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看中国家电市场价格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格战论文,外商论文,国家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已经成为家电大国,外国家电品牌纷至沓来。如何看待外国家电在中国市场份额的变化,如何看待中国家电厂商频繁上演减价战,部分国外知名品牌驻中国公司的市场人士谈了他们的看法。
新力公司驻中国传媒代表添田武人表示,在中国内近几年看到家电行业的价格竞争往往造成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调,就是现在的价格战从降价幅度。市场影响力上都已大不如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消费市场产品多样化造成的,产品的多样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普及型产品愈来愈多,与此同时消费群体化,同时,这种多样化的表现在市场成熟的表现。
对于市场的追求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该公司在中国是谋求一种长期发展,并不是短期做一下就走,从长期发展看,如果没有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新产品不断产生出来,即使降价,获得了一时的市场效应,那么降价之后又怎么办呢?
该公司已注意到,中国家电企业已开始注重服务和技术的提高,相信在中国家电市场上,中国的家电企业也将逐步地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和技术竞争。
株式会社健伍北京事务所音响部经理李力指出,对于中国家电市场中低价倾销的促销手段,这只是一种短期市场行为,因为各种家电,尤其是音响的技术含量不高,只要从国外买进其先进技术,就能很快地将产品生产出来,为了能将产品销售出去,降价倾销是一条必然要走的路,但这很容易形成热点,发展为一窝蜂仿效的市场现象,而其所造成的市场后果是恶劣的,比如将导致很多工厂倒闭或转产等。
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愈来愈少,也是必然的,因为中国市场发展到今天,厂商多了,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因此,外资品牌能在中国市场占够它相应份额就已很不错了,如果外资企业没有及早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没有及早地在国内投资生产,那就根本谈不上份额的存在。
大连东芝电视有限公司营业本部部长钟本俊雄说,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原则所引起的价格战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各企业都有不同的经营方针,而采用何种方针以及所采用的方针是否能得以贯彻实施原则成为对企业经营者能力的考验。虽然价格、质量、技术力量、品牌号召力、数量等全部成为第一是非常理想的事情,然而永远保持第一却是近乎奇迹,面对著不同需求的不同消费者,即需要有以价格为重点的生产厂家,也要有以技术和品质为重点的生产厂家,这样消费者就能够更好的进行选择。
伊莱克斯中国区总裁刘晓明指出,国内家电市场价格大战,此起彼伏,已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价格战主要原因无外乎1.设计和生产产品未能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现有产品竞争状况,造成产品滞销,库存积压,因此,大幅度减价以求资金重新周转,争取生存。2.定价不合理,往往以厂家自揣成本定价,不是参考消费者支付能力定价,3.个别厂家以价格作为保持垄断或进入新市场的主要手段。
中国三星电子市场部部长金洙奉表示,价格竞争并不是一件坏事,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价格竞争一旦过度,成为过度竞争,将使厂家利润减少,这将造成企业发展的后续力量不足,并将影响到企业技术的发展,新产品的开发,甚至阻碍企业的发展,严重的将引起厂家倒闭,显然这样的结果不仅对企业,对消费者来讲都不是一件好事。
为避免产生流血式牺牲,该公司的做法是用产品差别化在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同时,保持合理市场价格,提高服务,推出非普及性产品,避免同其他企业进行过度竞争,对市场流通领域进行改善,该公司的流通策略是共同获得利益,通过限制经销商数量,相对稳定市场价格,防止价格战的发展,这种战略可能相对保守,但从长期看,这种发展战略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很有益处。
标签:价格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