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一霖[1]2016年在《小康社会精神状态论》文中提出精神状态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之上,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结构与趋势,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精神综合体。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现状,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反之,建立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就需要培育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与之相适应。“小康”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社会理想模式,是普通百姓对富裕安定生活的美好向往。当代中国,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目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台阶,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小康社会精神状态是立足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对执政党和全社会精神状态的新要求。本文对小康社会精神状态的研究除了在精神状态基本理论部分涉及个体精神状态的属性、特征、形成机理等问题,总体研究是阐述小康社会精神状态的基本理论问题;我国提出和推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全党、全社会精神状态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精神状态方面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状态构想和培育策略。本文包括引言部分、正文共五章以及结论,具体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小康社会精神状态论研究的缘起,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评述,研究思路与研究价值等。第一章,重在解决小康社会精神状态的基本理论问题。本章首先从梳理“小康”的概念由来、语义变迁和现代理解,将“小康社会”的时间范畴限定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出的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其次,从词源学和多学科应用角度以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阐释,全面讨论精神状态的一般释义和本文对精神状态概念界定。全面揭示精神状态的本质、结构及特征和功能。再次,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精神状态理论做系统考察和通过梳理中西方思想家对未来理想社会设计的基本观点,从中发现与理想社会相匹配的精神状态预期,从而论证一定的理想社会都伴随着一定的精神状态预期。第二章,本章论述了小康社会精神状态的内涵、结构与功能。指出,小康社会精神状态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特征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与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精神风貌,是国家、民族精神状态、执政党精神状态与社会成员精神状态的高度统一。小康社会精神状态包括执政党的精神状态和社会成员精神状态。执政党的精神状态主要表现为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的宗旨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严明的纪律、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好学上进的政治自觉;社会成员的精神状态主要表现为爱国敬业、诚实劳动、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文明互助等。小康社会精神状态是实现物质小康和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第三章,本章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各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特征和目标入手,按照改革进程顺次探讨了小康社会发展各阶段社会精神状态发生的变化,主要包括从小康目标确定到“新三步走”战略提出所经历的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与精神禁锢破除,小康目标提出与精神状态确立,小康目标的初步实现与社会风气改观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观念转变,向总体小康跨越与精神状态转变,“新三步走”战略与精神状态提升等特征。论证了精神状态与社会发展存在共进关系,即一定的社会存在产生一定的精神状态,一定的社会存在也呼唤着特定的精神状态。第四章,本章侧重分析了党员干部和社会成员精神状态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党员干部精神状态的核心问题是精神懈怠,集中表现为理想信念不坚定,公仆意识淡薄,学习意识和动力不足,解放思想不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作风问题突出等,其成因主要是党内生活松散、学习风气不浓、党内和群众监督薄弱等影响。怀疑焦虑已成为当今社会成员精神状态问题的时代症候,表现为不断蔓延的普遍怀疑的情绪、不断增长的阶级矛盾冲突、不断减弱的幸福感、不断涌现的病态社会心理等,其成因主要是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分配差距过大、多元文化影响以及榜样失范等。一些西方国家试图以互联网强大传播力量为媒介、以党政官员和学术精英为主要对象、以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焦点,通过经济、政治、文化、新闻、娱乐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意识形态渗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五章,本章以中国共产党精神状态培育和提升的历史经验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为依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该具备的几种精神状态,即高举旗帜、坚定不移的根本性精神状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驱动性精神状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保障性精神状态。并提出以党的作风建设为抓手提升执政党的精神状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抓手优化社会精神状态,以意识形态工作为核心筑牢国家精神根基,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牵引夯实精神状态的制度基础的培育策略。
佚名[2]2006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小康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研究》内容简介》文中指出这一研究成果着眼于理论与实践、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的结合,从历史、理论、实践和国际比较的视角,系统分析了小康社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深入研究了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跟踪研究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李明[3]2003年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对于巩固和发展新形势下的工农联盟,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图伟业,至关重要。 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为主线,以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双重视角,对“三农”问题这一历史性课题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包括前言和八章:“三农”问题的社会历史考察;近代中国“三农”问题历史溯源: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先驱者解决“三农”问题独创而艰难的探索;“三农”问题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借鉴和经验;“三农”问题的现状: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的未来前景。 前言包括:关于主题:新世纪沉重的话题,从“三农”问题的日趋严重的现实切入主题,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理论意义和研究方法简明介绍,力图建构全面分析“三农”问题的理论框架。 第一章从三今方面对“三农”问题进行社会历史考察。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来考察“三农”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论探讨进行梳理,得出符合规律性的理论观点;其次,以时间和空间二维拓展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来观照“三农”问题,并把“三农”问题置于世界历史和现实之中,考察其一般联系;再次,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当代社会现实问题两个维度来分析和探讨“三农”问题的发展与表现。 第二章探讨近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成因。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非常突出。近代中国农民阶级试图自救和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种种尝试、探索和斗争,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各种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案和主张,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近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复杂性。近代中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土地问题。太平天国农业社会主义、康有为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方案、孙中山“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第三党与国民党的方案以及乡村建设派的尝试,都是解决中国近代土地问题的设想或方案。但各种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案不能成功的事实说明农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 第三章回顾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先驱者解决“三农”问题独创而艰难的探索,涉及中国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独特道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新中国成立时的“三农”问题及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农民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工业化的初步展开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认识和处理“三农”fo]题的反思。 第四章考察“三农”问题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以反思“左”的指导思想,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先导,汗启农村改革和现代化的创举,并向纵深发展,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主产力的发展,农村精神文明不断进步,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进一步展开。 第五章探讨和总结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从而廓清中国共产党 80多年来认识和解决“三农”问篆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方向。 第六章分析解决“三农”问题的国际经验和教训D,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改革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十条基本经验。第一,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第二,必须*、全局出发,始终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一H工作的首位。第三,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第L,必须尊重友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乍卜比。龚、、必须坚持肯在二冲仆〕基本政策,坚持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努力探索和工善:,村上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第六,必须坚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话力。第七,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第八,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积极探索扶持、保护。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和新办法,使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第九,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法治和基层民主,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第十,必须加强农民教育,促进?
公丕祥[4]2018年在《新时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战略安排》文中认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愿景进而作出"三步走"的战略设计,到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制定新"三步走"国家发展战略,再到21世纪初时中国共产党人描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蓝图,法治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显著,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发展目标愈益丰富而深刻。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在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不仅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为新时代中国法治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勾画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发展图式,作出了推进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新时代的新"三步走"战略安排。这一重大的理论贡献,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历史运动逻辑,凝聚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战略意志和坚定决心。
刘军[5]2006年在《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后半叶,发展理论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开始成为中国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发展问题。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既是一个具有深邃内涵和丰厚外延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和时代意义的实践问题。发展实践的拓展,需要发展理论为先导,而发展理论的构建和运用,又要求发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则进一步强调:我们“要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因此,本文以邓小平发展理论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分析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观,其着眼点不仅在于论证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观是什么,而且在于论证这一发展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来源以及历史与时代来源,在于说明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之间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进一步说明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的发展的,它们在发展中的理论地位、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与社会相适应的实践模式。这一过程表明当代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正在走一条独特的,既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又不同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国家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探讨: 第一部分论述了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厚理论基础。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以一位政治家、战略家的宏伟气魄和敏锐洞察力,审时度势,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对时代发展主题和特征作出了正确判断,对世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总结,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出了有关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邓小平发展理论作为20世纪下半叶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发展学说,不仅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彰显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主要缘由之一是因为它的形成具有深厚的理论前提、坚实的国情基础和宽广的全球视野;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一任任党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和关心发展问题。他们从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和中国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怎
汤建[6]2013年在《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之历史考察》文中提出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命题,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社会发展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努力将逐步实现的一个宏伟目标,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事实上,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又是社会发展的落脚点。人的全面发展的水平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原要义,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也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做为自己的不懈追求,考察和分析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演进的历史轨迹,总结其经验教训,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对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实践价值。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立足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深刻变迁的现实背景,在广泛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研究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运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共产党有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以及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实践进行了系统论述,系统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演变、主要内涵及其蕴含在其中的深刻的时代变革特征,进而深刻揭示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以及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做的新实践新探索新贡献。全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六章。第一章中共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阐释和革命性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的探讨,以及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思索与实践,从而揭示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基础。第二章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艰辛探索。本章主要以时间发展为考察轨迹,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进行探讨,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路径等方面深入分析。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模式上,明确了“三育并重"、“又红又专”等具体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化;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上,强调在中国首先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旧的统治,以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并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解决问题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在探索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政权的观点,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以及个人的思维,他在探索该问题时,尤其在晚年一直存在人的个性解放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个人物质利益的诉求与社会主义整体利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之间的矛盾困境,以至这一思想因为后期的“左”的思想束缚不可避免存在缺陷。第三章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继承创新。主要论述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反思“文化大革命”对人的发展扼杀摧残的基础上,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进行的新的思想探索和社会实践。根据时代主题转换的历史背景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提出了提高全民素质、培育“四有”新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模式,指出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和价值取向,认为在当代中国首先要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还针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青年等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提出了实现其全面发展的不同路径和目标。邓小平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要通过政治、经济、教育体制的改革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实践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的特征。第四章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入推进。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分析了事情、国情以及党情的变化。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实践,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新命题,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两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强调要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建设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从党的先进性建设高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具体进程中表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第五章胡锦涛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阐释。主要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稳定的政治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集体还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第六章中国共产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规律和主要经验。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党的中心任务、历史使命和时代特点,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形成了对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规律,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认识规律包括: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应当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深刻认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与时俱进,也是深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它是一个多维度推进、多管齐下的历史过程。经验主要包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人民性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必须与时代发展和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新路径、必须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互为前提。深刻总结这些经验,有助于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民的素质。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美好夙愿和不懈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最关键、最深沉、最艰难的工作。要坚持从提升社会生产力,切实夯实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加快经济建设,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进而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杨晶石[7]2007年在《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文中研究说明小康社会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社会。邓小平在继承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上,赋予了小康社会概念新的内涵。他指出小康社会思想是同“中国式的现代化”相联系的,并用“小康水平、小康状态、小康生活、小康之家、小康社会、小康的中国”等概念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经过20多年的奋斗,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总体小康)已从理想变成了现实,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是小康的初级阶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庄严宣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是小康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水平更高、内容更广、惠及全体人民。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是中国式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两个阶段,从总体小康发展到全面小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小康社会建设问题研究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宽泛、内容复杂的课题,需要掌握大量的材料,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对此,作者运用文献法、理论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分析了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进行全面的阐述,进而说明从总体小康发展到全面小康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总体小康已经成为历史的成就,全面小康则是中国新世纪的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中国依然在现代化的征程上跋涉,在前进的历程中,中国人要面对各种挑战、问题、矛盾,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来巩固和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达到全面小康进而实现现代化。可见,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两者的过渡具有历史必然性,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吕书正[8]2000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现代化发展的视角,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内容是:一、考察了传统文化典籍和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的内涵和演变,分析了 “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概念的提出及其新的时代内涵,阐 述了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其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本文首先探讨了传统文化典籍和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思想内涵及演变,认为,在当代中国,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是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遗产,使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些政治和理论概念更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个范例。它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的设计,它的提出,是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相联系的。 从1975年全面整顿时起,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面对长期以来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所导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尤其是新的“左”倾冒进所造成的动荡和损失,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客观实际,面对中国与世界发达水平的巨大差距,邓小平冷静思索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循此思路,在1979年12月,把中国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第一次定位于小康社会。 邓小平不仅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而且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本文分析指出:第一,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思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时代内涵的新概念;第二,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深刻反思建国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教训,立足中国现实国情而提出的描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阶段性发展目标的新概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具有丰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内涵;第三,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放眼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结合中国具体特点而提出的富有时代性、开放性的新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第四、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构想的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第五,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将民族复兴梦想和民生幸福追求融为一体而提出的展现中华民族雄心壮志的新概念。 从“小康”概念的提出到小康社会思想的系统形成,经历一个酝酿和发展过程,是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反复思索的产物。这一过程中,他所描绘的小康社会n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座社会的发展蓝图,所确立的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基本原则、方针政策,所阐述的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伟大意义,构成了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 小康社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指出:从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看,小康社会思想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和体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看,小康社会思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了;从社会主义本质论来看,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人思考的一个成果,是分阶段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的一个的具体体现。二、M颁的历蛐角,W4了建目50年来的的是波革砒以来,申同经沸 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翟;重协90邻奔小糜进程进行了量化评估和理佑 抑,作出了到2000 t中目可以完成第二步战咯目标,初步遇入JdD幽会 总体判断,提出了进入小糜社会时玉特解决的遗口问兄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时起到 1978年,中国一直处于贫困状态,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1978年,我们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坚实步伐,制定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飞跃前进的历史时期。到1990年,撕1]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基本解决贫困问题,步入了温饱社会,这就使我们进而向小康社会迈进,获得了更为坚实的基石。 进入90年代,党中央及时作出奔小康的战略决策,要求用十年时间实现从温饱社会到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为此,党和国家还就奔小康作出了全方位的战略部署,椎动当代中国向小康社会历史阶段迅速推进。 本文在对小康标准研究成果评介的基础上,主要基于国家统计局的小康生活指标体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选择主要指标,依据有关统计数据,对叨年代奔小康的实践进程进行量化评估。研究表明,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己实现了小康,农村居民己接近小康;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加速,若干指标可以达到小康标准。预计到2000年底,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平均水平将初步达到小康社会的起始水准,从而跨入小康社会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在量化评估的基础上,本文还对奔小康进程中的难点进行了理论?
王彦彭[9]2006年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数量分析》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但究竟什么是全面小康,如何量化和评价,是理论和实践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河南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和农业大省,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程度和进度直接关系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对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深入的数量分析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说明了文章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基本框架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第二章深入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涵义。首先回顾和评价传统文化中“小康社会”思想的源流与演变,接着分析了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构想与江泽民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想。最后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念的内涵和战略目标两个方面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第三章分别回顾与分析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与现状。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小康社会准备阶段(1980-1990年)、小康社会建立阶段(1991-2003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2003年至今)。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状的特点为:小康是低水平的,特别是人均水平低;小康发展不均衡,主要是地区差距大;小康是不全面的,一些重要指标还没有达到小康标准。 第四章对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数量分析。首先分析和评价了国内外人类社会发展与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小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指标的选取原则,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四个方面制定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及指标的目标值。然后我们选取河南省及其17个地市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标准比值法对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深入的数量分析,并对河南省主要指标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与可行性分析。 第五章就加快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其主要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发展教育科学卫生体育事业,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监管治理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
陈思宁[10]2012年在《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诠释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内涵。全面系统地研究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论文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全文共6章22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提出了本文可能产生的创新观点。第二章阐述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形成的条件,主要从理论渊源、历史依据和实践基础三个方面对本问题予以阐述。第三章阐述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形成的过程,将这个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形成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和发展完善阶段,并分别予以阐述。第四章阐述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强调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阶段,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的发展阶段,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阶段,是逐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展阶段。第五章阐述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特征。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诠释了中国现代化的新内涵,谋划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战略,统一了民族复兴梦想和民生幸福追求,契合了社会主义制度与传统小康文化。第六章阐述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时代价值。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全面领会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论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多种学科研究方法。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认真研读了《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年谱》、《邓小平思想年谱》以及大量的经典文献;论文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置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进行分析考量;论文借鉴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小康社会精神状态论[D]. 孔一霖.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2].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小康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研究》内容简介[J]. 佚名. 求是. 2006
[3].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D]. 李明. 中共中央党校. 2003
[4]. 新时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战略安排[J]. 公丕祥. 中国法学. 2018
[5]. 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D]. 刘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6]. 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之历史考察[D]. 汤建. 扬州大学. 2013
[7].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D]. 杨晶石.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
[8].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D]. 吕书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00
[9].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数量分析[D]. 王彦彭. 郑州大学. 2006
[10].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陈思宁. 吉林大学. 2012
标签: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论文; 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全面小康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小康水平论文; 科学发展观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