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国初期的技术革新运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技术革新论文,建国初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 (2006)05—0058—08
1954年4月,鞍钢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等7名全国工业劳动模范向全国总工会发出了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建议书[1],由此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技术革新运动。中国共产党结合具体国情,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了技术革新运动的顺利开展。建国初期的技术革新运动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特殊的历史作用。
一、建国初期技术革新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技术革新就是生产设备、生产工具、技术过程、技术标准、操作方法以及劳动条件等方面的改进与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转向以技术进步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工业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德国、英国等都是如此,日本战后的经济恢复和经济发展主要走的是技术革新道路。他们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实际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再利用新技术来发展工业,以技术革新实现其经济的腾飞。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是巩固国民经济恢复的成果、实现“一五”计划和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客观要求,也是建国后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建国初期技术革新运动的兴起,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一)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
由于旧中国整个经济为帝国主义所控制,加上反动派的长期统治和数年的战争破坏,“中国经济这一个落后的、贫困的、带有殖民性的情况,必然会使我们在经济恢复和建设中,遭遇到更多的困难。”[2] 旧中国“许多工业面向外国,而非面向中国人民,所需机器、原料、销场过去不少依赖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如重工业中钢铁工业缺少轧钢设备,致有限的钢铁产品也不能全部利用;铁矿砂和煤的产量又超过冶铁和炼钢的能力,只能分外销;煤矿多为临时性的小斜井,寿命短促;机器工业的生产力极小”[2](p.40)。建国后,为了进一步发挥企业的潜在力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环境,保证安全生产和工人身体健康,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改造旧企业的生产设备。因为从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来说,许多现代生产技术还没有掌握,苏联供应的许多新设备还没有学会使用和维修,甚至有些新设备由于不会使用和维修而遭到损坏;苏联供给的技术资料和图纸也还不会运用。从技术管理方面来说,有关技术的规程、制度也比较落后,甚至是混乱的。从技术人员的数量来说,更是极其缺乏,“解放后因日寇技术人员遣送回国,全国钢铁工业重心的东北的技术人员,占工作总人数的比率,降至0.24%”。[2](p.46) 毛泽东在《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一文中,总结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所以,建国初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进行技术革新就势在必然,否则无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3]
(二)巩固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实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和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客观要求
“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即将宣告结束、新的大规模的建设即将开始的时候,我国开始号召用技术力量进行国家工业化建设。1952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把基本建设放在首要地位》的社论,号召立即把最优秀的干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抽调到基本建设部门,要有计划地通过教育、训练的办法来培养各种技术人员,“使我们的伟大祖国迅速地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使我国的工业生产不但能够在原有企业中,提高设备利用率,并依靠工人群众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先进经验的推广和劳动组织的改善,大大提高劳动的生产率”。[4] 换言之,要迅速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就必须进行技术革新。1953年9月8日,周恩来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文中,针对“我们的经济遗产落后,发展不平衡,还是一个农业国,工业大多在沿海。我们文化也是落后的,科学水准、技术水准都很低”[5] 的落后状况,强调“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包括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培养技术人才。1953年12月,毛泽东在《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文中也指出:“只有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才利于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把在我国绝大部分社会经济中使用简单的落后的工具农具去工作的情况,改变为使用各类机器直至最先进的机器去工作的情况,借以达到大规模地出产各种工业和农业产品”。[6] 这里的“技术上起一个革命”在20世纪60年代初展开,但“技术革新”作为“技术革命”的前奏,则是与社会革命同时进行的。由此可见,社会变革的深入进行必然要求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只有开展技术革新,才能实现“机器去工作”的理想,即实现国家工业化。
早在1952年9月,鞍山钢铁公司小型轧钢厂的张明山就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在苏联专家和许多同志的协助下创造了“反围盘”。从此,鞍钢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迅速开展起来,涌现出了王崇伦、黄德茂等一批先进人物。至1954年4月,有17000多名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38600多件,被采纳的有22047件,其中运用到生产中去的有13105件。[7] 这些技术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产品成本,保证了国家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技术革新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保证全面完成和争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8] 因此,完成“一五”计划和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应是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现实原因。
(三)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运动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954年4月2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七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指出:“技术革新运动必然成为日益发展的客观趋势”,要“在劳动竞赛中认真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把技术革新运动作为提高当前劳动竞赛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才能与智慧”。[9] 这里可以清楚看到,建国初期的技术革新运动是劳动竞赛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一般性的增产节约运动是自1950年底全国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开始的,1950年12月,抗美援朝、保卫国家、生产竞赛运动已经在全国的24个省及13个城市广泛展开。1951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是当前国家的中心任务》的社论,提出:“因为‘增产节约’是贯串到一切方面的总方针和总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普遍地深入地发动一个全国规模的增产节约的群众运动”,[10] 增产节约运动的基本要求是:杜绝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产品合格率。从这可以得知,技术革新是增产节约、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技术人员和群众要深入生产第一线,要善于把劳动和技术相结合,在实践中总结先进经验,并敢于改革创新,寻找更有效的生产技术。例如,据沈阳、鞍山、大连、本溪等地的212个厂矿的不完全统计,1951年职工在运动中提出11600余件合理化建议,其中6808件所创造的价值约1391亿元。[11] 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不仅取决于工人阶级的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和劳动强度,而且取决于工人阶级在技术上的学习和进步,技术革新运动由此应运而生。
(四)培养新中国技术人才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历来尊重人才、尊重技术,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就指出:“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需要大批的人民的教育家和教师,人民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和普通文化工作者。一切知识分子,只要是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著有成绩的,应受到尊重,把他们看作国家和社会的宝贵的财富”。[12] 陈云对技术人才的认识也是清晰的,他在建国后召开的全国钢铁工业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技术人员“是我们的‘国宝’,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力量,要很好地使用他们”,“对技术人员要采取信任的态度”[13]。朱德则提出“尊重技术”的观点,并在1949年11月召开的各解放区水利工作联席会议上说:“要胜利完成每一件工程,必须尊重技术,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使技术与群众相结合、工程与生产相结合,用技术教育群众指导群众。”[14] 中国共产党人对技术人才的尊重和渴求是建国初期技术革新运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专家以其先进的技术与经验给中国各行各业的建设带来新气象,使党和人民充分认识到先进技术对国家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奖励有关生产的发明、 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决定》[15] 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尊重人才、尊重技术、热切向往先进技术。1954年3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在国家工业化建设中的作用》的社论,开篇就指出:“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有了一定的资金,有了苏联的技术装备援助之后,人材问题,特别是技术人材问题,就被提到了头等重要的地位。”[16] 可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和渴求先进技术。1954年6月5日,全国范围的技术革新运动开展时,《人民日报》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纷纷写信给祖国工人,预祝技术革新运动取得更大的成就。守卫在上甘岭地区的志愿军某部指战员也给张明山、王崇伦等7位劳动模范写信,并向全国工人兄弟预祝这个运动的胜利。该信说:“我们懂得,不仅建设祖国需要新的更高的技术,就是保卫祖国也需要新的更高的技术。……我们向你们保证:一定要学好本领,以最高度的警惕保卫和平,保卫你们的技术革新运动,保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17] 可见,广大人民也向往先进技术。正因为如此,在技术革新运动中,他们既能够认识技术革新的规律,又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建国初期技术革新运动的基本方针
建国初期的技术革新运动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学习苏联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原有的技术展开的。在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特别注重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技术教育和文化教育,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一)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技术革新运动的顺利开展也是以此为根本保障。由于我们的企业大多数是从敌人手中接收过来的,其基本技术人员都留用下来,这就使某些人或多或少地存在非无产阶级思想,因此加强党对技术革新运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领导是十分必要的,必须深入进行思想教育,提高职工的阶级觉悟,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整个技术革新过程是改进设备、提高技术水平的过程,同时也是先进思想战胜落后思想的过程。中共中央于1953年11月24日颁布《关于统一调配干部,团结、改造原有技术人员及大量培养、训练干部的决定》,其中指出:“要团结和改造原有技术人员,就必须端正对待他们的态度;就必须在适当提高其物质待遇和照顾其自尊心的条件下,加强对他们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们虚心向苏联学习,积极发挥其技术专长的作用”[18]。
技术革新运动必须是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以便把群众的注意力和智慧集中到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上来。1954年6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介绍北京市各厂矿行政领导干部注意学习鞍钢技术革新运动的先进经验,开始采取措施加强对群众技术革新运动领导的情况。[19] 9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正确地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社论,指出“技术革新运动必须有正确的统一的具体的领导。”[8] 正确的领导就是要根据企业目前的技术基础和生产上的具体要求,制定本企业的技术措施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领导群众进行技术革新。统一的领导就是行政、工会、青年团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根据行政上提出的技术要求,对这个运动作统一的布置和安排。具体的领导就是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与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结合起来。1954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必须把技术革新运动继续开展下去》的社论,再次强调:“各企业行政方面和工会组织,应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结合本企业的生产任务和具体情况,研究进一步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办法,加强对于技术革新运动的领导,对技术革新运动中的各种困难必须认真地加以解决,对于已有的经验教训必须认真地加以总结”,[20] 应该肯定,党的领导作为基本指导方针是贯穿整个运动始终的。
(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与当时国际上的物质援助和技术援助是分不开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6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不少帮助,共援助我国建设工业项目68项。[21] 特别是1953年5月15日中苏签订《苏联政府援助中国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苏联向我国提供技术援助、派遣专家等,这就为我们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对于我们是十分宝贵的,他们的先进经验也是技术革新的成果。在建国初期的技术革新运动中,我们主要学习苏联的新技术,并且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对于有关职工的合理化建议,请苏联专家或科学研究机关进行科学技术鉴定,为此还建立了一些制度,如向专家汇报制度、专家建议的登记、公布专家建议,及时检查贯彻执行情况;指派先进的技术人员做专家助手,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或设置专职人员研究和贯彻专家建议;请专家作报告,组织职工学习俄文等。[22] 虚心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认真听取苏联专家建议,是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重要条件。
1954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进一步加强向苏联专家学习》的社论,充分肯定正确地学习和运用苏联的先进技术与经验是完成我国各项建设任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向苏联专家学习是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经验的最实际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苏联专家的援助是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根据我国各项具体建设工作的需要来进行的。社论肯定了向苏联专家学习取得的成绩,“我们解决了许多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提高了自己的业务和技术水平。”同时,也针对学习中存在的“一部分干部还没有巩固地树立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思想”和“向苏联专家学习中不全面和不系统的缺点”提出:要在各行各业中培养一批能掌握苏联先进经验的中国自己的专家。[23] 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是建国初期技术革新运动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三)大力加强技术教育和文化教育
由于我国原来工业基础落后,工人的技术水平整体偏低,文化状况比较落后,因此,加强工人的技术、文化及基本科学知识的学习是持久地广泛地开展技术革新运动不可缺少的条件。早在1949年12月,陈云就指出:“要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需要发展工业,这就需要技术。我们有勇敢战斗的精神,这很好,但还不够,还要掌握科学技术,并且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24] 在技术革新运动中,中共中央把技术教育和文化教育提到了基础性的地位。
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重要办法是推广苏联的先进技术和国内行之有效的重要先进技术。而这些技术必须在加强群众的技术教育、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广泛采用和推广。1954年5月6日,《人民日报》介绍了许多工厂加强技术教育和文化教育工作的情况。许多工人通过学习掌握文化知识以后,为进一步学习技术创造了条件。例如,“西南钢铁公司积极开展技术教育工作,去年全公司共培养了三千八百八十多名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今年决定把技术教育和生产紧密结合,广泛开展在职职工的技术业务学习,并将进一步加强组织机构,使技术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25] 这些实践说明,注重技术教育和文化教育是建国初期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运动得以深入持久进行的文化保障。1954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大力加强职工业余技术教育》的社论,强调了加强职工技术教育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技术,提高技术,掌握现代文化”是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要求。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加强职工业余技术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应该明确规定业余技术教育的方针”,这就是与当前生产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革新运动相结合,“必须动员社会力量”。[26] 可见,建国初期技术革新运动中“注重教育”是切合实际的,是顺民心、应民意的重要方针。
(四)开展技术革新运动要讲究策略
技术革新涉及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也涉及如何正确处理与苏联等国的关系,情况比较复杂,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党和国家在引导人民群众开展这一运动时,强调在运动中应讲究策略,并提出了一系列足以保证运动顺利推进的正确方针。
1954年4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鞍山市委书记韩天石的《开展技术革新运动》一文,该文从鞍山市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经历提出了四个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是技术革新和先进经验刚刚出现的时候,常常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而遭到极大的保守力量和旧的习惯势力压制和反抗;二是自发的群众性的革新运动是可贵的和应该珍惜的,他们所创造的东西很有价值,也很需要,但应该而且必须把这种自发行动引向解决企业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三是要注意党的组织领导工作;四是要着重贯彻苏联专家的建议,学习苏联的新技术。这些策略通过报道,为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提供了借鉴。[27] 4月26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鞍钢钢绳厂的技术革新运动》一文,以“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开始学习的第一步”、“树立技术革新的榜样”、“首先发动技术工人”、“把运动由个人引向集体,由局部引向全面”[28] 等为小节标题,介绍了该厂技术革新的策略,以事实证明技术革新运动不仅是改造旧企业的唯一道路,同时也是劳动竞赛走向经常化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必须加强党组织在工矿企业中的政治思想领导,才能深入而广泛地开展并成为经常性的工作。
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榜样示范、循序渐进、统一领导、发动群众、明确目的、注重教育、推广经验、奖励创造等,都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推动我国建国初期技术革新运动的基本策略。实践证明,这些策略是行之有效的,保证了技术革新运动的顺利进行。
三、建国初期技术革新运动的历史作用
建国初期技术革新运动的开展,对于实现国家工业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历史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确保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建国初期,技术革新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地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各项指标。技术革新运动在各地开展以来,有许多厂、矿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1953年鞍钢完成了国家计划的113.55%,完成增产节约计划的105.1%,完成劳动生产率计划的114.4%,比1952年提高了24%。[22] 技术革新运动,使我国工业技术落后的状况得到了改变,基本上解决了技术水平同建设需要的矛盾。据国家统计局报告,“1955年重工、一机、石油、煤炭等四个重工业部门共试制成功1023种新产品”,“有22%供应国防工业,有43%供应基本建设工程,有31%供应工业生产”,[29] 进一步满足了国防及国民经济的需要,使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快速推进。
正是由于技术革新运动的开展和全国劳动人民的努力,“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都取得了比预想还要快还要大的胜利”。“从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说,到一九五七年,绝大多数产品都将超过原定的计划指标。……从重要的工业新产品说,我国过去不能够制造的某些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采矿设备和新型号金属切削机床,现在已经能够制造了;我国过去不能够制造的汽车和喷气式飞机,现在已经能够开始制造了;我国过去不能够生产的大型钢材和合金优质钢,现在也已经开始部分生产了”。[5](pp.211~213) 毛泽东肯定“一五”计划建设“达到了可观的水平”,并由此得出结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6](p.34) 这里的“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指的就是技术革新,由此可见,建国初期技术革新运动确实为社会主义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应当说,“一五”计划执行的结果,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为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
建国初期技术革新的成绩是显著的,许多厂、矿企业“有的是改进了生产设备和生产工具,有的是改进了技术过程,有的是改进了操作方法,有的是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劳动保护问题”。[20] 技术革新运动改变了新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中国共产党人也由此进一步认识到了现代技术对工业化的奠基作用。在“一五”计划时期,全面引进苏联的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在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项目中,主要建设了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的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电讯、化学和国防等基础工业的重点项目,这些项目是利用苏联现代先进的设计技术和设备建设起来的,既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也奠定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1956年8月,在600多名科学家的参与和近百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结合建国初期技术革新运动开展的实际,中国编制完成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该规划提出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科学技术研究任务共57项,研究课题616个。[21](pp.527~530) 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量培养训练技术人才是建国初期技术革新运动的重要目标,也是运动得以持续开展的保障。李富春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的报告中指出,“一九五七年我国产业职工总数比一九五二年增加约八百万人,其中中等以上的技术人员总数增加六十多万人。大部分工人和技术人员,由于努力学习先进经验,经过大规模建设的实际锻炼,普遍提高了技术水平”。[30] 技术力量的壮大,实现了技术革新运动大量培养技术人员的目标,绝大部分的技术人才成为日后中国各行各业建设的技术骨干。技术革新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对20世纪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和大批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和革新精神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建国初期的技术革新运动肯定和发挥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广泛的群众性运动。技术革新运动的开展不仅重视革新者的创举,组织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而且注重先进技术经验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当运动继续深入,职工群众集体创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就迫切要求健全合理化建议委员会的组织。为了全面支持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技术革新运动充分发挥了合理化建议委员会的组织作用,贯彻劳动经验与科学技术知识相结合的方针,组织群众性的技术研究小组,发挥集体主义的创造精神。由具有创造才能的老工人和具有革新精神的技术人员参与组成技术领导核心,根据实际提出课题,广泛发动职工群众提合理化建议,并建立了登记、审查、批准、协助、研究、绘图、作出技术鉴定等制度。毫无疑问,这些举措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和革新精神。
我国劳动人民素来具有创造才能和革新精神。建国初期的技术革新运动中,“群众性的发明、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已成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31]。党和政府重视群众的创造智慧,也善于激发群众的革新精神,对革新者的创造劳动给予最高荣誉和物质奖励。1954年5月6日,政务院第215次会议通过了《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
建国初期的技术革新运动把广大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进一步引导到改进技术、提高技术、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方向,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成为后来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前奏,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