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论文_韩胜兴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论文_韩胜兴

西宁永和集团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各大中小城市建设规模均出现了急剧扩建现象,致使建筑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但是由于建筑施工行业存在施工人员流动快、工作环境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等多方面原因,建筑行业多年来也是安全伤亡事故多发的行业。因此,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隐患,减轻因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逐渐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其建筑规模也在逐渐扩大,随之产生的安全事故频繁增加,各类建筑受伤死亡事故居高不下,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给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威胁。施工队伍在不断的复杂化,由于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的难度逐渐加大,所以施工管理要符合新形势、新时期的标准。有效的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迎接全新的问题与挑战。建筑行业是一个高危的施工行业,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部门之一,建筑企业对于安全管理要给予高度重视,管理体制、生产方式等都要进行不断深化。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对人身财产及生命安全做出保障。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实施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并且伴随着一定得危险性,要想顺利完成这一工作,不仅需要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还需要劳动人员的广泛参与,正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工作人员数量及工作类型相对于其它工作均是较多,这也就直接或是间接的给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并容易引发施工事故,而施工事故又严重影响着整体施工的进程,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实施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就显的尤为必要。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全体工作人员安全工作意识,从而大幅度降低产生的事故数量,从而得以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使得施工顺利进行。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

2.1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

我国建筑行业近些年的发展速度惊人,建筑施工难度不断加大,施工单位在不断加强技术学习的同时,往往忽略安全问题,对施工安全不够重视,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没有切实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前,没有进行完善的施工安全教育,在施工过程中按照以往的经验习惯进行错误的操作,疏忽大意,从而造成安全事故不断出现。

2.2安全管理的力度和强度不够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要求包含质量控制管理、工程进度管理还有安全生产管理。还要求各个管理制度能够相互衔接,在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作用。但事实上,当前不论是安全管理还是其他形式内容的管理的力度和强度都未能涉及到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例如,某建筑施工工程中对于前期投招标的工作未能展开安全管理,对于工程进度不能进行有效的规划,导致在工程后期为了赶进度,安全事故频出,使该工程队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2.3安全设施不到位

施工单位为了降低工程成本,有些施工机具和设备超限使用,该报废的不报废,同时施工现场往往露天,设备的保养与维护也不到位,即便有安全保护装置,一但生锈、磨损和老化,使用处在安全的“临界状态”,带病作业。现场没有大型机械测试手段,检查使用的记录不建全,从而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3.1要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应该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相应的管理制度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为了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相关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标准体系,这是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达到预想效果的重要环节。而只有建立健全安全标准体系,才能为之后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准则,从而使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按照此标准进行管理与控制。第二,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达到预想的效果的重要因素,就是要提高建筑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落实程度。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企业应该明确的划分各自的责任,从而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达到其效果,最终达到提高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目的。第三,对于具体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来说,企业应该加强对于预防及处理这两个方面的控制,这就要求相关企业不能只是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机制,来尽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还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应急机制,要及时而且高效的处理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尽量的降低安全事故对建筑工程的不利影响。

3.2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大量的安全事故表明,建筑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与施工安全息息相关。一些施工人员由于操作能力较差、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实际施工与预期设计存在一定出入,很容易成为危害施工安全的隐患。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应尽可能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可靠的施工公司,重要及有难度的施工项目尽可能让经验丰富、操作能力强的工人进行施工。这就要求施工公司不仅在招收施工人员时把好质量关,尽可能挑选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工人,在施工前也需要通过技术交底、培训等方式,使施工人员意识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安全施工标准,在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同时加强施工中的质量监管,避免不合格事项遗留到后续工序造成倒塌、倾斜等不必要的事故。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施工质量,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3.3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

基于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模式更加动态化,建立属于工程自己的管理平台。通过这一管理平台,就可以轻易的对工程的进度以及安全方面进行查看,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对计划施工过程的内容与实际工程的内容相对比,这样就会减少因为沟通或者是技术问题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动态查询工程的进度,对安全管理和布局进行更深层次的管理,将施工的不同阶段需要注重的安全信息点传递给施工人员,并且把施工中的实际情况给相关项目的负责人,这样可以解决安全隐患问题,使管理更加高效、准确。另外,还应该加快建立建筑市场安全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实现信息共享平台和企业信息公示系统的数据共享,建立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制度,依法依规公开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与工商、税务、纪检、监察、司法、劳动、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向社会开放的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实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和实时发布。逐步建立诚信奖惩机制,在行政许可、市场准入、招标投标等工作中,对守信行为给予激励,对失信行为进行惩处。

结语

建筑工程作为我国经济建设重要行业,其施工安全保证直接决定了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通过结合笔者的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行业施工安全事故仍呈现出高发和多发的趋势,笔者认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同时针对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隐患特点,提出应当采取健全安全监督机制、加强分包和现场管理等措施来有效提高施工安全度。

参考文献

[1]王跃军.刍议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8(7):222-225.

[2]温晓晶.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6(30):23-26.

[3]王欣,赵挺生,丁丽萍.业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16,27(3):66-70.

论文作者:韩胜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论文_韩胜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