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导学案是实现先学后教、课堂互动的教学载体,是连接预习和课堂的桥梁。导学案对老师来说能更多地避免学习中的无效环节,为巩固教学重点留出了更多的时间,提高了课堂的达成度。
下面介绍一下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 让导学案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在《浮力》的教学中,重点是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以及利用浮力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我设计如下导学示例:
1.课前复习:
(1)二力平衡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弹簧测力计测铁块的重力时,铁块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它们是什么关系?
2.课前预习:
(1)如果在测铁块重力时,用手轻轻托一下铁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怎样变化?这时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些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给水桶装多半桶水,用手把空的易拉罐缓缓按入水中,你会有什么感觉,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
在课堂上,对于课前复习部分的旧知识,只需以同桌相互检查的方式进行就可以处理妥当;对于课前预习部分,设计的内容很容易找到答案的。
二、让导学案为学生自主学习指路领航
在初四《压强和浮力》的复习课中,由于本章内容比较多,是初三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导学案时将本章分为两部分复习,第一部分压强和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二部分浮力和浮力的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附学案:知识梳理——对照课本回答如下问题
第一部分 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研究时采用的方法?
2.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及换算、物理量及单位符号、物理意义
3.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办法?
在课堂上,对于知识梳理部分,自学解决;针对基础知识的强化,小组内交流答案;对于本部分的易错题目、重难点则采用教师点拨深化;最后强化训练巩固提高,学生可分组讨论或给全班展示解释。
三、让导学案引领学生的实验探究之路
实验导学案由设疑激趣、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师生研讨、修改方案、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组成,并非物理中的每个探究都包括所有环节,以《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为例:
附学案:
学生游戏(设疑激趣):硬币“跳高”比赛问题:
(1)能看到什么现象?
(2)谁与硬币接触了?
(3)吹气造成硬币上下表面的气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出问题: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首先就以硬币跳高比赛设疑激趣提出问题,然后提供多种方案供学生实践探究,引领学生轻松完成探究方案,并用所得结论进一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使用导学案引领实验探究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得到激发,实验素养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论文作者:于晓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1月总第3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压强论文; 浮力论文; 学案论文; 铁块论文; 学生论文; 硬币论文; 流速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1月总第3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