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考察与特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济结构论文,特征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相对落后的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二元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考察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其演变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总结建国以来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时期加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以尽快完成国民经济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一、建国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
1、赶超型发展战略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深化
受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前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试图通过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超高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的,一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十分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资金严重匮乏。二是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低下,支持工业化的能力有限。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象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初那样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可能通过引进外资的办法来补充国内资本的不足。而且由于重工业资本高度密集性的特点,使得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与我国的劳动力丰裕、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特点相矛盾。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须依靠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体制。
赶超型发展战略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通过从农业中提取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以及重工业的自身循环所创造的社会需求,克服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不足与有效需求不足这两大难题,在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实现了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但由于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是以牺牲农业的长远发展为代价的,这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长期低速增长,而且也使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农村隐蔽性失业严重,从而使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更加突出。二元结构强度一般用农业与非农业间的相对国民收入差距来衡量。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这一差距最大为4.09倍,而1979年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却高达6.08倍(注: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9页。)。
2、战略调整、体制改革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到70年代末,工农业之间的矛盾已相当突出,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的长期停滞,使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无法继续进行。
从1979年开始的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结构变动由政府行政力量推动,转为市场导向。这种由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推动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市场机制的诱导下,农业生产不断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加快了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步伐。以1987-1992年为例,在这短短的5年时间里,农业生产资料来源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农业投入中来自农业内部的比重已从46.7%,下降为39.1%,而由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从41.7%,上升为44%。这说明农业与现代工业部门的产业关联趋于强化。同时,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包括工业、建筑业、邮电业、商饮业以及其他服务部门)对农业的服务贡献率明显提高,从1987年53.3%上升到1992年的60.9%。这意味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越来越多地进入农业的产前、产中及产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提高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注:严瑞珍:《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第76页。)。
第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改革开放以前,1952-1978年的26年间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从12.6上升到17.92,年均上升0.2个百分点,在这期间的1962-1978年城市化水平从17.33上升到17.92,16年间仅上升了0.59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处于停滞状态。而改革开放后,1978-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上升了13.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约0.81个百分点,是改革前城市化水平年均上升幅度的4.1倍(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第111页、《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第95页数据计算。)。
第三,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78年—1998年,共有13585万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就业,平均每年转移为715万人(注:根据周叔莲等:《中国城乡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04页数据及1997、1998、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与此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持续大幅度下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1999年的50.1%。20年间共下降了2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稳步上升,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1999年的23.0%,21年间共上升了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持续快速上升,从1978年的12.2%上升到1999年的26.9%,21年间共上升14.7百分点(注:《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第134页、《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第115页数据计算。)。
3、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总体度量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非农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随着一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也就与非农产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趋于相等,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的发展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趋于均衡。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传统农业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远远低于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的劳动边际生产力。最直接的表现是: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中较大劳动力份额创造出较小的产出份额,而在以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中,较小的劳动力份额却创造出较大的产出份额。根据这种特征,我们选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与二元对比系数两个指标来衡量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并运用这些指标来计算1952年以来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进行总体度量。
表1 1952-1999年中国农业、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二元对比系数
年份农业比较
非农业比较
二元对比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系数
1952
0.603.00 0.20
1954
0.553.22 0.17
1956
0.542.93 0.18
1958
0.591.58 0.37
1960
0.362.23 0.16
1962
0.483.39 0.14
1964
0.473.46 0.13
1966
0.463.37 0.14
1968
0.523.16 0.16
1970
0.443.38 0.13
1971
0.433.25 0.13
1972
0.423.18 0.13
1973
0.423.13 0.14
1975
0.422.96 0.14
1976
0.432.78 0.16
1978
0.402.45 0.16
1980
0.442.25 0.19
1982
0.492.10 0.23
1984
0.501.90 0.26
1986
0.441.87 0.24
1988
0.431.83 0.24
1990
0.451.83 0.25
1992
0.371.88 0.20
1994
0.371.75 0.21
1996
0.401.61 0.25
1997
0.381.61 0.24
1998
0.371.63 0.23
1999
0.351.65 0.21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一个部门的产值(或收入)比重同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国民经济中农业与非农业两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越大,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就越强。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表明,农业的 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非农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1。从时间序列考察,在二元经济结构加剧阶段,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降低,非农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升高;在两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别达到最高点后,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转而逐步升高,从低于1的方向向1接近,非农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则趋于下降,从高于1的方向向1趋近。
二元对比系数是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和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成反方向变动,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两部门的差别越小,反之,二元对比系数越小,两部门的差别越大。二元对比系数在理论上的最大值为1,通常总是低于1(注:参见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6页。)。
表1是我们根据历年的统计年鉴数据计算的1952-1999年我国的农业、非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与二元对比系数。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基本情况。(1)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从总的变动趋势来看是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这一点在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二元对比系数的变动中表现得较为明显。我国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1,从50年代初的3左右上升到60年代末期的3.4左右,然后转而下降,到90年代末下降到1.63左右,从总的趋势来看则是呈下降态势。从二元对比系数来分析,中国经济的二元性在70年代初最大,1970、1971、1972这三年二元对比系数最低,为0.13。在这之后二元对比系数逐渐上升,到90年代末上升到0.23左右,总的趋势呈上升态势。从这两个指标的变化情况来看,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形成和加强,到缓解和改进的过程。这期间的分界,大致在70年代初(见表1)。(2)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还很明显。反映在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农业部门与非农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还有较大的差距,90年代中国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年平均为0.39,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年平均为1.72,这反映在二元对比系数上则表现为二元对比系数依然较低,90年代二元对比系数平均为0.22,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任务还相当严重。(3)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是在波动中进行的,说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还不稳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我国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一般趋势有较大的背离,表现在我国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从总的趋势来看还呈现出一种下降的态势,虽然80年代中期与70年代相比经历了一个由降低到逐渐升高的过程,但是8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反而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这说明这一时期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使我国农业产值结构转换与就业结构转换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减少。)二是90年代末期我国二元对比系数较80年代中期有所下降,与80年代中期相比二元济经济结构又出现加强的迹象。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特征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国,其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除具有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之处外,由于其结构转换的国内外环境不同,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方面还具有自己的突出特点。
1、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
我国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的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在第一产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见表2)。1999年我国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17.7%,而占社会总劳动力比重为50.1%,二者相差-3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3%,劳动力的比重为23.0%,二者相差2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0%,劳动力的比重为26.9%,二者相差6.1个百分点。显然这种差异,第一产业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
由于各产业技术进步的速度不完全一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绝对对称是不可能的。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加之在其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中,第二产业的技术进步速度远远大于第一产业,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就业结构的转换要慢于产值结构的转换。但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其就业结构滞后性更为突出。世界银行在《197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揭示出这样一个规律,发展中国家工业与农业的产值份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人均接近700美元时(1979年价格)达到相等,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两部门的劳动力份额也达到相等(注:转引自蔡昉《中国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页。)。我国的工业与农业产值相等,是在196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134美元时达到的,当时,工业为38%,农业为39%。到198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1.3倍,达到310美元,而工业劳动力的比重,仅为17.2%,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仍高达68.4%(注:转引自蔡昉《中国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0页。)。
表2 中国农业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的程度
年份农业就业结构农业产值结构滞后程度(%)
1952
83.5050.50
65.35
1957
81.2040.30
101.49
1962
82.0039.40
108.12
1965
81.5037.90
115.04
1970
80.7035.20
129.26
1975
77.1032.40
137.96
1978
70.5028.10
150.89
1980
68.7030.10
128.24
1985
62.4028.40
119.72
1986
60.9027.10
124.72
1987
60.0026.80
123.88
1988
59.3025.70
130.74
1989
60.1025.00
140.40
1990
60.1027.10
121.77
1991
59.7024.50
143.67
1992
58.5021.80
168.35
1993
56.4019.90
183.42
1994
54.3020.20
168.81
1995
52.2020.50
154.63
1996
50.5020.40
147.55
1997
49.9019.10
161.26
1998
49.8018.40
170.65
1999
50.1017.70
183.05
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数据计算。计算公式为农业就业结构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程度=(农业就业结构-农业产值结构)/农业产值结构。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转换的严重失衡,造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结构性扭曲。从工农业产值构成看,到80年代末,我国的工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已基本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然而从就业结构来分析,到90年代末期,我国的第一产业仍占劳动力份额的1/2,基本上还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社会(见表2)。
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严重偏离,说明劳动力在社会各个产业之间的转移还存在着较大的阻碍;同时也表明不同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说,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直接原因。
2、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除日本以外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都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依次渐进的结构演变模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则表现为第三产业的超前发展,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表明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工业就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因此,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注: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新1版,第90页。)与此相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存在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特点。
我国产值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不仅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甚至低于印度等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见表3)。
表3 中国产值结构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中国印度洪都拉斯
其他低收入
(1999)
(1994)(1994)
国家(1994)
第一产业
17.7 30 42 38
第二产业 49.3 28 32 21
第三产业 33.0 42 48 39
印度尼西亚 巴西 韩国
中等收入国家
(1994)
(1994)(1994)
(1994)
第一产业
17 137
10
第二产业
41 3943 36
第三产业
42 4950 52
资料来源:李京文主编:21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第120页;《中国统计年鉴(2000)》,第54页。
表4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国家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国199950.1 23.1 26.9
美国19912.9
25.6 71.5
日本19916.7
34.4 65.6
前联邦德国 19903.6
40.0 56.4
英国19912.1
27.6 70.3
法国19915.7
29.1 65.2
意大利 19908.8
31.9 59.3
加拿大 19914.5
22.8 72.7
澳大利亚19915.5
24.2 70.3
原苏联 19908.2
38.3 53.5
波兰199026.2 36.5 37.3
匈牙利 199018.2 36.8 45.0
罗马尼亚199028.6 43.0 28.4
原南斯拉夫 19895.0
51.2 43.8
印度19895.5
36.3 58.2
印度尼西亚 199055.9 13.7 30.4
菲律宾 199045.2 15.0 39.8
泰国198866.4 11.3 22.3
新加坡 19910.3
35.2 64.5
巴基斯坦199147.4 19.8 22.8
韩国199116.7 35.6 47.1
巴西198824.2 23.3 52.5
资料来源:何诚颖著:《中国产业结构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57页,《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第115页。
而我国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就业份额过高,又和第三产业就业份额过低直接相关。表3的数字表明,我国1999劳动力就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仅高于1988年的泰国和1991年的巴基斯坦,却低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其他各国。如果以我国90年代初的就业结构来进行比较,则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是上述各国中最低的(1991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60%、21.3%和18%)。
3、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从历史上看,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在一国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与此同时,在空间结构上则不断向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的地点聚集,这种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人口聚集效应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钱纳里发展模式表明,在低收入区内,城市化率超过工业化率,但差异不大,在人均GNP大于300美元时,城市化率明显高于工业化率(注:转引自何诚颖:《中国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财政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09页。)。
表5 1952-1999中国城市化率滞后于工业化情况
年份 工业化率
城市化率城市化率滞后
程度(%)
1952
17.6 12.6 28.4
1957
25.4 15.4 39.4
1962
28.3 17.3 38.9
1965
31.8 18.0 43.4
1970
36.8 17.4 52.7
1975
41.5 17.3 58.3
1978
44.3 17.9 59.6
1980
44.2 19.4 56.1
1985
38.5 23.7 38.4
1987
38.3 25.3 33.9
1990
37.0 26.4 28.6
1992
38.6 27.6 28.5
1994
42.4 28.6 32.5
1995
42.3 29.0 31.4
1996
42.8 29.4 31.3
1997
43.5 29.9 31.3
1998
42.1 30.4 27.8
1999
42.7 31.0 27.4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第56页、111页《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第95页数据计算。城市化率滞后程度的计算公式为:(城市化率—工业化率)/工业率。
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结构转换过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表现出与上述城市化发展规律完全不同的特征: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见表5)。1999年我国制造业比重为42.7%,不仅大大超过了处于工业化中期国家的水平,并超过了工业化后期国家的平均水平达10个百分点,而城市化指标仅相当于工业化中期的水平,为30.98%。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特征既受传统工业化道路和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也取决于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农村工业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非城市化发展道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直接相关的。塞尔昆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服务业相对制造业来说,其就业弹性性系数不仅大于1,而且呈现连续递增的发展趋势,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能够吸收更多劳动力就业。由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导致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非城市化道路所造成的城市化发展滞后。这是因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相比更依赖于城市化的进展。与第二产业不同,第三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具有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它不象第二产业所提供的物质产品那样可以在产地以外销售和消费。因此,第三产业只有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才会有较大发展,而在人口密集度较小的农村由于受到需求不足的制约,发展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相比,成本高收益小。因此,要进推进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必需加速城市化发展进程,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标签:劳动生产率论文; 二元经济结构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二元结构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第一产业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