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瑛
(山西省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山西太原 030027)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ICU收治的6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1.2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2.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机械通气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0-0124-01
机械通气(MV)已经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生命支持的主要措施之一,但随之引起的与其应用相关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是ICU患者院内感染主要原因。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V)治疗48小时,或原有肺部感染使用呼吸机48小时后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在人工气道拔管48小时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8月本院ICU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进行机械通气的64例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38~72岁,平均40.2岁;原发病:休克13例,多发伤18例,中毒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重型颅脑损伤10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32例患者均给予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 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2.2.1环境的管理 对病房进行彻底消毒,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及时对呼吸机管路进行严格消毒,预防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1.2.2.2气管导管套囊的管理 进行合理的导管气囊密闭,防止胃内或呼吸道内容物反流,将套囊内注入约5mL气体,使气囊内压力维持在2.7~4.0kPa,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减少误吸,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
1.2.2.3呼吸机的管理 及时清除呼吸机管道内的污染物,要求严格无菌操作,雾化器及湿化罐内液体应每24小时更换1次,并进行终末消毒。
1.2.2.4呼吸道管理 及有效吸除痰液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湿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并有效地吸除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1.2.2.5体位的护理 体位护理是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量取半卧位,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40°,可降低反流与误吸的发生率,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
1.2.2.6饮食的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措施,加强营养,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鼻饲前检查患者有无胃内容物潴留,鼻饲后30min内不进行叩背、翻身、吸痰等操作。
1.2.2.7口腔护理 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防止口腔黏膜干燥[5],选用0.9%氯化钠溶液棉球进行口腔擦拭,每天2次,若有口腔感染者,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溶液进行口腔擦拭。进行口腔擦拭时要注意避免管道的移位和脱落。
1.2.2.8心理护理 对有意识的患者应教会患者用肢体语言表达简单的问题,密切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及时进行疏导,关心并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1.2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发生VAP,不仅延长住院时间,且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有研究报道VAP的病死率为20%~71%。机械通气患者可因反复吸痰,引起患者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利于细菌的生长,引起感染。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对机械通气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重症监护室应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时,呼吸机管路的污染及细菌感染是引发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护理人员要注意对于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定期进行更换和消毒,一半周期为5~7d。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护理中,加强呼吸机管路的管理不但可以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和患者死亡率。
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减低患者的感染率;增强环境的管理可降低病房细菌的含量;对气管导管套囊、呼吸机、呼吸道、口腔进行护理干预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感染的机会;适当的体位有利于患者排痰;合理的饮食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心理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也非常重要,如护理得当,可增强患者的信心,使患者配合治疗。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大大降低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从而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概率,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英.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96.
[2]周勤,田君,郑凯中.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6.
论文作者:王彩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机论文; 机械论文; 性肺炎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