回到巴黎就发表谈话,批评西方一些报道“可耻”。

来自西方的许多人给国内亲友打电话,讲述NGO 开幕式如何壮观,中国政府欢迎仪式的文艺表演如何精彩。亲友们一无所知,纷纷批评电视台封锁中国的声音。这就迫使美国CNN在世妇会闭幕那一天, 破例补播开幕式和欢迎式场面。

可见,新的传播技术打破国界,对传播者有利也有弊。

总的来说,传媒打破国界对发展中国家的弊大于利。所以10年来,发展中国家多次提出“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的要求,希望打破西方传媒对新闻舆论的垄断。

对于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网络,我们应当尽可能地用其利而避其弊。我们要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抵制西方传媒的文化侵略、新闻侵略。同时,我们要大力发展和运用我们的新闻传播事业,把我们的声音传播出去。

新技术使传播打破了国界,西方要封锁我们的声音也就不容易了。

标签:;  ;  ;  

世界妇女代表大会报告对新闻工作的启示_新闻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