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联合丁螺环酮片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盐酸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螺环酮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治愈3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呕吐、1例头晕;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口干、2例呕吐;症状均较轻,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联合丁螺环酮片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盐酸度洛西汀;丁螺环酮;躯体形式障碍
【中图分类号】R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044-01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表现为持续、严重的疼痛,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1]。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措施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但效果不够理想,同时易出现焦虑、抑郁等状态。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采取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联合丁螺环酮片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关于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严重躯体疾病患者、药物过敏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9~62岁,平均年龄为(41.5±2.6)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为(3.2±1.3)年;对照组16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为(42.3±2.8)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为(3.5±1.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盐酸度洛西汀治疗,给予患者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20mg/d,晨服;根据患者的病情可逐渐增加剂量至120mg/d;对于有睡前障碍患者可给予阿普唑仑0.8mg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螺环酮治疗,给予患者丁螺环酮10~15mg/d,根据患者的病情增加剂量,最大不可超过45mg/d。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标准。治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HAMD、HAMA的评分减少70%以上,SCL-90评分减少75%以上;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HAMD、HAMA的评分减少在50%~70%之间,SCL-90评分减少50%~70%之间;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HAMD、HAMA的评分减少20%~50%之间,SCL-90评分减少20%~50%之间;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HAMD、HAMA、SCL-90评分减少20%以下。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治愈3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呕吐、1例头晕;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口干、2例呕吐;症状均较轻,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躯体形式障碍,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腰背痛等,患者疼痛时间和位置时常变化,采取镇痛剂往往效果不明显,而采取抗抑郁药效果明显;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该病患者往往不能够充分认识,往往诉说为躯体不适,导致不能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延误病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盐酸度洛西汀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2],该药物能够增加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阻断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能力,从而抑制患者疼痛[3],同时该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丁螺环酮能够对抗抑郁药物有增效作用,其主要机制为能够对突触前5-HT1A受体脱敏式,对突触后5-HT1A、5-HT2受体下调,从而降低了5-HT2的敏感性,增加了盐酸度洛西汀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两组不良反应少且轻,表明了酸度洛西汀肠溶片联合丁螺环酮片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永忠,王维千,陈宏.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临床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1):45-46.
[2]黄美珍,潘学武,曾为群,等.度洛西汀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31(1):48-50.
[3]彭铃武,张妙琴.度洛西汀治疗躯体疼痛障碍临床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2):101-110.
论文作者:崔亚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患者论文; 躯体论文; 持续性论文; 障碍论文; 疼痛论文; 盐酸论文; 形式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0期论文;