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阳晓伟1,闭明雄2

(宁波大学法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 要: 目前我国制造业还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以及国际知名品牌占有率低,加上人口红利消失等因素,使得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完善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打破制造业发展困局的必经之路。而德国凭借高效率的教育体系、科研体系,以及借助工业4.0强化政产学研之间的分工协作,建立了强大的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文章的研究表明我国应该加大研发投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积极参与工业4.0,完善高校教育体系和促进政产学研分工协作,以提升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

关键词: 工业4.0;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双元教育;中国制造2025

一、引言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它们纷纷提出“制造业回归”或者“再工业化”。比如美国自奥巴马当政期间就推出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势头在特朗普上台之后更是有增无减。欧洲方面,德国在欧洲债务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中表现得一枝独秀。其领先的制造业被认为是抵抗危机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因而引起众多国家的重视和学习借鉴。比如曾担任美国财政部部长顾问及奥巴马政府汽车产业首席顾问的史蒂文·拉特纳在美国《外交》杂志发表题为《德国成功的奥秘——欧洲的制造业强国能给美国什么经验》的文章,主张美国应该向德国学习其发展制造业的经验。德国在其制造业已然处于领先地位的基础上,丝毫没有放松对其制造业的进一步重视和发展。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德国推出了工业4.0发展战略。

结合强度主要取决于界面结合力的大小,界面结合力是指将单位面积的涂层从基体上剥离下来所需要的力[4]。目前由于结合力测定比较复杂且影响因素较多还没有统一的测定方法[5-6],一般采用拉伸法、划痕法、弯曲法等方法进行测定,不同的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量地对结合强度予以测量,通过不同途径来达到增强结合强度的目的,以提高涂层的使用寿命。本文综述了结合强度的影响因素与目前测定结合力的方法,讨论了结合强度测定的研究现状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对我国而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就对制造业格外重视。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国际范围内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我国的制造业产值已经占据全世界约1/5的比重,从总产值来看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位,国际市场中的“中国制造”随处可见。然而我国制造业仍然处于“大而不强”的境地。我们的制造业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因而在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甚至受制于人的地位。比如2018年的“中兴事件”,美国掐断中兴公司的芯片供应,偌大的中兴公司就应声陷入了停产甚至破产倒闭的境地。因此,在制造业科技创新方面,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德国制造即便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也处于名列前茅的地位,甚至还有人认为德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排在世界第一位;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的结构与德国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而且两国在制造业领域也展开了一些合作。因此,对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加以研究,从中得出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助力“中国制造2025”大有裨益。

二、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

1.高效率的教育体系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首先离不开的就是与之相适应或者相匹配的教育体系。德国的教育体系与其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具有高度关联性。

首先,德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比较充分的。德国人非常重视教育,他们早就规定服兵役和接受教育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1871年实现统一之后,德国快速建立起从小学、中学、技术学校、工商学校到综合性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到19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德国的文盲率就已经降低到了1%以下,实现了初等教育的普及。德国还是现代大学的发源地之一,德国现有高校372所,其中大部分属于公立大学。由于德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经费支持,对9所精英大学和一些博士生院及精英集群的财政支持力度更是特别突出,因此进入德国高校读书的学生并不需要承担高额的学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八成大学生需要通过借贷来支付高额的学费。一方面,由于德国学生不需要面临像美国大学生那样的还贷压力,因此他们不一定将金融行业作为他们毕业后工作的首选;另一方面,在德国高技能工程师、研发人员收入并不低,甚至可以和美国金融行业的收入相媲美。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领域能够吸引到众多最优秀的人才。

其次,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和培训体系。德国的教育体系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了社会分工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截至2012年底,德国大约有143万名学徒在330个培训职业中获得培训。一个年级中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超过该年级总人数的一半(达到55.7%)。而德国人读大学的比例只有20%左右。这说明德国学生对职业教育并不排斥,同时也表明在德国选择职业教育者并不是中、高考“落榜生”的代名词。近年来,“双元制”职业教育还在向高等教育领域延伸。比如在巴登—符腾堡州,原来的职业学院自2009年开始转制为“双元制”大学。成为德国首家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双元制”大学,该大学与900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不乏西门子、保时捷、奔驰、德国铁路、汉莎航空等著名企业。

再次,为了确保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德国的企业培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提供培训的企业在所有企业中占比高达22%。更重要的是,对于人数不低于500人的企业,从事培训的企业比例高达近九成。这是因为从法律角度而言,据德国的《职业技术培训法》规定青年人必须参加技术培训,而企业则有义务为青年工人提供技术培训岗位。此外,由于德国工会力量比较强大,工人工资不能由企业单方面决定,而是由工会和雇主联合会共同谈判确定,企业很难通过压低工人工资来提高竞争力,因此只能“倒逼”企业增加对工人的培训,通过增强工人技能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竞争力。由于知识技能过于专业或者专用性太强,中小企业参与培训的比例较低,只有14%。然而,该缺陷由于大量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存在而得到弥补。

五要加强省际协作和对外合作,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努力使云南成为长江经济带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

最后,商会在德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实现企业需求和学生实际能力之间的平衡和信息畅通,商会在企业和学校之间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商会承担着诸如制订培训标准,实施培训,对职业能力进行考核等任务。通过职业学校、商会、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教育或者避免“培训不足”,从而使得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得以高效运转。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横贯我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据2007年统计,流域总人口4.27亿人,占全国的33%;地区生产总值8.48万亿,占全国的34%;耕地面积4.62亿亩,占全国的25%;粮食总产量约1.63亿t,占全国的33%。水资源总量9 958亿m3,占全国的35%。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流域已建成地表水蓄、饮、提、调水工程设施522万座(处),总库容1 186亿m3,兴利库容619亿m3,灌区15.6万处,有效灌溉面积2.26亿亩,有效灌溉率约49%,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2.高效率的研发体系

充足的研发投入是德国制造业保持科技创新能力的资金保障。目前德国的教育和研发投入占到GDP的10%左右,研发投入占其GDP的比重在3%左右。在德国政府层面,除了上文提及的对高等教育的大力财政支持之外,还通过直接给予研发机构财政补贴,或者税收减免等方式来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工作。

在德国,全部研发投入中来自企业的资金占据主导地位。一般来讲在企业层面,大企业研发投入较多不足为奇,但是德国大量中小企业在研发投入的力度上也很大。尤其是那些被人们称之为“隐形冠军”的中小型企业,其研发投入较其他国家同等规模的企业而言,强度要大得多。德国企业在技术密集型产品领域,其研发投入占产品成本的3.5%~8.5%。2011年德国制造业获得的研发投入占全部研发投入的86.7%,其制造业企业研发强度高达近10%,远远高于德国其它行业(仅为0.4%)。此外,据2011年欧洲经济研究中心的计算结果显示,德国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占其营业额的4%,高于德国全行业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德国制造业中创新活力较强的企业,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在技术创新上舍得投入,是支撑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物质基础。

德国还拥有许多享誉世界的大学。与德国工业立国相呼应,德国理工大学联盟(即TU9)被誉为欧洲理工院校的常青藤。该联盟由德国最著名的九所工业类大学组成,它们是柏林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不伦瑞克工业大学、莱布尼茨汉诺威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和斯图加特大学。除此之外,德国还针对高校开展了名为“卓越计划”的项目,以提高德国大学的科研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德国理工大学联盟和卓越计划的实施,为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了强劲的科技和人才后盾。

作为世界制造业杰出代表的德国,可以说已经完成了工业1.0、2.0和3.0,正处在全力冲刺4.0(第四次工业革命) 的阶段,这是由德国面临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德国本身积累了大量高精尖的科技水平和经营管理经验,具备制造业全面升级的条件。另一方面,在面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制造业大国的制造业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德国显然不具备低价竞争的优势。因此,我国在借鉴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还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能一蹴而就,甚至搞大跃进。我国的制造业体系基本上还处于1.0、2.0和3.0兼而有之的状态,只有一部分企业具备冲击4.0的条件,但是产业结构升级是必须要坚持的战略方向。无论是出于改善国际贸易竞争条件的考虑,还是回应国内资源禀赋发生变化(比如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用工成本攀升等)的实际情况,都决定了我国制造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往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努力。

在数量和规模上,中国制造已经排到了世界第一位,甚至有人将中国称之为“世界工厂”。经过长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比如在产业层次方面,我国由原来的单纯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到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存的局面。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上升为世界第一,至今一直保持该排名。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就有超过22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生产全球八成的空调、七成的手机,以及六成的鞋子。我国机床产量占世界机床总量的四成左右。在高端技术层面,我国在某些领域也实现“单点突破”,比如我国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华为公司在5G领域就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偏高。我国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仅有万分之三,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大量的关键零部件、系统软件和高端装备基本都依赖进口。例如,2013年,我国80%的芯片依赖进口,其进口总额甚至超过了原油,成为我国最大的进口商品。R&D投入长期不足是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尽管我国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力度在稳步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投入不足的状态。而且中国的R&D经费中用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经费以及购买国内技术的经费支出相对较少,而用于技术引进的经费则比较多。所以中国的制造产业仍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创新能力不足。

德国的研发机构众多,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结合紧密。德国拥有高度严密与完整的科研体系,它们包括四大科学联合会——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会、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会、赫尔姆霍兹联合会、莱布尼茨科学联合会。还有体系完备的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与372所高校——其中包括综合性大学114所,应用技术类大学152所。

3.借助工业4.0平台,促进官产学研分工协作

德国于2013年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工业4.0”战略的理解不尽相同。比如Lasi et al(2014)在分析工业4.0战略的诞生时,认为该战略是在德国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建议之下,随后被德国政府所采纳而形成德国的一项国家级发展战略。Gruber et al(2013)则认为工业4.0是工业生产方式的一种革新,是继世界首台自动纺织机、首条流水线和首个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诞生之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给工业生产带来的一场革命性的改变。在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德国工业4.0战略进行了跟踪研究,并提出自己对该战略的看法。比如张其仔(2014)认为工业4.0是指以全方位的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是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第四次工业革命;李杰的“5C结构论”,认为德国工业4.0战略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五个层次:正在积极做试点的网络化,由数据到信息化的转变,虚拟网络化管理,问题识别与决策,装备重组。徐莉的“三层次论”认为,德国工业4.0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垂直一体化,二是网络技术的全程化应用,三是实现互联网经济和合作伙伴的“全维度”融合。杜传忠、杨志坤(2015)认为“工业4.0”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它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核心是构建信息物理系统(CPS),德国工业4.0的两大主题是“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德国工业4.0战略将实现制造业全方位的系统整合。

由于本身缺乏核心技术或者过硬的自主品牌,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在国际竞争中的可替代性太强,在国际贸易中容易招致进口国的抵制,比如“反倾销”调查。长期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而出口工业品中,主要依靠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德国的出口依存度甚至比中国更高,比如2009年德国出口依存度超过45%,但是德国产品却较少受到国际社会的反倾销指控。这与德国掌握了大量其他国家不具备的技术是分不开的——德国有500余项工业技术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德国的发明专利数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缺乏核心技术,可替代性强等造成了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供求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旦出现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就很容易遭到进口国的抵制。近期的中美贸易争端就是一个先例。

表1 “升级版”工业4.0平台

在整个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德国的政产学研的大致分工如下:政府负责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部分资金支持和产业政策的制定;而企业则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主角——经费、人员、成果产出企业占比最高。在德国,不仅大企业重视研发和创新,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被誉为“隐形冠军”的中小企业也非常重视研发投入。在工业4.0框架下,通常由大型龙头企业牵头制定相关标准,众多中小企业则广泛参与。德国的大学一方面为制造业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如前所述,研究机构也是德国制造业科技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和大学一起为德国制造业提供基础性的科学研究、部分应用技术研究,以及提供有利于制造业长远发展的其他智力支持。

此外,德国政府还通过一系列产学研合作的孵化中心和科技园区,来促进政产学研合作。德国政府以及有关方面还致力于打通科技人才在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跨界”流动。比如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史世伟教授在德国访问期间,同一位德国西门子的工程师交谈中发现,德国规定工程技术领域的博士,在企业工作满七年之后便可以获得到大学申请当教授的资格。

三、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

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是德国科技研发中最正牌的“国家队”。如果从1652年成立的利奥波第那科学院算起,已经建院367年了。它拥有一千多名院士,他们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其中四分之三来自德国本土和其他使用德语的国家(奥地利和瑞士),另外四分之一则来自其它国家。有大量诺贝尔奖得主曾经或者正在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工作。其研究经费约八成由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提供,剩下的部分则由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政府承担。

“欢迎你们!”陆叔叔热情地说,“我们这里有好几间客房,天这么晚了,而且天气预报今晚还有大雪,你们就别回去了。正好我也可以带你们好好参观一下!”

在文学创作中细节常被称为无用的,但文本往往就是需要这样“无用”的、日常化的细节来突显情节故事的真实性。譬如他写赵勇曾经去美国住在同学家,早晨起床后去院子里散步,看见橙子树,“他摘下来,剥了皮吃,很甜,而且没有籽儿,他一连吃了五个。”这种有点吹毛求疵的细节性展示让人看了一头雾水,真的有吃橙子这回事么?橙子是不是没有籽?接下来作者写到,赵勇曾经梦想的就是有自己的院子,吃到天然的橙子,过着自在悠闲的生活。这样一读,倒觉得这一小细节的增添是神来之笔了,它让一个个张口闭口就是融资、梦想、工作的企业家走下“神坛”,成功的展现了他们的多面性和作为普通人的平凡心愿。

而且由于环境可承载能力的限制,以及人们对健康和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传统粗放型加工制造模式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此外,由于高房价、高教育成本、高医疗成本等导致的低生育率,造成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加速,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廉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一般而言,当一国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即意味着该国或地区的人口结构进入老龄化阶段。然而据统计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高达17.17%,其中年龄超过80岁的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预计到2025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届时我国将成为超老年型国家。此外,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也会显著增加农民工到工业企业工作的机会成本。我国制造业由过去的单方挑选和单方出价的劳动市场,逐渐转变为双方选择和双方协商的劳动市场。总而言之,我国工业企业的用工成本正在不断上升。与之相对的另一方面是东南亚一些国家正在通过低人工成本优势对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构成了竞争,比如阿迪达斯、耐克等著名体育运动品牌的加工厂纷纷撤离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地区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一些国家,致使我国传统制造业压力重重。

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还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因此在产业链中基本处于环境污染严重、附加值低、利润空间狭小的加工装配环节,也就是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环节。

通过多年的大学扩大招生,我国大学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为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具备较高文化水平的劳动力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受长期投入不足、扩大招生步伐太快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培养模式出现同质化,以及教学培训内容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等诸多问题。这也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

然而,就笔者的调查及访谈结果来看,仅有6.8%的受访者表示对海事英语十分了解,59.4%的同学认为自己只是一般了解,而高达33.7%的志愿者们对海事英语完全不了解。此外,就统计结果显示,对海事英语掌握熟练度高的受访者几乎全部来自航海类专业,而来自英语专业的志愿者们仅对海事英语有一般程度的掌握,局限于浅层的术语和词汇。其他专业的学生则较少关注海事领域的英语运用,受访者们反映在大学英语学习中,他们大多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常见英文的学习以及备考四六级上,并未了解过海事英语的运用。

与之相呼应,德国几乎同时创建工业4.0平台。2015年4月14日,德国政府有关负责人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宣布启动“升级版”工业4.0平台。旨在通过该平台可以促进德国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相关利益主体加强合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顺利进行提供助力,而且工业4.0平台升级之后,这种分工合作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密。关于“升级版”的工业4.0平台,详见表1所示。

四、借鉴德国经验的思路

1.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方向

具体而言,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会是一个大型和独立的非营利研究机构。它拥有1.3万名科研人员,一年的经费高达18亿欧元,迄今为止共有诺贝尔奖得主18人,主要致力于顶尖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会则是整个欧洲最大的以应用研究为主攻方向的研究机构,它包含69个分支机构,拥有近两万五千名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每年研究经费高达21亿欧元,为工业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是该机构的主要业务之一。赫尔姆霍兹联合会则是德国规模最大的科研联合体,它存在的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长期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它拥有的员工超过3.5万名,年度预算高达近36亿欧元,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持,拥有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和德国肿瘤研究中心(DKFZ)等多家著名研究机构。莱布尼茨科学联合会也是德国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主体之一。它拥有88家高校的研究机构和1.86万名员工,年经费预算达到18亿欧元。其经费来源中的三分之二由政府财政拨款,其余三分之一则通过与大学竞争获得项目经费得来。该研究主体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等领域都有所涉及,其跨学科研究和交叉性研究特色鲜明。

武陵断弯褶皱带由铜仁—保靖断裂带与古丈复背斜之次级褶皱构成。总体呈NE 向展布,出露地层主要为青白口系板溪群和南华系—志留系,古丈万岩板溪群中发现基性火山岩。总体变形强度较低,一般岩层倾角3°~10°,局部达30°~40°,直立水平平缓褶皱为主,受后期断裂切割褶皱普遍不完整。铜仁—保靖断裂带主要次级断裂有:花垣—张家界断裂带、麻栗场断层、吉首—古丈断裂。

因此,即便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阻挠,为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制造业长期竞争力,我国应当顶住压力,坚持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方向,更加灵活地推进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

(2)系统调度在考虑电网运行约束情况下以最小化负荷方差为目标计算出最优分时电价,并根据第二节中需求响应模型,获得一个基于分时电价下的各时段充电计划。

2.借鉴德国双元教育,完善高校教育体系

经过数轮改革,我国高校目前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大类: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高专类院校,这是为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实际需要而做出的改革。但是总体而言,不同类别的高校发展水平依然差距悬殊。通常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只能招到高考分数偏低的学生。可见,职业教育还没有得到考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同,这与德国职业类教育的地位差距较大。因此,应当加大对职业类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尤其是应该加强职业类高校的师资建设,从而破除社会长期形成的关于职业教育的思维定势。比如可以效仿德国的做法,鼓励企业中优秀的工程师和研发人员申请当大学教师,甚至教授,打通体制内和体制外职称评价的阻梗。此外,对职业类院校教师的职称评价标准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改革。长期以来许多职业类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定与普通高校趋同,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过于强调发论文等科研工作,对教师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尤其是与时俱进的实际操作能力重视不足,不利于企业高技能人才充实高职类院校教师队伍。

3.积极融入工业4.0,加强中德合作

为了搭上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列车”,我国有必要积极融入工业4.0,加强与德国等世界制造强国的合作。2014年10月份,李克强总理出访德国,并与德方总理默克尔联合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与德国建立中德创新伙伴关系。在工业、研发、金融、交通、农业等多个经济领域开展创新合作。其中“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也可以被视为中国的德国工业4.0战略的积极回应。中德在制造业科技创新领域展开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中国的工业体系与德国相似度较高,德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依靠创新和技术,而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人工等生产要素成本较低,是由制造业产品价格较低而形成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国与德国展开制造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预期收益会比较大,而且双方在短期内较难形成大范围竞争和正面冲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推进,在未来中德制造业开展竞争的领域也会随之扩大。因此,在与德国合作和学习的过程中,还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战略。除了引进德国的企业和技术并进行学习和研究之外,还可以引进德国的“双元制”院校,提供优惠条件,吸引它们到中国开办分校等。

4.财政R&D扶持创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德国制造业领先地位的取得,与其建立了政产学研紧密合作的科技创新平台不无关系——既做到政产学研科学分工,又具有密切协作的科技创新平台,是提高制造业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效率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也应该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分工协作的科技创新平台。虽然我国的政产学研之间也有分工与协作,但是总体而言还存在不少缺陷,比如分工不够明确和科学,相互之间的协作也不够紧密。而且还长期存在着“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制度隔阂。比方说,与德国相比,我国的工程师或者研发人员,想要比较充分自由地在体制内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体制外的企业之间流动,其难度和面临的阻碍因素还是比较大的。

要通过财政R&D引导与扶持创建制造业科技创新尤其是共性科技创新平台,为产学研结合形成战略联盟有机整体营造良好的平台条件。共性技术(generic technology)概念最先是1992年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著名经济学家Gregory Tassey与Albbert Link等提出来的,Gregory Tassey提出了一个用于科技政策研究的“技术开发模型”(1997年后又称之为“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继而围绕该模型提出了共性技术的概念,并将技术分为基础研究、共性技术与专有技术三类。产业共性技术是指在某个产业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究成果可为产业共享并对该产业产生深刻影响、起到很大促进作用的一类技术。可见,共性技术对于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要创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议:一是加大财政R&D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加大财政R&D对制造业产业共性技术尤其是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的投入力度,通过财政R&D引导与支持创建制造业产业共性科技创新基金,优先保证核心技术、共性科技创新对资金的需求。二是对于共性科技创新,要由财政R&D经费资助,并引导与激励企业进行R&D投入,推进政产学研联合立项研发,其中财政R&D资助的比重要与研发技术的共性度成正比。三是通过财政R&D引导与扶植,激励政产学研打破条块分割造成的“反公地悲剧”,进一步提高公共科技资源的共享意识,建立健全R&D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形成政产学研整体资源优势,整合资源存量,建立共性技术尤其是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为政产学研进行共性技术联合大攻关提供良好的基础与条件。四是在建设共性科技创新平台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进行共性技术研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投入,特别是要搞好大型公共实验平台、大型专用研究装置、网络科技环境、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建设,尤其是要加强计量、技术标准与检测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郑春荣,望路.德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 [J].学术前沿,2015,(6):40-48.

[2]张勇.德国制造业发展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J].管理观察,2017,(26):98-102.

[3]孟祺. 德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对中国的启示 [J].国际经济合作,2013,(3):38-41.

[4]杨海洋.德国制造业优势产生并保持的原因分析 [J].改革与战略,2013,(1):116-121.

[5]史世伟.德国国家创新体系与德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J].德国研究,2009,(1):4-8.

[6]正点国际德国事业部. 德国有哪些科研机构[EB/OL].http://www.qqfx.com.cn/news/122006.html,2018-04-16/2018-10-11.

[7]Lasi H. Fetike P,Kemper H G.Industry 4.0 [J].Business&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2014,8(6):239-242.

[8]Gruber F E. Industry 4.0:a Best Practice Projec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J].Digital Product and Process Development Systems,2013(411):36-40.

[9]张其仔.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2025》的启示 [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07-04.

[10]司建南. 聚焦德国工业4.0与我国两化融合战略如出一辙 [N].中国工业报,2014-10-16.

[11]杜传忠,杨志坤.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J].2015(7):82-87.

[12]杨思维.升级版德国“工业4.0平台”经验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J].电信科学,2016,(1):108-111.

[13]贺正楚,潘红玉.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J].2015(3):103-110.

[14]金碚. 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 [J].中国工业经济,2011(7):5-14.

[15]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6]阳晓伟,庞磊,闭明雄.“反公地悲剧”问题研究进展 [J].经济学动态,2016(9):101-114.

Germa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YANG Xiao-wei,BI Ming-xiong
(Ningbo University,Ningbo Zhejiang 315211,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at the stage of large in scale but not strong in competitiveness.Due to the low share of proprieta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ore technologies, and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brands, as well as the disappearance of demographic dividend,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disadvantageous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upgrade it.By virtue of high efficiency education system,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 and industry 4.0 which strengthens the coordin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among government,industry,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Germany has established a stro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in i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study shows that China should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cre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systems, integrate into industry 4.0, improve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among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so as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 words: Industry 4.0; Science&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Dual system vocational education; Made in China 2025

中图分类号: F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92X(2019)05-0032-05

收稿日期: 2018-01-05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6ZDA072);宁波市软科学课题(2017A10043);宁波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2015C11001),宁波市社科基金项目(JD18DZF-2)。

作者简介: 阳晓伟(1986-),男,湖南邵阳人,博士,主要从事政府经济学、制度与经济发展研究;闭明雄(1980-),男,广西贵港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制度与经济发展研究。

标签:;  ;  ;  ;  ;  ;  

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