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课题组论文,国土论文,经济研究所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区域发展导向的三个基本原则
如若进行一般性理论抽象,国家在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时至少需要考虑三项基本原则。一是效率优先:国土面积越大的国家,越是需要强调区域间通过市场竞争来提高全社会总体发展效率和效益的必要性。二是兼顾公平:空间发展差距越大的国家,则越是需要关注因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出现国家总体效益失大于得这一“拐点”的必然性。三是科学为上:自然条件差异越大的国家,越是需要实事求是地讲求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合理性。显然,我们过去都曾在不同程度上使用过上述原则且产生过重大影响。现在,最大的战略性思考就是,如何将这三方面的基本要求尽快结合起来,从而在新世纪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继续开创新的局面。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必须的。为此,提出如下基本评价和要求。
1、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显而易见的积极效应,需要继续坚持
综合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空间开发道路可以看出:部分东部沿海港口地区和中部地区交通较便利的大城市由于基本上完成了“两个转化过程”,因而在当今区域经济竞争中居有明显优势。它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凭借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经济技术基础及人才资源优势,得以迅速推进城镇化、国际化和信息化进程,逐步完成了从原有静态比较优势到动态比较优势的转化。这些地区主要得益于国家实施的支持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的战略决策及相关配套的地区倾斜(优惠)政策,在率先“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辟出一条新路,从而逐步完成了从产业经济优势向制度经济优势的转化。历史地看待这一进程,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实行“鼓励先富、带动后富型的地区发展战略决策”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符合发展开放型市场经济大趋势。
2、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则迫切要求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公平问题,这是最终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在我国继续向比较健全和成熟的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我们仍然要把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和效益放在基础性地位。但同时,也必须认真考虑“兼顾公平”的作用,以针对区域发展过度不平衡所带来的副作用进行反向调节,特别是在“地区差距拐点”已经出现并且加剧扩大的背景下,地区发展上的“马太效应”逐步突出起来,“鼓励先富型”地区发展战略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之时。切忌延误缓解地区差距的时机或者处置方式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现在组织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等重大战略举措是考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须兼顾公平原则而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3、提高区域发展效率需要与合理兼顾区域发展公平有机结合,其根本的粘合剂是依靠科学
机械地讨论问题会使我们将效率与公平对立起来。总结一些发达国家处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经验,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只有尽最大努力促使“科学为上”原则在确立区域发展战略及其政策体系时发挥更大作用,才有可能使上述影响地区发展的效率与公平原则的作用方向保持大体一致并且实现其合力。这不仅是涉及区域发展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增长模式选择问题,也是由各地区自然条件巨大差异所决定的区域发展模式选择问题,更是一个只有依靠科学管理、科学体制、科学技术和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地区发展上普遍地鼓励效率和有区别地强调公平的惟一路径。当前,首先要在如何判断地区差距和如何缓解地区差距的大思路上讲究科学,要尽快将思路调整到根据经济发展的本来涵义和终极目标(以人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以及发展的归宿)来科学设计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战略、步骤、方式、方法上来。可以说,坚持“科学为上”的发展观是当前以及未来20年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予以更加关注的重大课题
二、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推进的点线面理论
1、“点”的形成与城镇化进程。(1)“点”的发展是以城镇为依托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初,“点”的形成主要是适于商品交换的需要,其具体表现形式是集市、村落、乡镇等,发挥着一个地区商品、资金、人员、信息等多种要素汇集和扩散中心的作用。其后,为了适应产业和劳动力地域分工的要求,产品生产者或者生产资料所有者(企业)的经济行为必须在空间布局上相对集聚,于是逐步形成能够适应产业地域分工要求的若干“点”(即城市的形成及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点”的发展不仅要有产业支撑,也需要不断增加人口规模以及相应满足城镇人口在生活居住、市场消费等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从而又进一步为产业经济提供消费市场支撑基础;此后,又促进了人口规模的扩大,即构成了一个城镇化的良性循环。可见,人口居住和生活的集中,是“点”的发展壮大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形成和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2)“点”的形成具有多样化特征。综合国际国内情况,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一是生产型城镇。二是消费型城镇。三是综合型城镇。(3)“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一是集聚和辐射要素资源。二是满足集中交易要求。三是提供综合配套服务。四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
2、各“点”集聚的要素资源沿“线”流动与区域经济带(产业带)发展。(1)“以线串点”的一般规律。先是,一个城镇发展实力在大规模增长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扩大对外辐射和扩张的动力和要求。而后,城镇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相应扩大,必然要求改善和加强保障这种日益扩大的联系的物质条件;沟通城镇间经济交往的需求和动力也随之增强,于是促使交通、贸易、流通、信息等硬件和软件建设逐步改善,线状经济带的发育、建设和成熟过程将会加快。最后,市场机制发挥着最基础的也是最终的作用。各类要素资源沿线流动的空间范围越大、速度越快就越是需要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和效率为基础条件,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便随之突出。当然,各个“点”(城镇)之间沿“线”形成的经济带要顺利发育、壮大和发展,也还需要相应的制度环境作为保障。(2)经济带发展的主要形式特点。一是沿铁路线形成的经济带。二是沿骨干公路形成的经济带。三是沿河流形成的经济带。四是沿交通网络形成的复合型经济带。(3)影响经济带(产业带)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生产要素沿“线”流动的种类速度、规模。二是城镇经济规模及相互间的经济距离和联系上的便利程度。三是沿“线”区域的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四是行政区设置及其管理体制等非经济因素。
3、“点线面”空间推进的多样化、复合型与各具特色经济区的培育和壮大。区域发展空间形态的高级形式是形成相互衔接和配套的“点线面”空间结构,其经济学意义就是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其基本要求有四:(1)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需要明确确立。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实力的日益增强,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一部分“点”的规模和实力明显超过其他“点”,客观规律使其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从而对其他“点”及整个区域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2)城市间产业分工和协作趋于合理。随着各类产业带、经济带及复合型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城市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强。市场作用下对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的追求,促使城市间建立在合理、互补、互惠基础上的区域性产业分工和配套协作关系逐步形成,并日益成熟,从而使得整个城市密集区(点线面形态)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加速增强。(3)城乡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点线面”融合型区域经济达到一定阶段时,则标志着城镇经济对周围农村经济社会的依托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和农业产品供给对城市经济及其居民生活的支撑保障作用也不断增强,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发挥最理想的综合效益,各种资源流动突破城乡分割局面,城乡就业市场趋于统一,城乡、区域间经济增长差距和收入差距因此而加速缩小。(4)开放性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的初步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还须有良好的制度、体制保障作为标志,即建立起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参与国际竞争为目标的,以统一高效灵活为基本特征的涉及经济运行、宏观调控、行政管理、贸易和投资促进、要素流通及其配置等领域的体制和机制。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性判断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1、区域经济秩序严重失调的主要特征
第一,从公正角度看,地区间竞争秩序严重扭曲。以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为主要标志的市场经济秩序十分混乱和无序。如利用行政手段直接保护本地市场而排斥外地产品进入,利用信息不对称方式排斥外地投资者参加本地招投标活动,利用本地行政力量慷国家之慨(土地、税收和国家资产等)大搞“区域优惠政策攀比大战”,或者利用倾销价扩大出口,等等。
第二,从效率角度看,经济空间布局出现失当。由于政企不分和行政审批经济权限过大过滥,以及政绩考核体制不完善和不合理,大多数地区政府调控企业投资经营行为的实际目标是为了实现本地区经济利益最大化和竞争效率最大化,致使经济空间布局失当。如一些基础设施盲目跟前攀比,部分重化工业和制造业甚至包括某些电子信息产业无序扩大生产能力。特别是一些投融资活动本身就是政府行政行为参与或是直接组织的结果,因而造成对纳税人贡献的直接损耗,导致财政积累资金配置效率丧失和引发一系列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三,从公平角度看,一些地区间和城乡间发展差距持续扩大,隐患因而越来越大。一是以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收入总体性差距逐年拉大,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承受线。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三是地区间差距继续扩大。同时,在一些基本公共品保障程度方面的差距也逐步扩大,如以省为单位(剔除京津沪等不可比地区),人均生活电力消费量相差6-7倍,人均初级教育支出相差3-4倍。
第四,从可持续角度看,许多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容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增长潜力之间的关系存在失衡。从总体上判断,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在一个不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上运行,如,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在其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造成的工业污染和居民生活污染的欠账继续在积累,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在加快脱贫和资源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生态恶化和资源浪费问题也在继续积累。加之人口基数过大所积累下来的城镇就业困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路径不足和大量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压力加剧等等,都已经成为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政府面对的重大难题。
2、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
第一,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协调是一个综合性、组合式的概念,其基本内涵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发挥,形成体现因地制宜、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特色区域经济。二是各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实现畅通和便利化,形成建立在公正公开公平竞争秩序基础上的全国统一市场。三是各地区城乡居民可支配购买力及享受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人均差距能够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形成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空间发展格局。四是各地区之间基于市场经济导向的经济技术合作能够实现全方位、宽领域和新水平的目标,形成各区域、各民族之间全面团结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五是各地区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能够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各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实现协调、和谐的发展模式。
第二,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研究设计符合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度指标体系。它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突出我们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不断改善广大人民的生活,逐步缩小地区间城乡居民在物质文化生活领域和发展保障条件领域的人均差距。具体涉及三大基本指标体系。一是反映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的协调程度。旨在反映地区间最大多数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收入)能够普遍增加的程度。重点研究基尼系数,五等分收入组收入差距,恩格尔系数等指标。总的讲,当前这一类指标所反映出来的地区差距比较严峻,如果按照国际标准则非常严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二是反映人均可享有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协调程度。旨在具体体现地区间最大多数居民能够满足最基本生活条件的程度。重点可研究基本口粮、卫生饮水、日用电力、初级卫生、初级教育等领域的人均供给水平。这一类指标不仅反映地区间人均方面的差距,也是反映国家区域政策调控方向和力度的指标。而从上述的两个方面评价,我国都处在一个不够协调区间。三是反映地区发展保障条件方面的协调程度。旨在具体反映地区间最大多数居民的后顾之忧能够得到基本解除的协调程度。重点研究就业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目前,这一方面的地区差距较大,在一些地区还非常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地区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鉴于情况较复杂,在分析和判断这一方面的协调程度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思路
第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在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地区间的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研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总体把握以下主要指导思想:第一,在考虑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问题上,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艰苦奋斗、有序推进的长期战略,同时强调在某些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要采取有所突破、力求常见成效的中短期策略;第二,在考虑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问题上,应始终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不断改善和加强国家统筹规划,认真研究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面临的客观矛盾和困难,合理调整和协调地区间利益关系和再分配体制,促使区域经济走上有分工、有合作、有重点、有先后的相对均衡发展道路;第三,在建立体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地区经济关系问题上,应始终坚持立足于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区,以打破行政分割和区域封锁为主攻方向,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以形成相互开放、有机配合、动态协调的现代区域经济体系及其可持续发展格局。
第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重点,是统筹规划,加强协调,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统筹协调地区间的发展,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两个转变,即:加快实现由机械地反映某一地区比较优势向全面综合考虑该地区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的分工要求这一区划思想的转变,加快实现由部门(行业)主导生产力布局向充分考虑到区域发展内在要求这一空间管理调控机制的转变。具体工作重点可以放在,尽快组织制定和实施区域规划来科学反映和体现一定时期不同功能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方向,同时按照区域功能区划确定的各区域主要功能组织制定和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促使各级政府依法加强对地区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工作。
第三,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突出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东中西地区互利互惠互助互动。未来10-20年内,确定各主要区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为:西部开发要着重在缓解主要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科技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企业缺乏活力等主要矛盾方面取得明确成效,为从根本上改变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状况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打下扎实基础;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充分利用现有工业技术基础和资源条件,主要依靠全面创新涉及改革、开放和稳定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以大力推进产业调整改造为主线,加快促进区域经济振兴;东部地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发展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制度和良性机制,以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及其市场分工和持续提高经济科技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不断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积极贡献;中部地区要综合利用连通东西的区位优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比较优势、水土资源相对丰裕的资源优势、基础工业具备加快发展的总体产业优势,努力探索和积极开拓与东西部地区扩大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和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在建立东中西部互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中发挥独特作用。
四、推进跨行政区之间区域合作及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战略创新
目前,我国跨行政区之间的区域合作远未达到与我国市场化程度相适应的目标。现存的许多问题都说明,某些政府行为不能适应经济人(企业)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要求。当前,需要着重研究下列两方面问题。
1、满足跨行政区之间进行区域合作的基本要求
第一,各经济法人配置资源的自主程度和厂商经济控制力是推动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基础条件。
第二,合理解决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缺陷和政策障碍是加快形成有特色经济区的重要保障。
第三,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区域合作模式是提高跨行政区区域经济发展效益和效率的科学途径。
2、落实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体系的创新要求
我们认为,实现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体系创新需要以下五大战略形成有机结合。
第一,“东进西出”战略。以深化改革为突破点,既要逐步完成向东方向与我国东、中部地区及其太平洋沿岸国家、地区的对外开放,也要向西方向逐步完成走出国门与中亚、东南亚、西亚各国以及欧洲国家的对外开放。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创新机制,完善服务,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中部隆起”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也必然给中部地区带来重大机遇。中部地区既可以在充分发挥承东启西区位作用的过程中获得通道性效益,也可以在与东、西部加强经济技术合作过程中获得产业分工合作的生产力布局效益。
第三,“互惠互利”战略。面临后WTO环境,开展地区间经济技术合作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这两个基本要求,始终坚持互惠互利这一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持续保障要素资源在空间合理、有效流动以提高厂商投资和经营的动力,才能持续保障各相关地区政府在开展地区间经济技术合作过程中提供各项服务和维护各有关方面权益的积极性。
第四,“人才主导”战略。发展具有竞争性的现代国民经济必须更加重视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和水平,而发展区域经济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将促进人员流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加强东中西部人才交流、合作过程中,应根据国家西部开发总体发展战略和西部地区的客观实际,注重在西部地区培养一大批适用型人才和引进一大批流动性人才,以保障我国有限人才发挥最大的配置效益。
第五,“对口支援”战略。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为此,必须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东部沿海先发展起来的地区要顾全和服从我国新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部局,在坚持按市场法则处理地区间经贸合作关系的同时,在某些领域开展地区合作和某些投资贸易活动中,应体现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体现先富帮后富的精神。特别是要继续坚持并努力创新我国多年来一直实施的东西部之间的“对口支援”工作,促进发展新时期的东西经济合作关系。
(执笔:杜平)
标签:经济研究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国土论文; 扩大基础论文; 区域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