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森焱 王广伟
(南京市高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 南京 211300)
【摘要】目的:对预防性回肠造瘘在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高龄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仅进行直肠癌低位前切术,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预防性回肠造瘘,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2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发生吻合口瘘情况,而对照组26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情况(11.5%),两组相比,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预防性回肠造瘘可以使高龄直肠癌患者的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回肠造瘘;高龄;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197-02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医学水平的飞速发展,外科手术器械的应用,尤其是直线缝合器以及吻合器的广泛使用,以及广大患者对术后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手术理念的改变,低位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即术后吻合口瘘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术后吻合口瘘常常引发吻合口周围炎、弥散性腹膜炎或者盆腔感染,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高达6%~20%[1]。另有临床研究表明,预防性的肠道造口可以使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几率明显降低[2]。本文对我院52例高龄低位直肠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仅进行直肠癌低位前切术,而观察组则加行预防性回肠造瘘,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从而对预防性回肠造瘘在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进一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年龄大于75岁的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共52例进行探讨,将这些患者依据术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6例,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者65岁,平均年龄(72±2.4)岁;女性患者7例,男性患者19例;其病灶距离肛缘5-7cm,肿块直径(4.7±0.3)cm;肿瘤大体分型:缩窄型3例,溃疡型9例,肿块型14例;Dukes分期:A期5例,B期15例,C期6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观察组26例患者中,年龄最大者83岁,最小者65岁,平均年龄(73±1.3)岁;其中女性患者6例,男性患者20例;其病灶距离肛缘4~7cm,肿块直径(4.5±0.6)cm;肿瘤大体分型:缩窄型4例,溃疡型9例,肿块型13例;Dukes分期:A期5例,B期13例,C期8例。两组患者就一般情况进行比较,P均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于合并有其他疾病者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使得患者的血压、血糖、心率等均达到手术所需要求并于术前2天采用蓖麻油导泻、术前清洁灌肠等措施进行肠道准备。
1.2.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要求手术严格遵循TME原则,采用双吻合技术进行吻合,使得吻合口与肛缘的距离均小于等于6cm。并要求吻合口处血液循环良好、无肠管扭转现象以及吻合口无张力。吻合完成后注意检查上下切割圈的完整性,向患者盆腔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经肛门充气检查无漏气现象。最后于患者骶前放置1根双腔引流管。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再于右下腹行一切口,要求直径约2.0~2.5cm,逐层进腹,将距离回盲部15~20厘米处的末端回肠拖出腹壁外,然后用橡胶皮管将回肠系膜穿过置于皮肤上进行支撑固定,最后间断缝合肠壁和皮肤。将造瘘口肠管纵行切开以粘贴造口袋,要求纵行切开约1~2cm即可。3个月后行造瘘口还纳。
1.3 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等级资料采用Ridit方法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明显差异。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吻合口瘘,而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1.5%,其中1例患者行回肠造瘘,1例行横结肠造瘘,另1例患者则进行延长进食时间、增加消炎力度、加强营养以及局部吻合口瘘冲洗引流等措施进行干预后自行愈合好转。
3.讨论
临床数据统计显示,约70%~75%的直肠癌属于低位直肠癌,而TME作为中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术式,可以有效的将肿瘤的局部复发率控制在3%~7%并提高患者的术后长期生存率[3]。但是这类患者行低位前切术后其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与吻合位置有关,研究表明,吻合口的位置越低,其发生吻合口瘘的可能就越大[4]。而这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的降低该类患者的吻合口瘘的发生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而这就要求我们进行预防性造瘘,目前,预防性造瘘分为回肠造瘘及结肠造瘘两种方式,但回肠造瘘的风险相对低于结肠造瘘。本研究采用回肠造瘘方式,不仅手术操作简单、造瘘口易于还纳,而且临床护理也相对容易,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综上所述,采用预防性回肠造瘘可有效降低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傅传刚.预防性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3) : 138-139.
[2]Matthies sen P,Hallbook O, Rutegard J, et al .Defunctionin gstoma reduces sympt omatic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lowanterior resection of the rectum for cancer: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trial[J].Ann Surg,2007,246(6):207-214.
[3]顾晋.直肠肛门部恶性肿瘤[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110.
[4]Makela J T, Kiviniemi H, Laitinen S.Risk factors for anas tomotic leakage after left-sided colorectal resection with rectal anastomotic[J].Dis Colon Rectum,2003,46(4):653-660.
论文作者:胡森焱,王广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患者论文; 直肠癌论文; 低位论文; 回肠论文; 预防性论文; 术后论文; 高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