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伤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比组(25例)和探究组(25例),对比组采取常规疗法,探究组采取改良VSD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换药次数、创口愈合时间。结果:探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比组为76.0%,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的换药次数、创口愈合时间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治疗中应用改良VSD技术,效果确切,可促进伤口预后,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慢性伤口;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088-02
慢性伤口就是由于伤口感染、异物污染等影响伤口正常愈合的病症,通常愈合时间在2周以上,主要是压疮、下肢慢性溃疡、创面伤、感染伤口等[1]。常规清创、敷药治疗的时间较长,效果不一,影响到切口愈合。为此有必要探讨慢性伤口针对、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对我院诊治的50例慢性伤口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研究,探讨改良VSD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门诊治疗的50例慢性伤口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伤口未愈合>2周。排除凝血机制异常、血管暴露伤口、意识障碍、严重感染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探究组,25例,男女患者比为15:20;47~72岁,平均(52.2±3.4)岁;糖尿病足溃疡2例,压疮10例,术后切口愈合不佳6例,感染性伤口5例,其他2例。对比组,25例,男女患者比为14:11;50~71岁,平均(53.7±3.5)岁;糖尿病足溃疡2例,压疮9例,术后切口愈合不佳6例,感染性伤口7例,其他1例。两组患者信息、病情、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清创和无菌敷料治疗。对伤口进行有效清创,再应用无菌敷料换药,根据伤口渗液情况每天进行1~3次换,同时根据需要进行红外线理疗,2次/d。
探究组患者采取改良VSD治疗,先要在黑期伤口痂皮得以软化之后,将坏死组织有效清除,然后进行改良VSD。把引流管一端用无菌敷料,然后妥善置于创面,再应用医用生物透明膜妥善封闭,自创缘下侧将引流管引出,依照患者伤口面大小和渗液情况调节引流装置的负压。如渗液较多的,则持续高负压,控制在300.0~400.0mmHg,每天或者隔1~2d换1次药,记录伤口愈合情况。对创面小、浅表新的伤口,再清创后直接涂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保护,在外层覆用泡沫敷料,每2~3d换1次药。两组均连续治疗7~14d。
1.3 效果观察
根据治疗后伤口愈合情况评价效果:(1)治愈,创面结痂脱落,肤色恢复正常,伤口完成愈合;(2)显效,伤口创面减小≥80.0%,肉芽、上皮组织均良好生长;(3)有效,伤口创面减小50%以上,创缘有新肉组织生长,但仍有少量渗液;(4)无效,伤口创面减少50%以下或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为治愈、显效及有效之和。同时,掌握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
1.4 统计处理
本研究资料均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数据用(x-±s)表示,以t检验,计量数据用例数(%)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探究组总有效率达到96.0%高于对比组的76.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
表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注:与对比组比较,*P<0.05(χ2=4.153)
2.2两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对比
探究组的换药次数平均为(8.70±2.03)次,伤口愈合时间平均(13.58±4.16)d;对比组分别为(14.22±2.71)次、(18.38±2.20)d,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t分别为14.054、4.119)。
3.讨论
近年来,改善和提升慢性伤口愈合效果是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采用清创结合无菌敷料换药治疗,再进行一定的辅助治疗,比如激光照射、红外线照射等,尚未有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效果上有所差异[2]。当前,国内应用VSD技术主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压疮、烧伤伤口等慢性难愈性伤口,效果确切,但医疗费用相对较高。改良VSD技术的基于传统负压引流技术改进的,就是把引流管直接埋置于伤口创面上,但和创面组织未直接接触,而是应用医用生物透明膜封闭,让引流装置形成密闭空间[3]。此种密闭装置有着较高的引流效率,且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交叉感染,改善局部血循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彻底灭杀死腔,缩小创面,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本研究中,探究组患者采取改良VSD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0%,高于常规治疗的76.0%,且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比组,与陈玉娟等人采取改良VSD治疗90例浅表慢性窦道伤口患者的报道一致[4]。要指出的是在引流治疗中必须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引流管,确保引流通畅。
综上而言,在慢性伤口治疗中应用改良VSD技术,可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临床效果确切,有着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季春.封闭负压引流序贯纳米银敷料对慢性伤口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04):122-124.
[2]卢妙英,伍惠凤.过氧化氢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慢性感染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7):146-147.
[3]王效强,刘桂萍.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糖尿患者感染伤口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2):83.
[4]陈玉娟,张丽娟,曾运凤.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浅表慢性窦道伤口中的应用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3,(06):1158.
论文作者:邓化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伤口论文; 创面论文; 患者论文; 敷料论文; 负压论文; 两组论文; 效果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